杜玉凤
(黑龙江省 桦川县四马架乡卫生院 15432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0%-80%由病毒引起,少数是细菌。一般在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传染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发病,尤其是老年人更易患病。其实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个笼统的称呼,包括了鼻腔、咽或喉部等部位的急性感染。不同的个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是不同的,比如有些人仅有鼻塞、流清鼻涕,有些人仅有咳嗽。因此根据临床症状不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又分为:普通感冒、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参照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定。病例为2010年4月~2012年4月住我科确诊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76例,年龄均>60岁,最大年龄87岁,平均76.1岁;其中男64例,女12例。46例患者共发病56例次,部分患者发生2~6次院内再次感染。住院时间平均为79.2天。
2.1 感冒即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主要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引起。感冒的特点是:开始时鼻子和嗓子有些发干、发热和发痒,随后会出现鼻塞、流清鼻涕、有时还有眼痒、流泪。一般咳嗽较轻,有时还会有全身症状,如畏寒、腰酸背痛、疲乏无力、头痛和食欲不振等。体温一般不高,可有低热,如合并继发性细菌感染,体温可能较高。发病2—3天后,鼻涕量逐渐减少并转浓,咳嗽减轻,最后消失。
2.2 急性咽炎和急性喉炎 与感冒一样,也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引起,临床特点是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常有发热。普通感冒和急性咽炎、急性喉炎的症状常常同时发生,所以,一般通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对症治疗,比如:解热、止痛、止咳等。主要措施如下:患者多卧床休息,多饮水,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洗蒸气浴,或用热水洗脚,都能促进感冒早愈;鼻塞,流涕显著者可用扑尔敏或康泰克等药物治疗;用咳必清,复方甘草合剂或其它止咳药;针对咽痛的各种中成药含化片等。由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抗菌素治疗无效。对未继发细菌性感染者,一般不予抗菌药物。可酌情用羚羊感冒片、感冒冲剂、银翘解毒片等中药治疗。
2.3 老年人要重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常见病,多发病,普通感冒症状又轻,故易被人们忽视。老年人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很容易继发气管炎、肺炎、急性肾炎、心肌炎或风湿热等并发症。对那些原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须及早就医,合理用药、注意休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1 对症治疗 包括休息,忌烟、酒,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有发热、头痛,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或中联强效片、速效感冒胶囊等口服;咽痛可用健民咽喉片、华素片等古服,声音嘶哑,可用超声雾化治疗;鼻塞、流涕可用1%麻黄碱滴鼻液(有高血压、心律失常者慎用),咳嗽可用复方甘草合剂、溴己新、咳必清等。
3.2 抗病毒可选择抗病毒的中药制剂,如:板蓝根冲剂5g,每天3~4次;抗病毒口服液1支,每天3次;西药有利巴韦林,0.Ig,每天3次。静脉用药:如口服药物治疗无效可选用中药制剂静脉滴注,如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若合并细菌感染,根据老年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情可加用口服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族药物:阿莫西林,0.5g,每天3次。头孢类:头孢拉定,0.5g,每天 3次。磺胺类:复方新诺明,1.0g,每灭2次。大环内酯类:红霉素,0.5g,每天3次。喹诺酮类:氧氟沙星,0.2g,每天2次。一般口服抗生素有效,重者需用静脉滴注抗生素:如青霉素钠400一600万U,静脉滴注2次/天,或氧氟沙星0.4g静脉滴注1次/天。
3.3 老年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预防受凉,少到公共场所,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保持房间空气流通、并保持恰当的温度和湿度。亦可注射相关疫苗加以预防。
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不仅取决于病毒或细菌的致病力,还与个体的免疫防御能力密切相关。体育锻炼、营养状况、卫生习惯和生活态度等都对身体的防病抗病能力有影响。概括地讲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老年冬季要注意保暖,平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到户外空气清新处进行适宜的运动,以增强体质。(2)避免过度疲劳,注意休息,保持足够睡眠。(3)注意营养,蛋白、热量要充分,水果、蔬菜要很重要,季气候干燥,空气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注意多喝水。(4)年老体弱者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尽量不到人多嘈杂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去。(5)对于65岁以上老年人,有慢性疾病及反复呼吸道感染者,每年预防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流感的发生。(6)对于那些吸烟的老年人,最重要的是:戒烟。吸烟可严重的损害呼吸道的免疫防御机能,破坏肺功能,引起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血栓病等多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