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劳动二重性研究综述

2014-08-15 00:47刘昌用
天府新论 2014年2期
关键词:二重性马克思劳动

刘昌用

劳动二重性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资本论》的逻辑硬核。《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以来,国内外对于劳动二重性的争论和分歧时有出现,并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文献,只是未能充分展开。这些文献基本都与价值论研讨有关,但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文献中所涉及的争论和分歧至今仍未澄清,更没有形成共识,成为马克思基本理论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重要议题。为此,本文对劳动二重性的研究历程做一个较长历史跨度的回顾,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一、西方经济学界对劳动二重性的态度及相关研究

(一)西方经济学家对劳动二重性的态度

奥地利学派的庞巴维克较早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了系统批评,此后的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大多可追溯到他的研究。庞巴维克批评劳动价值论的重点有两个:其一,庞巴维克认为,马克思从商品出发引出价值的实体只能是劳动的逻辑存在错误。他认为,使商品能够交换的未必只有商品的劳动生产物属性,还可以是使用价值 (效用)或者稀少性。〔1〕其二,庞巴维克认为,马克思的价值论同商品价格现象,甚至同马克思自己的生产价格论自相矛盾。〔2〕

庞巴维克之后,西方的经济学界对待马克思经济学和劳动价值论的态度分歧很大,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1)多数主流经济学家不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是严肃的经济学。如马歇尔认为,马克思同情苦难者值得尊敬,但其理论缺乏科学依据。〔3〕(2)奥地利学派积极反驳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及其价值论。从庞巴维克〔4〕、熊彼特〔5〕到哈耶克〔6〕,奥地利学派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反对者。(3)新李嘉图主义者和部分非正统克思主义者支持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但反对其劳动价值论。①对于劳动价值论,伯恩施坦认为它对马克思的学生们而言已经成为“致命的东西”了 (中央编译局资料室.伯恩施坦言论〔M〕.上海:三联书店,1966.117,122);兰格也曾经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许多方面蹩脚的原因”;(米克.劳动价值学说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63.234)罗宾逊夫人认为劳动价值论只是“黑格尔的废话和胡说”;柯亨认为剥削与劳动价值论并不相干;罗默主张完全抛弃作为交换理论的劳动价值论。(4)一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注重建立价值与价格的逻辑关系以维护劳动价值论,而忽视劳动二重性理论,如注重解决转形问题,反驳庞巴维克、萨缪尔森和新李嘉图主义者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的鲍特凯维茨〔7〕、鲍莫尔、森岛通夫等人〔8〕。 (5)正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注重价值的社会关系内涵,强调劳动二重性的重要地位。如希法亭〔9〕、米克〔10〕、曼德尔〔11〕、斯威齐〔12〕、伊藤诚〔13〕等人。他们批评否定马克思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和忽视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前述学者未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深刻内涵及其作为历史社会科学基础的重要价值。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关于抽象劳动内涵的争论

在坚持劳动二重性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中,对于劳动二重性中抽象劳动的含义也存在重要分歧。前苏联学者鲁宾1927年发表的《马克思的抽象劳动与价值》一文被译为英文后发表在《资本与阶级》(Capital&Class)杂志上,产生了广泛影响。鲁宾偏重抽象劳动的社会关系本质,排斥其生理耗费含义的观点,得到广泛的支持。〔14〕鲁宾反对将生理耗费作为抽象劳动的基本含义,强调其社会关系本质——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认为劳动二重性理论仅仅适用于商品经济,交换是抽象劳动存在的前提,只有通过交换,劳动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进一步,价值才得以确定。〔15〕

