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格局下媒介素养的视角、意义与路径

2014-08-15 00:50
铜陵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媒介个体素养

李 莉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30)

20世纪60年代,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就曾预言,在媒介文化所制造的仪式和景观中生活,我们必须“学会生存”。今天,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并存,博客、微博、微信盛行的新媒体格局下,一方面传播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状态,媒介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日趋复杂化;另一方面“人人掌握麦克风”,信息传播的媒介化、社会生活的媒介化也在日益凸显。可以说,在这一预言变得愈发真实的同时,对媒介的传播活动,个体理解、参与和使用媒介的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媒介素养这一命题也因新媒体格局的出现,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一、新媒体格局下媒介素养的视角

在新媒体尚无定论的局面中,美国《Online》杂志提出的“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这一表述较受推崇。从传播学角度看,新媒体“即时性、交互性、去中心化、个性化、群族化和碎片化”[1]的特点鲜明,而伴随着传播权力的下移,在“一种人人都可以相对方便和自由披露信息和发表意见”[2]的新媒体语境中,媒介使用者的因素愈发重要,本身以媒介使用者为主体的媒介素养研究,更应在关照主体的前提下进行,媒介素养的视角当集中于对媒介使用者批判性、参与性和社会性的培养上。

(一)批判性——理智的选择

新媒体的出现加快了媒介化社会的到来,相对于传统媒体时期的“信息不足”,媒介化社会的信息供应可谓“过剩”,人们往往流连于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而迷失自我,但信息泛滥同样造成了个体在认知和把握信息过程中的困难。涵化理论最初所担心的仅仅是电视媒体潜移默化的影响会涵化了电视观众的社会现实,使个体对现实的理解更接近于“电视世界”的描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尼尔·波兹曼描述的“随着印刷术退至我们文化的边缘以及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3]这一情景波及的范围显而易见地得到扩散了。如此,媒介素养倡导的信息获取能力就不能停留在简单获取的层面,而应进入更深层次的批判性解读层面。批判性的认知由一个个绝非价值中立的媒介文本,以及由此所建构出的媒介世界构成,包括其中暗含着的各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学会质疑、学会选择,理智地做出取舍,而不是仅凭个人好恶的感性冲动。

(二)参与性——互动的升级

尽管新媒体仍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但是“互动性是新媒体传播的本质特征”[4]已成为共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极好的印证了马克·波斯特以平等主义为推力,双向去中心化交流的“第二媒介时代”设想,微博、微信、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自媒体手段的不断丰富,个体在获得多元信息的同时,也已成为信息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此时“信息制造者极少而信息消费者众多的播放型模式为主导地位”[5]的“第一媒介时代”的传播格局基本改变。随着传播权力的下移,传者和受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其媒介参与成为可能,媒介表达的诉求越发清晰,生产的传播内容也越来越多地被专业媒体所采用的。传统“魔弹论”理论之下,“接受了媒介信息的受众像是应声倒下的靶子”越发脱离现实,而呼吁传播最大限度的回归本质,倡导参与式媒介体验的实践越来越有时代气息,借助个体参与意识的增强,从而实现“集体无意识”到“集体有意识”地提升。

(三)社会性——领域的拓展

“所谓媒介即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 (或者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6]新媒体格局的出现,无形中进一步打破了传统媒体彼此间的壁垒,加速了媒介融合。从媒介生态学角度出发,在高度融合的媒介环境下,要实现媒介生态的整体优化、互动共进、和谐平衡,媒介素养必然要突破个人微观层面,不能仅仅局限于媒介使用者的利益,而应关注个体与媒介、个体与文化、个体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追求个体媒介素养的提升、媒介环境的改进、媒介饮食的平衡、民主意识的增强、社会民主化的建构等多方位的均衡发展,成为超越个体行为而产生普遍影响的社会性行动。虽然在此过程中,媒介素养不可能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途径,但其积极意义亦不可忽视。

