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4-08-15 00:51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年22期
关键词:仪器实验室师生

文 高 弘

在大力倡导绿色教育的今天,怎样把绿色教育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实验教学是理科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从绿色实验室建设入手,找出学校教学中制约绿色实验室建设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以绿色实验室建设促进绿色实验教学活动,最终推动绿色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公民。

一、绿色实验室建设的重大意义

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类的丰富需求以及对资源的滥采滥用,给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带来诸多隐患,因此低碳、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和谐发展的主题[1]。怎样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公民则成为绿色教育的主题之一。

“绿色教育”是指尊重生命和生命的价值,遵循人的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在课程、教学、德育、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坚持自然与社会、科学与人文有机联系,运用科学的教育行为和方法,以促进师生生命价值共同提升为目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其核心要素包括:科学、人文、健康、可持续发展。实验教学是绿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是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2],是培养可持续发展公民的载体。

绿色实验室建设是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低碳、环保、无毒、无污染的绿色实验教学活动场所。探索建立绿色实验室的途径和方法,有助于师生对绿色教育的深入理解,有助于理化生实验室减少设备损耗和节约原材料成本,有助于师生正确对待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有助于保证师生的健康和安全,有助于学生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等等。因此,绿色实验室建设是学校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民、实施绿色教育的重要途径,探讨绿色实验室建设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二、制约绿色实验室建设的问题

1.宣传不够,标准欠缺,硬件设施不完备

目前,绿色实验室建设还处在探索和初建阶段,我们对绿色实验室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师生对于绿色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绿色实验室的建设也没有一个可以依据的建设标准,实验室硬件设施不能完全满足绿色实验教学的要求。很多实验室缺少最基本的条件,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仪器室、准备室的数量不足,对于需要通风保存的化学药品没有合适的存储空间;实验管理人员没有办公室,大多数实验员都是在实验准备室办公;教室充当仪器室,有些仪器柜、药品柜就放置在教室里,师生们每天都要与化学药品为伍。长此以往,必定给师生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直接危及师生的生命安全。

2.绿色实验教育理念有待转化为实际行动

绿色实验室建设课题研究发现,对于“培养学生绿色实验意识重要性的看法”,被调查的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中,有90%认为是非常重要,近10%的人员认为比较重要。这说明大家对绿色实验室建设是认可的,至少愿意通过努力来促进绿色实验室建设。而实际情况是这种理念在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方面还没有全面落实,比如在节水节电、环保节能方面都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等。

3.仪器管理不科学,资源浪费严重

仪器管理没有达到规范化、科学化,不符合绿色实验室建设的要求,仪器的再利用率偏低,资源浪费严重。比如,从“对部分损坏仪器的处理方法”的调查中发现,95%的人员都愿意经过维修再利用,但鉴于管理人员缺少必要的维修技能,有近60%的人员只能去咨询销售商和专家来帮助维修和解决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对损坏的玻璃仪器的处理问题更为突出,只有1/3 的管理者采取回收的办法。

4.实验教学方法落后,跟不上教学仪器更新的步伐

教学方法滞后直接制约了绿色实验室建设的进程。比如物理的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化学的二氧化碳(硫)的制取实验、生物学的解剖实验,依然使用传统的器材、药品和手段,既浪费材料又造成实验环境的污染,极大地制约了绿色实验室建设的发展。

5.基础防护措施欠缺

有的实验药品、反应物中含有有毒的气体,仪器使用中存在电磁辐射,这些都有可能对师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危及生命,而一些实验室却缺少防辐射、防漏电等措施。

三、绿色实验室建设的有效措施

根据上述绿色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制定绿色实验室建设的相关标准

有关部门应制定绿色实验室建设的相关标准,不断改善实验室硬件条件,给绿色实验室建设提供基本保障。教育部门和装备部门可以通力协作,在《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基础上,从硬件建设、仪器管理、人员管理、实验教学及其过程等方面进行规范,制定一个操作性较强的执行标准,以建设安全、低碳、环保的绿色实验室。

(1)绿色实验室应具备最基本的硬件条件,如通风设施、科学排放废弃物设施、实验药品安全存放设施等,以此来保障师生拥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

