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发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38)
目前国内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大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接下来如何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每个高校面临的现实的问题。各高校均意识到应该在提升内涵上下工夫,以此巩固前一阶段的发展成果。前一阶段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必须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得到重视,得到解决。毫无疑问,这种思路是符合认识规律的。在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高校该如何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如何真正地提升办学内涵?拙文拟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一是党的群众路线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发展中地位与作用,其二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发展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在文化建设方面下工夫。前者侧重宏观的梳理与说明,后者是具体领域的分析与探索。
针对当前党员干部的工作中存在的不符合为民务实要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的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3年4月19日召开会议,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一段时期以来,在某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着诸多不良甚至有害的倾向: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就是党的十八报告中所指出“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形象严重”[1]5的不良现象。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必将影响民心的向背,影响执政党政权的巩固。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因此,“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49-50因此,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2]
中国共产党的党史表明,什么时候我们党的群众工作做好了,我们的事业就获得了良好的发展。重视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善于做好群众工作,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信任和衷心拥护,从而取得中国革命胜利。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们党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从实践到理论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至上的观点。”[3]“群众路线”概念的第一次提出是1929年9月28日在《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在长期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获得民心成就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群众路线,既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法宝,也是在新形势下推动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历史沿革大都经历了合并、升格的过程。办学条件、师资状况、在校本科学生、硕士生、博士生人数,学院设置以及硕士、博士点的设置情况、教学科研成果等诸多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这种巨大的发展,与我们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相一致。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进一步发展方向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提升实力?显然不能满足于目前而止步不前,坐失进一步发展的良机。为此,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谈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再发展,比如师资力量的提升方面、试验室图书馆的建设方面、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在这里,我们拟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来探讨,这种建设同样必须贯彻群众路线的精神,即体现以学生为本,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发展是事物的前进运动,是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上升过程。邓小平同志所讲“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发展,应该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其一,发展是指社会主义从诞生到完善,从初级阶段到中等水平的前进、上升运动;其二,发展又是多方面的发展,包括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它是这些方面的不断成长壮大过程;其三,发展又是多层次的,其中最基本的层次就是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经济是基础,政治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为政治文化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政治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又作用于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以人为本,是“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本质。[4]一个高校发展也可以作大致相似的理解。如果以各普通本科院校的发展为参照,应该是与这种发展理论相符合的,这种发展显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选择校园文化建设来谈学校的发展呢?因为若干年后,各普通本科院校均可能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到时候,各高校之间的差距则主要是体现在校园文化与制度建设层面上了。同时也由于校园文化具有导向、育德、激励、约束、美育与健体等多方面的功能。文化层面的实力属于软实力,[5]与漂亮的高楼大厦、先进的设备设施等硬实力相比较,一个高校要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长期立足,最重要的是软实力。而提升软实力最重要的途径即是校园文化建设。
潘懋元教授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包括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生活的存在方式的总和。它以生活在校园内的教师、大学生和干部为主要群体,它是在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和氛围以及活动方式上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文化类型。它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文化:智能文化——主要指学术水平及其成果、学科体系;物质文化——主要指教学风格、文化设施、生活品位、校园营造;规范文化——主要指学校制度、校风校纪、道德规范;精神文化——主要指价值体系、教育观念、精神氛围、群体心态。从狭义上讲,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学习、管理、交往中,逐步形成并获认可和遵循的带有学校特色的价值取向、校园精神、校风、教风、学风、治学传统、行为方式等的高度概括。显然,智能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等三方面属于软实力。
