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晨曦
(唐山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河北 唐山063000)
自20世纪末我国高校招生并轨以来,大学扩招,大学生入学率逐年攀升,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教育费用由原来的政府负担变为由政府和受教育者共同分担。因此,现行大学教育的费用加之子女在城市求学的生活费用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一个不菲的开支,而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更是变成了沉重的负担。据统计,高校来自于贫困家庭的学生占了大学生比例的20%以上。总体上,这部分学生积极向上,吃苦耐劳,意志力顽强,以摆脱贫困为动力保持健全的人格,乐观面对生活给予的考验,收获着宝贵的生活阅历。但仍有一部分贫困生在经济压力面前,心理能量不足,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分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成因,探讨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是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大多数贫困生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自卑心理。浓重的农村方言、土气的着装、现代高科技学习工具的廉价或缺乏等都可能是造成贫困生自卑心理的原因。而且因缺少经济支持,贫困生不能参加一些职业资格技能培训或者一些艺术特长技能方面的培训,因此个人技能和修养与其他学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这也是使他们产生自卑感的原因。另外,原本在中小学时期引以为荣的成绩优势在高手如林的大学不复存在,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落差,进一步加剧了他们自卑的心理。
焦虑是恐惧的一种特定类别。贫困生因沉重的家庭负担造成的较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时常处于焦虑状态。他们为贫困的家境焦虑,唯恐家里遭遇变故而无法完成学业;他们为生活和学习上的费用焦虑,因为这些费用给家庭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他们为学习成绩焦虑,害怕学习不好而愧对父母或资助者;他们为就业而焦虑,因既要考虑自己的发展,又要考虑家庭经济状况,使得择业心态迷茫,面对未来产生恐惧。
嫉妒是一种带有攻击性的心理状态,是指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例如一些贫困生对家境殷实的同学无忧无虑地享受城市生活既羡慕又不服气,认为命运对其不公,因而造成他们心理失衡,进而产生嫉妒,乃至出现憎恨的发泄行为。但是,如果能适时引导这些贫困生,帮助他们及时调节,嫉妒也可以向积极的一面转化,激励他们奋发进步,成为他们自强不息的动力。
有的贫困生对自己贫穷的家庭出身不满,或因自己的父母“无能”而苦恼,由此怨天尤人。他们怨恨家庭、怨恨父母,甚至怨恨他人、怨恨社会,或者产生仇富、仇官心理。有的贫困生过分沉溺于自己的不幸,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理想信念淡化,政治信仰迷茫,精神领域被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占据。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优秀品质,属于一种道德范畴。但是,目前有为数不少的贫困生诚信观念缺失。有的贫困生提供了不符合贫困程度的虚假证明;有的为了获得奖学金考试作弊;有的用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后,却恶意拖欠,逃避偿还。他们缺乏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和责任感,一味“等、靠、要”,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存现状。
不少贫困生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甚至存在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缺乏被认同感和归属感。虽然他们渴望朋友,渴望融入集体,但大学的集体活动往往伴随着经济支出,所以一些聚会、郊游等集体活动带来的经济负担往往使他们望而却步。此外,一些贫困生过度自尊和过于敏感,有时会把别人的帮助当作对自己的怜悯和施舍,善意的关照也可能会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因为害怕被特殊对待,所以自我封闭,形成人际交往上的障碍。还有一些来自单亲家庭或在儿童时期有留守经历的贫困生,因成长过程中缺少正常的关爱,所以长期自我压抑,不善于表达感情,影响与他人的正常交往[1]。
长期的贫困生活,对贫困生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卑、胆小的情绪差不多伴随他们整个成长过程。进入大学之后,为了缓解经济压力他们中的大多数会主动在课余时间进行打工或兼职家教,但这又使他们常常陷入想挣钱又怕耽误学习的矛盾之中。一旦因打工影响了学习成绩,他们就会产生负罪感,觉得自己愧对父母。这种情绪如不能及时排解,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也侵入了纯洁的大学校园,不断刺激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一些家境优越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没有贫困体验,缺乏对贫困生的同情和理解,甚至歧视、嘲笑贫困生,导致贫困生心灵受到伤害,心理失衡,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心理,或者使他们更看重物质利益,形成了虚荣心和不良人格。
传统的中小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往往只关心成绩,忽略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对贫困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重视不够,导致了他们心理上的先天不足。而大学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变得多元,不再唯分数论,而是更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发展潜能,因此原本在中小学时期因学习成绩成为老师、家长宠儿的贫困生在大学中极易产生心理落差。面对现状,贫困生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无法悦纳自己。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目前家庭教育中很多都带有功利色彩,甚至把子女当作实现家长未竟理想的工具。还有很多贫困生的父母文化水平低,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重智育,轻德育,以成绩论优劣,不注重子女的全面发展及正确思想引导。至于一些空巢家庭,家庭教育更是几乎完全缺失[2]。
