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苏 醒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尊重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体育选项课教学已被各高职高专院校中广泛采用。据调查,乒乓球选项课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非常喜爱的体育科目。针对乒乓球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场地器材有限,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水平高的“吃不饱”,水平低的“吃不了”的现状,要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最快的进步,应不断地寻找和完善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及个体差异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传统教学出现的问题,运用分类别教学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教法产生的不同效果,提高学生技术水平和教学效果。
随机抽取淮安信息学院2010级乒乓球选项课的两个班学生,实验班40人,对照班40人。
2.2.1 调查访问法:
对淮安信息学院2010级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与乒乓球技术水平,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2.2.2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的期刊学报、文献等。
2.2.3 实验法
对淮安信息学院2010级选项乒乓球的两个班分别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教学实验,实验班进行分类别教学法,对照班进行传统教学法。
实验时间:2011年9月-2011年12月,两班学生授课总时数为30学时。两班授课次数与测试时间基本同步;两班用同样的器材场地,两班每次课的运动量基本相似;两班教学在技术上要求一致;两班授课教师相同;授课内容相同;考核内容:(反手推挡球,发球)。
采取不分类的整体化教学,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常规教学法进行。
按学生的基础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几类进行教学,也就是把一个乒乓球大班划分成若干个小的教学群体进行教学。
3.2.1 分类设计
A类:竞技运动类。主要是指有一定的乒乓球基础,比较熟练运用各种乒乓球技术,有一定的战术风格。在教学中,采取综合训练法和比赛法来安排乒乓球课的内容;同时不限制这些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增强训练难度。
B类:强身健体类。能够基本掌握乒乓球技术,但不是很熟练。因此在教学中因采用完整教学法进行,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的“灵感”,使他们能从容地完成本次课所学的内容,这一类应重点抓,提高他们的技术质量。
C组:控球能力差,不能完成各种技术。技术与素质方面远远差A、B类,对课中所学技术很吃力,因此对于这些学生,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步骤,一次即能掌握,然后将这些步骤按难易程度,采用多种辅助手段来帮助他们进行练习。另外,让他们利用课外时间在A类同学的帮助下进行练习,使这一组学生的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减少和杜绝不及格现象。
第一步是分类组合,第二步是优化组合,第三步是升降结合。分类是基础,优化是重点,升降结合是补充手段。优化组合应在整体教学时间上占三分之二以上的比例。特别注意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所在的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教学阶段变化的规律及教学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随机从大二乒乓球选项中抽取人数相等的两个班,按照优、良、中、差在实验前进行测验比较,实验班与对照班是相对等值的。
通过教学实验,对两个班进行(两人互相反手推挡、发球)考核,得出综合评定成绩。两班优秀率对比: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10%。及格率: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8%,不及格率:实验班为3%,对照班为12%,可见分类教学效果显著。
四个半月的乒乓球教学实践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表明,分类教学法效果显著。高职高专院校乒乓球选项课进行分类教学,克服了过去因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进行中有难度,技术差的同学失误多,中断练习时间长,从而影响课的密度和运动量的现象;避免了技术好的同学因教师采用的练习方法简单,而不能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技术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更能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对大二乒乓球选修课分类教学实验,证实在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采用分类别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教师在“分类”教学法的思想指导下,保证了教学质量,又达到发展学生个性,使得不同类别的学生得到更快的发展的效果。
区别对待,较好地解决了乒乓球教学中的“技术好的吃不饱,技术差的吃不了”的现象,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分类别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那种不辨对象,不分差别的较为单一且不重实际的教学观念和模式,这种教学法是符合学生固有的认知规律,是今后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尝试。当然,尝试的过程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分类一细化,教学面宽了将增加了怎样侧重;如何协调教学管理上的难度;由此可能产生的学生纪律方面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有待于日后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思考与探讨,不断完善分组教学法,进一步提高乒乓球的教学质量。
4.2.1 分类别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与拓展知识水平范围;要充分发挥教学引导的作用,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和锻炼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4.2.2 教师备课时应根据不同类别学生能力设计教学内容;在实施分类别教学时,教师无论是“辅优”还是“补差”,要注意情感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要建立起成功的信念和自信心,对于基础水平差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偏爱”。
总之,加强对高职高专乒乓球教学的完善是时代的需要,需要对各方面进行系统的思考,并做出恰当的改变,这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加强认识,不断学习,改进自我,提高自身素质,改善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对体育人才的要求,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学生,并以此促进高职高专体育的不断向前发展与完善。
[1]张瑛秋.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训练质量定量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4).
[2]赵红勤.高校乒乓球俱乐部教学特点与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4):91.93.
[3]刘建坤,王桂欣.我国普通高校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