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10年

2014-08-15 00:42:34陈李军
关键词:阅读者元认知外语教学

陈李军

(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儋州校区),海南儋州571737)

0 引言

阅读是人类独特的认知活动过程,是语言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许多研究发现,大量阅读对提高第二语言能力很有帮助[1]210-233。阅读策略是“学习者为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而采取的行为过程”[2]333,它是能否实现通过阅读提高第二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因素。

国外第二语言阅读策略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国内对二语阅读策略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且绝大部分研究以英语为主。国内二语阅读策略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不低,并取得了一些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3]43。本文分析了近10年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上有关英语阅读策略的论文,旨在揭示国内英语阅读策略研究的发展历程,探寻研究中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国内关于英语阅读策略方面论文的总体特点

1.1 文献范围

本文搜集文献的时间范围为2002-2012年,所有论文均选自外语类核心期刊。选择外语类核心期刊是基于这些刊物具有全面性、权威性、代表性、前沿性的特点[4]43。作者以“英语阅读策略”为关键词,共收集到相关文献24篇。

1.2 总体特征

本文参照高一虹等的标准[5]8-16,将 24 篇文献分为实证研究和非材料性研究两种。实证研究共20篇,占总数的83.33%。大部分实证研究采用的研究工具主要是问卷调查,其中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有19篇,占到了95%。有些研究除使用问卷调查等定量研究工具外,也使用了访谈、心得报告等定性研究工具[6]13-18。整体来看,虽然有些研究辅助使用了定性研究工具,但英语阅读策略方面的实证研究主要以量化研究为主。

从研究对象来看,主要是非英语专业学生。13篇实证研究的对象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占到了68.42%,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高校中非英语专业学生占多数,数据的收集与英语专业学生相比较更容易,也更利于指导其教学实践。除大学生外,姜向东、高嵩的研究对象为在英国攻读TESOL 项目的中国研究生[7]63-67。

非材料性研究包括理论及应用和操作描述[5]9。涉及理论及应用的有2篇,主要内容为策略性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元认知策略在英语阅读中的使用。其他2篇是关于如何在阅读中使用阅读策略,如阅读科技英语时使用的策略和如何在英语阅读中使用猜词策略。

根据研究内容,24篇论文可分为三类:阅读策略使用指导类(共4篇,占17%)、阅读策略使用现状调查类(共12篇,占50%)和阅读策略训练类(共8篇,占33%)。

下面作者分类对近10年英语阅读策略方面的文献进行评述,并探寻其中的问题。

2 阅读策略使用指导研究

阅读策略使用指导类研究属于非材料性研究。作者收集的文献中关于阅读策略使用指导的有4篇,可分为两类:一类指导如何进行阅读策略教学,另一类推荐具体阅读策略的使用。

2.1 如何进行阅读策略教学

张东昌推荐了策略性英语阅读教学。他指出了策略性阅读教学的意义和教学过程,并结合他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经验和方法,阐释了通常性策略阅读教学中教师示范、学生阅读、教师分析策略应用以及策略详释与策略性阅读教学模式。他强调教学应从过于注重学生陈述性知识的培养转到同时注重学生程序性知识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认知策略的能力[8]71。杨爱英把阅读中的元认知监控活动分为目标监控、过程监控、策略监控和结果监控,并详细阐述了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使用这四种监控策略。她认为要想具有较高的阅读理解水平,就必须运用元认知策略调控[9]103。

2.2 具体阅读策略的使用

马文颖研究了Hoey的词汇重复模式理论的七种类型,通过对学生生词处理策略分析,确立了词汇重复模式在阅读中的指导地位,并把它与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猜词策略[10]62。肖德林针对科技英语文章对一般读者而言难度大的特点,提出了几种应对科技英语中生词、难句、段落及图表的阅读策略,对读者更好地阅读英语科技文献很有帮助[11]51。

3 阅读策略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阅读策略使用现状调查类的文章共有12篇。从这些文章可以看出,大学生阅读策略的使用整体略较频繁,但有倾向性;另外,阅读策略的使用与阅读者的水平、阅读目的有关。

3.1 阅读策略使用的整体情况

大学生英语阅读中使用阅读策略较频繁,但使用效果不理想。杨琼、董元兴通过分析问卷调查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没有有效地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策略[12]36。段自力对英语专业学生做了课外阅读策略调查和访谈,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没有计划性,既不注重语言输入的有效性,也不注重阅读的语言输出及合作学习[13]19。夏甘霖对工科高校新生调查时发现,学生对阅读策略的使用程度仅为中等,他根据策略的使用频率归纳出了代表阅读策略使用情况的四大因素:语篇功能策略、主题概括策略、语篇结构功能和语篇意义策略[14]64。

在具体策略使用上,元认知策略与认知策略相比使用较少。刘慧君研究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元认知策略,但大多数学生只是有时使用。元认知策略中使用最多的是选择注意类,最少的是评价类[15]24。李晓燕调查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使用远远低于认知策略,最常使用的是词汇策略和补偿策略,最不常使用的是自我评价策略和自我监控策略[16]137。

