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闻 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教学需求,不能满足学生对信息量、知识丰富度的需要,而信息化教学方法将从多方面,多角度完成课堂教学,它将成为今后教学模式的趋势。
经过多年的计算机专业办学发展,在计算机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专业师资和教学经验方法、教学手段,也在相关计算机专业技能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促使中职学生文化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逐年降低。这就造成的中职学生在校所学专业知识的丰富度,能力培养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使中职学生在就业方面缺乏竞争力和自信心。
计算机专业学生整体知识水平的下降,学生理解力不强,学习热情不高,对理论知识不感冒,厌学心理较重,喜欢玩游戏,看电影,看小说,很多学生手机不离手,成为“低头族”。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不强,实习就业的专业不对口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计算机专业生源数量的逐年下滑。为此,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成为改变现状的必然趋势。
要进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改革,环境建设首当其冲。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相关设备普遍面临设备老化、陈旧等问题,所安装的软件版本也比较低,与就业后的岗位需求相差较大。那么如何才能建设满足学生学习、实践要求,教师教学要求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环境,这就要从两方面着手,即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
首先,深入中职学生就业的企业、岗位,了解企业当前所使用的计算机设备情况,对设备更新的期望;深入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生产企业,了解当前有哪些先进设备,哪些设备是能够在符合学校自身状况的,专业建设需要的前提下可购买的;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对于教学环境有哪些要求,针对学生诉求,分析在教学环境中哪些是可满足的。综合这三方面的情况,最终建设好学生实习及教师教学的硬环境,不断完善网络体系,建设校园网络,使网络教学成为可能。
其次,引入企业文化,让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就能够感受到企业对学生的要求,感受到作为一名企业员工所要具备的素质、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学生今后能够更快适应企业环境打下良好基础。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够满足当前学生学习的需要。必须针对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采用自主—发现式学习,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知识,将课堂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的发现意识,学习意识等;采用小组式教学,通过讨论、配合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综合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根据专业课程内容特点,化枯燥为生动,形成一种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很难将所有的知识点很好地阐述清楚,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要。为了更好的使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将学习贯彻到学生生活,利用校园网络,将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上传至校园网络,我们不断完善网上教学体系,让学生在课下也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或预习。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网络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课下有问题也能够通过网络来进行讨论,解决。让学生无论课上课下都能够满足对信息的需求。
根据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岗位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课堂教学逐步与实际接轨,教学内容从实践出发,以岗位需求为基准,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过程、能力水平等进行内容整合,采用项目化的教学结构,增强教学内容的连贯性。知识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每个实例又具有完整性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思维,创新能力,改变传统教学“填鸭式”的状况,最终达到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实践需求的统一。
单纯的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即采用一到两次的笔试方式或上机测试的方式作为学生本科课程的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并不能够真正的体现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同时也不符合计算机相关课程的特点与要求。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除了知识的掌握,还有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等,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全面的。
将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作为考核内容的一部分。关注并记录学生每次完成实训任务的情况,包括完成知识的掌握程度,完成任务所需时间,完成程度,与同组学生的配合情况,以及时间观念等,给出相应的评价分数。将这些方面的成绩作为该科目的最终成绩的一部分。
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引入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同组学生对其的评价,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看到自身的优缺点,才能使学生更明确努力方向。同时设立“最佳进步奖”、“勤奋好学奖”等,并给予一定程度的加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我。
传统教学评价模式与教学过程中的评价相结合,更能客观公正的体现学生的进步情况,更能看出学生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更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良好准确的参考。
诚然,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让毕业生能够更快更好的融入工作岗位,这也离不开教师自身能力的培养。信息化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的要求也更高,除了自身的知识水平之外,还要了解掌握本学科相关的实践技能。因此培养一支能够很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专业能力强,实践动手能力高,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也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