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珠峰
(河北美术学院 传媒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泰山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神灵信仰的崇拜是泰山文化的核心内容,这一点在国家祭祀和民间信仰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历代繁盛的祭祀活动给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其中神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而这些神庙中有一部分修建了用以祭祀娱神的剧场建筑即神庙剧场。神庙剧场是指在神庙里建立戏台,并有观剧场地的场所。[1]中国古代戏剧剧场大体有两种形式:勾栏瓦肆等商业演出场所、神庙剧场。在古代城市中的商业演出场所湮灭在了历史长河之中,而神庙剧场伴却随着中国戏曲史的始终而保留了下来。泰山庙宇众多,这些残存的神庙建筑和碑刻上所镌刻的历史信息,对于泰山民间信仰与神灵祭祀及演剧研究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泰山神灵信仰繁杂,神庙建筑保留众多,但建立剧场者仍为少数。剧场建筑仍有保存或有据可查的神庙主要有岱庙、岱顶碧霞祠、泰山关帝庙、王母池庙及灵岩寺、城隍庙、祝阳总司庙等。其中关于泰山关帝庙戏楼的详细考述已发表于《中华戏曲》第46辑。[2]宋代以来国家祭祀之外的民间祭祀活动日趋繁盛,为祝赞东岳大帝及碧霞元君的祭祀演剧活动屡禁不止,因此除以上专门剧场建筑外还有许多撂地为场、临时搭建戏场等形式的演剧场所,因篇幅所限,在此不作考述。
成书于明代嘉靖年间的《泰山志》记载岱庙大殿前露台有二:“由岱岳而上,重门为配天,次为仁安,再上为仁安殿,露台高下联属者二。”[3]明代成书的《岱史》、《泰安州志》均有相似记载,泰安及泰山历代史志中凡绘有岱庙图者均有此两台。与岱庙大殿台基相连之台应为月台及其延伸部分,而南侧偏小之台初建时应为具有舞台性质的露台。对于小台为露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一书中即有怀疑:“月台之南在中轴线上有一土台,土台南有一用石栏维护的地段。参考中岳庙之例,土台疑是露台遗迹,而石栏维护的地段应是隆神殿一类小建筑遗址。”[4]
此“联属者二”露台现存于岱庙天贶殿前,其一便是今称天贶殿前“大露台”者,其二在大露台南,今即称“小露台”。大露台与月台、天贶殿基座相连,同处在巨大的台基之上,整个台基呈“凸”字形。天贶殿前紧连的台基部分为月台,其南北长8.25米,东西长52.13米,在月台连接大殿前檐台基的中央部分设踏跺五组,分别与大殿明间、次间、稍间相对。月台的前方是大露台,实属月台之延伸,两者间有踏跺三组。大露台十分宽阔,南北长21.70米,东西长29.50米,占地847平方米。其两侧各设朵台一座,有踏跺相连,两朵台形制相同,南北长9.90米,东西长11.40米。月台、大露台及朵台边缘设有栏杆,栏杆由望柱、栏板及地袱组成,其样式皆为清代风格。大露台南部中央有出口设踏跺,下经十几米石台与小露台相连,小露台南北长16米,东西长17米,连接两者的石台甬道中央有柏树一株,名“孤忠柏”,台两侧各置踏跺连接院落。小露台中立一石曰“扶桑石”。扶桑石的下部有明嘉靖年间浙江吴兴沈应龙所题“扶桑石”三字。东西边缘各有柏树两株,南侧设踏跺。以上石台皆用青石铺就,栏杆为汉白玉材质。
两露台创建年代无考,历代文献记载其与大殿台基连为一体,所以应是随着大殿的创建而创建。如今天贶殿基本形制奠定于宋代宣和年间,时称嘉宁殿,《宣和重修泰岳庙记》碑中虽未直接记载殿前诸台的创建,但嘉宁殿立于台基之上,此时应当已有殿前“露台”的存在。冯俊杰先生在《太原晋祠及其古代剧场考》一文中讲到宋代神庙的建制云:“正殿之前一定要有一座陈列供品、酬神献艺的台子。而台子有两种,其一与正殿台基连为一体的,叫做月台。而独立与正殿之前,与正殿拉开一段距离的,叫做露台。”[5]岱庙大殿前建露台符合宋代庙宇建筑形制。今大露台与天贶殿共处一个巨大的台基之上,实为殿前月台的延伸部分,据冯先生所言当为月台或献台,只是面积广阔,具备了陈列供品、酬神献艺的功能。大露台之南上立扶桑石之台则远离大殿,应为露台。扶桑石之台远离大殿,是独立的舞台式建筑,当为露台无疑。现存泰山史志中所描绘岱庙全图中的“联属者二”露台与河南登封中岳庙所绘之露台形制基本相同,万荣县庙前村后土庙现存庙貌图碑中所绘殿前露台[6]亦相似,然而南侧四面脱空之露台其中央却立有扶桑石,这就妨碍了露台之上的献艺表演。
