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军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北京 100081)
根据《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的解释,节能技术是指促进能源节约集约使用、提高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效益、减少对环境影响、遏制能源资源浪费的技术。节能技术主要包括能源资源优化开发技术,单项节能改造技术与节能技术的系统集成,节能型的生产工艺、高性能用能设备,可直接或间接减少能源消耗的新材料开发应用技术,以及节约能源、提高用能效率的管理技术等[1]。从目前来看,技术节能比管理节能和结构型节能的效果更为明显,在降低能耗中发挥的作用更为关键,因此,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节能技术的研发。从研发到推广应用,都需要经历一个重要阶段,即示范阶段,尤其是对于一些重大的节能技术。示范的目的有二:一方面是检验节能技术产品的稳定性和节能效果,减少推广的盲目性,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尽可能地拉近与客户的距离,使节能技术产品迅速为消费者所熟知和接受,在短时间内赢得市场,以便获得快速推广和应用。显然,要加快节能技术成果转化的步伐,就必须加强对技术示范这一中间环节的工作力度,在取得良好示范效益的基础上,制定有利于推广这些技术实际应用的鼓励政策和支持措施。
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节能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应用工作,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如英国为了推广节能科研示范项目,在上个世纪80年代便每年投入约2 000万英磅,近年来仍在不断增加。根据现有可查阅的文献资料,目前国外节能技术示范比较多地集中在建筑业利用新能源技术领域,通过节能型小区的建设集中展现利用新能源所产生的节能效果。如,德国乌尔姆太阳能示范小区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它向人们展示了节能技术与建筑的完美结合。这个被动式太阳能项目并不是一个实验,它充分展示了建筑节能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最前沿的科技在住宅中的应用。该小区是目前德国最大的被动式太阳房小区,共有113套住宅,由8家房地产开发商承建,展示了8种不同概念的被动式太阳房,各具特色[2]。在交通领域,JR东日本铁路公司积极推进在车站采用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等的“环保车站”示范项目。2012年东京的四谷站成为该项目的第一个示范车站,引进了LED灯及光伏发电系统等,效果非常明显。四谷站的CO2排放量较2008年削减约40%。该公司以后还将逐步增加环保车站示范项目的数量。
从政策倾向和扶持的走向来看,发达国家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更重视循环经济和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应用;二是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和应用无论实行强制性政策还是诱导性政策,其立足点都放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上;三是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仅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还需要政策倾斜,比如允许设立相应的基金等。前述的乌尔姆(Ulm)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一座城市,它与巴伐利亚州的新乌尔姆一起成为这个地区的文化和商业中心。为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乌尔姆及新乌尔姆市于1996年成立了“乌尔姆及新乌尔姆太阳能基金会”。在太阳能基金会的支持下,乌尔姆市兴建了“ImSonnenfeld”被动式太阳房示范小区。小区中的住宅因使用建筑节能材料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而增加的成本,由基金会直接补贴给建筑开发商,不增加住宅出售价格,从而保证了该小区的入住率[2]。
此外,为保障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正常开展,很多国家还非常重视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依据法律手段进行控制,并在不同的阶段适时制定相关法案,不断推进新的环境标准[3]。
由于近年来国家对节能减排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内在节能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方面也加大了力度。目前在很多行业已经组织实施了节能技术示范项目,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推广应用技术方面,很多研发新技术得到了比较好的普及,而且还形成了比较好的产业链效应。本文主要以交通行业和建筑行业为例来进行阐述。
国家层面涉及节能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的有关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做出规定,使之具有法律效力。2007年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对节能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提出了明确规定[1]。第四章第五十八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推广目录,组织实施重大节能科研项目、节能示范工程项目等,引导用能单位和个人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节能产品。而且要求中央财政和省级地方财政安排节能专项资金,支持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可再生能源法》也提出国家设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示范工程[1]。二是出台了有关管理规定。2014年1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印发了《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管理暂行办法》,就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专门性规定。其中,第十五条规定,“鼓励技术提供单位建立重点节能低碳技术示范推广中心,展示宣传重点节能低碳技术;鼓励用能单位分行业集成应用重点节能低碳技术,建立教育示范基地,定期组织行业重点用能单位开展技术交流和培训,推广集成应用典型模式。”第二十一条规定,“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提供单位要制定推广方案,每年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推广应用情况,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有关机构进行整理分析,跟踪评估推广效果,适时发布推广报告。”在资金支持方面出台了《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以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三是在重要节能工作方案中予以明确。比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继续发布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对实际工作具有比较强的政策导向作用。
