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智,席晓丽
(三亚学院人文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海南岛,南海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素有阳光岛、生态岛之称。温和的自然气候,旖旎的海岛风光,茂密的原始森林以及浪漫的现代都市,都使其魅力独具,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工作者。而自2000年以来,随着岛内文化政策的进一步调整、文化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每年在海南岛上拍摄的电影数量大幅度增加,海南之美常映荧幕。
电影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记录海南岛变化的同时,自身也在参与着海岛的建设。它通过特定的叙述视角、观察角度、表现方式,塑造了一个与真实海南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影像世界。而国人也正是在消费这些电影的过程中完成了对海南不同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全新想象。
新世纪在海南拍摄的电影多具有共同的特征:都市、青春、爱情、商业。在这样一种模式下,海南岛一扫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革命、战争气息,成为浪漫时尚、旅游休闲的代名词。
海南的这种全新形象较早在电影中出现是2000年冯小刚的电影《一声叹息》。在这部电影中海南的镜头还非常有限,仅仅是在开头和结尾处出现,分别是男主人公在海南的酒店内写剧本以及带着妻子、女儿在海边度假、嬉戏。但在这有限的场景中,已经可以看出导演对海南的定位:旅游、度假的首选之地。而在其后的十多年中,冯小刚导演陆续用三部影片诠释着他对海南的定位。
2009年《非诚勿扰》上映。作为影片的外景地之一,海南的城市形象得到较多展示。从海南的知名企业海航、大新华航空到海口的世纪大桥、海甸溪、滨海大道、新国宾馆、美兰机场等都随着镜头的推移一一在屏幕上得以呈现。而海南阳光明媚、空气湿润、健康无污染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也借片中人物的对话直接影响到观众的认知。可以说,《非诚勿扰》的上映,改变了很多人对海南的想象,成功地打造出一个富于生机、适于人居的海南形象。
得益于《非诚勿扰》在票房上的成功,2010年续集《非诚勿扰Ⅱ》上映。作为一部商业性电影,海南三亚成为其最大赢家。如果说《非诚勿扰Ⅰ》仅仅是揭开了海南现代化的面纱,那么《非诚勿扰Ⅱ》则让全国观众惊艳于三亚的美丽与自在天成。无论是鸟巢度假村还是石梅湾艾美酒店,亦或是三亚的碧海蓝天,都让人过目难忘,心中向往。同时,这部影片还植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消费理念,就是“要放松、要休闲就要去海边”。三亚俨然已经成为度假、旅游、休闲的最佳去处。
2013年12月19日,冯小刚又一力作《私人订制》上映,这部取景于海口观澜湖、定安文笔峰,三亚蜈支洲岛的贺岁大片将海南美景尽收眼底,尽管影片内容与以往不尽相同,但海南休闲、度假、浪漫、时尚的特征却始终未变。
除了冯氏电影外,自2000年以来,《蓝色矢车菊》、《夏日恋神马》、《hold住爱》、《蓝调海之恋》、《毕业那年》、《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等一系列电影都曾在海南取景拍摄。除了蓝天、白云、大海、沙滩、椰子树这些标志性的海岛景观外,极具现代都市气息的酒吧、KTV、化装舞会也成为众多电影着力表现的对象。
在被誉为第一部真正进入全国院线公开上映的三亚题材电影《蓝调海之恋》中,超星级酒店里举行的假面舞会成为剧情展开的重要场景,广场上的夜生活、肚皮舞、酒庄等也都对现代都市生活进行了最好的诠释。此外,爱情悬疑电影《hold住爱》中火爆、激情与嘈杂之声共存的酒吧,热闹欢快的沙滩派对、美丽之冠大剧院诸多元素一起成为都市文化的代表。类似的象征符号还有《毕业那年》中的KTV、《夏日恋神马》中的T台秀,《蓝色矢车菊》中架子鼓、大提琴,甚至是《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中欧式风格的音乐学院、个性十足的学员们。这些都市文化符号通过一系列电影的轮番上映,不断冲击着观众的视觉神经,在无形中完成了对国际旅游岛度假天堂、时尚之都的形象塑造。
如果说自然风光和都市景观共同完成了对海南外在城市空间的构建,那么影片中的主人公们则通过各自的外形、职业、身份、爱好虚构出海岛人的普遍性特征。
仔细分析若干部电影就会发现主人公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外来者。他们进入海南岛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无外乎旅游休闲、商业经贸两大类。于是,飞机和轮船成为主人公们进出海岛的主要方式,而酒店成为他们活动的最主要场所。在《一声叹息》中,刘蓓饰演的李小丹一出场就是提着一堆行李来到男主人公刘亚洲居住的酒店,这很显然是一个典型的外来者身份。通过傅彪饰演的制片人刘大为的介绍,我们很快就明白了张国立饰演的刘亚洲暂居酒店两个月的原因。可以说,在这个片子中,海南岛出现的只是物,没有人。即便有,也只是像刘亚洲、李小丹这样的外来者。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非诚勿扰》中的梁笑笑作为大新华航空的空姐乘着飞机自由穿梭在海南岛与内地之间,秦奋作为一名海归,游历各地,最后又因为试婚的缘故,和笑笑一起来到三亚鸟巢度假村,过了一段怡情养性的日子;《夏日恋神马》中的香港青年萧方方因上当受骗来到海南,阴差阳错收获爱情;《hold住爱》中周静、陶小磊这对80后年轻小夫妻因天降大奖,共赴三亚展开一段奇异之旅;《私人订制》中的四人组更是业务覆盖全国,海南也只是其中一站。在这些片子中,人物外来者的身份不言自明,海南归根到底只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段旅程。
