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屹
(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可以窥见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而标题则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有的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有的展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串起了文章的线索,有的点明了文章的结构……通过仔细揣摩标题,我们也可以寻找到破解这篇文章内核的密码。
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意思是说,只要我们抓住皮袄的领子轻轻地顿一顿,所有的毛便都会顺顺溜溜。这个“领”便是课文的标题。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若能抓住文章的标题,通过剖析标题中留下的“线索”,用以统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往往就会“顺顺溜溜”,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少文章的标题,初一看普普通通,但仔细一琢磨,却能琢磨出许多东西来。这类文章的标题,往往暗藏着深刻的内涵,越“咀嚼”就越能体会出文章的“滋味”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类标题的内涵,从而引导他们充分领略名家作品的经典魅力。
比如,《边城》节选一文,既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学生不仅很难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关系,也不容易激起阅读兴趣。因此,许多老师往往就是深情并茂地介绍小说的故事情节,尤其大谈翠翠与天宝、傩送的爱情纠葛及悲剧结局,在学生的感叹唏嘘中结束了文本的阅读,学生并没有真正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自然也体会不到作品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研读课文的话,会发现文章的标题很值得探究,很有“嚼头”:沈从文先生笔下的山城是一个叫茶峒的地方,那么,作者为什么不以茶峒或山城命名?作者为什么叫它边城?有什么含义?教师把这一系列问题抛给学生,自然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环境、人物、故事情节三方面进行解读。通过环境描写的分析,可以发现茶峒的美丽、古朴、纯净、边远,可见边城的“边”是指空间上的边界;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可以读出茶峒的人们醇厚朴实,有着不受现代文明污染的原始古朴的人性美,可见边城的“边”是一种文化上的隔绝;从对主人公翠翠的品读中,可以感受到情窦初开、与爷爷相依为命的少女内心的孤寂,可见边城的“边”是一种气质上的孤独。
这样,通过读景、读人、读情节,理解了文章题目边城的三重含义,学生就慢慢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走进了沈从文笔下未被现代文明污染的美丽边城,体会到了经典作品的魅力所在。
又如,《哦,香雪》一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小说标题作为切入口,上课伊始就提问:这篇小说为什么不直接用“香雪”作题目而要在前面加“哦”字?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他姑娘与香雪不同追求的对比、台儿沟与小镇的对比、文章开头与结尾群山描写的对比,从而理解了香雪的追求,自然就体会出:“哦”字表达了作者对这样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有勇气踏上火车,走出封闭的农村,追求文明社会的新生活的惊喜与由衷的欢呼,对香雪这种勇气与胆量的敬佩与赞美之情。至此,课堂开始时形成的悬念就迎刃而解了。
文眼是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关键词句,可以出现在文章中的任何一个部分,有不少文章,标题就是文眼。对这类课文,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就要紧扣标题,透过标题这个“窗口”,窥视文章文脉的“律动”,映照出整个作品的精神风貌,从而使课堂教学线索简明,设计简洁,提问简约,过程简化。
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题目中的“风雪”二字即全文的文眼,我们可以抓住文眼设计一系列问题:(1)“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自然环境,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此问题分析了小说的环境描写。)(2)除了自然的风雪,林冲还面临怎样的人生风雪?(帮助学生了解高俅一伙从白虎堂到山神庙对林冲的再三谋害,感受林冲的恶劣处境。)(3)面对这场步步紧逼的人为风雪,林冲的态度如何?(帮助学生了解林冲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把握他最后杀死仇人,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的心理过程。)(4)林冲面对人生风雪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转变?(此问题帮助学生认清楚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理解了官逼民反的小说主旨。)
这样,整堂课抓住小说标题,以“风雪”贯穿课堂教学,把一个个问题像穿珠子般穿成串,纲举目张,删繁就简,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实,在我们的语文课本,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劝学》的“劝”字、《烛之武退秦师》的“退”字、《一个人的遭遇》的“遭遇”等等,抓住这些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可以引导学生窥探全课之精髓,把握文脉“律动”。
一般而言,标题与正文总是呈现“题文相符”的状态,标题准确地反映内容。但也有例外,有些文章,题目与正文的关系看似“跑题”,甚至“反常”,在对比反差中却间接体现了文章的主旨或构思。这一类的题目,对读者往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题意丰富而隽永,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间。
如《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题目展开想象:世间最美的坟墓应该是怎样的?学生纷纷发挥想象,认为应该比巍巍中山陵、浩浩兵马俑、背靠巨龙面对卧虎的黄帝陵还要宏伟大气。接着,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坟墓的句子。学生找到句子后大跌眼镜——“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学生的思维在大起大落之中产生了困惑:为什么作家茨威格却说这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呢?这不是前后矛盾吗?这一矛盾激发了学生阅读探究的强烈兴趣。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们逐渐找到了“朴素”“敬意”等关键词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分析,学生对托尔斯泰这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却如此淡泊名利的人格美产生了深深的敬意。这样,就自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托尔斯泰坟墓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形式,还在于托尔斯泰本人的一种人格的美!通过解决标题与正文的“矛盾”,学生领悟了美的内涵,体味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深刻的哲理。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古今中外的作家们无不刻意构思,赋予其深刻的内涵和主旨。如何通过仔细琢磨标题,找到一个破解文章内核好的角度和方法,从而统领整个课堂教学,除上面所述之外,方法应该还有很多。我们还可以继续深入探索,力求掌握更多“密码”,让再纷繁复杂的文本也能在师生的课堂对话中变得简单明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