(2)专室专用,将仪器室、准备室、药品室、办公室分开,给实验管理人员配备专用办公室,将药品柜移出教室,以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建设绿色实验室的基本保障,也是相关部门在实验室设计施工时首要考虑的问题。

(3)选用环保建材和器材。实验室的建筑材料要首选无毒、无放射性的绿色环保材料,实验台面要做到防水、防划、防漏电,实验仪器要选用新型环保、无污染、能快速完成反应的材料和装置,减少污染源,防止人为污染事件发生。

2.设立绿色实验室建设管理督导部门

实验管理人员的理念更新是绿色实验室建设的基础。调查中发现,对于“培养学生绿色实验意识重要性的看法”,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重要或非常重要,说明大家已经树立了建设绿色实验室的理念,愿意经过努力来达到绿色实验室建设的要求,这就为绿色实验室的建设奠定了人力基础。那么建立合理有效的机制来引领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人员将绿色理念贯穿于实际工作中,则是相关部门应该着重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设立绿色实验室建设督导部门,或者在教育督导室设立专门人员,对绿色实验教学、管理的落实情况加以引领和督导。

3.促进常规实验管理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加强仪器的常规管理,提升管理人员的维修技能,提高仪器的再利用率,促进常规实验管理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化和发展。上级主管部门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工作,使实验室管理人员能够全面掌握仪器的使用和维修技术,提高故障排除技能,促进绿色实验室建设中人员的仪器管理水平的全方位提升,使仪器的常规管理落到实处,提高仪器的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节约耗材,降低损耗,促进绿色实验室建设的良性发展。

4.改进实验方法和优化实验手段,在常规教学活动中落实绿色实验室建设理念

实验方法是指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充分地控制实验的环境,创设一定的实验条件,科学地选择研究对象,以确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3]。可以通过改进实验教具、改变实验手段和习惯、合理利用实验原材料(包括废液、废弃物的处理和原材料的再利用)、使用多媒体设备、建立仿真实验室等措施,来改进实验方法,节约实验耗材,改善实验环境,减少污染,同时提高师生的绿色课堂意识,以促进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对于多媒体的使用,如果各个学科协作使用,合理安排使用时间,能够达到节能和延长仪器使用寿命的效果。生物学的心脏解剖实验,可以利用仿真实验室来完成,一方面仿真实验形象逼真,效果明显,另一方面可以弥补脏器原材料的不足,还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建立必要的防护措施

实验药品、反应物有的有毒,有的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危害性很大,有的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电磁辐射等,所有这些都有可能对师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实验室应该有必要的排风、排毒、防辐射、防漏电措施;实验人员应该配备防酸碱的手套、防护目镜、防辐射服装等保护品,以此来保证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6.营造绿色实验教育环境

环境教育在人的教育中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利用得好必将对绿色实验室建设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1)在实验室放置绿色盆栽植物,吸收有毒气体,净化、美化实验室环境[4]。

(2)在实验室的角落设置废弃物分类回收柜,使得实验废弃物品分类随手可做,让学生养成废弃物分类回收的好习惯。

(3)开展创建绿色实验室宣传活动。在校园、教室设置警示性标语、壁画等,营造时时提醒节水、节能、节耗材的氛围,强化节约、低碳、环保的理念;开展以节能、低碳为主题的知识竞猜、专题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创建绿色实验室活动。

四、结束语

绿色实验室建设是绿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绿色实验室建设必将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环保、高效、和谐的实验教学氛围。只有把绿色实验室建设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创建适合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绿色课堂,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绿色教育,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才能把绿色教育落到实处。

[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市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绿色教育:使命、内涵与实践策略[N/OL].光明日报,2010-01-20(12).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0-01/20/nw.D110000gmrb_20100120_4-12.htm.

[2]北京市实验室管理规则[Z].2006.

[3]实验方法的定义和特征[EB/OL].http://www.cnblogs.com/ShiningRay/archive/2005/04/15/138120.html.

[4]石慧芳.创建绿色实验室 还师生健康的学习环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2):67-68.

猜你喜欢
仪器实验室师生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