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以扬州职业大学为例

2014-08-15 00:42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扬州课程体系实训

陈 郁 青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近年来,电子商务与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高度融合,涉及到了制造业、服务业、零售业、金融业等行业,发展态势极其迅猛。2013 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已达10.2 万亿,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18851 亿元,电子商务直接从业人员235 万,间接带动就业人员1680 万[1]。

扬州市是首批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全市信息化综合水平始终保持在全国中等城市先进行列,电子商务在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扬州市已拥有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各1家,市电商示范企业11 家、示范基地2 家。另据不完全统计,至2013 年底,扬州全市电子商务用户达3万户,年度交易额120 亿元。2013 年12 月,扬州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扬州市在电子商务的重点区域规划建设、骨干企业培育和招引、重点领域突破、支撑体系完善、电商人才招引和培育等方面的发展规划和政策保障,扬州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即将迎来新的飞跃,地区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将更加趋紧[2]。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必须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因此,扬州高职院校积极进行了面向扬州地区经济发展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以推动电子商务专业在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师资团队等方面的建设进程,促进电子商务专业和区域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一、扬州职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历史及存在问题

以扬州职业大学为例,该校1999 年设置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专业方向,成为全国最早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一是1999 年至2002 年。在这一阶段,电子商务在国内尚属新兴学科,没有通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只是在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和调整了部分教学内容,形成了偏重国际贸易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二是2003 年至今,随着国内电子商务学科体系的不断明晰,电子商务在学校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专业,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体系。

在不断向好的宏观发展环境下,该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却未能取得同步发展,毕业生第一次就业的专业相关度普遍较低。据统计,2006—2011 年度的六届毕业生中仅有15%直接进入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工作岗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太合理

电子商务专业过去的培养方案采用的是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通行课程设置,按3 个模块(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简单组合了信息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两方面的课程未能有机结合,缺乏系统性,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也过多强调理论知识体系的教学,应用程度不高,导致毕业生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及能力与其将要从事的电子商务岗位工作要求有较大差距。

(二)专业特色不够显著

扬州职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过去的培养方案比较笼统,就业方向相对模糊,岗位细分不清,未能构建起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涉及信息技术、经济、金融、市场营销和管理等诸多方面,高职学生的精力和能力有限,要求样样都精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三)课程内容相对滞后

电子商务领域移动电商、双微应用、团购模式等新技术与新应用不断涌现,而新技术与新应用自身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教师的知识更新也难以与社会实践同步,导致学校教学体制内所传授的电商知识与社会实践和企业需求严重脱节。

为了针对性解决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该校于2009 年将电子商务专业列入学校第一批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结合扬州地区电商产业的发展形势正式启动了教学改革的相关工作。

二、面向区域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开发

国内各类人才市场的相关需求资料反映,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大致可分为初级岗位和中高级岗位两类。初级岗位可直接面对高校招收毕业生,主要包括国内销售、国际销售、网站策划/网站相关产品开发、网络编辑、网络客服、网站建设与维护等。中高级岗位通常有对相关工作经验的较高要求,一般不招收初次就业的毕业生,主要包括电子商务供应链经理、电子商务产品经理、电子商务市场经理、网站运营总监、网站主编、网络客户关系高级经理等。

综合考虑扬州地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该校首先从本地区的电子商务专业相关职业岗位中选择出适合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从事的20 个职业岗位,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营销管理类岗位,具体岗位有:网店经营与管理、销售业务、商务仲裁、电子支付、市场调研与分析、物流管理、网络营销策划、网站运营、呼叫中心、网络广告策划、电子商务项目策划与管理、网络客服等。二是商务网站技术类岗位,具体有:网站策划、网站推广、网站美工设计、网站动画设计、网站设计、网站维护、网络管理、网站测试与评估等。

通过对20 个职业岗位的分析,学校对其工作主要职责、工作内容、任职条件(职业能力要求与素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从素质要求、知识要求、技能要求、职业核心能力要求等四个方面定位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如网络客服这一职业岗位,其主要工作描述为:在线实时为客户提供售前、售中及售后服务;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对客户的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进行客户服务的挖掘;记录、跟踪和处理客户网络投诉;记录、处理客户投诉、建议或意见。其相关的职业能力要求与素质则为:熟悉计算机操作,普通话标准流利,写作能力良好;具有客户关系管理与客户服务知识;工作细致、责任心强,有极大的耐心,能够妥善处理客户问题;高强度环境下抗干扰能力。

新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开发完全基于对20个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其专业课程分为四个体系。一是基本能力与素质课程体系,包括经济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信息技术等9门通识课程。二是电子商务技术能力课程体系,包括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网页设计、数据库与WEB 程序设计、电子商务网站管理与维护等6 门核心课程和电子商务网站实训、电子商务设备使用与维护等两个校内综合实训。三是网络经营能力课程体系,包括现代企业管理、工商企业会计、电子商务概论等5 门职业基础核心课程,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网店经营管理等5 门岗位能力核心课程和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3 个实习阶段。四是高级岗位课程体系,包括企业全程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电子商务项目运作等6 门核心课程。

