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之功有限 习之功无已:谈教师下水文的三种策略

2014-08-15 00:47浙江沈立
作文教学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水文习作爸爸

浙江 沈立

讲之功有限 习之功无已:谈教师下水文的三种策略

浙江 沈立

“唰——”,“唰——”,钢笔在本子上飞奔着,一个字连着一个字在空白的纸上清晰地浮现出来,门外汉会觉得这字真是龙飞凤舞;但是融入其中的,看见的可不再是歪歪扭扭的字,而是一张张微笑的脸。

“一面写完了,进入了第二面”,我写得好开心,好兴奋。

半个小时的时间已经从笔尖悄然滑过,像清晨的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像天际的流星,轻轻巧巧地划过……不,它已留下了一片灿烂。

不知不觉,我停了笔,估了估字数,已经50 0多个了,于是意犹未尽地插上了笔套,合上了那装满五角星的习作本。

——摘自学生冯晶晶的随笔本

曾几何时,“作文作文我恨你,就像老鼠恨猫咪”一句被篡改的歌词,成了学生们对作文的最真实的情感写照。然而如今一直缠绕在心中“为什么学生普遍害怕作文?”的困惑好似一时间消亡了。于是回首,深思,不禁在顿悟中有了惊喜地发现:似乎在不自觉中,自己正行走在新课程背景下习作教学中教师有效引领的阳光大道上。

一、理论解析

夏丏尊和叶圣陶先生在合著的《文心》中指出,文章写作根据功能和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习作,应用之作,创作。三者之间的区分是:“习作只是法则与手腕的练习,应用之作只是对付他人和事物的东西,创作才是发挥自己天分的真成绩。”叶圣陶在《文章例话》中又说:“学校里作文为的是练习写作。”就此明确了:在学习阶段,学生的作文是习文,是写作练习。这一写作的基本性质,也决定了教师应该必须立足在对学生习文时加以适机适宜地引导,以在真切的实践中对写作技能进行最佳训练:学会谋局布篇,学会遣词造句,学会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为习作的最终目的——培养形成在生活中进行写作活动的系列能力。

怕作文,避作文,谈“文”色变,问题的表象是其内情决定的。学生畏惧习作有其方法掌握、心理暗示、感悟能力等诸多因素,其实“初生牛犊不怕虎”,刚接触习作的学生只是把此定为一项普通动笔作业,但此不似阅读理解可以文本为借助点,而是单凭学生自身观察思考、语言表述等综合能力,“由内而外”地“盖楼”;尤其新课程教材是围绕专题精选文本,以主题来构成学习单元的,凸显的是对阅读思维的广度与深度的训练培养,而写作手法领悟训练多隐其后,又或这些精选而来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就文字运用的精妙神笔往往“乱花渐欲迷人眼”,如稍有忽视引领,就会在习作时因缺少相应的支撑把控,造成反复出现的挫败情绪而消耗了兴趣,于是教师们不妨来个躬亲之为——“下水文”,以激燃火花,指点迷津,使学生有方向可行动,有思想可表达,有兴趣可交流。

二、行动策略

其实,“下水文”这一形式,早在数十年前就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必须的专业修练之一,但是很快,此要求便流于形式,因为教师们并未真正体会到其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笔者认为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教师的下水文能发挥出最佳的教学功效。具体的操作模式有以下三种:

1.尝试性的“下水文”

无需明言,这是教师习作引领的“台上十分钟”前的幕后准备,这也是提倡教师写“下水文”的初衷。其好处就是促使教师真正全面地审清教材习文训练目的,或以单元文本特点为出发点,自觉自愿地对刚学过的数篇课文就写作上有个新梳理,寻找其共性化的东西;或换位思考,就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思考角度去寻找本次习作可以拥有的个性化延展。因为对本次习作的“胸有成竹”,指导课上的点拨就会更明确,更有操作性。当然,学生习作的畏难情绪在产生前或初期也因此及时得到干预,习作的无序状态可能被减少到最短的时间。

案例:四年级上册教材中有一章节为“我喜欢的小动物”。写动物是学生最熟悉的,语文课本中的动物题材多有涉及。然而教师通过先行的练笔,体悟到本次习作的重点应放在抓住动物的特点,可从外形、进食、嬉戏、休息等多个角度加以体现,尤其运用先总述后分述及“明贬实褒”、前后对比等表达方式,通过小事例,或作者“自言自语”的独白完成描述。由于心中有了全方位的把握,继而在随后的作文指导课上,教师的引导是先说说本单元的课文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什么,主人公们与自己以前所写的小动物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并对所想写的部分小动物做了集体分析。15分钟交流讨论,使得原本处于困惑的学生(头脑中的疑问:已写过的材料,该怎样写出新意呢?)都自信地提起笔来。

