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功文
(商丘师范学院 文学院, 河南 商丘 237158)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1]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负有重要使命与职责。目前,文化传承创新也成了高校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这个功能的实现,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因此,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加大力度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一
在中国古代,“文化”一词使用比较早,西周时期“文”与“化”便开始结合使用,如《周易·贲卦·彖传》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颖达《周易正义》疏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 ”[2]不难理解,“文”与“化”的结合使用,即强调了以文教化的作用,其奠定了“文化”最基本的内涵。“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刘向编的《说苑》一书,其云:“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3]此处的“文化”连用,强调了以文德、礼仪等方式对人的熏陶与塑造,也强调了文治教化的作用。由此可见,“文化”的内涵主要是强调以文教化或文治教化,其所用的手段——“教化”与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文化的传承创新更离不开教育。
文化传承创新与高等教育关系更为密切,“与经济、政治等相比,文化与高等教育具有潜在的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如果说教育最基本的社会任务是文化传承,那么高等教育就是高深文化的传承。高等教育是随着文化(包括科学)的发展,逐步从一般教育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教育层次,它与文化特别是高深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独特的联系。”[4]同时,文化也是高等教育的灵魂,是高校存在的精神与本质所在。传承与创新文化,是高校的存在之基与发展之本。故高校要将自身变成文化传承创新的主阵地,将教育教学变成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源泉。这就要求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必须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而“高等教育在创造文化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创造性是这种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高等教育的内容是高级专门的知识,反映了高层次的文化,其中包含许多有争议的和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和领域;高等学校的学生是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的青年,思想比较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大学教师,一般来说,都是某一专业或领域的专家,兼有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尤其是大学的主要职能;许多大学还是国内乃至国际文化和学术交流的中心。所有这些都是高等教育直接和间接地创造文化的有利条件。”[4]
目前,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已经继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之后而成为高校第四大职能,其与前三个职能一起构成了彼此相互联系的高校职能的逻辑统一体。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校第四大职能的确立,既给高校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高校各项工作带来了挑战。面对新形势,各高校都在尽力结合自身特色开展文化传承创新活动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当然,高校开展文化传承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层面的宏观构想与实践,还应努力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让各授课教师结合教学、科研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创新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文化育人。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古代文学课程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肩负起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与职责。
二
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涵盖了古代文学史、文学作品及鉴赏、作家、文学现象、文学知识等内容。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之一,是先人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是经过时代淘洗和读者选择之后的文化精品,饱含丰富的社会、人生底蕴”[5],具备丰富的人文精神与人文价值。
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以及以人文关怀为最终目标。中国传统文化富含人文精神,有学者就曾指出:“一切文化之精神,都是人文精神。”[6]古代文学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是非常丰富的,内容庞杂,涉及广泛,主要包融爱国情怀、民族精神、传统美德、道德修养、生命意识、审美意识等等,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千百年来作为一种历史积淀,已经潜入中国人的深层心理构成之中,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家园,奠定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形成中国文化鲜明、独特的民族性[7]。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整体的精神风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与灵魂。中华民族精神不仅体现在无数的志士仁人与民族英雄身上,还充分地渗透在古代文学作品之中。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明志,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从岳飞“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遗恨,到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嘱;从杜甫“葵藿向太阳,物性固难夺”的吟咏,到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誓言;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到秋瑾“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豪言……爱国情怀成了贯穿古代文学之始终的主旋律,历代爱国文人围绕这一主旋律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爱国情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至于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俯拾即是。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培育了优良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丰富,表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主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忧民之美德;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诚信之美德;有“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仁爱之美德;有“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的孝悌之美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好学之美德;有“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勤俭之美德;有“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忠诚之美德;有“知耻近乎勇”的知耻之美德……这些传统美德,早已成为人们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古代文学作品常常提及道德修养之论题。孔子教育弟子注重德才兼备,《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可见孔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并未忘记育德。孔子还提出提升道德修养在于自身,《论语·颜渊》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己复礼为仁”就是主张个体人格的完善,也即通过自身约束而提升道德修养。“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说明提升道德修养完全在于自身,不必仰仗他人。孔子所强调个体需通过内在的努力,才能完成个体人格的完善,从而达到仁者的境界。孟子提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就是人格的升华。孟子还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是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韩愈《答李翊书》提出:“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文中的“根”“膏”就是指作家的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作文之根本,需积久之功,不可速成。道德修养至于一定境界,方可作文。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生命意识,主要表现为作者对生命短暂及时间紧迫感的认识。如孔子面对飞逝的河水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屈原感叹时间之紧迫:“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汉代人尤多感叹生命之短暂,《回车驾言迈》:“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此外,由对生命短暂及时间紧迫感还萌生了对生死的认识和对死亡的哀叹等。孔子“敬鬼神而远之”,故子路问死,孔子答曰:“未知生,焉知死。”庄子平等地看待生死,其《齐物论》说:“夫大块载我以行,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汉代民歌《蒿里》则直接表达了对死亡的哀叹:“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面对生命的短暂,有的还萌生了及时行乐的念头。《古诗十九首》就有“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之句,求仙不成,转而及时行乐。