Himmelweit与Mohu强调交换的本质决定了商品生产条件下,劳动产品相等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过程。〔16〕Eldret and Hanlon指责将抽象劳动看做劳动力的生理学耗费是对价值最为粗糙的理解,他们强调交换,并进一步突出货币在劳动社会化中的关键作用,反对马克思直接以劳动时间作为价值的尺度,认为此时马克思又回到了李嘉图的价值实体论,只有货币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才有了唯一的价值尺度。〔17〕De Vroey区分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两种解读,将第一种解读称为李嘉图主义或物化劳动 (embodied-labour)解读,其经典版本是米克的《劳动价值学说的研究》;将第二种解读称为后李嘉图主义或抽象劳动解读,其典型形式是鲁宾的《马克思价值理论论文集》。De Vroey认为第一种解读抹杀了马克思与李嘉图价值理论的根本差别。不过,他并不否认商品和价值具有自然属性的一面,只是认为这方面居于次位,其社会属性才是核心,“交换创造价值,而生产决定价值量”。DeVroey还介绍了两位法国经济学家Benetti和Cartelier更加激进的观点,他们主张仅讨论商品的社会性质,认为商品的自然方面对经济学来讲没有什么好说的,从而,被定义为社会关系的货币就成为研究的核心范畴,而货币不再与抽象劳动相联系。〔18〕

与主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不同,Kicillof与Starosta对鲁宾的观点提出了反驳。他们反对鲁宾的“流通主义”视角,主张“生产中心论”的价值理论,主张抽象劳动是物质实体与社会实体的对立统一,是社会关系对象化在了抽象劳动的物质性中。他们批评鲁宾的观点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相矛盾。他们主张抽象劳动的超历史性,但认为价值是资本主义范畴,是抽象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与政治实践相联系,他们认为资本主义阶级斗争源于价值的超历史的物质性与其特殊社会形式之间的基本矛盾。〔19〕此观点引起的争论仍在进行中。

综上所述,西方经济学界对马克思经济理论、劳动价值论和劳动二重性的态度存在多层次的明显分歧,对于劳动二重性的内涵也存在重要分歧。

二、前苏联有关劳动二重性的争论与研讨

(一)前苏联1920年代关于抽象劳动的争论

1920年代是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时期,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相结合的开端。新实践对包括劳动二重性在内的重要理论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

1927至1929年,苏联学者就抽象劳动进行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有一个前提性的共识,即认为在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劳动就不再通过交换实现其社会性,不再有“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而是具有“直接的社会性”。〔20〕分歧在于,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的劳动劳动二重性理论该如何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分析?抽象劳动是专属于资本主义的历史范畴,还是适用于一切社会 (尤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范畴?进一步,价值范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否依然存在?其内涵与性质如何?

争论一方是波格丹诺夫对抽象劳动的“生理学”理解。波格丹诺夫以马克思对抽象劳动的定义为直接依据,认为生理耗费是抽象劳动的核心内容,因此,抽象劳动是超历史性的一般范畴,其所创造的价值也就具有超历史性,社会主义也存在抽象劳动和价值。进一步,价值可以用劳动消耗的物理学能量为计量单位。〔21〕亚·科恩、斯·别索诺夫、伊·达什科夫斯基和斯·沙勃斯等人追随此观点。这种观点后来被批判为“机械论”,并被定性为右倾机会主义。〔22〕

争论另一方是鲁宾对抽象劳动的“社会学”理解。鲁宾认为抽象劳动是以交换为前提而存在的,是适用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特殊的历史范畴,因此,其创造的价值也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特有的范畴。其主要依据是马克思在商品拜物教论述中关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的阐述。他认为这里给出的才是抽象劳动的本质内涵。〔23〕鲁宾的追随者有伊·达维多夫、伊·库申、格·德波林、阿·切尔宁、阿·格列波利斯等人。他们在批判“机械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自身不久也被批判为“唯心论”和“左”倾机会主义。〔24〕

在争论中,最终成为主流获得认可的是阿·沃茨涅先斯基等人的观点。他们批判了上述两种“机会主义”倾向,认为这两种倾向错误地将生产力实物化,把物质内容同社会内容相对立,共同构成了反马克思主义和反革命的统一战线。他们认为抽象劳动既是生理的,又是社会的,其在生理意义上是超历史的,但在其社会性质上仅属于商品经济,因此,作为商品社会形式的价值也仅存在于商品经济。〔25〕

