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儿童的沟通合作能力

2014-08-15 00:46潘兆英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鲍比惩罚爸爸

潘兆英

(敦化市大石头镇中心小学校,吉林 敦化 133700)

人类是群居的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与他人的紧密联系中。从与商贩讨价还价,到与爱人商讨家务,可以说,人类的社会活动就是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过程,每一项愿望的达成都包含与他人沟通合作的活动。从工作到家庭,沟通与合作贯穿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沟通合作能力是人类生存能力的重要一部分。伴随着大工业时代的来临,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完成一件事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人与人之间需要越来越紧密地配合,这对于人的沟通协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想见,随着社会进步,未来人才将需要越来越强的沟通协作能力。儿童是建设未来社会的力量,教育儿童应着眼于未来,如何培养儿童的沟通合作能力,使其更有效适应未来社会,成为当今教育者需要面对的课题。根据心理学的统计分析,尽管人与人具体交流方式有很多,但行之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大体遵循如下几个原则,沟通各方基于平等与尊重的立场上相互理解;避免情绪化和人身攻击,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在充分讨论各种可能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沟通各方有原则地宽容与妥协,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以获得共识。一个人来到世界上,从牙牙学语的孩童成长为能够独立生活的成年人,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与教师和家长的互动。从另一个角度讲,儿童教育本质上是家长和儿童的“沟通与合作”,如果将有效沟通合作的原则应用于家长和儿童的互动中,不仅可以使儿童更有效地与家长配合,而且可以令其熟悉并掌握有效沟通合作方法,并将之应用于未来生活中。本文将从“理解与共情”,“尊重与界限”,“用自然结果代替惩罚”,以及“有原则地宽容妥协”等几个方面分别讨论,如何将有效沟通合作原则贯穿于儿童教育中。

一、理解与共情

关于儿童感受与行为之间联系,心理学上有这样的理念:孩子的感受与他们的行为有直接联系,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怎样让孩子感受好?那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关于这个理念,现实中有例子可循。在2012年底,某卫视制作了一系列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内容围绕五对父子,他们在没有妈妈等其他亲人朋友的陪同下,到陌生地点旅游。每个孩子的年龄在4岁到6岁之间,旅游期间,孩子与父亲之间的互动被摄影机全程记录下来。在《爸爸去哪儿》第一集中,张亮和天天父子的表现引人关注。参加节目的五对父子之前都居住在大城市里,而旅游第一站就是有田地和牲畜的农村,来到旅游地点,每个孩子都表现出抵触情绪,天天最为强烈。在参观居住地的时候,天天拒绝进院,还大哭起来。这时,张亮先是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我知道你不喜欢这里,我也不喜欢”,“但是我们不进去,很多人会等着,耽误别人的时间”,接下来帮他想办法“来我们憋口气,冲进去”,“要不我扛着你,我们快冲进去再出来”,在孩子表示“头疼,实在进不去”的时候,也很有耐心地陪在他旁边,任他发泄,最后父子俩成功参观居住地后,张亮又开玩笑转移注意力“你可真沉,比你妈都沉”,天天有了笑声。当爸爸始终站在孩子一边时,孩子体会到自己的感受被接纳。在这一次发泄之后,天天后来的行为一直表现得非常好,配合节目组的安排,遵守秩序,关心别人,在父子们集体吃饭时,五个孩子中只有他注意到旁边没吃饭的摄影师“程叔叔,一起吃吧”。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常常不能认同孩子的感受。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地否定时,会感到困惑和愤怒,产生坏的行为。同时,这也是在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在心理学里,很多文献都论证了“压抑自身情绪对身心健康有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一个人对于自己情绪的接纳程度与其幸福度正相关,越能够察觉和接纳自我的感受,就越容易获得幸福。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共情,可以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感受,这对于他们整个人生都是有益的。

二、尊重与界限

尊重孩子是合作的开始。但成年人在希望孩子配合时,常常不能妥善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且使用带有责备、谩骂、威胁、比较、控诉、讽刺挖苦等性质的语言。在伤害了孩子自尊的同时,也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更加不愿意配合家长。前文提到的《爸爸去哪儿》中,郭涛和石头父子是一个例子,在某期节目中,石头不小心把水洒在被子上,主动告诉了爸爸。石头爸爸先是很生气,对石头进行了一番说教“哎呀,你看看你,怎么那么不小心呢”,“唉,被子都湿了,这可怎么睡啊”,“你已经六岁了,还那么淘气,不让人省心”。睡觉之前,石头爸爸又提起此事,更加严厉地批评了一番。之后某期节目中,石头把方便面汤洒在身上,类似的说教再次重演。可以想见,石头面临来自父亲的压力相当大。节目后期有个环节,主持人单独采访五个小孩儿对于父亲的看法,面对镜头,6岁的石头一脸说,爸爸不爱我。在另一个“换爸爸”的环节中,石头一脸忧愁地对“代理爸爸”说,我不想换回去,我爸爸太严厉。充满责备和问罪,不断的说教,充斥了成年人的负面情绪。石头爸爸的说教不仅没有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积极作用,甚至让孩子产生畏惧和逃避心理。损伤孩子自尊的同时,也挫伤了他们沟通合作的积极性。