“多金”是这些电影中人物的又一特点。有钱有闲,住着五星级酒店、喝着香槟洋酒、开着豪车超跑、享受着阳光沙滩,类似场景在电影中比比皆是。这些人或者青年才俊,或者名门之后,再差也会收获一笔意外之财,足够维持他们高标准的生活享受。而除此之外,家族之间的商业往来、高富帅遇上白富美的浪漫故事也往往成为这些电影最常见的叙事模式。
还以《蓝调海之恋》为例,导演郑真倾力打造出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一边是叶氏家族小女叶清童为躲避媒体骚扰而来到海南,另一边则是为情所困漂泊四年的展沐阳为酒店续约之事重回三亚,于是在这风光旖旎的海滨上演了一出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除了俊男靓女、豪门望族足够吸引眼球外,不妨回顾一下影片对主人公们日常生活的展示。影片正式开始就是一组航拍镜头,湛蓝的大海上凤凰岛七星酒店璀璨如明珠,一艘游艇快速驶过,宽阔宁静而笔直的公路上红色跑车载着男主人公一路飞驰,周围碧绿整洁的草坪上热带作物葱茏蓊郁,公路的一边蓝天碧海、风景如画。紧接着依次出现的场景有高级酒店的假面舞会、高尔夫球场、摩托艇、帆船、潜水、酒庄等,无一例外不是高消费的场所。在这样的环境中,男女主角相爱了。
影片通过一幕幕奢华场景的设置,讲述了王子与公主们梦幻般的故事。新世纪以来,多部电影出现了类型化的特征,在不断被重复之后,海南这座岛屿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就在观众的想象中被定型了。
通过对新世纪电影的分析不难看出,影像中的海南已经充分国际化、现代化。这既是海南快速发展的真实反映,但也应该意识到,影像中的海南并不完全等同于真实的海南,海南的地域文化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并未得到呈现。
在目前的影片中,关于海南元素的表现,最突出的莫过于大海、蓝天、椰子树,这仅仅是海南的风光而已。而更能反映真实海南的人情风俗、民族心理、餐饮服饰、族群文化等并未得到很好展现。以影片《毕业那年》为例,这是2012年上映的一部校园音乐电影,讲述了当代大学生从象牙塔走入社会互相改变的故事。影片中除了清新的爱情之外,更多融合了励志、歌舞、支教等新鲜元素,使整部电影充满了人文气息。在众多的电影中,这部影片可以说是最本土的一部。故事发生地在海南,男一号康林就是从海边渔村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电影全程在海南拍摄,女一号的扮演者顾莉雅更是出生于海南。按道理这部影片可挖掘的本土记忆应该很多,但非常可惜的是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除了一如既往的海南风景外,可以说是一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青春片。剧中有一个情节,就是康林带着同学回到故乡千年古盐田,这是海南乡村的一个缩影,也是整部电影最有海南特色的一个地方。但显然影片过于简单地处理了这一场景,除了象征性的几个人在活动外,展示最多的仍旧是风景。海南的乡村变得格外诗情画意起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以至于海南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只是简单地起到拍摄背景的作用。
除此之外,新世纪以来很多影片存在着“他者”的解读。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导演、编剧、演员的外来者身份,使得这些影片对海南本地居民的性格以及客观生活的了解,存在着想象的成分,切入点不够准确。以《蓝色矢车菊》为例,作为2009年上映的影片,故事在海南展开并拍摄。男主角聂华晨因一场海难与失去双亲的姐妹桑云、桑朵成为唇齿相依的一家人。时光荏苒,少年长成青年。由剧情可以看出这应该是土生土长的海南人,至少是完全在海南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但与剧情设置相违背的是,观影后我们丝毫没有海南本地人的感觉,而更像港台偶像剧,以至于连片子中货真价实的海南风景观众都要怀疑是不是在香港台湾拍的。这自然与影片类型、演员表演诸多因素有关,但与类型电影移植过程中的生搬硬套也有直接关系。
尽管当前电影对海南的表现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也应该看到不少的电影工作者正为此做出努力,表现比较突出的就是一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上映。2006年《青槟榔之味》、2010年《黎歌》、2011年《余光之下》,均以海南当地少数民族为表现对象,展示其特有的服饰、语言、生活方式以及在全球化语境中所受到的文化冲击。这既是海南历史文化的再现,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认同。只是和都市商业电影的浩大声势相比,这部分电影产生的影响力实在是微乎其微。
海南地处偏远,远离政治中心,自古就是一个移民岛。海南在不断移民的过程中形成其多元的文化特征。同时,海南光照充足,长夏无冬。这种趋于热带的气候特点深深影响了当地人民的衣食住行和生产生活。再有,海南四面环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也使得海南带有海洋文化的特征。就目前来说,海南对其本土文化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这部分的电影作品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但要相信,在各地文化工作者的通力合作下,不断致力于对其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历史变迁、文化心理各方面全面而深入的挖掘,海南的电影一定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1]海南年鉴编辑委员会.海南年鉴[K].海南年鉴出版社,1990-2008.
[2]符攀婵.海南电影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刘琼.论海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文化认同[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