(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劳动二重性问题

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存在商品与货币关系的争论就一直在继续。根本原因在于,在经济上,苏联仍然需要借助于商品货币关系实现国民经济核算与资源配置的基本效率;但在政治上,按照经典理论,商品货币关系所蕴含的对立社会关系是与“社会主义”内涵所不相容的。1952年斯大林发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界定了相关问题的基调,随后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4)基于此做了系统全面的阐述。

斯大林认为,当时的苏联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此时存在商品和价值,但只限于全民所制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消费品流通,在此范围内,价值规律仍然客观地发挥作用。他认为,这种商品生产是“特种的商品生产”,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但基于经济核算的需要具有“商品的外壳”和价值形式。在共产主义的第二阶段,商品、价值、价值形式将随着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的实现而消失。此外,斯大林反对将《资本论》中的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资本、利润等概念用于分析社会主义问题。〔26〕按照此精神,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一版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劳动不再是私人劳动,而是直接的社会劳动,商品拜物教不复存在;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中的劳动的社会化程度不同,还必须通过商品交换将各种具体劳动化为创造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来进行比较。因此,社会主义仍然存在劳动二重性,只是不再反映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27〕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尤其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苏联对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入,理论上对斯大林及《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一版也有大的突破,商品货币关系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生产资料也被认为是商品,价值规律被认为不仅调节流通,也调节生产。不过,在计划生产占主体和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商品货币关系被认为体现的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28〕并且,直至苏联解体,劳动力均不被当做商品。〔29〕相应地,劳动二重性的讨论也有一些进展,库库施金、科尔尼颜柯、A·里夫西兹等人对两种公有制下劳动的社会化程度差异和社会主义经济核算需要如何影响和决定社会主义条件下抽象劳动的性质等做了细节性的讨论,〔30〕产生了一些新的提法,但理论价值远不及二十年代的争论。

三、新中国有关劳动二重性的研讨

(一)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抽象劳动争论

新中国在1956年提前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学术界在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面临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实践相结合的难题,学习和参照斯大林及《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理论体系是自然的选择。但是,由于来自苏联的主流观点本身同苏联经济的现实难以完全契合,在斯大林去世后已引起争议,而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条件同苏联又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主流观点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间的矛盾也十分突出。基于此,一些学者对主流观点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在价值论方面,孙冶方、顾准、于光远、卓炯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甚至未来的共产主义时期,价值甚至商品交换仍然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孙冶方试图探索用于指导计划经济资源配置的劳动价值理论;〔31〕顾准则通过强调企业经济核算和消费者自主选择的重要性,提出了价值和商品交换存在的必要性;〔32〕于光远提出了多种社会形态共有的、一般意义上的商品交换,认为资本主义的特殊商品交换仅仅是其特殊形式;〔33〕卓炯则强调只要存在社会分工,就必然存在商品和价值,共产主义社会也不例外。〔34〕这些观点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理论的大胆突破。按此逻辑,劳动二重性在剔除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内涵之后也依然成立。这种“价值永生论”〔35〕受到大多数学者的反对。有少数学者虽不一定赞成对“价值”的扩展,但也反对主流理论将劳动二重性视为历史范畴的观点,①主流观点将劳动二重性看做商品经济的特有历史范畴,仅仅由于社会主义存在两种所有制形式,两种所有制之间存在商品的交换和不同的劳动社会化程度,由此需要在交换中将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因此存在劳动二重性。这意味着一旦社会主义实现了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劳动二重性也将消失。参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60。科兹洛夫苏,彼夫乌森.简明经济学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认为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二重性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条件下依然存在,具有超历史性。其主要依据在于:

(1)马克思对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直接定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分别作为劳动的目的和形式与劳动的生理耗费,或者分别作为劳动的特殊和一般,无论什么社会形态和时代都是存在的。〔36〕

(2)共产主义社会仍需进行劳动的比较与核算。由于具体劳动之间的差别,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也不可能直接同一,对各种具体劳动的经济核算和计划统计都需要借助于抽象劳动。〔37〕

(3)自然经济中也存在劳动的计算与比较。如封建旧中国的家长在家族内部计算各种不同的劳动,也是把不同的具体劳动进行抽象,具有抽象劳动的性质,也存在劳动的互换。〔38〕

(4)抽象劳动也会随历史的发展而变化。随着社会经济有低级向高级状态发展,具体劳动的形式趋于复杂多样,抽象劳动也将逐步发展。马克思说美国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容易在不同劳动中转换,就是抽象劳动的高级发展形式。在共产主义社会,三大差别消失,人们更容易在劳动之间转换,劳动将有高度的抽象。〔39〕

(5)抽象劳动先于交换,不应以交换说明抽象劳动。抽象劳动作为价值的实体,当劳动产品表现为商品时才会表现为价值,可以用抽象劳动说明价值。但在交换之前,抽象劳动已经凝结在劳动产品中,即使不交换依然存在,只是不表现为价值而已。因此,不能以交换作为抽象劳动存在的条件。

(6)用社会主义的两种公有制形式社会化程度不同说明抽象劳动的暂时存在并不充分。卫兴华认为,即使在社会化程度相同的国营企业之间,也存在个别劳动的差别,也需要借助于抽象劳动来比较。〔40〕

(二)1980年代的劳动二重性研究

1978年以后,社会主义仍然存在广泛的商品货币关系逐渐成为学界共识,甚至“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提法也被主流学者所接受。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关于社会主义普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原因,经济学界的观点主要有社会分工依然存在、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41〕生产者之间有利益差别,〔42〕承包责任制的产生,〔43〕具体劳动在企业间比较的需要〔44〕等。但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中,指令性计划、公有制仍占主体,劳动力还不被认为是商品,市场机制相对于经济计划处于次要地位和被控制状态。〔45〕

由于承认了广泛的商品货币关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更加直接地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分析基础,反思和革新劳动二重性理论不再是重要的理论问题。20世纪50年代为服从计划经济现实需要对劳动二重性理论突破的重要性减弱,相关研究反而主要是根据经典理论对抽象劳动具有超历史性的观点做出批判和反驳。其主要论据包括:强调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二重性才是劳动二重性的本质内涵,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二重性也以此为前提;〔46〕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强调,不仅抽象劳动和价值是历史的,连具体劳动和使用价值都是历史的;〔47〕共产主义社会可以直接配置具体劳动,不再需要抽象劳动;抽象劳动超历史论者未能很好地把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和研究对象。〔48〕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二重性问题研究

1992年中共十四大之后,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由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被明确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随着指令性计划逐步取消、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全国性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与劳动价值论之间失去了矛盾的缓冲带。为此,一些学者对劳动价值论做出了大的修正和反思。钱伯海扩展劳动价值论中“劳动”的内涵,提出物化劳动和社会劳动创造价值;〔49〕谷书堂则直言,面对新现实应放弃传统劳动价值论,代之以把资本等非劳动要素纳入劳动概念的新劳动价值一元论;〔50〕晏智杰则认为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前提使其仅仅适用于简单商品经济。〔51〕这些观点产生了深远影响。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为了坚决维护经典劳动价值论,许多学者反对上述突破,并提出了缓解理论与现实冲突的新诠释。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是将“财富”概念与“价值”概念相区分,在本质层次上肯定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把现实的重大变化对马克思经典原理提出的挑战归结为财富问题。〔52〕也有学者批判前述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修正或否定是未能理解马克思的方法论。