当然,古代文学作品中还有较高层次的、积极的生命意识。他们不仅意识到生命之短暂,还意识到要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实现生命之价值。屈原面对事业不成、功名未立的遭遇而感叹:“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但他没有彷徨,为实现抱负,明知“路漫漫其修远兮”,还要“上下而求索”。司马迁在遭遇宫刑之后坚持以“立言”的方式实现了生命的不朽,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不朽名著。曹操在感叹生命之短暂的同时,唱出了“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政治抱负,而他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更是道出了自己的信心。李白面对人生道路的艰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没有气馁,而是唱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无比自信的强音。
古代文学的审美观念是发展变化的,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在众多的文学审美观念中,“文以载道”与“中和”二者影响较大。“文以载道”是宋代周敦颐提出的,其《通书·文辞》云:“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其意思就是说写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弘扬精神。其中之“道”,主要就是指道理、道义、正义等。“文以载道”是由韩愈“文以明道”的观点发展而来的,成了我国古代传统的文学审美观念。“中和”,其内容就是反对“过犹不及”、“固执一端”和偏激片面,《论语》所提出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其最好的注脚。“‘中和’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我国古代传统美学思想的精髓之一”[8],强调为人处世要遵循“允执其中”的准则,其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有较多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古代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在帮助学生陶冶情操、人格养成、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树立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值得人们为之传承创新的。
三
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所选用的古代文学作品,绝大多数都是经典之作,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品,是先秦至近代每个阶段优秀文化的具体体现,代表着各个时期先进的文化。朱自清先生曾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9]古代文学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感受经典,感受文化,从而引发学生自觉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并为当代文化建设服务。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创造、积淀下来的光辉灿烂而又生机勃勃的文化,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教育理念等内容,无一不深具民族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品格影响、制约着当下的生活和教育。”[10]因此,作为当代的高校古代文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古代文学教学与文化传承创新很好地结合起来,将古代文学中所寓含的传统文化精髓更好地传承下去。
首先,教师要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树立文化传承创新之理念。理念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集中表现。文化育人首先体现在理念的指导和影响上。教育理念对具体的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活动、教育方法以及学生的成长等产生直接影响或施以无形制约[11]。因此,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文化传承创新之理念,并将其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坚持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统一起来,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古代文学教学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完美结合。
其次,教师要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建立文化传承创新之标准。古代文化内容庞杂,各种思潮,各种观点层出不穷,那么在文化传承方面就应该注意运用批判的眼光来对待,要做到由表及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对文学作品中积极的、优秀的、昂扬向上的、有价值的东西,如上文所提及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传统美德、道德修养等,是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一定要传承下去。而对那些消极的、及时行乐等观点要加以批判继承。也即在文化传承创新时,要鉴别什么样的文化是优秀的、先进的、值得传承下去的,从而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之目的。同时还要知道当今到底要创新什么样的文化,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只有建立文化传承创新标准,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地将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这需要授课教师充分地负起责任才能完成。
再次,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传统的“一言堂”式的课堂教学还是屡见不鲜的。在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教学手段与方法陈旧、古板,缺乏生机。有的教师本末倒置,过度热衷于科研,课堂教学则常常是疲于应付。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疲于传授文学常识,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不到本属于文学本身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美学内涵及文化价值等,而且还视这样的课堂为枯燥乏味的代名词,从而失去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因此,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古代文学教师,还是应该将传道授业放在第一位。在课堂上,应该结合自身的科研优势,淡化古代文学知识的灌输,要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对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美学内涵等进行充分挖掘,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作品人文精神与美学内涵等的感悟上,使大学生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汲取到中国传统文化中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文化传承与创新。
同时,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帮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所蕴涵的审美价值。教师在指导学生感悟文学作品之时,要求学生既要能真正进入文学作品之中,又能跳出文本之外,将文学作品与作者、时代联系起来,进行延伸性阅读。学生真正进入文学作品之中,是理解文学作品的重要而且也是关键一环。“但是,文学文本的解读既不能完全停留在文本本身,也不能仅仅停留于纯粹个人化的反应。对于文学文本的解读,还要求能够对文本的美学趣味、社会意义、审美价值等作出分析和判断。这必然要求我们借助文本以外的更大的意义系统。例如:只有将《红楼梦》放置于具体的时代环境中加以考察,才能真正准确、深刻地认识这部长篇巨著为我们展示的社会生活、人物命运,以及包蕴于其中的复杂的审美内涵”[11]。可见,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文本与文本之外的东西均要兼顾,这样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文化传承创新奠定基础。
最后,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教师也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古代文学作品文本解读与文化阐释的指导者。教师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对审美内涵的挖掘,都需要通过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通过感染而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和共鸣,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真正领悟到古代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之精神。这都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完成。这样的素质表现为多方面,它既需要教师自身科研水平作支撑,也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探求课堂教学艺术,掌握现代的教学手段,寻求科学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等。唯有如此,课堂教学才能促进学生个性情感的解放,才能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从中领悟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与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之目的。
总之,“古代文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要肩负起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使命,要以自己的艰苦努力,挖掘古代文学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化传承创新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人民教育,2011(10):2-5.
[2]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4.
[3]刘向.说苑[M].向宗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380.
[4]潘懋元,朱国仁.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J].中国古代教育,1995(1):1-9.
[5]龙剑梅.大学课堂教学的对话策略——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0(4):56-59.
[6]唐君毅.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社.2005:1.
[7]申海洋.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23-125.
[8]陈功文.儒家“中和”文化对元代戏曲的影响[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72-75.
[9]朱自清.经典常谈[M].长沙:岳麓书社,2010:1.
[10]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107-108.
[11]刘献君.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育人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14-16.
[12]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