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文
星期三的第一节课。学习杜甫的《登高》。笔者课前先留两分钟让学生阅读诗歌及课文注释部分,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师:题目是《登高》,作者登到高处干什么?
生:抒发感情。
师:登到高处作者立即抒发感情了吗?
生:不是,首先是写景。
师:写了哪些景?
生: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
师:景的特点是什么?
生:开阔宏大、色彩鲜明、动静结合……
学生在积极地思考,尽力地描绘。过了几分钟,学生发言的劲头过去了,教室开始沉寂下来。为防止这热烈的发言场面冷却,我准备做适时的总结。这时,坐在教室角落里的蔡棋同学提问:“老师课本上的第八个注释说‘落木’是‘秋天树木落叶’,作者既然是站在高处描绘景物的,应该是看到远景,看到‘秋天树木’不足为怪,能清楚地看到‘树叶’吗?”未等我回答,其他同学抢先答道:“肯定能看到了”,“不能看到也能听到”。我则未加深究,即是认同其他同学的看法。蔡棋若有所失地坐下来,似乎感到自己提的问题没提到点子上。
师:这是一首律诗,律诗在形式上要求怎样?
生:对仗。
师:你能找出具体是怎样对仗的吗?
生:风急——渚清、天高——沙白、猿啸哀——鸟飞回,无边——不尽、落木——长江、萧萧下——滚滚来。
师:这两联对仗极为工整。景物、词性、色彩都相对,尤其是首联不仅上下句对仗,且一句之内又自然成对,为千古佳句。作者写这些景物是为了……
未等我说完,又一位同学发言了:“老师,既然对仗工整,那‘落木——长江’就应该是偏正结构了,那就不能理解为课文的注释‘秋天树木落叶’。”大家都愣住了。我也认为他讲的有道理。应该理解为“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他同学也表示同意。
“到底该如何准确地解释呢?”我随即问道。
生:落,是凋零的意思;木,是树木。
生:不对,如果是“凋零的树木”的话,这句话讲不通,“树木”不能落下。
生:老师,应该是“凋零的树叶”的意思。
生:老师,是指树叶,我记得高一时学过林庚的《说“木叶”》举过这个例子。
“哦”,他的话似乎带给同学们一个激灵,大家醒悟了。有的同学开始翻找以前的课本,在课本里有相关内容的介绍。原来“落木”在这里应该是“树叶”的意思,显然不能是树木从天而降。
生:老师,“萧萧”是什么意思?
师:是一个拟声词。
生:既然是讲究对仗,那“萧萧”就与“滚滚”相对了。应该是动词吧。
我感到一丝困窘,但没有轻易地否定他的意见,而是建议大家查字典。各种说法出来了。
生:《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出版社2002年版)第1381页记载:1.形容马叫声或风声等。例:马鸣萧萧;风萧萧兮易水寒。2.(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例:白发萧萧。
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出版社2002年版)第314页记载:1.马叫的声音。 例:《诗经小雅东攻》:“萧萧马鸣。”2.风声。杜甫《后出塞其一》诗:“马鸣风萧萧。”
生:《古汉语大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679页记载:1.象声(1)、马鸣声,《诗经小雅东攻》:“萧萧马鸣。 ”(2)、风声;雨声;草木摇落声。 例;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头发花白稀疏貌。
师:大家认为哪一义项在此处准确?
生:是草木摇落声。
师:词性是什么?
生:是动词。
师:对,应该是动词,是“发出草木摇落声”的意思。
在理解写景的基础上,学生对杜甫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理解得更为深入了!不知不觉间,下课的铃声响了。我对杜甫抒发的感情作了小结,要求大家对课本的注释作了更正:“‘落木’,凋零的树叶;还应对‘萧萧’作补充:是动词,发出草木摇落声的意思。”
这节课虽然没有全部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我们也有很大的收获。学生真正地作了深入地思考,运用了工具书对课文的注释作了必要的修改与补充,应该说语文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而这一点并没有在本节课教学之前进行预设,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我真切地感到教学预设、动态生成并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关键是善于“捕捉”课堂的瞬间、细节,不能一带而过,不能忽视甚至是漠视学生的看法,对学生的思维、认识要充分关注,不犯与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同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