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坤
(山东省滨州市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2011版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修改颁布又一次掀起了中小学美术改革的浪潮,相比2007版,更加突出学科特点,表述更为理性,突出了美术教学的社会属性,有力促进了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融入。让学生自主体验学习的过程,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同时重点发挥美术教学的教育职能,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良性发展。
2.人文属性得到良好体现。美术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观必须融入美术教学。
3.大力促进实践性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使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4.革新了评价体系,有效运用定性评价、纵向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虽然新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我们设定了美好的愿景,但现阶段的中小学美术教学仍然存在过于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的问题,虽然对培养学生的基础绘画能力有明显成效,但却磨灭了很多学生通过美术教育发现美、欣赏美、热爱美的能力,进而失去了对美术绘画的兴趣。受制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和师资队伍素质的限制,美术改革的动力不足,教师课堂教学往往不自觉地就走回以知识传授和教师为中心的老路,追求教学效果,一节课看起来精彩有余,但在热烈的互动中却无法给予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教师从成年人的观感去引导学生欣赏、验证教材中的经典范例和作品,没有关注学生本身的欣赏特点和需求。
总的来说,教师忽视了对学生鉴赏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不注重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致使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失去了对美术课程的兴趣。
1.更新教育理念
新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已经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理念有了明确阐述,教师应该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美术教育的要求,把情感教育融入课堂,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灌输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思想,陶冶学生情操,带领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2.更新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为达到教学目的,美术教学的目的概括来说就是教授美术技巧,教会学生自我学习,自主发现美。故此教学手段的更新既有各种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如多媒体和电脑的充分利用,通过放映美术影片、电脑绘图等方式,更加直观有趣的表现绘画技巧和生活之美,也有课堂授课方式的不断完善,如实践性教学比例的增加,强调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结合。
3.学生画面体现时代内容
学生的画面是学生美术学习最直接的物化形式,应该着力体现时代特征。美术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锻炼,扩展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更大的艺术创作空间,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在画作中,描绘烂漫、真实的美术画面。就像罗丹所说“艺术就是情感”,美术是情感的艺术,只有激发学生的真实感受,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目的。
4.更新教学评价
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能促进学生的综合成长,从而激发起他们对美术更浓厚的兴趣。因此,推进美术评价教学改革成为新教改的重中之重。美术教学应该在现有的教学评价基础上综合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思维。
(1)注重学习过程评价
学生的创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进步的过程,在美术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促进思维教学的开展,横向、纵向与放射拓展的切入点会更加明确。在这样的思维过程中,把美术融入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等其他学科,能将美术教育提升到真正意义上的思维拓展教学层面,使美术教学评价从“表现式”教学发生向“体验式”教学的转变。
(2)注重评价过程中的二次学习
学生的美术学习是个连续不断将新知识内化的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对新知识的感悟再次学习,更好的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以师生交融为主要方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评价不仅仅成为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更成为教学拓展的落脚点。
5.掌握内在平衡
美术教育可以实现的目标是多样性的,但任何教育追求尽善尽美都是不现实的,基础美术教学体系应该显现一种全面性和辩证性,既照顾美术教育大多数教学目标的达成,又不必强求在一节课、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一定要达到不切实际的高度,应该动态的掌握平衡关系,避免顾此失彼的现象发生,做到有序开展。
美术教育必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笔者希望通过对现阶段美术教育的分析,提出笔者理解的美术发展方向,能为美术教育的未来会更加美好略进绵薄之力。
[1]尹少淳.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实验稿)实验十年.基础教育课程,2011.
[2]张仪成.科学教学中建构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