3.2 阅读策略与阅读者的关系

阅读策略的使用与大学生阅读表现正相关。英语阅读中是否能够积极地控制、把握阅读过程,有意识地调节阅读策略,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英语阅读成绩的差异。刘亦春对比成功与不成功的阅读者发现:成功阅读者在宏观调控与自我评价等策略上都优于不成功者,而且他们更善于将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口语和听力当中,且较不成功者更愿意自觉地进行一定量的课外阅读[17]24。刘丹丹认为成功与不成功阅读者的差异体现在成功阅读者能更有意识、更灵活、更恰当地使用策略,并不断和文本进行交互,而不成功阅读者仅仅在对字面意思进行解码[6]13。王英、刘寅齐调查非英语专业学生快速阅读中策略使用情况时发现,高水平阅读者能更高频、更灵活、更多样地选择使用策略完成快速阅读任务,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情绪掌控能力更强。但高、低水平阅读者都能高频使用“利用背景知识”和“歧义容忍”两个单项策略[18]50。

阅读策略的使用除与阅读表现有关外,也与大学生的性别和认知方式有关。吴伟英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阅读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虽然男生和女生在总体阅读策略的运用上没有出现显著差异,但是在利用上文进行分析策略方面,男女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女生使用阅读策略比男生更频繁、更灵活[19]42。刘珊、左年念分析了认知方式和阅读策略对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影响其信息处理,导致了场独立者在推理等深层理解能力上的优势[20]56。

3.3 阅读策略与阅读目的的关系

邹启明、周瑞琪指出,中国学生主要的二语阅读目的是为获取知识信息和提高英语水平。他们分析发现,以获取知识信息为目的的受试更多地采用宏观篇章处理策略,以提高英语阅读水平为目的的受试更多地采用微观篇章处理策略;此外,宏观篇章处理策略有利于读者的阅读理解与记忆,以获取知识信息为目的的受试其阅读测试成绩优于以提高英语水平为目的的受试[21]395。

姜向东、高嵩通过对“成功”EFL学习者对于不同语篇类型的阅读材料使用的阅读策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受试者能根据不同语篇和阅读目的灵活地以元认知方法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7]24。

4 阅读策略训练研究

针对大部分中国大学生阅读中策略意识薄弱,不善于合理、恰当使用策略的现状,研究者们开展了一些有关策略训练的干预研究。策略训练基于的理念是:成功的阅读有赖于合理、恰当地使用策略。学习者,尤其是善阅读者,可以通过培训成功阅读者使用的一些有效策略来提高阅读水平,并通过对阅读过程有意识地自我调控达到自主学习[22]24。在近10年外语类核心期刊中,关于策略训练的文章共有8篇。

4.1 显性和隐性训练方式的对比

策略训练可分为显性和隐性训练方式两种。显性的训练方式除告诉学生常用的阅读策略及使用方法外,还对他们进行限时训练;而隐性的训练只是告知学生阅读策略并予以展示,不对学生进行限时训练。董连忠通过实验研究比较了显性与隐性阅读策略训练的效果,结果表明:显性阅读策略训练能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阅读策略使用意识、提高阅读水平。他指出,按不同体裁、有针对性地限时训练,尤其是加强元认知策略训练,可提高策略使用的系统性和时效性[23]59。

4.2 一般性阅读策略的训练

大部分研究主张显性的训练方式,即学生被告知策略使用的价值以及训练的原则、目的和预期效果等。研究发现,采用显性训练的学生对策略训练持肯定态度,并且能有效地提高整体阅读水平。但究竟是何种阅读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此研究者意见不一。

孟悦针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显示,策略教学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进行综合性推理和推测词义的能力,而查找事实、细节的能力没有受到实验的直接影响[22]24。薛福平对大一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训练同样显示学生在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和判断推理能力方面有较大提高[24]36。夏章洪的研究发现,策略训练显著地增加了学生客观评价、词汇推理、概括总结、仔细阅读、请求澄清的能力,而综合推理能力不但没有增强,反倒下降了[25]12。

此外,刘伟、郭海云通过进行批判性阅读策略培训,发现其可以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应用策略的频率,在加强阅读理解准确度的同时提高阅读的效率[26]14。而马红和林建强融快速阅读策略培训于外语课堂教学,结果表明,受试者的快速阅读成效取得了显著进步,多数受试者能更快、更有效地获取英语信息,提高阅读水平和成效[27]141。

4.3 元认知策略的培训

二语阅读领域中的元认知策略可以理解为阅读者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自我监控和调节阅读过程的方法[28]49。元认知策略培训的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元认知知识,提高他们的元认知意识,并帮助他们计划、监控和评估其学习过程,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其语言学习[29]38。