那么,如何和孩子之间建立起建立相互尊重的平台,鼓励孩子与家长合作呢?有五个技巧比较有帮助:描述问题;提示应该怎么做,及为什么这么做;用简单的词语表达,不带评论;以及说出自己的感受;写便条。比如,用描述性语言“我现在要打个电话”,代替命令式语言“马上把电话挂了!”用描述性语言“厕所的灯还开着呢”,代替责备式语言“告诉你多少遍了,上完厕所要关灯!”用提示性语言“墙不是用来画的,纸是用来画的”,代替威胁式语言“再让我看到你在墙上画,就揍你!”用表达自己感受的语言“我不喜欢别人拉我袖子”,代替评论式语言“住手,你真讨厌!”等等。

孩子不喜欢长篇大论和说教,对他们来说,越短越容易记住,比如提醒他带上书包,说“你的包”,要比说“你要记得带上书包,否则到了课堂没有书包,我没时间给你送,你自己回来取还要耽误时间”更容易接受。此外,在需要提醒孩子注意的地方贴上便条,比如“玩完了记得收拾玩具”,也能引起他们的重视。有时候文字比口头说教更有效。

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不仅要在表达方式上尊重孩子,也要尊重他们做决定的权利。孩子不是父母的延伸,而是一个独立的人,与父母有着不同性情、不同感觉、不同期望和梦想的个体。现实中,父母很容易跨越界限,替孩子做决定。而当孩子体会到在家里没有自由独立的权利,就会拒绝合作,甚至发生逃逸和叛逆,这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体现更明显。

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事情围绕一对美国夫妇和他们青春期的儿子。儿子留了长发,但父母希望在感恩节那天,他能理短发,与家人共进晚餐。母亲给儿子两个选择,说,他可以先去理发,然后和家人一起吃感恩节晚餐;也可以在自己房间里吃感恩节晚餐。结果孩子说,好,那我在自己房间里吃。母亲气愤地说,什么?你竟敢这样对待我们!孩子扭头就走。看上去这位母亲给了孩子一定的自由,即两个选择,但她犯了一个错误,她给孩子的选择并不是她和孩子都能接受的。或者换句话说,更像是威胁而不是选择。事实上,多数青少年对父母关于他们发型的意见都视为是对他们自由的侵犯。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更多时候恐怕只能尊重他们的选择。如果一定要谈论这个敏感的话题,比较好的沟通方式不是评价或威胁他们,而是谨慎地表达个人感受:“我知道这不关我的事,但还是希望你考虑一下把头发剪短,好让我们能看到你的眼睛。这样,爸爸妈妈在感恩节的时候真的会很感恩。”当听到父母对他们个人权利的尊重“我知道这不关我事”之后,有些孩子会出于对父母同样的尊重,而考虑接受父母的意见,与父母合作。

三、用自然结果代替惩罚

生活中常常见到孩子因为做错事而受到惩罚,比如因为没完成作业而罚站,打手背等等,惩罚似乎已经成为规范孩子不当行为的金科玉律。但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说,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应该让孩子感到,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这是因为惩罚并不起作用,相反,使得孩子的精力分散到了如何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举个例子,小孩子常常有正餐不认真吃饭,过了饭点又饿了的行为。对于这种行为,可以比较以下两种应对方式。一个方法是,罚站,或者威胁,说再不好好吃饭妈妈不要你了。想象一下,孩子会有什么感受?这样的感受会带来什么行为?惩罚会让孩子感到愤怒,威胁会带来不安全感,使得孩子会进一步用不吃饭来对抗父母,或者试探家长对自己的关心。另一个方法是,过了正餐时间就把饭收走,并且告诉孩子,这一顿饭已经结束。在两顿饭之间的时间,如果孩子想要吃饭,就告诉他,现在只有剩的冷饭,热饭只能等下一顿饭的时间再吃。这时孩子会有什么感受?孩子既不会觉得失去了父母的关心,也体会到了自己不按时吃饭带来的自然后果。在下一次吃饭的时候就会有所注意。