由于劳动价值论成为了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理论基础,在阐述劳动二重性时,主流观点主要强调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二重性,回避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二重性,以避免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也定性为私人生产者与社会的普遍矛盾。〔53〕但面对经典理论与现实的冲突,以及价值论的争论,一些学者也对劳动二重性提出了质疑或修正。

钱津认为,抽象劳动和劳动同义,是类概念,具体劳动是低于抽象劳动一个层次的概念,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并列,将陷入“白马非马”的境地。钱津通过重新界定劳动二重性将价值与使用价值统一起来。他提出的劳动二重性指具体的劳动有用性与抽象的劳动有用性,前者决定使用价值,后者决定商品价值。〔54〕晏智杰也认为马克思的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二重性在概念上存在缺陷,抽象劳动本身就是对具体劳动的抽象,不存在脱离具体劳动的抽象劳动。进一步,他认为马克思将商品二因素延伸为商品的“二重性”,使价值脱离使用价值,使经济分析错误地脱离了使用价值这个基础。而劳动二重性则强化了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分隔。〔55〕

徐祥临认为,马克思对劳动的抽象过度了,仅仅抽象出劳动的单纯生理耗费,忽视了劳动应当以劳动者的一定的知识力为前提。〔56〕任洲鸿承认马克思以生理耗费定义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的确难以区分,且与“商品体的价值对象性中连一个自然物质原子也没有”的判断“自相矛盾”。〔57〕刘昌用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掩盖了其价值本质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原本建立在具体劳动和使用价值的基础上的基本逻辑。〔58〕

总体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对价值的讨论较为深入,但主要集中在价值 (价格)决定问题上,对于价值的社会关系本质及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突讨论不深,这也使得对揭示价值本质的劳动二重性理论的讨论未能深入展开。

四、劳动二重性研讨中的主要问题及其时代特征

(一)劳动二重性研讨的主要问题

回顾国内外各个时期关于劳动二重性理论的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有三个:

1.抽象劳动的内涵中作为“生理耗费”与作为“私人劳动的社会性”的含义之间是何种关系?生理耗费是纯粹的物质性,而私人劳动的社会性又纯粹是社会的,抽象劳动究竟是什么?如果两者都是,逻辑上如何才能严密结合?这是学者们争论的核心问题。如果抽象劳动仅仅是生理耗费,难免陷入自然主义,背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关系的基本任务;如果是纯粹的社会关系,又同唯物主义相脱节,并且难以按马克思的既有逻辑将价值的实体归结为劳动。多数人主张既是前者又是后者,但却无法给出两者结合的严密逻辑让其他人信服。

2.抽象劳动是商品经济或资本主义特有范畴,还是适用于各种社会形态的超历史范畴?此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个问题。如果抽象劳动首先是生理耗费,则必然是超历史的,相应地,劳动二重性理论就可以用来分析各种社会形态,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如果抽象劳动首先或仅仅是“私人劳动的社会性”,那就只能适用于商品经济。

3.抽象劳动的存在是否以商品交换为前提?这个问题又由前两个问题衍生出来。如果认为抽象劳动首先是生理耗费,那么,它必然在生产中形成,并且决定交换。如果抽象劳动首先是社会关系,并且只适用于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与非商品经济的差别在于交换,逻辑上,抽象劳动的存在取决于交换。

除了这三个主要问题,相关研讨还涉及使用价值与具体劳动的超历史性、劳动一般与抽象劳动有无差别、抽象劳动同简单劳动和不熟练劳动的关系、价值实体由抽象劳动还是由对象化了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构成?等等……。争论中还形成了一些马克思未曾提到的新概念,衍生出一些新的逻辑和结论,使研讨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