据明代王世懋(1536-1588)所言扶桑石应当为宋元时期香客所献,具体年代无从考证。从小露台位置及形制来讲除中立扶桑石,其与宋代其他神庙露台十分一致,创建之初应为陈列供品、酬神献艺之露台。然而创建后不久便立扶桑石于其上,这与大殿前月台较为宽广更多承担了以上功能不无关系。如此说来“大露台”承担了岱庙祭祀献艺活动,而真正的“露台”却因上立扶桑石而成为观石之台,丧失了祭祀演剧功能。
今之“大露台”虽按形制应称作“月台”或“献台”更为恰当,然而因其原本即具有陈列供品、酬神献艺的功能,加之南侧露台功能因所立之石而丧失,所以具备了“献台”及“露台”的所有功能,成为岱庙最大的祭祀场地及剧场。宋代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卷八“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条详细记载了宋代神庙内露台的功能:
作乐迎引至庙,于殿前露台上设乐棚,教坊钧容直作乐,更互杂剧舞旋。太官局供食,连夜二十四盏,各有节次。至二十四日,夜五更争烧头炉香,有在庙止宿,夜半起以争先者。天晓,诸司及诸行百姓献送甚多。其社火呈于露台之上,所献之物动以万数,自早呈拽百戏。[7]
以上所叙露台之功能同样是陈列贡品、酬神献艺,今“大露台”虽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露台,却仍满足露台的所有功用。大露台连着殿前月台,十分宽广,演艺活动常于台中央举行,而大露台的边缘可以供香客围观,唯面向大殿一侧敞开以献神灵,这就是完整的神庙剧场。岱庙中大露台作为酬神演艺之所最忙碌的时间莫过于每年春季东岳庙会期间,对此记载颇多,尤其历代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古典名著《水浒传》及宋代话本小说《杨温拦路虎传》、杂剧《刘千病打独角牛》、《黑旋风双献功》、《小张屠》及《看钱奴》等也以东岳庙会酬神献艺活动为背景讲述故事,或者对东岳庙会祭祀活动的盛景有所描述,其中献祭演艺均发生在大殿前“大露台”之上。
因大露台面积广阔,岱庙中也没有其他舞台性质的建筑,所以大露台的献艺功能一直延续至今。关于岱庙这两座“露台”自元代文学作品中就有记载,至明清时期泰安、泰山史志中均对其有所描述。可以肯定的是南侧远离大殿的“小露台”即宋代所建之露台,而天贶殿前“大露台”应为月台,因特殊原因,其更多的承担了陈列供品、酬神献艺等功能。
乐舞楼位于岱顶碧霞祠南神门之上,正对大山门,为镜框式过路台,一面观,面阔三间9.79米,进深4.95米,通高4.9米。卷棚歇山顶,四角飞椽,两柱六檩六架梁,重梁起架,方柱上部有雀替,无斗拱,檐檩垫板等施墨线小点金彩绘。东西两侧为墙,两面各开一拱形门;北面正对大山门,设栏杆;南面墙上设三扇圆窗。明间圆窗之上挂一牌匾,上书“乐舞楼”三字,红底金字。《中国戏曲志·山东卷》仅收有碧霞祠乐舞楼图[8],但没有文字介绍与考述,古戏台附录中也未记载,应为失误。另有法国汉学家沙畹《1907年中国纪行》一书收录碧霞祠全景照,标注为:“泰山上的‘碧霞寺’,背景是‘玉皇顶’。”[9]
与一般镜框式戏台不同,碧霞祠乐舞楼没有后台,由于东西两侧有墙故观众仅能通过前面观看演出。这座乐舞楼及神门的修建地理位置特殊,神门以南及以西均有较大落差,神门只能借助地势建于高台之上,空间狭隘。乐舞楼虽没有后台,但创建时已找到了设计巧妙的弥补之法,通过东西两侧的拱形门及一段回廊与东西两侧神门之上的阁楼连接起来,如此一来两个阁楼便成了乐舞楼的“后台”,这就解决了演员化妆以及候场的问题。三座神门及北侧的山门共同围起了一个空间,空间中央有平台,台基之上为山门,平台之下为三神门甬道连接的行人通道,平台较为宽阔,与乐舞楼高度相差不大,此处便是观众观戏之所。这就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剧场空间,如此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一方面有利于乐舞楼演出时声音效果的发挥,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防止了此处因位置高耸而产生的风吹与寒冷。