此外,代替惩罚的方法还包括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以及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采取行动,解决问题等。实际上,即便对于一个成年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犯错误都是在所难免的,而当错误发生时,自责往往毫无意义,更有效率的办法是接受失误,并寻找办法去应对。所以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处理问题应该更人性化,要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给孩子出主意,找出办法弥补他的失误,而不是急于责备和惩罚。这样,在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当他做了后悔的事,他能反思:“我怎么做才能改正我的错误,把过失弥补回来。”而不是“我做的事情证明我毫无价值,该受惩罚。”

四、获得共识基础上,有原则地宽容妥协

在《如何说怎么听》一书里面,描述了合作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分别是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把所有想法都写下来,并且不带任何评论;以及挑出哪些建议彼此能够接受,哪些不能够接受,哪些要付诸行动。书里面谈到了一个孩子鲍比的故事。这个事例非常生动而全面地讲解了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五个步骤,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合作解决问题的生动案例,任何增删都会减损其魅力。此处不加改动地引用该故事,感谢该书的两名作者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

故事用孩子鲍比的口吻讲述:我喜欢和同学放学后在操场上玩。我知道应该5:45回家,但有的时候,我忘了。昨天和前天,我回家晚了。我妈特生气,我不想让我妈再对我大吼大叫。那天我问同学几点了,他告诉我6:15。我马上不玩了,跑回家,向我妈解释:“我真的是问时间了,但已经太晚了,我是用最快的速度跑回家的。”

孩子的妈妈已经学会了用自然结果代替惩罚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因此对鲍比说:“我们已经吃过晚饭了。厨房也没剩什么吃的了,你要愿意就自己做个三明治。”鲍比接受了教训,按时回家。但坚持了三个星期之后,鲍比的老毛病又犯了。情况变得比先前更复杂,需要更复杂的技巧去应对。接下来,鲍比的妈妈与他进行了一次深入谈话,并应用了这五个技巧:

第一步,谈谈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妈妈:我觉得正和朋友玩得高兴的时候,让你离开,对你来说不容易。

——鲍比:是的……

第二步,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妈妈:但是,另一方面,你太晚的话,我也会为你担心啊。

——鲍比:唉,那你别担心了行吗?

第三步,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

——妈妈:那我们一起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办法,我们都能接受。

第四步,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并且不带任何评论。

——鲍比:我回来晚了,你别担心。

——妈妈:我去操场把你叫回来。

——鲍比:把我的表修好。

——妈妈:把晚饭时间推迟15分钟。把晚饭放烤箱里。

第五步,挑出哪些建议双方能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要付诸行动。

——妈妈: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想去掉?哪些想保留?

——鲍比:去掉“你去接我”。我的朋友们会说我小屁孩离不开妈妈。

——妈妈:去掉“回来晚了我不担心”。我不可能不担心。

……

——妈妈:好,我们来看看目前我们达成的共识:晚饭推迟15分钟,你就可以多玩15分钟;我们凑钱袖标;我偶尔可以把晚饭放烤箱里,但你要提前告诉我晚回来。这些办法怎么样?

——鲍比:好!

最后,鲍比和妈妈达成了共识。鲍比说,如果晚饭能推迟15分钟,在6点的时候,他可以听到消防站的汽笛声,就知道该回家了。

这个例子很好地诠释了如何与儿童沟通合作的各个细节。其中不仅包括本节所讲的五个步骤,更包含了对孩子的理解和共情、尊重与界限、用自然结果代替惩罚,以及如何通过讨论和妥协达成共识等各个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在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后,家庭成员要遵守并执行决议,不要出尔反尔。那样会让讨论失去意义,失去孩子的信任后,合作变得更加困难。

教育孩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当家长能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地贯彻“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原则,孩子会成长为一个善解人意、体谅他人、善于沟通合作的人。《如何说怎么听》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说,她听到10岁的女儿丽兹和她朋友莎瑞的对话,莎瑞:(有些抱怨)我饿了。为什么你妈妈要把零食放得那么高?她从来不把吃的放在你能够的着的地方。丽兹:莎瑞,在我们家不可以埋怨别人,想要什么就告诉我,我给你拿。这也许就是教育给我们的启示,用正确的方式倾听孩子、向他表达,孩子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倾听别人,向别人表达。这就是如何提高儿童沟通合作能力的本质。

[1[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M].安燕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2]泰勒·本-沙哈尔.幸福超越完美[M].倪子君,刘骏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鲍比惩罚爸爸
神的惩罚
Jokes笑话
用左眼眨出来的书
惩罚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One Foot,Now the Other先挪左脚,再挪右脚
可怜的爸爸
真正的惩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