在实际执行方面,“十一五”期国家公布了第一、二、三批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进入“十二五”期又先后公布了三批。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别公布了第四批(22项)、第五批(49项)和第六批(29项)国家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其中,第五批项目数量最多,涉及煤炭、电力、钢铁、有色、石油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建筑、交通、通信等12个行业投资额约为10.6亿元,预计到2015年这批节能技术的推广总投入超过1 300亿元。
与此同时,我国也加快了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包括干法熄焦、纯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煤气发电、变频调速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装备在很多领域得到了推广普及,逐步形成了以技能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链。节能服务总产值预计可突破3 000亿元,我国节能产业发展显示出前景广阔。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t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投资。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交通能耗增长迅速,已成为仅次于工业的第二大耗能产业[4]。因此,加快交通领域的节能技术示范,对推进全社会的节能降耗至关重要。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推出了几大举措。一是公布了一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2007年在全行业下发《关于在交通运输行业开展节能示范活动的通知》,从2008年开始连续5年在全行业开展节能减排示范活动,在每年节能宣传周期间推出20个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示范项目。截至2012年6月,交通运输部已累计公布了5批共100个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示范项目,涉及97家企事业单位,涵盖了车、船、路、港、航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各个领域。其中道路运输项目39个、船舶运输项目18个、公路项目16个、港口项目23个、航道项目3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1个[5]。这些示范项目,对总结节能减排经验、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次,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节能重大技术项目的评选机制。2011年经组织项目申报、专家评审、项目公示、部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等程序,通过节能产品(技术)生产或经销单位自愿申请、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推荐、节能产品(技术)检测承担机构检验、专家评审论证、公示等环节,确定并公布了30项“十二五”期第一批全国重点推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产品(技术),为交通运输企业选择节能产品(技术)提供了指导,对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发挥了推进作用[6]。近年来我国铁路节能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一批新能源节能技术包括地源热泵技术、二氧化碳空气源热泵、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等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居住建筑每年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量为发达国家的2~3倍。因此,加快建筑节能技术研发、示范及推广普及对我国节能减排,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重大。近年来,建筑节能不仅引起了建筑行业,而且由于它涉及面广泛,也引起了其他行业的重视。因而,建筑节能示范项目比较多,且比较集中。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比较典型的示范项目,并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果。
广州能源所完成“南方建筑节能技术集成系统示范”项目,该项目为2004年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在广东省五华县热矿泥山庄建立了一套建筑节能技术集成系统,通过对节能设备和节能材料两方面的技术集成,把别墅小区建成了一个低能耗的节能建筑,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7]。
2006年郑州市选择4项工程作为市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其中,郑州大学新校区教师公寓示范效果最为突出。该项目被省建设厅列为建设科技试点示范工程,为推动全市建筑节能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8]。
2007年5月23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建筑节能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启动。
2008年奥运建筑的“前期示范工程”——我国首座超低能耗示范楼已在清华大学校园东区落成。这座“绿色”建筑集中使用了近百项国内外最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示范楼集中体现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示范楼集成了国内外科研单位、制造企业的近百项建筑节能和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最新技术,有近10项产品和技术为国内首次采用[9]。
2010年,由全国13个省市共同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在南京启动。该项目涵盖了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主要关键技术,强调技术集成创新与工程示范,对提升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的技术水平,实现科学用能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10]。