帮助贫困生心理脱贫是贫困生帮扶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由于诱发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原因的多元化,所以解决这一问题也不能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而是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多方面共同的努力。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贫困生这个特殊群体,因此,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建立了新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困难。社会各界也不乏爱心团体和人士与贫困生结对帮扶。但传统观念中的资助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只要无偿帮助贫困生摆脱经济困扰,他们就能专心学习,实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且,在一些捐助现场往往有很多媒体参加,无意中会将贫困生的隐私曝光在闪光灯下,给贫困生造成心理压力,虽经济上获助,但他们心理上却受到了伤害。另外,简单的物质帮助,虽能暂时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但可能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贫困,使他们养成依赖心理,从穷一时变成穷一世。
如果社会能给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助学贷款,并附加合理的还款条件,这样的资助或许会使他们更能坦然接受。而且,如果社会能多创造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或实习岗位,那么既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又能锻炼能力,也让他们明白改变生活状况只能靠自己的努力,自己不能成为社会的累赘,自己具有存在的价值,从而帮他们找到自信和社会认同感。
只有全社会不流于形式,“润物无声”地关心贫困生,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他们才能敞开心扉,大胆融入集体,才能使他们增强自身的抗挫能力,以积极心态战胜困难,为社会做出贡献。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拿出更多的耐心、爱心、细心、恒心,相对于普通学生给予贫困生更多的爱护,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及精神世界。在平等交流中取得贫困生的信任,让他们放下戒备和思想包袱,敞开心扉,接受正能量。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在潜移默化中让贫困生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其次,充分发挥“两个课堂”作用。利用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第一课堂,同时发挥好专题讲座、报告、课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第二课堂的作用。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标语、宣传栏为载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平等、关爱、和谐、健康的良好校园氛围,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学校的温暖和人间真情。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管理工作,倡导学生“比学习、比进步”,鄙视“比吃穿、比穿戴”,使他们摒弃拜金主义的不良风气,由此营造拼搏进取的优良学风[3]。
再次,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和心理咨询体系。入学之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组织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建立档案,形成心理问题排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及时监控并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定期对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更新、更准确、更有效的心理咨询技巧。有条件的学校还应投入力量,扩大心理咨询师队伍,鼓励辅导员参加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并能运用于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不定期聘请心理咨询专家,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将强化训练与个别咨询相结合,帮助更多贫困生掌握心理减压的方法,增强其自信心,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建设心理咨询室,对于那些出现心理不良情绪或者主动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心理辅导,对其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诊治。毕业前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评估自己,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方案,同时帮助贫困生消除在职业选择上的紧张恐惧情绪,培养他们形成自强自信的良好心理[4]。
最后,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进行心理辅导。学校应加强感恩教育,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通过各种活动,发挥课堂、宿舍、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构建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辅,社会教育为依托”的感恩教育的立体网络。
对贫困生的精神援助需要社会关怀、学校干预和家庭温暖三方面的作用。高校贫困生的父母应与学校配合,主动关心子女的心理需要,多给予鼓励,少施加压力。同时,贫困生家长对复杂环境下的就业前景应有客观认识,不能将改变家庭命运和家族荣辱的重任压在自己孩子稚嫩的肩膀上。应主动改正以往教育方式的不当之处,多与子女沟通,尽可能为子女提供物质与心理双重支持,注重其健全人格的培养。
形成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贫困生个人方面的努力是最重要的。贫困生要积极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价值观和社会观,正视贫困,增强人穷志不穷的信念,远离心理贫困。贫困生应该明白眼前的经济困难是暂时的,贫困不可怕,怕的是逃避困难和不付出努力改变现状。外界的帮助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自己必须自立自强,因此,贫困生应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好好学习,将来能够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1] 黄旭辉.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探因与心理脱贫[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7(1):47-50.
[2] 林芙蓉.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50-54.
[3] 周茹.高校贫困生“5E”思想教育疏导法刍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0):22-24.
[4] 韩福东,王永利.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研究探析[J].前沿,2012(6):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