对于这些问题,研讨中的评判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马克思本人的原意如何?二是逻辑上是否保持一致?三是是否能够给当时的实践问题一个合理的解释和指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三个标准的权衡选择中,劳动二重性的研讨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二)不同时代背景下劳动二重性研究的特点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价值与资本主义市场价格的背离问题,这也是反驳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挑战的焦点。一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为此放弃了劳动价值论,以其他方式论证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而坚定支持劳动价值论的马克思主义者则普遍坚持劳动二重性理论,以通过抽象劳动赋予“价值”的“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本质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在研究方法上,多数学者尽管也重视马克思的原意,但在逻辑一致性和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要求下,也不惜批评马克思理论的不足。

在前苏联1950年代之前和中国的1980年代之前,只能以马克思经济理论为依据的情况下,不得不考虑将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扩展到计划经济的经济运行,从而需要对劳动进行抽象,以便作为经济核算、活劳动及物化劳动配置、部门间产品交换、消费品分配的依据,抽象劳动的超历史性就不得不加以考虑。由此,抽象劳动的生理耗费含义受到重视,而“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则因公有制和经济计划化而消除。分歧主要在于,要不要将这种失去原有的“私人劳动社会性”的“抽象劳动”和劳动二重性理论依然保持原有称谓,直接应用于社会主义?进一步,是否应当将马克思分析商品经济的,但又是由抽象劳动凝结而成的“价值”概念一并保留下来?这些问题不能从经典理论中找到现成的答案,需要进行创新解决现实问题,但又要保证符合马克思原意。为此,往往要部分牺牲逻辑的一致性。

在计划控制下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也就是前苏联1950年代之后和中国的1980年代,计划经济离不开普遍的商品货币关系成为共识,价值与劳动二重性理论同现实的关系反而变得容易处理了。马克思分析商品经济的价值概念与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共同基础。用于分析社会主义经济时,所要注意的只是要强调,在国家指令性计划、生产资料公有制主体和不存在劳动力商品的情况下,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不复存在,代之以同志式的合作关系。在此背景下,坚持马克思的原意仍是重要的争论标准,维护马克思经典理论,反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对劳动二重性理论的突破的声音反而更强了。

在中国1992年之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指令性计划取消、非公有经济迅猛发展、劳动力市场快速形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难以逻辑一致地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因为,按照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尤其是劳动二重性的逻辑,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与社会的普遍矛盾和阶级斗争将不可避免。但是,这种经济体制取得的经济绩效又不容否定。因此,理论与实践的冲突十分尖锐。对劳动价值论做出调整、革新、甚至否定的理论研究出现,并产生重要影响,对劳动二重性的反思也开始有所突破。但是,在此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仍然是指导理论,坚持马克思原意仍然是研讨的重要标准。在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更加突出的情况下,主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一步降低了逻辑一致性的标准。

五、结 论

(一)劳动二重性的地位和作用仍具争议

尽管马克思本人和多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将劳动二重性视为理解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枢纽”和“钥匙”,但是,对马克思经济理论有深入研究的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如罗宾逊、熊彼特等),甚至一部分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如兰格、柯亨、罗默等人),却否定劳动二重性及其赋予价值概念的内涵。由此造成相关文献中对劳动二重性理论态度的极大分歧,非马克思主义者漠视甚至厌恶劳动二重性理论,正统马克思主义将劳动二重性理论视为无需讨论的牢固理论基础,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则抛弃或回避劳动二重性理论。这种分歧值得重视,不应以贴标签的方式批判了事。实际上,一些漠视和回避劳动二重性的学者也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程度上继承了马克思理论的精神内涵,对新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具有某些马克思主义特征的新诠释。

(二)劳动二重性理论作为“铁的逻辑”的硬核还不够“硬”

回顾关于劳动二重性,尤其是关于抽象劳动的性质的研究,不难发现,劳动二重性自身的含义并不清晰,相关争论至少从1920年代就开始,延续至今。争论往往是,要么回到对马克思经典论述的重复和 “……与……的对立统一”的含混表述,要么进入更多概念缠绕的哲学思辨。如此反复,至今仍未有令人信服的定论。这种现象也值得反思和深入研究。