二、新媒体格局下媒介素养的意义

(一)促进个人现代化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在1996年指出,“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而今天这一“新人”概念愈发鲜明地表现为人的现代化,即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学会生存、获得幸福及全面发展的人。新媒体格局下,倡导媒介素养的批判性、参与性、社会性,就是将媒介素养作为个体的生存权,在既有的获知基础上,首先可以理性看待媒介、媒介提供的信息及媒介构建的世界,进退自如地出入于“使用与满足”间,减少因媒介接触频繁而带来的感性、肤浅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对情感、意志的干扰,提升面对媒介时的自主性,以便更好地应对社会变化带给个体的机遇和挑战;其次,媒介素养通过启蒙和赋权来重新定位媒介使用者,将被动的接受个体转为主动的参与个体,完成从“准备”到“赋权”的转变,进而逼近“快感”的实现;第三,可以培养公民精神、培育公民社会,以批判性、参与性为准备的媒介素养,引导个体批判地解构媒介、主动地参与媒介,既提高了心智又锻炼了能力,将个体从消费者转为公民,倡导自我认同,彰显自尊、平等的价值观,理性使用公民权,在争取个人幸福的同时也有利于社会进步。从个人接触和使用媒介的实际出发,媒介素养的第一要务就是教会公众批判性地理解、接受,增强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以“求真”。

(二)推动媒体规范化

新媒体出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以及随之延伸的向其他传统产业的重叠与整合,使得原本就不简单的传播环境变得更为复杂。我们不由地当去思考,“媒介是来教化人的,还是来解放人的?它促进了社会凝聚还是加强了社会操控?它是舆论宣传工具,还是向人们提供了可供分享的民主?互联网在线搜索的过程会让人有所发现,还是会诱人迷失方向?”[7]此时,将媒介素养作为制衡媒介权力膨胀的措施也有可取之处。一方面,对媒介接受者而言,媒介素养旨在强化个体的知晓欲、批判意识和参与能力,无疑是解决信息泛滥给个体带来的无所适从、被动缓慢、疏于思考等弊端的一剂良方;另一方面,对媒介所有者而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个体有更多的渠道参与媒介、参与社会生活,信源与信宿的区分不再明显,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身份趋于模糊,面对日趋理性且赋予能力的媒介接受者,媒体不得不以更为严谨的态度主动提供一个健康的传播环境,在人类既有的“媒介化生存”景观中,既着眼于媒体自身的现实,又重视人的需要,更兼顾社会的发展,达到直接效益和根本效益的统一。可以说,媒介素养推动媒体规范化、改善媒介环境,其实质是在促成媒介整体从自发到自觉地“向善”。

(三)实现社会和谐化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2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91亿,微博用户数达到3.31亿。作为世界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在新媒体格局下,媒介素养不仅是个人进步的必须,更是社会发展的要务。首先,媒介素养的提升必然促进公众对媒介的监管,而其积极有效的参与又形成了刺激媒介健康传播的动力,作为社会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媒介生态的改善,也会带动整体社会环境的优化;其次,个人素质的提升,会使得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生活更具多样性、复杂性和交互性,而这种结果恰恰又加剧了“物竞天择”对人的个体需求,两者共同作用促进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第三,具有良好媒介素养的公民,更善于主动寻求各种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也有利于社会参与氛围的形成,这种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一旦形成,便会集聚强大的社会正能量。从这一层面解读,媒介素养的内涵早已超出了媒介技能培养,表现为对普遍有效性价值的追求,在个人、媒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之间良性互动,和谐发展,以此“为美”。