曾祥敏将英语专业大一新生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通过对实验组进行课外阅读元认知策略指导和阅读实践,探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受试无论是在阅读水平还是词汇广度上都显著优于控制组受试,对指导过的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也明显高于控制组受试。课外阅读元认知策略的指导作用体现在保证课外阅读语言输入的数量和质量、提高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有利于学习者对课外阅读进行全面有效的自我管理三个方面[30]60。

刘莺通过对英语阅读水平较差的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为期10周的元认知策略培训来了解大学英语阅读低分者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有效性。她的研究结果表明,短期的策略培训对加强元认知及其阅读策略使用有效,但对阅读成绩的提高尚未产生非常显著的效果[29]38。

5 问题与思考

通过对近10年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上有关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我国在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1)缺乏策略训练的指导性研究。近10年来的研究都证明,英语阅读策略可以通过训练来获得,但对于如何训练大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目前仍缺乏指导性的研究。

(2)实证研究的方法过于单一。作者收集的文献中,实证类研究共有19篇,其中有18篇文章用到了调查问卷,其次是测试等量化研究方法。而更能如实反映学习者认知过程的访谈、心得报告、有声思维等质化研究法应用不多,且大多为附带使用。因此,今后的研究可采用质化研究或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方法。

(3)策略研究的深度不够。近10年的研究涉及了阅读策略的各方面,但深度不够,缺乏相关理论研究。此外,对具体问题缺乏深入、持久的研究。今后的研究可采用个案研究、历时研究、对同一研究主体进行跟踪的动态观察研究法、内省法等研究方法,这些方法能更真实准确地反映研究主体使用策略的情况。

(4)对影响阅读策略使用因素的研究较少。今后的研究应多关注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对其策略使用的影响,以及阅读策略使用与文本类型、篇章背景等之间的关系。

(5)缺乏网络阅读环境下大学生阅读策略使用的研究。网络文本与传统的印刷文本相比具有非线性、多维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因此网络环境下的阅读与传统阅读活动有很大的差异[31]27。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阅读会更加流行。因此,今后的研究者应多关注网络阅读环境下大学生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

[1]Tsang W K.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o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96(2).

[2]Johnson K,Johnson H.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A Handbook for Language Teaching[M].New York: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8.

[3] 李炯英,秦智娟.第二语言阅读策略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J].国外外语教学,2005(4).

[4] 董记华,李丽霞.我国英语听力策略研究15年:回顾与展望[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5]高一虹,李莉春,吕珺.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

[6] 刘丹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阅读策略研究[J].外语界,2002(6).

[7]姜向东,高嵩.成功EFL学习者阅读策略调查[J].山东外语教学,2009(6).

[8]张东昌.策略性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6(6).

[9]杨爱英.英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的调节与监控[J].外语学刊,2011(1).

[10]马文颖.词汇重复模式理论与英语阅读中的猜词策略[J].外语研究,2003(6).

[11]肖德林.科技英语的阅读策略[J].山东外语教学,2004(2).

[12]杨琼,董元兴.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状况实证研究[J].中国英语教学,2003(4).

[13]段自力.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策略调查与后摄自主课外阅读[J].外语界,2006(3).

[14]夏甘霖.普通工科高校新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状况因素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1).

[15]刘慧君.认知策略与英语阅读的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2).

[16]李晓燕.大学英语阅读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6).

[17]刘亦春.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使用英语阅读策略差异的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2(3).

[18]王英,刘寅齐.关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快速阅读策略运用的调查[J].山东外语教学,2010(4).

[19]吴伟英.阅读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研究[J].中国英语教学,2006(6).

[20]刘珊,左年念.认知方式和阅读策略对英语阅读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英语教学,2006(3).

[21]邹启明,周瑞琪.英语阅读目的与篇章处理策略的关系[J].现代外语,2004(4).

[22]孟悦.大学英语阅读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2).

[23]董连忠.显性与隐性阅读策略训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山东外语教学,2012(1).

[24]薛福平.策略训练对阅读理解的影响[J].中国英语教学,2006(4).

[25]夏章洪.高职英语阅读策略训练实验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6(2).

[26]刘伟,郭海云.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外语界,2006(3).

[27]马红,林建强.快速阅读策略训练:理论与实证[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28]潘黎萍.元认知策略在二语阅读课堂中的可教性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2006(1).

[29]刘莺.大学英语阅读低分者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有效性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0).

[30]曾祥敏.训练课外阅读元认知策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6).

[31]夏甘霖.网络阅读环境下中国成年英语学习者的阅读策略[J].开放教育研究,2009(1).

猜你喜欢
阅读者元认知外语教学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成才(2023年15期)2023-11-16 03:44:02
《物见:四十八位物件的阅读者,与他们所见的世界》评介
美育学刊(2023年1期)2023-02-18 03:04:06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阅读者的春天
厦门航空(2021年4期)2021-03-27 09:43:52
“青春阅读者”——教师读书会纪实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速读·中旬(2018年7期)2018-08-17 07:22:00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