“十一五”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究课题——东北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集成与示范,对东北地区村镇住宅在节能保暖、林区生态、居住功能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进行了专项重点研究,进行村镇小康住宅技术集成与示范,实现农村住宅的产业化,并在吉林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村镇建立示范点,利于新型农宅的推广[11]。
辽宁省锦州市举行了首批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启动仪式。重点推广应用的技术包括节能墙体、保温隔热屋面、节能门窗等节能技术,采暖系统调控与供热计量、空调制冷节能技术,太阳能、水源热泵和土壤源热泵技术,风能和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应用与推广技术,雨水收集和再生水综合利用等节水技术,小区整体空间绿化、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技术[12]。
厦门瑞景公园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成为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三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首个通过测评验收[13]。
通过上述这些示范项目,很多建筑材料以及节能型建筑风格和样式得到了推广应用。
由于体制机制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在节能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虽然从国家层面而言前后已经发布了6批《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提出了若干项专业节能技术参考,为各行业和各部门选择技术示范项目提供了依据。但还没有完全达到系统、通用、重大的标准,也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节能技术示范和推广应用机制,仍需继续加以完善。
其次,节能技术示范和推广项目中存在着技术本身的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不规范、政策机制不完善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目前能耗限额标准还没有覆盖全部高耗能产品,导致有些企业降低标准选择节能产品。加上节能技术申报示范项目的程序不严谨以及人为评选因素的存在,致使有些技术创新性不强的产品进入示范项目推荐目录。
第三,资金短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目前节能技术示范及推广应用所需资金基本上是依靠政府部门的财政支出解决的,即来自于中央预算内节能项目、财政奖励节能技改项目资金。资金渠道单一,缺乏直接融资渠道,因而难以对节能技术示范项目和推广应用给予持续性的支持。
多年的实践表明,加强对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和推广应用技术的研究,对推动各行业的节能降耗,加快能耗结构调整,提高能效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国内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政策支持以及保障措施方面应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研究制定专门性的节能技术示范及推广政策规定,对节能项目具备示范的标准(包括创新性、技术含量等)、条件等关键性问题进行详细规定,提出示范效果的评判依据以及确定推广应用的范围界定原则(如根据不同地区或者不同气候条件)等等,并对项目推广潜在的风险作出预判,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形成规范的示范项目评选机制和推广应用体制。
二是进一步完善现有的鼓励节能技术推广的财政、税收、价格等激励政策。每年除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资金中安排节能资金用于一批重大节能示范项目、重点节能技术推广项目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外,还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节能技术示范和推广。例如,天津市2007年财政拨款3 000万元作为首期节能资金,之后每年在此基础上递增,重点支持节能技术开发和示范项目。而对于一些投资额较大的节能技术项目,可采取银行贴息的方式进行支持。
三是充分发挥金融杠杆的作用,通过市场进行融资,建立不同的资金渠道,来弥补财政支持的不足。可以考虑设立各种新能源基金如太阳能基金等,还可以考虑利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方式吸引外部资金,通过多种形式增强资金支持力度。
四是完善相应的法规体系。虽然目前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来保障节能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应用,但到目前为止,政府仍未出台专门针对节能技术示范和推广的法规政策。随着节能技术示范和推广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进一步增强,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法规体系建设。
[1]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法规篇[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11,19,407 -408.
[2]李开春.节能技术在德国太阳能示范小区的应用[J].建筑节能,2008(10):61 -63.
[3]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研究课题组.国内外及太原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J].太原科技,2008(11):10-14.
[4]周新军.交通运输业能耗现状及未来走势分析[J].中外能源,2010(7):9-18.
[5]孙英利.交通运输部五年推出百个节能减排示范项目[N].中国交通报,2012-06-18.
[6]孙瑶.交通运输部第四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和“十二五”期第一批全国重点推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产品(技术)公布[J].交通标准化,2011(13):39 -41.
[7]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广州能源所完成“南方建筑节能技术集成系统示范”项目[J].广东科技,2005(9):31.
[8]王志伟.郑州市建筑节能65%示范工程节能技术的应用[J].建筑节能,2007(9):48 -49.
[9]唐艳明.清华节能楼使用近百项节能技术[J].城市住宅,2008(2):39.
[10]编者.“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技术集成与示范”在南京启动[J].建设科技,2011(22):13.
[11]张海文,李哲,张立霞.东北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集成与示范[J].建设科技,2011(3):66-68.
[12]鲁暘暘.锦州市首批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工程全面启动[N].辽西商报,2011-05-30.
[13]蔡德斌.厦门瑞景公园建筑节能技术应用[J].建设科技2009(16):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