与原教学方案相比,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职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原则,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机组合了电子商务专业所涉及的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类的相关课程,同时对课程体系的相互关联进行了明确界定。二是同时加强了校内实验实训和校外实训实习的体系建设,通过实验、实训和实习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电子商务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全面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三是既强调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商务管理的基本技能培训,又注重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以使其具备一定的持续发展能力。四是毕业生就业方向清晰,课程体系围绕就业岗位所需的素质和能力展开,基本实现学校学习与社会工作的无缝对接。

三、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教学改革实践

课程体系的建立仅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教改实践中如何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动态地做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则是有效解决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困境、满足伴随区域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关键。近年来,扬州市积极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已初步形成旅游日化、酒店用品、玩具、工艺、机械和汽车等一批地方特色产业,广陵区、邗江区和生态科技新城也纷纷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规划建设电子商务特色园区。基于本地区产业发展的特点,扬州职业大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了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

(一)校企深度合作,建设柔性课程体系

为了使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扬州地区电子商务及相关产业的用人需求,同时使已制订的课程体系更加柔性化和动态化,学校借助扬州市电子商务协会这一专业化组织,对扬州地区主要电商企业进行了调研并与其中的部分企业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针对这些企业的个性化人才需求,与相关企业实施了工作任务课程嵌入、合作课程与教材开发、订单式培养等三步走的合作方案。第一步是工作任务课程嵌入。学校调查了解了企业的实际业务流程,并将其工作任务分散嵌入到相关的课程中,使学生能从课堂教学中直接学习并掌握相应的工作能力。第二步是合作课程与教材的开发。对于某些整合程度较强无法分割嵌入课程的企业特殊工作流程,采用合作开发课程并同步编写教材的方式,使学生能全面系统地学习到某一特定工作流程体系的相关知识。如学校与企业全程电子商务的整合服务提供商合作开发了企业全程电子商务课程,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学习和掌握企业在生产运营各个环节的电子商务应用以及全程电子商务平台的操作与使用技能。第三步是订单式培养。对于人才需求缺口较大而又难以直接从人才市场招聘到合适对象的企业,学校与其一起开发更加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做到面向特定企业完成订单式培养,真正实现了零距离就业。如学校与江苏爬山虎数字科技公司合作设立的3DCG 技术班,已为企业提供了多批次专业性较强的技能型人才。

(二)整合各方资源,共建实践性教学基地

为了建设更加完善的现代化实践性教学基地,克服校内实训中心场地有限、经费不足的问题,扬州职业大学利用和整合地区各方资源,实施校内外并举的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方案。一是独立建设校内的电子商务综合实训中心、网络营销及网络客服实训中心、企业信息化及ERP 实训中心、第三方物流实训中心等实训场所,同时在校内与相关企业合作建设了扬州市中小企业全程电子商务技术服务平台,为全市中小企业提供全程电子商务系统研发、电子商务技术咨询与培训、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企业网络营销解决方案、互联网基础应用、政策咨询、管理咨询、投融资、人才培训与招聘等全方位服务。二是建成了一批高质量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与江苏省信息产业基地(中国声谷)、邗江文化创意产业园、五亭龙玩具城、曲江商品城等园区内相当一批企业的合作,建立运作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完成了工学交替式的课程教学、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任务,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助力了区域特色产业和特色市场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

(三)立足企业实践,完善师资结构

电子商务领域新技术与新模式的涌现带动了知识结构与理论体系的更新与调整,导致学校教学中的电子商务知识与企业实践需求相脱节,贴近电子商务实践知识结构的师资力量非常匮乏,从而使传统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在电子商务学科中面临很大的问题。为了使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紧密地结合,为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提供师资保障,扬州职业大学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支持教师积极投身企业实践。采取企业挂职、顶岗培训、合作应用技术研发等多种形式,推动教师在一线的锻炼实践活动中更新知识体系、加强实战能力;二是聘请多位政府管理部门负责同志、行业协会专家、企业专业人员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担任兼职教师,配合完成相关专业课程、专题讲座、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三是鼓励教师参加电子商务师、信息化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使专业教师100%达到“双师素质”,确保了“多证制”教学模式的实施。

四、结论与展望

面向扬州地区经济发展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使得扬州职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能够真正地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联系,在解决企业人才与技术需求的同时,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技能,提升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下一步学校还将重点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标准和机制建设,通过学生课程学习、社会服务和就业等有关方面的情况,检验教学质量,考核教学效果,并根据相关信息反馈和绩效,制定弹性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培养出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扬州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促进扬州地区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3 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EB/OL]. (2014 -03 -19)[2014-03 -28]. http://www.100ec. cn/zt/upload - data/down/20140324.pdf.

[2] 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4 -12 -09)[2014 -3 -28]. http://www.yangzhou.gov.cn/zfgb/201402/5a811bd6d 85b4bcbbf5597833bfc3302.shtml.

猜你喜欢
扬州课程体系实训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扬州的秋日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