再例:3—6年级数次遇到写与父母有关的文章。三下第5单元有关“父母对自己的爱或感人的事情”,其要点在于通过具体真实的事情描述亲子行动;四上第7单元有关“成长的故事”学生就选材上多会涉及自己的父母,而此文强调的主人公是“我”,描述的是自己成长中在父母的帮助下的一个历程;四下第7单元,是一篇以“XX,我想对您说”为题,同样学生也多会以父母为倾诉对象,而此文注重的则是在文章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借助具体的事例,入情入理地讲清楚道理,同时给予别人理解;到了五上第6单元则以体会“父母的爱”为主线进行习作训练,根据所学的单元课文,其选材范围可进一步拓展,结合生活经历,打破常规思维和习作定势,多角度地去观察、认识事物,多层面地进行回忆、思考、分析、想象,寻找最适合这个题目的内容,在强调叙事真实而具体的同时,注重抒情自然而真挚。

可以说,人教版全套教材的62则习作话题,有不少属同一类型,而同类话题在不同年段中的要求是不同的,于是教师的下笔就能更“瞻前顾后”,准确把握要求,不“炒冷饭”,也不“拔苗助长”,力求按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言学习的规律拾级而上。

2.同行性的“下水文”

授“业”更该诱“情”。学生在完成习作时,教师完全处在其的对立面——你写我评,于是他们心里的杠杆出现了倾斜。曾有过一个笑话,家长问考试时走神的孩子“谁在这时无所事事?”“老师!”好一句干脆的回答,这也可折射出写作这一“高压”在学生心理造成的不平衡。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知识财富和道德财富呢?那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通。”说到作文的引导,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习作热情,应努力创设“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即在师生一同习文的前行路途中,营造一番别样的景象。

四年级下册教材中有一章节为“感受身边的爱”,并有一篇习作需完成。这是笔者的一篇刊登在博客上的随笔《反哺之感》的节选片段:

“今日布置学生写篇关于母子的故事,有一小捣蛋大声问道:‘老师,你写吗?’望着那一双双期待的目光,决不能做逃兵!我爽快地点头,博来兴奋的雀噪。然当真的提笔时,顿感文思枯竭,许是事多得无法攫取,许是事平凡得已忽略它曾发生过,许是……”

“母亲二月中旬终把仅剩的几颗牙拔去,这恼人的牙痛跟了她大半辈子,终可解脱,可喜!但紧接下来是吃什么?……鱼成了最合适的佳肴,故常常催促其购来烹饪,然不再一心想着往自个嘴里送,而是拿来小碟,夹上鱼腹鱼脊之肉,用筷子小心拨碎,仔细查找鱼刺。当反复数遍后,方才用勺舀来鱼汤浇上,拌匀,递给母亲,看其吃下。……看着老母一蠕一蠕的嘴,心里的感受复杂极了。现今,无论何物再进我口,必会自动完成这一系列动作:用舌头一卷,抵在上颚,用力碾碎。如可行,第二口必会送入母亲那瘪瘪的蠕动的嘴。见其眯缝着眼,细细品味着,心中那软软柔柔的热流一下子涌遍全身。真的,这种感觉美妙极了!”

……

“不知不觉中笔尖已流泻下:爱,不仅受之幸福,给予更感幸福!”

一篇亲自操刀的作文《反哺之感》与学生们一起开启了班中感恩作文的序幕,姚曳(女孩)《“独自”上学》、骆威(男孩)《吃牛排》、倪微琪(女孩)《妈妈中计了》、苏家祥(男孩)《一只螃蟹》……一篇篇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悄然拨动了学生的心弦。自然,最后的一册作文集《感恩的心》在家长会上隆重推出,更使得“习”有所“用”,深入人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确,当学生得知老师也动笔,这时的写作欲望就不可言喻。尤其聆听了自己老师的内心感受,了解到自己老师的另一面,感受着自己老师所运用语言的高超魅力,此心理的满足感,随之产生的追“星”感必会促其认真对待自己的作文创作。现今老师们自己开博客、写日志已形成一种风尚,为什么不让其作用更丰富?多些自己的学生做粉丝,不仅树立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博学多识,行笔洒脱的形象,更在心理增添了一份前行的精神动力。

