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娟
近日,一位刚参加教学工作的老师抱怨学生预习不到位,使语文课堂交流合作探究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整个课堂就成了自己演独角戏。这位老师感到现实与理想形成巨大反差,如何有效指导学生预习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她。联系自身语文教学实习经历,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的预习往往流于形式,是一种低层次的预习,走马观花似的翻翻教材,迫不得已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直接造成课前预习效率低下,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根据调查分析,当前小学生语文预习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敷衍了事,教师例行公事,家长若无其事,为此,笔者试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家长的督三个层面进行成因分析。
①预习意识淡薄
多数学生普遍认为,有硬指标的书面作业才是作业,有一定弹性要求的课前预习作业是软任务,可做可不做,意义不大。这种意识下,学生在课前通常不会预习,即使做预习,基本上也就是扫除字词障碍,搁置需要动脑思索探究的问题,只有在老师提问时才去思考。甚至有的同学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
②主体地位缺失
天真活泼、贪玩懒散是小学生的基本表现,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习意志力不强,尚未意识到自己是课堂中的小主人,没有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学习是“要我学”,觉得既然老师明天还要讲,上课注意认真听就行了。当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的时候,其主体意识就不强,便不会主动预习。
③预习不得“法”
实习时,我了解过高年级的部分学生“平时预习什么,如何预习”,学生的回答都差不多:自学生字,读熟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什么。他们把预习当作事先熟悉课文,认真些的学生将课文读上三四遍,预习的效果收效甚少,但不知如何更好地预习。缺乏必要的预习方法,学生无从下手。
①预习要求含糊
在我曾实习的学校里,80%的教师口头要求预习新课,而事实上对学生该预习什么,如何预习,并没有仔细琢磨,只是让学生反复看书,至于要怎么看,看到什么程度,没有交待。这种预习要求含糊不清,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捕捉到预习的内容、方式、目的等信息,他们也就应付了事。
②预习指导不得“法”
有些教师每次布置预习的内容和形式都千篇一律,如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等。这种预习形式单一,预习范围狭窄,没有新意,没有挑战,学生容易失去预习的兴趣,很难在预习中真正有所得,结果只会导致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理解之间的隔膜,学生也只能在课堂上非常被动地获取知识。
③检查反馈不予重视
预习检查不到位是预习不了了之的主要原因之一。晚上布置了预习作业,第二天上课时老师不管不问,有时让学生组长代劳,有时找几个学生读读课文或看看书上有没有“痕迹”,让学生感觉预习不预习一个样,得不到及时反馈。教师不重视预习的检查反馈,便不会引起学生的关注,让预习难以落实,流于形式。
多数预习作业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因此预习的自觉性也不是单靠老师的一句话就会自觉维持,需要家长的共同参与。然而有些家长同样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课前预习无关紧要,孩子课上认真听就行,所以一般只督促检查孩子的书面作业,对预习作业不闻不问,导致学生课外预习的效果较差。
针对以上三个层面的原因,笔者认为应该协调学生、教师、家长三方面力量,采取以下教育对策。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在幼稚趋向自觉,依赖趋向独立,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逐步依靠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才能促使全体学生自主预习。但此时的学习有盲目性,预习意识淡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搜集并论述有关预习的名人名言,并在教室墙壁上粘贴;可以开展预习经验的交流总结会,评选预习之星等,在实践中认识预习的重要性,树立强烈的预习意识,产生预习的兴趣。教师应努力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展现自我,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和跃跃欲试的学习激情,使自己的学习兴趣、情感、注意力处于一种良好状态,这样,学生认识了预习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作用及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会遵循老师的要求进行预习。
预习要求好比学生预习的方向盘,学生握住这个方向盘就能到达目的地,实现预习目标。教师必须准确把握语文新课标中高年级阶段的学习要求,预习内容要符合学生当前认知发展水平,要有梯度,切实可行。此外,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单元也有不同的训练目标,教师仔细钻研教材后,应精心设计课前预习提纲,注重提纲的引导性、提示性、趣味性、差异性、可行性。心理学研究证明,带着问题学习,效果比不带问题学习要好。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预习课文,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就会主动解决一些问题。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预习能力。首先,遵循由易到难、由扶到放的原则。预习一篇阅读课文,字词句篇是基础,预习可从“读(读课文)、圈(圈生字新词)、查(查字典知字音、义)、思(思考课后习题)、划(划出重点词句)、找(查找相关资料)、批(写批注)”入手,循序渐进。在此基础上,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学贵有疑,但学生已习惯被问,现在让他们提问,反而不知从何问起。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耐心地根据教学内容教给学生质疑的思路,如从课题质疑,从标点符号处质疑,从写作手法上质疑等。其次,要注意设计并完善丰富多彩的预习形式。机械单调的预习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变化的预习形式可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起来,如批注式、表格式、图文式,诵读型、讨论型、表演型、练习型、上网查资料型等都可尝试,诸如此类,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动笔,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同时要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指导、督促,让他们也体会到预习的愉悦。
美国著名专家西蒙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兴趣。”没有评价和反馈,学生会觉得预习和不预习一个样,渐渐会失去动力。因此老师的监督检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可以课堂检查,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预习检查、交流环节,利用学生爱比较的心理特点,尽量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同时及时给予评价,坚持鼓励性原则。也可以让学生自行检查或组长检查,对照预习提纲,学生自己写下自评的等级及日期,组长认真记载检查的情况。通过这样的检查,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下次预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学,根据交流结果及时进行总结、点拨、延伸。检查到位,落实预习,学生听课时就会处于主动获取知识的最佳状态,在品尝预习成功的喜悦同时增强了自信,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小学生的预习意识和预习能力的幼芽,必须在开放的学习活动时空中才能得以蓬勃生长。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预习的时空,有必要适当“牺牲”课内一些时间,完善课前预习,注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尤其是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切磋、商讨、交流预习所得以及预习经验方法。要让班级形成良好的预习氛围,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但学生的很多预习工作是在课外或家里完成的,需要学习组长的帮助和家长的支持。作为家长不能把预习这样的“软作业”抛到一边,在家要督促孩子完成预习作业,为自己的孩子提供预习的空间和条件。教师、家长要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与督促。首先,教师可向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详细阐述预习习惯培养对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影响,使家长重视学生预习。其次,将《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细则》发放到家长手中,家长每天晚上针对细则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监督、检查,提高家长对学生习惯培养的质量。教师和家长针对学生预习习惯培养方面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的预习习惯也在逐步养成,会明显提高预习效果。
总之,小学高年级是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家长的有效参与,共同有意识的引导,用心培养小学生预习的习惯,才能使之成为学生终身具备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