碧霞祠乐舞楼创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清代乾隆二十五年(1726)颜希深撰修《泰安府志》云:“皇清顺治辛丑,巡抚许文秀、守道王纪檄、知州曲允斌、武举张所存修整正配各殿、钟鼓二楼,又于火池北创建重门三间,上为乐舞楼,东西各筑石阁三间。”另《泰山道里记》、《岱览》均有记载,措辞基本相同。顺治十八年(1661)初建之乐舞楼与今存形制基本相同,没有后台,通过回廊与东西两石阁相连,南神门与火池院落差悬殊,神门里侧却较为平坦。历来记载碧霞祠重修的碑刻文献并没有多少涉及乐舞楼的修缮情况。
泰山王母池戏台为亭榭式,名“悦仙亭”,背靠王母殿面对七真殿。《中国戏曲志·山东卷》收其图并作介绍云:“原名悦仙亭,青石台基,呈正方形,四角立柱,表演者自亭后援木梯而上,观众立于亭下,或在临时设置的看台上观赏。”[8]车文明先生《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一书中亦有记载:“亭榭式,四攒尖。四面无墙,设栏杆。檐前原有‘悦仙亭’匾。亭内‘山月永倒挂’匾高悬。”[10]
悦仙亭又名“会仙亭”,传为王母娘娘与群仙集会之地,后改为戏亭。始建于明末,具体创建年代无考,今之结构为清代风格。悦仙亭为叠梁攒尖四角四柱式方亭,建于高出地面2.05米的台基之上,亭每边长均为5.35米,通高4.9米。四角攒尖顶,灰脊筒瓦,脊端饰兽,两端鸱吻完好。四角飞椽,无斗拱,角柱之上施额枋及大斗,或如《中国戏曲志·山东卷》所述“额枋斗拱”。额枋与角柱间施雀替,两重额枋之上再施四根呈井字形的横陈角梁,其上再施梁架承接屋顶之重。四角立柱均为方形石柱,覆盆础,其底部有坐凳式栏杆相连,可供游人休憩。据《中国戏曲志·山东卷》记载“亭台是正方形建筑,四面栏槛,无阶可登。间或有请戏还愿酬神者,便在三月三日王母寿诞,庙堂盛会之际,献演于悦仙亭上,表演者自亭后援木梯而上。观众闻讯纷纷而至,或围观于亭下,或观赏于看台,至今犹存。”如今东西两侧有台阶通向戏台,戏曲演出时演员化好妆由两侧上台进行表演。悦仙亭南侧紧靠王母殿后墙,北面正对七真殿,可三面观。悦仙亭台基高度虽略低于七真殿台基,但两者距离适中,殿前廊十分宽广,是观戏的绝佳场所,即为《中国戏曲志·山东卷》所言之“看台”。殿与亭之间院落开阔,东西两侧均为空地,有足够空间观戏,如此便形成一个完整的神庙剧场。
泰安城岱庙遥参亭东侧原有城隍庙,文革期间拆毁。其戏台为典型山门过路戏台,民国十九年(1930)齐如山先生曾为其摄影刊发在《国剧画报》1933年6月22日第2卷第23期,题名“山东泰安县内城隍庙之戏台”[11]。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编《中国会堂剧场建筑》及《中国戏曲志·山东卷》、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等书亦收有泰安城隍庙戏台图。车文明先生《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一书附录中记载:“过路台。前台一间,卷棚歇山顶。后台硬山,三间,右边有台阶,据乾隆二十五年刻本《泰安县志·祠祀志》卷七,庙及‘露台前栱以戏楼、大门……’均建于乾隆二十四年。”[10]
从现存的照片可以看出,泰安城隍庙戏楼呈凸字形,前台为四檩卷棚歇山顶一间,三面观。整个前台结构与泰山关帝庙戏楼基本相同,为四角四柱方亭。梁架结构应该也基本类似:进深方向仅有四根檩,四架梁。戏楼顶部灰脊筒瓦,脊端饰兽,两端鸱吻完好。柱子为方形石柱,上有雀替。檐下悬挂一牌匾,字迹不清。戏楼与山门一体,山门为两层楼阁式建筑,上层面阔三间,明间开门与戏台通,次间面北侧隔开一扇圆窗,屋顶为五脊硬山顶。戏楼下设拱形甬道,可通行,戏台两侧无台阶,应自后台山门上台。戏台正对大殿,院落宽阔,有很好的观戏空间。泰安城隍庙的祭祀活动主要在春节期间,届时不仅香火旺盛,庙内上演戏曲以享神灵,其更多的是为娱人。