3.示范性的“下水文”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又能诞生几个爱迪生?学生写作的欲望是在“糟糕透了”中增强,还是在“精彩极了”中消亡?答案毋容置疑。所以作为第一读者的教师该用怎样的心态,怎样的笔墨去对待?快乐的原则,无条件接纳的宗旨,也就是改变固有的角色面貌,以友伴的视角,以读者的目光,去看待,去评议。同时教师们都知道作文的指导最佳点是在一稿过后的讲评时,而教师们普遍采用的方式为:选出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在课堂上集中分析、讨论,教师随即在原文上运用修改符号标注需修改的地方,课堂上热闹,学生们好似也个个动了脑,有了收获。事实是这样的吗?不,学生学到的只是抽象的技巧、方法,也许有个别学生体悟与行动能迅速衔接,但多数学生还是云山雾罩的,于是完成习作后的快乐之感成了闪现的流星,接下来再润色、再提升,让其烦恼至极。不然2009年5月26日《杭州日报》上怎会有学生评出最讨厌的八大作业排行榜中的第六项修改作文。所以教师不妨对有代表性的文章就主题鲜明、文通字顺、详略得当、布局合理等方面落笔,讲评中适时运用二者同时亮相,比较分析的手法,这样学生的榜样就鲜明地树立了,修改的思路因为有了借鉴更为清晰,“化难为易”、“凸现实效”,就是这样达成的。

案例:(学生作文)

我与书的故事

“我回来了!”我推开门,高兴地叫道。“快点去做作业!等会就吃饭了。”妈妈在厨房大声说。“好!”我兴冲冲地进了书房。我打开书包,就津津有味地看起今天刚发的杂志。突然,爸爸的脚步声在耳边“啪、啪、啪”地响了起来,我立刻写起作业来。爸爸走进来看了看我,走了,真是惊险!如我爸爸发现我三心二意就惨了。

终于做完了作业。“到哪里去了?”我心里发出了疑问,刚才放在枕头下的杂志到哪儿去了?我左找右找,就是找不到呀!看着我的样子,爸爸不由得哈哈大笑。“肯定是被他藏起来了!”我心里想。我急忙向爸爸讨要,爸爸不给,撒腿就跑。突然,一本书从爸爸的裤腿里掉出来,那不正是我的杂志吗!原来它是被爸爸藏到裤子里了,我生气了,立刻跑上去……

我喜欢书,它是我的忠实伙伴。

(教师下水文)

我与书的逸事藏书记

“我回来了!”我推开门,高兴地叫道。“快点去做作业!等会就吃饭了。”妈妈边在厨房忙乎,边大声说。“It’sO K!”我兴冲冲地进了书房。什么事让我那么高兴呢?因为今天发杂志了!我打开书包,掏出杂志,竖起耳朵,没发现动静,才偷偷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突然,爸爸的脚步声在耳边“啪、啪、啪”地响了起来,我顿时心跳加速,立刻做出了反应:迅速把书藏到枕头下,又装模作样地写起作业来,爸爸走进来看了看我,走了,真是惊险!如我爸爸发现我被书拉跑了心思就惨了。

寻书记

“到哪里去了?”我心里发出了疑问,刚才放在枕头下的杂志到哪儿去了?我左找右找,就是不见他的踪影,那可是我心头肉呀!看着我急得团团转,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爸爸不由得哈哈大笑。“肯定是被他藏起来了!”我急忙向爸爸讨要,爸爸不给,撒腿就逃。我赶紧追击上去,只听得“啪”的一声,一本花花绿绿的书从爸爸的裤腿里溜出来,那不正是我的杂志吗?!我竖起眉头,瞪大眼睛,为了我的“宝贝”,一个箭步冲上去要向老爸发起“攻击”……

这就是我与书的小逸事,我喜欢它们!书是有生命的,它是我的忠实伙伴!

面向全体进行交流所选取典型的学生作文与教师下水文,就像聚焦在放大镜下。例如上面的两篇例文,在如何把细节展开,如何丰富与书的故事,如何准确用词等方面,通过比较式的展示,共性的问题迎刃而解,再提升的示范水到渠成。

古人云:“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清·颜元《颜李遗书·总论诸儒讲学》)

毫无疑问,促使学生对习作由惧怕到接受,甚至喜欢的神奇因素;协助学生对每一次习作有效的行笔,甚至逐渐提升到写作的神奇因素,就是教师那支辛勤耕耘的笔。

浙江省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猜你喜欢
水文习作爸爸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可怜的爸爸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