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霞
【活动背景】
语文,是中华文化传承之桥,走过它便可通达理想的坦途。学习语文,其实就是传承文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我国不同地区的民俗风貌,《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等美文借助“美味”展现特色饮食文化。火锅,代表了重庆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深入其中,完成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发。
【活动目标】
一、指导学生借助网络、书籍、了解重庆火锅的发展历程、以及食材、火锅底料、餐具、氛围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筛选整合,有效表达;
二、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材料以及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火锅外在特点以及火锅背后的文化因子;能精准概括,简明表述;
三、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审美情趣,感悟火锅民俗文化的魅力,培养热爱家乡美食,传承家乡民俗文化的情感,并能将这份情诉诸于笔端。
【活动安排】
准备阶段:按照学习小组,分类查找关于重庆火锅的起源、发展壮大等相关资料。
实施阶段:老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见以下设计)
活动延伸:分组走访、实地考察、调查研究,采集镜头,拍摄整理,成果汇报。
【活动步骤】
展示:街头胡同子,摆个么摊子。有张老桌子,当中挖洞子。洞下火炉子,炉上有锅子。锅里煮汤子,老表动筷子。涮涮肉片子,烫烫菜叶子。满了一肚子,香你一辈子。
学生会情不自禁地用方言读起来,自然会被童谣里的一个“香”字吸引。
老师继续与学生在聊天中联想、想象,用具体而形象的语言来描述“麻辣”味道。
展示:名人对“味道”的理解,以及现代汉语词典注释。
饮食的味道绝不仅仅只是食物的味道。——易中天
味道通常指气味或滋味,也指抽象的情味、意味。——现代汉语词典
假如你来拍摄《舌尖上的火锅》,你将拍摄哪些内容,突出火锅的“味道”。
展示:名人及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理解。
一种美食是否好吃谈得是感觉,吃的时候看到内涵,感悟情境,有了美的发现才叫文化。——名人理解
文化既包含了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也包含了精神层次的飞跃。——对现代汉语词典该条目的解读
学生小组合作,从拍摄目的和拍摄内容两方面拟写拍摄提纲,同时可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方面捕捉拍摄内容。
重庆有位老艺术家张尚元,看他怎么说重庆人吃火锅:
(白)开堂罗!/(唱)有个姑娘办法多,/街边开店卖火锅,/塑料布蓬蓬搭一座,/三张桌,三炉火,/三炉火上三口锅,/三口锅内翻天涨,/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窝,/过往行人停住脚。
休发傻,休要耍,火锅馆儿来了小哥俩儿,几块毛肚儿把锅下,一杯烧老二大曲茅台分开啦!
哪家子的龙门阵随便摆,大禹王、小哒子、张三爷、岳家军锦旗招展奔你而来。那火锅麻噜麻噜、辣呼辣呼,鲜嫩可口,祖传至今,吃了一辈子难忘怀,明天准还来!
赞“味道”
老师激励学生用一句话赞美火锅。
老师展示,师生诵读。
重庆火锅,美食魁主,妙趣无穷,盛名彰着。一经品尝,大彻大悟,极尽飞扬,似得神助。老少同欢,痴心永驻,恍兮惚兮,万事长足,伟哉烈哉,天厚巴族!有此万味之味,实乃万福之福也。
展示微博摘录:
乡愁是一口沸腾的火锅,麻辣在里头,我在外头。乡愁是一份舌尖的回味,人在美国,胃在重庆。挥不去餐桌上的麻辣味,道不尽漂泊的美丽乡愁。——“心恋重庆”
假如在国外开一个地道的重庆美食店,既可以圆在外重庆人的乡土情结,又可以将重庆美食发扬光大,你将怎样来设计如家一样的重庆美食店?(提示:店名的设计、厅堂的布置、菜品名称的设计、特色菜的推荐语等等)
老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美食中品味重庆的味道,在火辣中感悟重庆的文化,在文化中彰显重庆的魅力!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可我们传承美味的脚步是永不停止的!
1.整理小组内的拍摄文稿。
2.根据走访、阅读、上网查找将收集到的与火锅有关的诗歌、对联、店名、等材料以及结合自己的感悟用“手抄报”的形式办一期“重庆火锅专刊”。
3.重庆因美食享誉天下,花色菜品达四千多,味型多达32种,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挖掘、提炼“重庆味道”中的“文化味儿”,写一篇“重庆味道与重庆城市文化”的小论文。
【活动反思】
1.有效开发和利用了本土资源。
2.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充满了浓郁的“语文味道”。
本次活动洋溢着热烈而浓郁的“语文味”。特别是在这堂起始课中,学生在“聊”、“品”、“赞”、“扬”课堂四环节中,以语言文字为抓手夯实了语文的根基,以民族文化为目的浸润了语文的灵魂,以丰富情感巧切入点燃了语文的生命。因此,这是一次实实在在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