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梅
(黑龙江职业学院 黑龙江双城 150111)
新鲜猪肉是屠宰加工,卫生检验合格的未经冷冻的肉。感官检验为外表面有层微干或微湿的薄膜,呈淡红色,有光泽,切面稍潮湿而无粘性,具有鲜猪肉正常的气味,质地紧密且富有弹性,用手指按压凹陷后会立即复原,脂肪呈白色,具有光泽,有时呈肌肉红色,柔软而富有弹性,肉汤透明、芳香,汤表面聚集大量油滴,油脂的气味和滋味鲜美。次鲜猪肉表面有一层风干或潮湿的薄膜,呈暗灰色,无光泽,切面的色泽比新鲜的肉暗,有粘性,肉汁混浊,在肉的表层能嗅到轻微的氨味、酸味或酸霉味,但肉的深层却没有这些气味,肉质比新鲜肉柔软,弹性小,用手指按压凹陷后不能完全复原,脂肪呈灰色,无光泽,容易粘手,有时略带油脂酸败味和蛤喇味,肉汤混浊,汤表面浮油滴较少,没有鲜香的滋味,常略有轻微的油脂酸败和霉变气味及味道。变质猪肉表面薄膜极度干燥或粘手,呈灰色或淡绿色、发粘并有霉变现象,切面也呈暗灰色或淡绿色,很粘,肉汁严重混浊。腐败变质的肉,不论在肉的表层还是深层均有腐臭气味。由于自身被严重分解,组织失去原有的弹性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腐烂,用指头按压后凹陷不能复原,有时手指还可以把肉刺穿,脂肪表面污秽,有粘液,常霉变,呈淡绿色,脂肪组织很软,具有油脂酸败气味,肉汤极混浊,汤内漂浮着絮状的烂肉片,汤表面几乎无油滴,具有浓厚的油脂酸败味或腐败臭味。
良质冻猪肉,肌肉呈均匀的红色,有光泽,脂肪洁白,无霉点,肉质紧密,有坚实感。外表及切面微湿润,不粘手,无臭味、异味,次质冻猪肉,肌肉红色稍暗,缺乏光泽,脂肪微黄,可有少量霉点,肉质软化或松弛,外表湿润,微粘手,切面有渗出液,但不粘手。稍有氨味或酸味。变质冻猪肉,肌肉色泽暗红,无光泽,脂肪呈灰黄或灰绿色,有霉斑或霉点,肉质松弛,外表湿润,粘手,切面有渗出液亦粘手,具有严重的氨味、酸味或臭味。
病死、毒死的畜肉属劣质肉品,禁止食用和销售。死畜肉,肉色泽暗红或带有血迹,脂肪呈桃红色。肌肉松软,肌纤维易撕开,肌肉弹性差。全身血管充满了凝结的血液,尤其是毛细血管中更为明显。胸腹腔呈暗红色,无光泽。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病死猪肉鉴别:①猪囊虫肉。肉眼观察有小米粒至豌豆大小不等的囊泡,其中有一个白色的头节,就像石榴子。②猪丹毒病肉。疹块型,在颈部、背部、胸腹部甚至四肢皮肤上,可见方形、菱形、圆形及不整形,突出皮肤表面的红色疹块。败血型,可见病猪全身皮肤都是紫红色的,严重的败血型猪丹毒病肉,全身脂肪灰红或呈灰黄色,肌肉呈暗红色。③猪瘟病肉。周身皮肤可见大小不一的出血点,肌肉中也有出血小点。个别不良商家常将猪瘟病肉用清水浸泡一夜,第二天上市销售,这种肉外表显得特别白,不见有出血点,但将肉切开。从断面上看,脂肪、肌肉中的出血点依然明显。④红膘猪肉。红膘系指宰后猪胴体的皮下脂肪发红色。肉膘发红之外,肠道以及其他器官有炎症,皮肤也会发红。这种现象是出血性巴氏杆菌与猪丹毒杆菌所引起的,少数是沙门氏菌所致。⑤黄疸猪肉。由于胆汁排泄发生障碍或肌体发生大量渗血现象,致使大量胆红素进入血液中,将全身各种组织染成疸色。特点是组织发黄,而且皮肤、皮肤黏膜、结膜、巩膜、关节囊液、组织液及血管内膜也都发黄。⑥白肌病猪肉。白肌病即营养性肌萎缩,病因主要是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硒的缺乏。在猪心肌与骨骼肌上分布有淡红色到白色的条纹或斑块,肌纤维透明或已钙化,病变肌肉苍白,质地松软湿润,形状似鱼肉。
注水猪肉。猪肉注水过多时,水会从瘦肉上往下滴。割下一块瘦肉,放在盘子里,稍待片刻,就有水流出来。用卫生纸或吸水纸贴在肥瘦肉上,用手紧压,待纸湿后揭下来,用火柴点燃,若不能燃烧,则说明肉中注了水。
老母猪肉。老母猪的肉皮厚、多褶皱、毛囊粗,瘦肉色暗红,肉丝粗,用手按压无弹性,也无黏性。脂肪看上去非常松弛,呈灰白色,没有油的光亮感。
有淋巴结的病死猪肉。病死猪肉的淋巴结是肿大的,其脂肪为浅玫瑰色或红色,肌肉为墨红色,肉切面上的血管可挤出暗红色的淤血。而正常猪肉的淋巴结大小正常,肉切面呈鲜灰色或淡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