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梅 秦 琳 于万娜
(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 261400)
静脉穿刺是护士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患者接受治疗的有效途径,也是医院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一项重要手段。以往人们认为这只不过是技术熟练的问题,忽视了操作过程中护士的心理因素。然而这正是具有千差万别波动最大的一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穿刺的成功与否。
环境中存在着大量可以干扰人的信息,如喧哗、喧闹、围观者、放器皿、开关门窗及脚步声等噪声或有人在护士旁边议论一些带有刺激性的事情,包括室内灯光、空气等都对护士的感官和情绪造成不利的影响。
1.2.1 患者的身份 患者是领导或护士熟悉的人,患者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语言都可以成为不利于护士心理的刺激源,有的患者情绪差就乱指责护士,有的患者过分挑剔,从护士到静脉穿刺针的号码,甚至于选哪里的静脉都要由自己指定等。这些都能形成一种与护士心理很不协调甚至不和睦的气氛,起到暗示、压抑的实际效应。
1.2.2 个体差异 由于人们的年龄、性别、体质、胖瘦和所患疾病不同,因此静脉的粗细、深浅、软硬、弯直也各有特点,护士必须仔细观察、不断总结才能掌握。
物品的优劣也会给护士造成一种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如针头带钩、针尖钝平;止血带松弛缺乏弹性;注射器活塞不严实;输液管漏气、调节器不紧等常用的物品质量差或年久老化问题都会给穿刺的成败带来影响。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它包括兴趣与爱好、能力与素质、气质与性格等。如果护士遇事取决于情景而不是个体的积极趋向目标,那么护士在操作时若遇到随机情况特别是在紧张抢救或上级考核、当众表演时,就会情绪紧张,心慌意乱,甚至平时容易的静脉穿刺也会屡次失败。
2.2.1 认知 认识与评价客观存在的角度、方式、经验有关。护士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掌握各种不同年龄、性别、体型和不同疾病的患者静脉特点,才能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2.2.2 情绪 情绪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实际上也包括了情绪信号的交流,即非语词性信息提示,人的行为活动效率受情绪的影响和调节。护士应加强自身修养,稳定自身的情绪变化,才能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护士工作是一个特殊的职业,24h三班制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尤其是女性在经期前心理状态极不稳定,情绪起伏较大,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作为一名护士,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具备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感情,做到尽职尽责,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对患者一视同仁,才能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因此,在临床操作过程中,除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有效方法外,操作者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稳重自信,才能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