三、媒介素养的实现路径

索尼娅·利文斯通教授将媒介素养定义为 “在各种语境下近用、分析、评判和创作信息的能力”,这一界定得到了较多的认可。虽然尚未达成共识,但若以“近用、分析、评判、创作”作为媒介素养实现路径的维度进行探索,也可视为有益的尝试。其中,“近用”可视为获取媒介信息的能力,即媒介认知;“分析”、“评判”是对传媒编码过程及结果地译码,即媒介解构;“创作”是使用信息的能力,即媒介建构。充分地认知媒介、理性地参与媒介、合理地使用媒介,这与媒介素养既强调解构也注重建构,既承认问题的存在更主张问题的解决的初衷是不谋而合的。

(一)科学地认知媒介

新媒体的出现,最直观的体现是信息量的激增,但在实际的接触过程中,数字鸿沟却在不断扩大,“社会日益分裂为信息富裕者和信息匮乏者、富人与穷人,乃至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8],想要充分认识媒介,前提就是能够自由的接近媒介。尽管个人的媒介认知都或多或少会受制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是接触什么样的媒介教育、媒介技术发展水平、媒介包含的内容却是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在媒介素养发达国家,早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视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加拿大,“媒介教育被逐步纳入全国范围内的学校正规教学中”,甚至是“90年代加拿大学校课程教育改革最引人瞩目的一个方面”[9];英国,有近2/3的学校开设了进阶式的媒介研究课程,一些高等院校还设有媒介素养的教师培训项目;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走上职业化道路,划分为儿童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成人阶段四个层次,发展为终身教育。除了教育机构自觉地从事媒介素养教育,民间组织、商业机构也在自发的开展媒介素养相关活动:加拿大几乎各省都成立了媒介素养推广协会,建立了“媒介教育评估网”、“儿童与家庭网”、“媒介意识网”等网站,为教育者提供讨论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教育资源,并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网络基地;澳大利亚成立了媒介教师协会,加强教育者与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英国推行“首次触网”工程、“数字英国”计划,旨在提高全民的数字应用能力,公共广播电视机构BBC将促进媒介素养作为自身的服务职责,多渠道呼吁公众的媒介素养意识;美国的非营利性组织“媒介素养教育中心”成立于1989年,在非营利组织、媒体从业人员与教育工作者之间互动频繁,而商业性电视机构——第一频道主动将电视信号引入校园,向教师、学生提供节目,并与师生保持互动。虽然这一举动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但在此过程中,传播机构应当承担支持媒介素养的社会责任,个体参与媒介、制作媒介产品的权利与能力,也在争论中不证自明了。

相对于国外媒介素养的立体式发展,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虽然有“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媒介素养教育小组”等组织机构,但是还未将其作为独立课程进入中小学课堂,系统的教材、教育体系相对匮乏,更缺乏发达国家的全民教育意识。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更加制约了技术层面的媒介“近用”。对于当下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而言,首当其冲的是让没有媒介观念的人拥有媒介观念,让没有使用过媒介的人开始使用媒介,构建媒介知识体系,“在对媒介认识的基础上,发现讯息(message)对自己或对社会的意义,使讯息成为信息(information)”[10]。虽然看似回到了十多年前,但是二者并不能简单等同。新媒体格局下,认知媒介不仅包括科学的信息获取能力,对于技术的掌握、不同媒介的使用,以及媒介文化间的饮食均衡问题都不可忽视。对待我国公众媒介素养认知能力的态度应当是,在看到我们存在问题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我们的发展空间,普及媒介技术知识、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科学地认知媒介,这是新媒介格局下媒介素养得以实现的前提。

