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教师引导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2014-08-15 00:42:32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习者英语教学英语

田 冬 梅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我国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在20 世纪90 年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各种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如课程在学校不受重视,课时在不断缩减;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缺乏理论基础,上课照本宣科,缺少师生互动。

什么是自主学习?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探讨了自主学习的含义。Holec 提出:“自主学习是能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可以通过自然途径或者正规、系统、和有意识的学习获得,并进一步解释所谓自己负责的学习实际是指承担以下责任:确定学习目标、确定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学习过程以及对学习进行评估。”[1]在国内广泛认可的定义是:自主学习指学习者能独立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和自己的一整套评估体系[2];徐锦芬从广义、狭义两个角度剖析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其中狭义的自主学习观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以学会知识、方法为终点;广义的自主学习观是使学习者学会解放,即学习者学会批判性思维,实现其人本潜能[3]。国内大部分研究是从学习者内部因素来阐述如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教师角度探讨高职高专英语学习的研究尚不多见,笔者结合高职高专的教学现状,对此进行探讨。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是要让每一个愿意接受英语教育的学生能够在既定的公共英语教学设置下,有效形成和提升与自己学习能力基础相适应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4]。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7 年底以问卷的形式对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现状作出了全面的调查(以下简称调查)。基于此项调查结果,笔者结合所在学校,通过对同行教师、学生的访谈对课程设置、教师教学现状以及学生学习现状进行总结。

(一)课程设置与安排

调查结果显示,16.5%的学生赞同英语课程设置为两学期,20.4%赞同三学期,33.2%赞同四学期,29.9%赞同五学期。从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英语课并不排斥,同时希望学校能够安排更多的学时。根据2000 年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5],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建议在180 -220 学时,这一点与大部分学生的诉求是一致的。但是高职院校更加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其受重视程度不高,甚至被边缘化。很多院校主要针对大学四、六级考试单一地进行基础英语的教学,但并没有将英语学习与专业技能培养进行有效的结合。因此,公共英语教学的学时数大幅缩水,甚至不到《基本要求》的180 课时。对于这一现状,老师和同学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即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并保证教学质量,达到教学要求;学生要做到如何不仅仅依赖课堂与教师,实施有效的自主学习。鉴于此,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地组织第二课堂教学是势在必行的。

(二)教师教学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按照校内制定的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授课内容也是单一的书本内容。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日常的交际能力,检测手段是期末考试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一点与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很不一致,隔离了英语教学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许多教师上课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一些教师也曾尝试过设计一些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加强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更多地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效果不佳。大部分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只能消极回应。因而,不得以又回到原先的教学模式。

(三)学生学习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处于最后批次招生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相对来说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欠佳,效率低下,不少学生甚至认为自己是学习的失败者,进入高职高专学习是一种不得以的选择。以笔者所授课的学生为对象,一个班大概只有55%左右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师教学,35%的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课外协作学习任务。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是通过四、六级考试,并且认为英语学习与自己的专业学习没有什么关联。在受访的即将毕业的学生中,65%以上的学生无法用英语简要介绍自己及所学专业。

二、引导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途径

教师是影响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重要外在因素之一。对于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师来说,仅仅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Voller 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为:(1)促进者和帮助者,在心理和技术上给予学习者支持;(2)咨询者,即当学习者遇到困难求助时,教师给予建议;(3)资源者,教师需要通晓学生所学语言及语言学习的相关知识,成为学习者的信息资讯库。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英语自主学习。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很多学生在经历了中学时期长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后,对英语学习普遍性的描述是非常枯燥。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后,一些基础较好的同学对自己的定位是通过四、六级考试;基础较差的同学只要求能通过期末考试。这说明学生没有能够充分认识到英语学习与自身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职业能力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教师有责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观点,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不是完成别人给的任务,而是为自己构建知识,从心理上接受英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否则先进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发挥作用。

(二)有效引导课堂上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决不仅仅是独自学习,而是一种学习态度,课堂上和课外都可以进行自主学习。Holec 强调自主学习本身是一个概念上的工具,即设计和管理自己学习计划的能力。他把课堂学习分为“无声的自主学习”和“有声的自主学习”。课堂上没有被教师和同学注意到的自主学习就被定义为无声的自主学习。无声自主学习者能够把老师的目标当成自己的目标去实现,并与被老师同学关注的有声自主学习者一起参与课堂活动[6]。对于全日制高职高专学生来说,课堂学习始终是学习英语的最重要环节之一。笔者根据自身教学体会发现,当一些学生被邀请参与教师所设计的一些教学活动时,余下的部分同学并不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学习,而是完全把自己当成了旁观者或者局外人,因而学习效果不佳。

教师如何有效引导课堂的自主学习呢?

首先,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和愿望明确教学目标,同时也要指导学生明确自己要学什么,在学的过程中如何进行自我监督和调整,一节课结束的时候要评估自己学到了什么。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的热情、幽默、宽容和关心能够降低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焦虑情绪。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保护和重视学生的自尊心,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这是成功教学的重要保证。笔者发现,在课堂上,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往往会犯一些比较低级的错误,紧接着周边的同学会立刻做出反应,如大笑,或立刻去纠正他的错误,使这些同学缺乏认同感和安全感,下次可能会消极对待一些课堂活动。面对这一情形,教师不能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应该耐心地帮助和鼓励,欣赏他们的优点,巧妙地化解他们心中的负面情绪。课外,教师也应该多和学生沟通和交流,缩短和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觉得教师是一个真诚、可靠地情感指导者。

第三,提供真实的语言素材,反复操练某些重要的语言形式。很多教师在讲课时,完全依托于书本,脱离实际,比如采用的例句过于陈旧,学生自然也很难投入学习。对于一个新的单词或者比较难的句法,教师可以尝试用一些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语言环境来讲解,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某些重要的语言形式,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操练。

第四,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引入更多的话题,使学生从多种途径学习英语。譬如,笔者所在院校的公共英语教材为《希望英语》[7],以第二册第五单元的Reading B 为例,在文章中提到一部电影为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就这部电影可以展开很多话题,诸如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城市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特点,电影本身以及所获得的奖项。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相关课堂讨论,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指导课外自主学习

课外自主学习最常见的形式有:预习、复习、完成作业等,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对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指导,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试图通过元认知策略培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1)确定学习目标;(2)制定计划;(3)选择学习方法;(4)监控学习过程;(5)评价学习结果及归因。

确定学习目标,主要指在老师的推荐和引导下,学生根据自身的英语基础和学习情况,自主选定学习材料和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分为长期学习计划和短期学习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习速度和节奏。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学习策略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喜好进行选择。就如何监控学习过程,笔者建议学生可以每天坚持做学习笔记,涉及学习内容、时间、方法、遇到的预习困难等要素。学生经过某一阶段的学习后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自我评价,并试图找出学习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如果学生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能力低、任务难这类不能控制的稳定型因素,忽视努力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往往表现出焦虑和低自尊,最后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归因模式,对学生的不正确和消极归因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把进步归因于自身努力因素,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

三、结语

当代外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自主学习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外语教育界的热点。学生个人学习方法的形成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8]。高职高专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已在公共英语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并形成了自身特色,然而很多方面的不足制约了它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 何莲珍.自主学习及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87 -289.

[3] 徐锦芬.大学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 刘黛琳,张建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77 -83.

[5]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吴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调查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0(6):148 -150.

[7] 徐小贞.希望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8]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学习者英语教学英语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