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2014-08-15 00:49文靖
中国传媒科技 2014年20期
关键词:结合点主义传统媒体

昨天一位学生向我报喜,他获得了保送清华大学研究生的资格。

这位学生正在另外一家985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读本科。在报喜之余,他给我出的题目是:我应该选择清华新传的哪位导师?

我给了他两个方向。

一是回归新闻学科的本质和发展现状。它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德国、日本乃至美国的新闻教育模式可以佐证这一点。如果考虑到近年来传播学对新闻学科的渗透和影响,那么选择一位既有业界经验、又有理论素养的导师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个方向则要看到新闻学科的新变化并展望未来。媒介融合、新媒体技术、互联网思维、可穿戴设备……这些词语不仅在颠覆传统媒体,同样在颠覆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一个与时俱进的新闻传播研究者不仅要看到这种趋势,更要思索如何融入这种趋势。

这是一个聪明、好学而又上进的年轻人,他做出了选择,并告诉我说:“我正在学编程。”

反躬自省,倒是那些在业界工作了好多年的媒体人需要想一想:“我该怎么办?”

那位学生明白要找一个“新闻专业主义、技术、艺术和商业的结合点”,这又何尝不是我们谈及媒体转型和个人发展时一直在探究的问题?

有无数的文章在探讨传统媒体人的出路问题。无非是离开,或坚守。对于坚守者,则至少要有两个阶段的心理准备,一是媒体找到“结合点”之前,二是之后。无论是哪一个阶段,那个结合点都是引导方向的灯塔。

对于传统媒体人,恐怕只有“新闻专业主义”算得上是老本行了。比起来,网络媒体、新媒体在新闻专业主义上还有巨大的差距,他们在新闻规范、职业伦理、采访写作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即使在技术和商业方面,传统媒体人依然有值得开发的价值。

以数据新闻为例,如果将数据新闻理解为“用图表呈现数据”、理解为工具的使用,那显然是太简单肤浅了。数据挖掘技术、软件呈现固然重要,但选题的确定、可操作化、数据的分析、结果的解读显然远非技术可以解决,新闻专业主义才是指挥这些技术和工具的大脑,只有它才能决定用技术去挖掘什么数据、用软件去呈现怎样的结果。而这恰恰是传统媒体人的强项。

至于说到商业,稀缺性和使用价值才是决定价值的根本因素。南方周末的电视节目《我知道》受到青睐足以证明,当传统媒体人的经验、情怀、资源和市场需求有机结合的时候,商业价值并非遥不可及,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和渠道所扮演的角色依然只是工具。SMG和浙江传媒两位业界领袖的演讲也表达了他们对于这种结合的诠释。就融合转型而言,这种资本市场的纵横捭阖本身是一种对于传统的破坏性建设。

本期“双十一”的专题探讨的不是报道方式,是如何对待媒体和传媒人在生态嬗变中的站位。它也是那个结合点的体现。你的趋势判断、价值评估最终决定了你的战略和策略,影响你的技术走向。一组关于“传感器技术”的稿件则看似离题太远,但如果不把这“题”局限在基于传统业务的站位,而与用户体验、产品思维、技术驱动、创意为先这样的理念联系在一起,那么,它就离我们追求的价值既远,又近。

“改变”,一直是各种融合的潜台词。无论对于坚守还是突围,关于我们内心的改变,是能否走出困境的秘钥。

当我们讨论传统媒体人的出路时,显然忽略了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从业者都是真正的传统媒体人?一个从来不曾具有新闻专业主义追求的从业者是没有资格也没有办法从“传统媒体人向何处去”的讨论中分享出路的,而“传统媒体人向何处去”的讨论也显然不必为所有混迹于传统媒体的人指出方向。

已经有无数的案例显示,那些拥有一技之长的传统媒体人是如何在互联网大潮中驾轻就熟、游刃有余。面对挑战,我们在“行有不得”的时候,是不是也少了一点“反求诸己”?

猜你喜欢
结合点主义传统媒体
新写意主义
黑龙江省史志系统抗“疫”风采(下)
近光灯主义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三个“结合点”分析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寻找科学与新闻的“最佳结合点”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找好老促会工作与扶贫开发工作的结合点
冬日 新碰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