(二)理性地解读媒介

媒介化社会中,个体在信息汲取不断增长的同时,对媒介的依赖也在增强,生活在由传播机构或“组织化的个人”构建出来的媒介世界中,必须学会理性地解读媒介。媒介素养研究从早期的保护主义范式转入超越保护的“自我反应”模式,正是在承认并尊重个人已有的媒介经验的基础上,追求洞穿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意图,去伪存真,不被媒介所牵制,理性的消费和使用媒介。虽然这一范式发端于英国,但是对我国来说同样有借鉴意义。在我国,经数千年儒家文化的影响,我们信奉的是中庸之道,缺乏批判性思维的文化根基:新闻事业被定性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担当着党和国家喉舌的特殊功能, “长期处于计划经济媒介体制下的中国受众,早已习惯于将媒介报道视为‘指导性文件’,对媒介产业化经营导致的商业化倾向缺乏起码的警觉,对媒体建构社会现实的功能缺乏理性的认识,可以说,中国受众是媒介信息很好的接受者,但不是很好的分析者、辨别者和评判者”[11]。理性地解读,就是要运用批判性思维,既查找真相、发现不足,又关注优点、肯定长处,面对信息大潮,不迷信、不盲从、不偏信、不跟风,自主获取信息、理性选择信息、智慧驾驭信息。倡导理性地解读媒介,对个体而言可以实现价值观念及思想意识的引导,使公众成为心知肚明的媒介使用者,对社会而言,既培养了大批具有理性思维、辩证眼光、正义担当的成熟公民,又推动了从“集体无意识”到“集体有意识”的深层次转变,更加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实现,这是新形势下媒介素养得以推进的保障。

(三)合理地使用媒介

美国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将其媒介教育的目的总结为“保护”、“准备”和“快感”,如果说认知、解读是从“保护”和“准备”的角度出发,那么使用就是追求“快感”的实现。新媒体格局下,“网络化与数字化使得‘人——媒’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已从大众传播的受众变为了主动的媒介使用者;同时,也从共享时空的集体消费变为了分享时空的个体消费”[12],媒介素养应当认识、尊重个人已有的媒介经验,在承认公众既有的认知、解读能力基础上,鼓励并引导公众合理地使用媒介,积极参与媒介互动、参与社会生活,影响并督促媒介改善传播内容,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但当下,我国公众媒介参与的现实是参与意识较强,但参与程度不高,关注的热点多集中在以已满足好奇心为目的的社会资讯、娱乐信息等内容上,而媒介技术应用能力的欠缺,比如对制作图片、网页、视频技术掌握的不足,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媒介使用的实现。对照之下,美国媒介素养教育注重内在能力养成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重视个体在自身参与过程中的体验、感悟,注重欣赏、制作、传播信息的意识和能力的养成,体验媒体背后的运作过程,有效地提升了公众实际的媒介使用能力。而使用媒介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能使用、会使用上,更高层次的媒介使用还要关心个体在媒介使用过程中所获得的“快感”,关心“如何乐”,关注“如何乐得有水平、有意义”。此时的媒介素养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还是陶冶性情、提高生活质量的手段,这是新媒介格局下媒介素养得到升华的体现。

“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的影响就像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样,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且有着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无论气象局如何先进,它也控制不了天气的变化。然而个人却能有效地控制天气对身体的影响”[13],具备了媒介素养的人正是这样的“人”。它是个人发展过程中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与新媒体传播语境下彰显个人价值的特征相呼应,更是培养具有批判意识、参与意识的现代公民的社会要求,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个媒介素养发达的社会,对“求真”、“向善”、“为美”的人类普适性终极追求是可以无限逼近的。

[1]陈鹏.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新格局研究——兼析中国科学报的发展策略[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25.

[2]丁柏铨.新媒体语境中舆论特点及政府与之关系论析[J].中国出版,2013,(5):17.

[3][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63.

[4]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68.

[5][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6.

[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8.

[7]张艳秋.理解媒介素养:起源、范式与路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

[8][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

[9]张艳秋.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透视[J].现代传播,2004,(3):90.

[10]卜卫.论媒介教育的内容、意义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1):30.

[11]袁军.媒介素养教育的世界视野与中国模式[J].国际新闻界,2010,(5):26.

[12]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8.

[13]POTTER,W.James.Media Literacy[M].New York:Sage Publication,2001.260.

猜你喜欢
媒介个体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