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静
(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3)
高校安全管理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职能,并且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对学校而言,平安校园、和谐环境则是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是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条件,而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在高校安全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前,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一方面,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利益关系复杂多样,社会治安问题不容乐观。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这些问题的影响。另一方面,大学生来自天南海北,成长于不同环境,脾气秉性各有不同。同时,大学生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差。这些问题都给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尤其是学生群体的安全管理带来挑战。
安全管理工作当以预防为主,做好预防、避免各种危险事件的发生是安全管理的关键。[1]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
大学生是高校安全管理的对象,做好学生群体的安全管理对于整个高校乃至社会的安全稳定十分重要。
首先,这是依法治国加强法制社会建设的需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变革大转型时期,各种利益矛盾凸显,法制社会的建设显得更加急迫。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在校研究生、本专科总人数已达2563 万。[2]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部分,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群体,在大学期间接受安全教育、树立良好的安全法制意识,对其今后走向社会、遵守维护践行法制、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这是营造稳定育人环境的需要。高校肩负着科教兴国、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使命,而使命的实现首先需要一个稳定、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通过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校园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因而,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安全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潜力,让大学生主动投身平安校园建设,并充分享受平安校园建设所带来的“红利”。
再者,也是进一步实现安全保卫部门管理育人职能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进入全方位、立体化的时代,另一方面当前高校思想政治专职教育人员严重不足,师生配比要求从1981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规定》的1∶120到1995年国家教委《中国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1∶120~150,再到2006年教育部24号令的1∶200。即便如此,不少高校的专职人员配备仍不达标。[3]为了解决此矛盾,学校安全保卫、后勤保障等管理部门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管理育人职能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4]对于安全保卫部门来说,除了做好事后监控和处置外,更应当充分重视事前预防的重要性,积极做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从源头上教育引导学生,从而更好地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新形势下,高校更应该注重校园安全问题,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笔者认为,要做好大学生的安全管理,应当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观为中心,从以下几个层面不断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校园安全稳定是关系学校发展的大事。要想促进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首先必须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制的建设。[5]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成立校级层面的安全工作管理小组,集中学校各个部门的力量,科学划分各部门职责,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维护好校园安全稳定。其次,要不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在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与时俱进,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用得上、可操作、实效强。最后,要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高校已经把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高校安全管理部门也应当切实重视起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性,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作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价值目标。学生既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又是教育对象,如何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法制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重中之重。笔者认为,要做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必须避免生硬、僵化的工作方式,避免单纯事后“救火”式的工作方法,而应当以预防为主、以教育为主,借鉴和采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实践,将学生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融入到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工作中。
当今社会,信息传递快捷,价值观念多元,大学生群体也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面对更具自我意识、更有自主想法的新一代大学生群体,我们的安全教育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价值需求,更加契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需要。笔者认为,在安全教育的实践中,应当更多地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抛弃单一枯燥的说教方式,以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做好安全教育。
1.系列化、品牌化
突破以往松散的宣传教育方式,以系列化、品牌化为指导思想,策划组织整合一系列活动,采用固定名称,在具体执行中充分贯彻系列化、品牌化的指导思想,让大学生逐步认可接受。并且,今后每年均以同一品牌作为载体,来包装组合一系列子活动,以打造安全宣传教育的品牌。比如,可以打造“安全宣传月”、“消防安全周”等这样的安全教育品牌,在这样的品牌下策划组织安全知识巡展、安全讲座、防身术教授、消防演练等一系列活动,在各个活动的海报、展板、网络宣传等方面均采取品牌化包装,使用统一的色调、版式进行宣传报道,使学生充分认可这些安全教育品牌,从而取得更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2.点线面、多层次
策划活动要充分考虑到点线面结合,多层次布局,使得安全教育工作更具实效性。比如,在“面”上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巡展这样的活动,多采取漫画、表格、案例等生动活动的形式精心编写展览内容,将展板流动布展于食堂、教学楼、宿舍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让绝大多数同学都接受到安全教育;“线”上则可以参与性强的形式让一部分同学参与到安全教育中,如“安全知识有奖问答”“安全宣传标语征集”,通过有奖知识问答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学习到各种实用的安全知识,通过安全标语征集让学生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平安建设;“点”上则可以定期设立“处室开放日”,在“走出去”的同时把学生“请进来”,邀请一批同学参与了解校园安全管理,与安全管理人员充分互动,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人员能了解到学生的想法,而学生也能够更加了解、理解安全管理工作,使得今后的安全管理工作更能取得学生的理解配合,进入良性循环,避免安全管理措施遭遇反感、贯彻不力的情况发生。
3.良性互动、和谐发展
活动策划中,应充分考虑安全管理部门与学生群体的良性互动,避免单一说教的僵硬教育形式,让学生以主体地位参与平安校园建设,并充分感受到安全管理部门乐于服务同学、倾听同学声音的诚恳姿态。例如,安全管理部门可以针对学生关心的某一安全问题展开调研,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建议,在具体执行中适当考虑采纳学生的合理意见,变被动为主动,减少政策实施的阻力。另外,安全管理部门可以凝聚一批热心安全教育工作的学生并形成人才培育长效机制,定期选拔“安全宣传大使”,或者成立如“学生安全管理委员会”这样的社团,充分发掘学生自我管理的潜力,做实大学生安全宣传教育,谋求与全校学生的良性互动和平安校园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总之,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以昂扬向上的斗志、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踏实肯干的责任感,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不断提高工作的实效,为谱写好中国梦的教育篇章、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贡献力量。
[1] 孙珠红,翟青,焦兰.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内涵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130 -132.
[2] 教育部. 高等教育学校(机构)学生数[EB/OL].(2013 - 09 - 04)[2014 - 05 - 21]. http://www.moe. edu.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201309/156872.html.
[3] 徐家庆. 高效安全稳定视角下的辅导员队伍建设[J].江苏高教,2010(6):91 -92.
[4] 裴劲松,高艳,邓小凤,等. 着力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立体新格局[J]. 中国高等教育,2009(Z2):75 -76.
[5] 周亚夫.“平安校园”建设中提高主动安全意识的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92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