另有泰山西北麓灵岩寺大戏台、蒿里山神祠戏台、岱岳区祝阳镇总司庙戏台及大云寺戏台均已不存。
泰山神庙祭祀活动最为集中的便是每年泰山庙会期间。祭祀献艺活动的内容早期以歌舞百戏为主,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泰山神庙舞台上呈现不同的戏剧演出形式:杂剧、传奇、昆曲、地方戏、曲艺等。
歌舞百戏乃是早期祭祀东岳大帝献艺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后来东岳庙会主要的演出形式。歌舞主要是在官方祭祀泰山神之后所献演,而百戏则包含多种演出样式,《东京梦华录》记载露台之上的“呈拽百戏”应算是比较全面的总结:“上竿、跃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诨话、杂扮、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叫果子、学像生、倬刀、装鬼、砑鼓、牌棒、道术之类。”[7]这些样式在涉及岱庙祭祀活动或泰山庙会的记载中基本都有所体现。
这其中在早期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大殿前露台上所进行的“相扑”比赛,此演出形式在宋元时期颇受欢迎,一直延续到明末,始终未断。清雍正五年(1727)十一月,清廷下诏严禁拳棒,延续千年的东岳庙相扑打擂遂成终结。南宋吴自牧撰《梦粱录》云:“角觝者,相扑之异名也,又谓之争跤。”[12]相扑是传统百戏的项目之一,自汉代即有记载即是“角觝戏”者。关于东岳庙打擂宋元时期文学作品《杨温拦路虎传》、《刘千病打独角牛》、《水浒传》等多有形象的记载。其中《水浒传》记载了整个打擂流程,首先在殿前露台上“朝着嘉宁殿,扎缚起山棚”[13]。擂台一般都设在大殿前的露台上,正对大殿进行比赛,以示祭神献艺之礼。之后摆出比赛奖品“利物”:“金银器皿,锦绣缎匹”,这“利物”在元杂剧《刘千病打独角牛》中是“银碗花红,表里段匹”,两者大体一致。主办官吏禁了香客,正式开始“相扑献圣”:“一个年老的部署,拿著竹批,上得献台,参神已罢,便请今年相扑的对手,出马争交。”这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便是“参神”,因为这相扑擂台赛是为“献圣”。首先上台来的“部署”手执“竹批”,这一角色类似于宋杂剧中的末泥色,起到组织安排比赛程序的作用,《刘千病打独角牛》中同样有这人物。献台的边缘观众“密密的立着”,甚至“屋脊梁上都是看的人”,主办官吏“泰安州太守”坐在大殿前月台上。前一年擂主上台作为主擂方,台下有挑战者上台“争交”。两人对峙,“部署拿著竹批,两边吩咐已了,叫声‘看扑’”,比赛正式开始。
其他形式诸如“耍把戏”、“竹马旱船”、“踩高跷”、“秧歌”、“斗鸡”、“蹴鞠”等等在岱庙内都有演出过,其演出都与祭祀东岳大帝及东岳庙会献艺是分不开的,都应算是祀神献艺的一种形式。诸如此类的技艺类演出在岱庙一直延续下来,明末张岱(1597-1679)文中亦有“斗鸡蹴鞠,走解说书”[14]的记载,而清末民国初,东岳庙会上各种杂耍歌舞样样俱全,山东快书《东岳庙》书词有云:“卖艺的,说、唱、变、练齐了行,这一边老头的评书说得好,那一边大姑娘唱的弦子腔,仙人摘豆是变戏法,打拳的噗噗咙咙拧花枪。”[15]歌舞百戏自古便是祭祀献艺的内容之一,能够延续至今与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分不开的,传承下来其演出花样逐渐繁多,但祝赞神灵的功能趋向弱化。
宋金时期戏曲艺术正式形成。此时杂剧院本的演出不只活跃在都市的瓦舍勾栏里,活跃在临时搭建的街头露台上,还活跃在一些神庙的祭祀礼仪中。在岱庙祭祀东岳大帝的活动中固然少不了早期杂剧的演出。时至元代民间祭祀东岳大帝的东岳庙会达到了高潮,而此时元杂剧创作的也达到了极度繁盛,岱庙祭祀演剧活动也更加繁盛。离泰山不远的东平在元代依托大运河的便利地理条件不仅经济繁荣也成为元杂剧活动的中心之一,并产生了高文秀、张时起、张寿卿等一大批杂剧创作作家。高文秀代表作《黑旋风双献功》即是以泰山东岳庙会为背景的故事,此时泰山地区戏曲演出必深受东平杂剧活动的影响而丰富多彩。元初赵天麟撰《太平金镜策》卷四记载:“倡优戏谑之徒,货殖屠沽之子,每年春季,四方云聚,有不远千里而来者,有提挈全家而至者。”每年春季东岳大帝诞辰期间,香客众多,同时也聚集了大批戏曲艺人为岱庙祭祀演戏和香客娱乐提供服务。