(三)劳动价值论研究应深入到劳动二重性理论

尽管对劳动二重性态度的分歧巨大,其内容也存在长期未决的问题,但总体来看,国内外对劳动二重性的研究与劳动二重性的理论地位极不相称。最近,国外学者就劳动二重性问题有了一些争论,但受马克思理论研究群体较小的限制,其影响不大。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曾掀起劳动价值论高潮,但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价值决定或价值与价格的关系问题,包括近年对转形问题的新见解,〔59〕在马克思理论中起基础性作用的价值本质问题研究未能深入。劳动二重性的基本功能是揭示价值本质,并且提供价值本质与价值决定、价值来源、价值尺度等问题的内在联系。因此,展开劳动二重性理论研究是深化劳动价值论研究不可超越的关键环节。

〔1〕晏智杰.劳动价值学说新探〔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61.

〔2〕庞巴维克.资本与利息〔M〕.商务印书馆,2010.

〔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下)〔M〕.商务印书馆,1964.

〔4〕庞巴维克.资本与利息〔M〕.商务印书馆,2010.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M〕.商务印书馆,1964.

〔5〕熊彼特.从马克思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M〕.商务印书馆,1965.31.

〔6〕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哈耶克.致命的自负〔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Von Bortkiewicz L.Value and Price in the Marxian System〔J〕.International Economic.1952,(2).

〔8〕朱绍文.战后“转形问题”的争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3,(6).

〔9〕Bohm -Bawerk E V,Hilferding R.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Bohm -Bawerk's criticism of Marx〔M〕.New York:Augustus M.Kelley,1966:224.

〔10〕克.劳动价值学说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63.

〔11〕曼德尔.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1964.459.

〔12〕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M〕.商务印书馆,2000.

〔13〕伊藤诚.联合生产:斯蒂德曼遗留的问题〔C〕.商务印书馆,1990.

〔14〕Kicillof A,Starosta G.On Materiality and Social Form:A Political Critique of Rubin's Value- Form Theory.〔J〕.Historical Materialism.2007,15(3):9-43.〔De Vroey M.On the obsolesence of the Marxian theory of value〔J〕.Capital& Class.1982,(17).

〔15〕De Vroey M.On the obsolesence of the Marxian theory of value〔J〕.Capital& Class.1982,(17).Himmelweit S,Mohun S.The anomalies of Capital〔J〕.Capital& Class.1978,(6).Eldret M,Hanlon M.Reconstructing value-form analysis〔J〕.Capital& Class.1981,(13).

〔16〕Himmelweit S,Mohun S.The anomalies of Capital〔J〕.Capital& Class.1978,(6).

〔17〕Eldret M,Hanlon M.Reconstructing value-form analysis〔J〕.Capital& Class.1981,(13).

〔18〕De Vroey M.On the obsolesence of the Marxian theory of value〔J〕.Capital& Class.1982,(17).

〔19〕Kicillof A,Starosta G.On Materiality and Social Form:A Political Critique of Rubin's Value- Form Theory.〔J〕.Historical Materialism.2007,15(3):9-43.

〔20〕特里福诺夫дк,希罗科拉德лд.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M〕.商务印书馆,1994.130-147.

〔2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60,88.

〔22〕格·莫尔恰诺娃.二十年代苏联经济著作中的抽象劳动问题〔A〕.章良猷.苏联经济思想史论文选集〔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81.

〔23〕Rubin I I.Abstract Labour and Value in Marx’s System〔J〕.Capital and class.1978(5,summer).

〔24〕格·莫尔恰诺娃.二十年代苏联经济著作中的抽象劳动问题〔A〕.章良猷.苏联经济思想史论文选集〔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86.

〔25〕格·莫尔恰诺娃.二十年代苏联经济著作中的抽象劳动问题〔A〕.章良猷.苏联经济思想史论文选集〔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86.

〔26〕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A〕.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下卷〔C〕.人民出版社,1979.539.

