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施敏
整体性是格式塔理论的核心,其基本精神是不能通过各部分的分析来认识整体,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我国的朱熹也提倡:“学,须先理大底,大底通,小底透矣。”整体性理论运用在拼音课堂上,可以先让学生对拼音内容有个整体把握,先让学生知道拼音部分的学习内容有23 个声母,24 个韵母,16 个整体认读音节,以及这三类是怎样在拼读中运用的。每次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在三个部分中找出本课该学的内容,不断地强化和再现拼音的三个分类,在此过程中记住每天所学的内容归属哪一类并知道怎样运用。这样,学生对拼音的内容有了大体的了解,学习起来就会清楚自己每天攻克了哪几个拼音,还有多少个拼音要努力学习。
完型性,通俗的说法就是人脑有意识地把知觉到有缺陷的事情补充完整。完型式的运用,我们可以运用留白。
教学内容上留有空白。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拼音部分内容的编排都是图文配置的。学生可以根据图画的相关内容找出拼音的读音,比如“b”这个拼音配的图片是一个小女孩在收听广播,收音机和长长的天线组成“b”的形状。通过指导学生看图说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广播的“bo”音,教师再指导学生发“b”的读音。并籍此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类似拼音的办法。
教学时间上留有空白。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持久性不强,而且脑力的工作节奏也是有起伏变化的。那么拼音课上就必须有动有静、有张有弛,开合有度,富于节奏感。因此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就要留下几段空白的时间,让孩子玩一玩小游戏,活动一下双手和大脑。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急缓错落有致,虚实相映生辉的和谐美。
教学空间上留有空白。讲台已经不再是教师“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教师整堂课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寸步不离,这就给了某些开小差、做小动作、打瞌睡的同学可乘之机了。在拼音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上讲台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可以带读、可以书写、也可以做游戏。老师就可以深入到学生当中去让讲台成为学生训练的场所和表现才干的舞台。
这样在教学上运用完型式理论,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舍弃了面面俱到、点滴不漏的分析,使课堂开合有度、点到为止。同时也节省了课堂时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苛勒用大猩猩实验证明了顿悟的存在,顿悟是知觉的重新部分,是对问题情境的突然领悟。这与我国的“悟”是一致的,苏轼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顿悟的产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处于分析问题情境的整体环境,二是能利用过去的经验痕迹,心智本身具有组织能力,能够填补问题空缺。
拼音的学习也需要顿悟,顿悟的学习可以避免多余的失误,同时有助于迁移。学生一开始不知道看图可以找出拼音的读音,那么教师在指导学生看图学会了几个拼音后,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顿悟其它拼音的学习。例如,拼音的相拼是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在口诀“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拼猛一碰”、“声轻介快韵母响”的提示下大量地跟老师学习相拼,再顿悟相拼的规律,而达到方法的获得。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大量的经验过程中悟出规律,减少多余的失误。
功能固着性是常见的解题障碍,“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常常按照事物传统功能,不会变通,在问题解决时不能用新的方式来表征问题的情境。这种功能固着现象有时会限制人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张厚粲《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版第262 页) 功能固着性有时会阻碍人们解决问题,只要善加利用,这也可变成训练学生直觉思维的优点。教师可以教导学生顺口溜和儿歌,如“j、q、x,真淘气,从不和u 在一起,它们和ü 来相拼,见了帽子就摘去。”让学生形成直觉,面对类似的问题情境可以按照规律解决。
打破功能固着,多思维学习。在面对已经学过的声母韵母时,要让学生学会组合相拼和带调相拼,就需要坚实的认读基础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随机抽取带调的韵母和声母相拼,让学生快速回答。以游戏的方式多次训练以求达到快速准确地拼读。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经指出:“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据此,在拼音教学中,针对新课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妙用格式塔理论,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