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文化视域下的山西民间舞蹈形态探略

2014-08-15 00:50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晋商农耕民间舞蹈

赵 勇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三晋文化,是一个地域文化概念,主要指山西省境内的文化。山西是春秋时期晋国所在地,到战国后分成韩、赵、魏三国,故称三晋,后沿用至今。山西地处太行山以西,历史文化脉络清晰,框架结构完整,历史进程从未间断,影响深远,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山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又是民间歌舞艺术的海洋,充满着浓烈的文化氛围。从文化类型看三晋文化主要分为:农耕文化、晋商文化、西口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体,晋商文化、西口文化为辅的文化分流造就了三晋文化独特地域特色。任何一种地域文化背后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其本土的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在三晋文化滋养和影响下形成了山西民间舞独特的舞蹈形态,在中华舞蹈中别具地域特色。

一、农耕文化视域下的山西民间舞蹈

农耕文化是三晋文化的主体,它贯穿于三晋文化的始末,从未间断,是黄土地上老百姓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方式。无论是农耕粗放型到精细型的转变过程,还是近代高科技智能化农耕发展,农耕文化都是三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耕文明造就的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山西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在山西民间舞蹈处于萌发阶段时就与之结下了紧密的联系。在晋中地区上就有这样一种的民间舞蹈——晋中秧歌。晋中秧歌起源于田间地头,以本地域百姓日常农耕生产生活为题材,载歌载舞,贴近百姓生产生活,它用朴实、单纯的舞蹈动作表达对生活的情感与愿望。晋中秧歌动作以农耕生产劳作为基础,基本可以视作为民间农耕劳作的移植,动作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农耕的情景,动作朴实、单纯而富有生活气息,动作夸张、扭摆而幅度较大,表演时要求表演者要灵活运用全身个关节部位全身舞起来。

在晋北地区还有一种特殊的民间舞蹈——晋北踢鼓子秧歌。它的特殊主要因为晋北地处古雁北地区,是兵家必争的关塞要地。在较长的一段历史中常常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战争给该地域带来了生产的动乱与文化交流,导致该地域的农耕文化相对特殊性。面对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汇冲突的晋北民众,选择了农耕文化的坚守和游牧文化的包容。这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导致了晋北踢鼓子秧歌既有农耕劳作的朴实与生活气息,又有北方民族粗犷豪放的大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地域的百姓为了保护自己免受战乱的困苦,在农耕生产之余都有习武的习俗,武术动作与劳作动作就自然的融入了民间舞蹈当中,使得晋北踢鼓子秧歌在动作上既有贴近农耕劳作的生产动作,又有尚武的动作技巧难度。呈现了以汉族农耕文化为主体的影响下的内敛、朴实,具有生活气息的动作风格,在北方游牧文化的融合影响下动作又豪放、刚劲有力,具有武术技术技巧难度的风格特色。

二、晋商文化视域下的山西民间舞蹈

晋商作为中国最早的商人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鼎盛于明清时期,在长达五百年的历史中雄踞中国商界,形成了浓厚的山西地域商业文化——晋商文化。晋商是对山西民间舞蹈发展不可小觑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尤为明显。主要体现在经济支撑与文化带动二个方面。

从经济上看在晋商活跃的太谷、祁县、榆次、平遥等晋中地区,晋商对山西民间舞蹈的影响主要是经济上的支持。每年在“社火”等民俗活动中,晋商经济支持对民间舞蹈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晋商们大都富甲一方,导致在“社火”等民俗活动中户与户、村与村、地域与地域间相互攀比,富商们大都支持当地村庄,在晋商有力的经济支持下,使得山西民间舞蹈从中得益,从服装道具上看,得到了十足的改进,使得民间舞蹈更具观赏性。从舞蹈技术层面看,由于晋商、村庄之间的攀比,促使了舞蹈技术技巧的发展,山西民间舞蹈中的动作技术成分不断提高,从而促进民间舞蹈艺术性发展。

从文化上看,晋商文化作为山西文化的标志。明清时期晋商称雄国内商界,他们的成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晋商在社会经济商业实践活动有一种特殊的精神作为灵魂,这种灵魂就是实践活动中最活跃的能动力量,晋商就是这种精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晋商精神文化”。这种精神也贯穿到文化意识、艺术审美之中,可谓晋商文化之精华。民间舞蹈是文化的重要部分,可见晋商文化对山西民间舞蹈的发展不可小觑,它的文化意识、对待艺术审美的认知都是舞蹈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

三、西口文化视域下的山西民间舞蹈

西口文化是一种人类迁徙文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在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无数山西人背井离乡,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打开,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西口文化对山西民间舞蹈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首先是西口文化成为了当代舞蹈创作的题材及文化源泉,其次是走西口的迁徙导致的文化交流融合促进了民间舞蹈的发展,不断地吸收异地文化的同时,保留了本土民间舞蹈的特色,促进了山西民间舞蹈的进一步开拓视野。

四、山西民间舞蹈的形态特征

农耕文化、晋商文化、西口文化是三晋文化的重要支流,在各有特色的基础上更有共同之处,山西民间舞蹈在三晋文化的影响下,有着共同的舞蹈形态特征:

1.夸张的动作形态

山西民间舞蹈动作幅度大、扭摆夸张,在山西舞蹈夸张的身体动作形态表演时,通过演员身体细节部位的夸张表演,有利于观众准确定位人物角色,深化人物的艺术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山西民间舞蹈夸张的舞蹈形态表达具有逼真的艺术效果,将艺术人物从舞台拉到现实,达到以夸张写实的艺术效果。

2.以“丑”为“美”的审美形态

在山西民间舞蹈中丑与美相是对的概念,但是丑在相关层面关系着美,山西民间舞蹈夸张的动作艺术表达,强调身体动作的扭曲,突出身体扭摆的“丑”,在舞蹈审美的范围内丑是不可回避的,只是在审美史上有些时期对丑的认识是有局限的罢了。山西民间舞蹈中丑与美是统一的,比如对丑恶的艺术形象进行丑化夸张,从而凸显正面人物的美善。也有在人们在感觉动作的“丑”时,才会感知到产生崇高“美”的舞蹈形式感。

3.“男扮女装”的独特现象

在山西民间舞蹈中“男扮女装”的现象相当普遍,男子反串女性的艺术形式,在山西民间舞蹈根深蒂固,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也是习以为常。这种现象说明了男性在山西民间舞蹈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种现象在其它地域民间舞蹈中是比较少见的。“男扮女装”的艺术形式充分利用了性别与角色的矛盾及对比,用不和谐的因素去影响实际表演,吸引观众的好奇,营造艺术表演氛围。

文化是民间舞蹈的土壤,不同的地域土壤孕育出不同的地域民间舞蹈,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民间舞蹈形态。山西民间舞蹈在三晋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地发展与变化,它们相互推进、关系紧密。通过从文化视域下的山西民间舞蹈探略,三晋文化为山西民间舞蹈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元素与文化给养。有利于我们对山西民间舞蹈形态背后深厚文化的认知。

猜你喜欢
晋商农耕民间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浙商理念挖掘开发晋商资源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荣欣堂:传承晋商饮食文化
传承晋商精神 再创时代品牌
晋商自主品牌|晋善晋美酒业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