〔27〕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第一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479.

〔28〕特里福诺夫 д·к,希罗科拉德л·д.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M〕.商务印书馆,1994.321-330.

〔29〕特里福诺夫 д·к,希罗科拉德л·д.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M〕.商务印书馆,1994.333.勃·利索维克.克服劳动力的商品形态〔A〕.章良猷.苏联经济思想史论文选集〔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440.B·a·梅德维杰夫等.政治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372.

〔30〕柳谷岗.苏联关于社会主义商品和劳动的两重性问题的讨论〔J〕.经济研究,1957,(2).

〔31〕孙冶方.论价值〔J〕.经济研究,1995,(9).

〔32〕顾准.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J〕.经济研究,1957,(3).

〔33〕于光远.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问题的讨论〔J〕.经济研究,1959,(7).

〔34〕于风村.论商品经济〔J〕.经济研究,1962,(10).

〔35〕骆耕漠.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和价值问题〔M〕.科学出版社,1957.104.

〔36〕卫兴华.关于抽象劳动的问题〔J〕.读书月报,1957,(1).骆耕漠.论商品和价值〔J〕.经济研究,1959,(10).

〔37〕骆耕漠.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和价值问题〔M〕..科学出版社,1957.102.卫兴华.关于抽象劳动的问题〔J〕.读书月报,1957,(1).王学文.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关系与价值规律〔J〕.经济研究,1959,(5).

〔38〕王学文.关于抽象劳动的几点意见〔J〕.江汉学报,1963,(3).

〔39〕王学文.关于抽象劳动的几点意见〔J〕.江汉学报,1963,(3).

〔40〕卫兴华.关于抽象劳动的几个问题〔J〕.中国经济问题,1964,(1).

〔41〕南方十六所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M〕.1979.

〔42〕北方十三所高等院校编写组.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M〕.1979.

〔43〕蒋学模.政治经济学教材 (第4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4〕谷书堂,宋则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1985年修订本)〔M〕.1985.

〔45〕蒋学模.政治经济学教材第4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谷书堂,宋则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1985年修订本)〔M〕.1985.

〔46〕陈振羽.要正确理解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与徐禾等同志商榷〔J〕.理论探讨,1987,(6).曾亚强.对劳功二重性的两重把握〔J〕.教学与研究,1985.(04).

〔47〕王干一.对商品和劳动二重性问题的探讨〔J〕.经济研究,1980,(11).

〔48〕彭迪先.马克思论抽象劳动〔J〕.经济研究,1980,(9).

〔49〕钱伯海.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3,(12).钱伯海.关于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几点思考〔J〕.理论前沿,2001,(11).

〔50〕谷书堂,柳欣.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与苏星同志商榷〔J〕.中国社会科学,1993,(6).

〔51〕晏智杰.劳动价值学说新探〔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晏智杰.重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J〕.经济学动态,2001,(3).

〔52〕卫兴华.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再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4).

〔53〕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 (第六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7.

〔54〕钱津.论抽象的劳动有用性〔J〕.中州学刊,1999,(4).

〔55〕晏智杰.对财富与价值二分论的解析〔J〕.经济评论,2007,(3)..

〔56〕徐祥临.劳动的重新定义与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创新〔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3).

〔57〕任洲鸿.马克思“抽象劳动”概念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9,(8).

〔58〕刘昌用.马克思价值规定的质的解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2).

〔59〕荣兆梓.马克思转形模型的技术结构与转形问题的症结〔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9).冯金华.价值转形:一个伪问题〔J〕.经济评论,2008,(3).丁堡骏,黎贵才.转形问题研究的马尔科夫过程解法之迷途——评森岛通夫转形问题的解法〔J〕.中国社会科学,2007,(6).白暴力.“价值转形问题”的塞顿模型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5,(5).

猜你喜欢
二重性马克思劳动
马克思像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对新时代宗教二重性问题的再认识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