元杂剧《小张屠焚儿救母》也是以东岳庙会为背景创作,其第二折《紫花儿序》曲云:“闹清明莺声婉转,荡花枝碟翅蹁跹,您觑那车尘马足,作戏敲锣,聒耳笙歌,不似今年上庙的多。普天下名山一座。壮观着万里乾坤,永镇着百二山河。”[16]此曲描绘了东岳庙会期间岱庙内“车尘马足,作戏敲锣,聒耳笙歌”的繁荣场景。这一时期的祭祀演出活动依然主要集中在每年春季东岳庙会期间,而以东岳庙会为背景创作的杂剧作品也应是岱庙舞台上首选的演出剧目。元代志怪小说《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后集卷二《神明本》中有载:“奉高县东岳庙甚严,年例以三月二十八日,市民庆贺岳帝寿辰。旧例酌献,第四盏例是乐奏《万年欢》。至元戊寅,乐人万寿心思是年荒歉,既无人主事,又无祗待,遂只奏商调小曲。后万寿梦被黄衣吏摄至岳庙清源真君殿下,真君问曰:‘前日岳帝生日酌献,你如何第四盏只奏小曲?’万寿竟无辞以应。真君判云:决脊杖二十,连病三年,押赴海外鬼洞收管。次日果背发一疽,其大如碗,连绵三岁而死。”[17]从这一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元时东岳寿辰已成固定献祭日期,而对于献祭的演出形式与规模都有所讲究。
明代中叶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流行于民间的俗曲小令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南方传来的昆山腔、弋阳腔逐渐融入当地民间演出活动中。这一时期泰山地区戏曲演出仍以庙会抑或祭祀还愿为主,明末张岱(1597-1679)所记载的“相朴台四五,戏台四五。数千人如蜂如蚁,各占一方,锣鼓讴唱,相隔甚远,各不相溷也”即发生在东岳庙会期间。“戏台四五”其上演出什么剧目没有专门记载,但从明末清初小说描述中可见一斑。《醒世姻缘传》中对朝拜泰山的香社有详细的描绘,一行人下山后在香客店内演戏庆祝,所点剧目包括《荆钗记》、《关大王月下斩貂蝉》、《关云长千里独行》等,其中有北曲杂剧也有南戏传奇演出,从中可以看出明中后期泰山地区包括岱庙内演出的剧种剧目之纷繁。清代前期康熙、乾隆年间国家兴旺,加之朝廷与皇帝本人对泰山神祭祀的重视,泰山信仰在民间的祭祀活动再次繁盛起来,戏曲演出活动也甚为繁盛。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国初年,只是清末岱庙戏曲演出活动已不再像早期那样专为祭祀神灵献艺,更多的是为吸引香客、取悦游客。演戏所需之费用也不再单为祭祀还愿祝赞神灵的香客所出,更多的是岱庙内各商家摊点所凑,吸引人群观看的目的也只为商贸盈利。此时所演出的剧种十分繁杂,莱芜梆子、山东梆子、拉魂腔、豫剧、京剧、柳子戏等悉数登场。
泰山庙会在20世纪30年代末由于时局动荡而逐渐消亡,祭祀活动也不复昨日,更谈不上戏曲演出活动了。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泰山庙会再次发展并繁荣起来,从其口号“庙会搭台、经贸唱戏”中不难看出,政府出面组织的庙会更多为发展当地经济,庙会只是形式。庙会上仍有戏曲演出活动,大多是在宽阔的场地搭台演出,演出的剧种以莱芜梆子、山东梆子和豫剧为主。
泰山神庙剧场的研究是建立在泰山神灵信仰繁杂及各宗教信仰相互融合的基础之上的,其祭祀演剧活动主要发生在香社祭祀活动和庙会期间。无论是东岳庙会抑或王母池庙会,这几座庙宇的祭祀演剧活动都会呈现出一年中的繁荣。通过对岱庙、岱顶碧霞祠、泰山关帝庙、王母池、城隍庙、灵岩寺、高里山神祠、祝阳总司庙等庙宇与剧场建筑的考察分析及其演剧活动的考述,可以总结出泰山神庙剧场总体特点是:神庙剧场建筑数量较少且无论从创建年代抑或建筑形制均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其演剧活动一直以来呈现繁荣状态,这与泰山信仰在民间祭祀中的繁盛是分不开的。