对于各普通本科院校而言,如何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呢?我们从智能文化、精神文化两方面来做些初步的探讨。围绕地方的经济建设需要,各普通本科院校应该树立自己的学科品牌。服务于地方的文化建设需要,建立相关的研究中心,建立相关的文化研究机构,在各区域乃至全国树立自己的文化研究品牌。这种特色文化的研究,往往是独一无二的。同时,大力鼓励教师发表科研论文,提升自己的无形价值。从多方面注重自己的软实力建设。这是从智能文化来说的。
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包括校风、教风、学风、学校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建设。校风建设是校园精神的塑造,体现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各普通本科院校均有校训,大多能体现这样的文化内涵: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并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修,致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学入学新生第一堂课就是对校训、校徽的理解和唱校歌,从而形成凝聚力、向心力。
教风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是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在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力军。教师队伍应该形成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各普通本科院校均有杰出的老师,他们是这种优良的教风的体现者。这里涉及到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青年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向这些优秀的教师学习。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品的完善,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均有重要意义。各普通本科院校的学风大体应该是比较纯正的,许多学生在图书馆刻苦学习。这是学风优良的很好体现。然而与这两种风气相关的,以往不少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学术风气不是很浓厚。在这方面,学校应该经常举办学术讲座,并聘请校外的专家就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作讲座。这样能进一步促进浓厚的教学研究风气的形成。同时在当前商业文化日益发达的情况下要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就强调过:“对于学习国学,我看大学生,不论工科、理科还是文科,大学一年级开始要把国学作为一门必修课,要开始就要学习国学。”[6]
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师生员工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发挥整体效应。各领导应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处理学校事务,让教师工作心情舒畅,从而有利于最佳教学效果的发挥。
我们的政府要建成服务型的政府,[7]我们高校也要建成服务型的高校,“从服务行政的视域出发,服务型高校建设要体现以师生为本的理念,创新服务行政管理模式,推行服务绩效评估体制和健全服务行政责任追究制度。”[8]“创建服务型高校的路径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健全服务体制以及形成长效机制等。”[9]我们以为,服务型高校主要是为学生服务,为教学科研的老师服务,归根到底是为学生服务。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因素,很多地方高校官僚风气很浓厚,亟待改变。从制度建设方面来说,我们认为,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方面的建设显得尤为紧迫与必需;三种制度的建设也即属于普通本科院校的规范文化的建设。
首问责任制是针对群众对机关内设机构职责分工和办事程序不了解、不熟悉的实际问题,而采取的一项便民工作制度。该制度规定群众来访时,机关在岗被询问的工作人员即为首问责任人。要求首问责任人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或要求,无论是否是自己职责(权)范围内的事,都要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对职责(权)范围内的事,若手续完备,首问责任人要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办结;若手续不完备,应一次性告之其办事机关的全部办理要求和所需的文书材料,不要让群众多跑或白跑。对非自己职责(权)范围内的事,首问责任人也要热情接待,并根据群众来访事由,负责引导该人到相应部门,让来访群众方便、快捷地找到经办人员并及时办事。对不遵守首问责任制,造成不良影响的,要给予相应处理。限时办结制是指行政机关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的时间、程序和要求处理行政事项的制度。原则,即按照限时办结制遵循准时、规范、高效、负责的原则。责任追究制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规范工作人员工作行为,严格办事时限规定,防止推诿扯皮、耽误工作,造成不良影响。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的制订与贯彻执行,对于提高政府机关、服务类行业的服务水平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们认为,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在各普通高校也很有推行的必要。这三种制度在大学校园的推行,我们认为,不仅仅是针对各党政、图书馆、后勤、财务等具体的职能部门,也针对各教学机构,不仅针对校院领导、一般工作人员,也针对普通师生,也就是说,这种制度涵盖了校园内的所有学习工作人员。学校学院各机关处室的工作人员,各学院的老师、学生,每一个人都是大学校园三种制度的关联者,是建设者也是实践者,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者。大学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大学生绝大多数是成年人,大学生毕业后多数也将走向社会。强化三种制度的建设与贯彻执行,使大学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得到制度文化的教育。这对学生作为普通公民走向社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是有益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将文化的重要价值提到了新的高度。文化对于一国的重要性如此,对于一个高校的重要性亦是如此。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软实力的建设,需要比硬实力的建设投入更多的心思,需要有更长远的规划。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学校发展的软实力上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但要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则学校在注重硬实力建设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软实力的建设。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新华网北京4月19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习近平主持[N].新华网,2013-04-19.
[3]刘茂杰,吴志忠.永远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N].光明日报,2013-06-01.
[4]杨晓达.略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基本内涵[J].现代财经,2006(2).
[5]梁海彬.从软实力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高教论坛,2008(4).
[6]人民网专访.“五朝元老”季羡林:“和谐”不简单?孔子很伟大[N].人民网,2008-10-28.
[7]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
[8]高建华.服务型高校建设探讨[J].教育评论,2011(2).
[9]王爱民.论服务型高校建设[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