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军
教学内容为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夹竹桃》以及季羡林写的《槐花》、《海棠花》。
1.学生自由简介季羡林的资料,教师适当归纳。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聆听了季羡林先生的经典语录,课前我们收集了他的有关资料,下面我们来交流,并说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收集到的?
2.2007 年2 月26 日,在“感动中国”2006 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已是年逾九旬老人的他,获得了“感动中国人物”的称号,请看颁奖辞。
课件出示:“智者永,忍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3.通过收集的资料和他的颁奖辞内容,你觉得季老先生是个怎么的人?(宽厚、亲切、真诚、朴实、率真、睿智、爱国)
4.过渡:季先生一生写下过许多以花为题材的散文,如《夹竹桃》、《海棠花》、《马缨花》、《二月兰》等。他爱花、赏花、咏花、写花,他的以花为题材的散文,兼具高远的立意和朴素的表达,从而赢得了更多的读者。我们在阅读季羡林先生的诸多文章中,也能感受到宽厚、亲切、真诚、朴实。宽厚亲切似长者对晚辈倾心交谈,娓娓道来、循循善诱;真诚朴实如与友人促膝谈心,轻言细语、推心置腹。
1.学习《夹竹桃》
自由读《夹竹桃》并思考:课文介绍了夹竹桃的哪些方面?作者是通过哪些表达方式来具体描写的?用你喜欢的方式在书上做上相应的批注。
讨论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小结:季老先生在这篇文章里通过排比、拟人、比喻、对比、衬托、幻想等表达方式,赞咏了夹竹桃的花色、花期、花香、花影等,抒发了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这就是什么写作方法——(板书:咏花抒情)。
过渡:他写的《槐花》《海棠花》这两篇文章也是这种方法吗?请拿出阅读材料来看看。
2.学习《槐花》、《海棠花》
自由读《槐花》《海棠花》,思考以下问题,并用你喜欢的方式在字里行间做上相应的批注:
同样是写花,《槐花》《海棠花》所写主要内容与《夹竹桃》一文相比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侧重写了什么内容?《槐花》《海棠花》写花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分别是怎样的表达方法?
讨论交流,相机板书:
《槐花》《海棠花》分别讲的什么事?作者写与花有关的故事目的是什么?板书:花事借事喻理借花寄情。
指导朗读重点段落,并组织学生谈感受。
《槐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祥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
《海棠花》“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是多么想看到它呀!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的,似乎就是这海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
过渡:今天,我们在季老先生的带领下畅游花海,聆听花声,其实他本身就是这花海中的一朵花,让我们也聆听了他的心声,感受到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的语言风格,更感受到他写花所运用的不同的表达方法。
首先,课件出示练笔要求,指名学生读:
一年四季,我们都置身在花的海洋,校园里、家里、大自然里,或其它什么地方,哪种花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请运用恰当的表达方法写一篇短文。
然后,四人小组讨论:哪种花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接着,组织学生练写。
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练笔要求指名朗读、点评。
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认真阅读季羡林写的《神奇的丝瓜》、《老猫》等文章,理解内容,感悟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