首先,从神庙剧场的分布而言,神庙内建立剧场主要集中在岱麓山城结合部或者泰安城中,泰山上仅有碧霞祠戏楼一例。岱庙、城隍庙、高里山神祠均集中的分布在泰安城老城区内;关帝庙、王母池是位于岱麓山城结合部;祝阳总司庙、鱼池古戏台分别分布在泰安城的东西郊区;灵岩寺位于泰安西北麓,同样是岱麓。
第二,从神庙剧场的创建年代上讲,自宋代后历代均有剧场建筑的创建,主要集中在明代后期至清代前期。岱庙内大小露台的创建应在宋金时期;灵岩寺戏台创建于元代;城隍庙戏楼与王母池戏亭创建于明代中后期;碧霞祠戏楼与关帝庙戏楼分别创建于清顺治、康熙年间,其它戏楼的创建不详,但从庙宇的历史沿革分析,多数应创建于清代。
第三,从神庙剧场的建筑形制分析,泰山神庙剧场呈现多样化特征。岱庙露台为早期大殿献台建筑;王母池悦仙亭为四角攒尖方亭建筑;过路戏台三座,其中关帝庙戏楼与城隍庙戏楼为前台伸出式过路戏楼,皆为卷棚歇山顶建筑,碧霞祠戏楼为镜框式过路戏台,同样是卷棚歇山顶建筑;其它戏台均立于山门之外,虽大都不存,从史料记载可以得知均为单层伸出式或镜框式戏台。另外庙会期间及香客店内的临时戏场也十分繁荣。
第四,从剧场所在庙宇所祀神灵信仰可以得知其分布也是多样化。东岳大帝神庙剧场一座、碧霞元君神祠剧场两座、关帝神庙剧场两座、城隍神庙剧场一座、王母娘娘神庙剧场一座、佛寺剧场一座、阴司神庙剧场两座。
第五,从泰山神庙剧场演剧活动分析,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庙会期间。另外泰山香社的繁盛对泰山祭祀演剧活动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为拜祭碧霞元君之香社最盛。从历史记载看宋金元之交、明末清初、清末民国初期是泰山祭祀演剧活动的繁盛时期。
最后,从泰山祭祀演剧的剧种剧目看,早期以竞技游艺为主,明末清初昆腔、杂剧、曲艺皆有演出且十分繁荣,清代中后期至今以地方戏曲演出为主,主要剧种有山东梆子、莱芜梆子、豫剧、京剧等。其演出多以祝寿剧或迎合神灵之剧目为主,兼以各类曲艺活动演出。
[1]车文明.中国神庙剧场概说[J].戏剧,2008,(3).
[2]邵珠峰.泰山关帝庙及其戏楼考述[J].中华戏曲,2012,(46).
[3]周郢.泰山志校证[M].合肥:黄山书社,2006.
[4]傅熹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冯俊杰.太原晋祠及其古代剧场考[J].中华戏曲,(33):18.
[6]曹飞.敬畏与喧闹——神庙剧场及其演剧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
[7]邓之诚.东京梦华录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中国戏曲志·山东卷[M].北京:中国 ISBN中心,1994.
[9][法]沙畹,[俄]阿列克谢耶夫.1907年中国纪行[M].阎国栋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10]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11]国剧画报[M].影印版中国早期戏剧画刊第十六册.
[12]吴自牧.梦粱录[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312.
[13]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14]张岱.琅嬛文集·岱志[M].长沙:岳麓书社,1985.
[15]民间文学作品选下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16]隋树森.元曲选外编(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7]佚名.古小说丛刊·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北京:中华书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