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楠楠
由于课外阅读评价的缺失,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显得随意性很大,因而实际上并不能发挥预期的作用。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设计一个科学的课外评价,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呢?
根据笔者的观察,目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评价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基本上漫无目的。语文教师会给学生推荐某些阅读书籍,但对学生的阅读结果基本上没有评价,只问学生有没有读好,如果读好了,就让学生读另外一本书籍。应当说这种情形还是非常常见的,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并不是说这些语文教师没有责任心,相反如果说我们观察他们的推荐对象,会发现他们在动脑筋选择适合不同年级段的学生的阅读书籍,从低年级的儿童文学系列,到高年级的国内外名著,都是学生的精神食粮。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评价措施没有跟上,因此这一过程基本上就是一个放任的过程。
另一种情形是教师会进行一些评价。这是些什么评价呢?是一种测试性的评价,即在学生阅读了某一书籍之后,会通过考试、默写、提问等形式,去看学生对书中内容的掌握情况。而这样的评价方式显然是有缺陷的,因为这会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浅显的阅读,如只是记书中故事的情节、人名或者是某个字是怎么写的,对于整体意义的构建则没有什么好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评价方式正成为许多地方的通行模式,甚至成为了某些大型考试试卷上的必考题,笔者以为这是不恰当的。
目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还存在其它一些不足,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教师个体和学校层面两个角度找准原因、寻找对策。
从语文教师个体的角度出发,课外阅读的评价应当侧重于学生的理解,即必须首先进行一种宏观角度的评价。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课外阅读的评价不必像教材内课文的评价一样,非要学生认识哪些字,记住哪些句子,会背诵或默写哪些篇章。而应当注重学生在阅读了书籍之后的一种宏观的、整体的意义构建。比如说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可以推荐他们阅读杨红缨的书,记得有一次笔者让学生去读其中一本《漂亮女生夏林果》,那么这一阅读就应当是整体意义建构性质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在读完之后,谈谈对一些有趣情节的观点,谈谈对整本书的观点,谈谈读完这本书后对自己的一些启发等。这些问题看起来有些“大”,其实却是符合学生的阅读特点的,因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一定是以故事性为基础的,以自身的宏观理解为特点的,如果忽视了这些宏观特点,总是追究那些细节,那会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入歧途。
要知道,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整体意义的构建,是保证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不断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
另外,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评价也应当是尊重个体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课外阅读一般并不追究统一性,至少就笔者的观点而言,课外阅读应当追求相异性。由于学生的年龄、性别、认知等不同特点,不可能所有学生都喜欢同一本书,这个时候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甚至于我们还注意到另一种情形,即使同一部《三国演义》,有的学生喜欢这个版本,有的学生喜欢那个版本,这也说明学生在实际的课外阅读中是有选择性的。这种选择性显示出的是学生的兴趣特点,因而在评价中如果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去进行,会让学生对阅读教学有更浓厚的兴趣,更深刻的认识。
学校层面的评价体系对于一个学校的课外阅读的作用很大。如果说教师个体角度的评价只能影响一个班上的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话,那一个学校的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往往对整个学校的课外阅读有决定性的影响。
学校要有一个明确的课外阅读观。由于阅读的自由性,不同学校可以有不同的阅读观点,而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并且通过具有校本特色的阅读观的提出,往往可以对不同的学生起到一种引领性的作用。这种课外阅读观不是为了统一,而是为了提供一种引领性的指导。
学校最好制定一个科学的评价细则,这个细则不是用来约束学生的阅读,而是用来引导学生的阅读。细则中可以包括阅读的速度要求、回忆要求等,有这样一把相对统一的尺子,可以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变得更为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