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沁川
自20世纪初泰勒创建科学管理理论体系以来,刺激性的付酬制度成为激励工人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模式,薪酬直接刺激了人们在指定任务上的工作表现。[1]然而随着近年管理形式的多样化及其理论的发展,更多的研究开始转向具体工作表现之外的自愿行为。此种行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公民行为,即组织成员自愿地采取超出规定任务之外帮助组织的行为;[2]二是自愿工作,包括自愿者自愿帮助他人或无偿给特定群体、组织奉献劳动的行为。然而,人们为何会无偿自发地提供这样的劳动,这样的行为倾向对于他们自身和组织又有何种意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本文拟在亲社会行为的理论视角下,对北京大学BBS(未名论坛)版务组进行考察,以探究人们为何会自愿给组织或团体提供无偿工作。
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下,自愿工作在本质上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它代表着对他人或社会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有益行为。[3]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理论考察,主要存在着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
从微观层面来考察亲社会行为,主要涉及亲社会行为的起源以及行为趋势变化的个体性原因。社会心理学中以动机来考察亲社会行为发生的原因,而进化心理学则更为强调亲社会行为的结果。[4]亲社会行为成为在自然选择中胜出并不断延续的行为策略,人类在其中体现了所有物种都具有的对于适应性的追求。[5]有关亲社会行为何以导致进化意义上的成功,主要有三种论点:亲属选择,互惠利他和群体选择。Hamilton认为每个生命体行为都内含整体适应性的逻辑,有迫切的自我保存倾向,即让自身的基因在更多的后代得到传播。[6]因此,帮助亲属和与自我有基因关系的个体满足了进化的适应性,有助于利他基因得以保存。互惠利他则主要揭示了人们为何会帮助在基因上无关的个体。Trivers认为如果帮助行为可以获得其他形式的回报和一种强烈的道德情感,帮助没有亲缘关系的个体则有道德进化的意义。同时这样的道德情感使得人们能有效利用舆论做出决策。[7]最后,微观层面上进化路径的亲社会行为反应到群体层面,则表现为群体选择。群体选择认为拥有大量利他者和自愿奉献者的群体会在竞争中大大优于拥有自私个体的群体。[8]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在神经科学和生物学上的进展。Buck认为左脑在亲社会行为的激发和情感的动员上优于右脑,同时对于移情状况脑神经的波动也存在相关研究。[9]
在以进化生物学的路径概述亲社会行为来源之后,在特定场景下关注帮助者和被帮助者的互动情境构成了中观层面上考察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内容。Latan'e&Darley的研究构造了旁观者介入的模型,包括确认他人是否需要帮助,承担社会或他人的责任以及决定采取帮助行为等一系列流程。[10]Piliavin以经济学的视角对帮助行为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认为人们只有在评估环境,衡量可能的花费和获得的收益后才会采取利他行为。[11]在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性研究方面,中观层面的研究更关注给定情境下的行为动机,包括三个方面:学习机制,社会和个人的规范和标准,移情和情感的激发。[12]在学习理论看来,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了帮助他人的技巧和社会责任感;Dovidio认为像社会责任感和互惠等社会规范会有效地促进人们维持他们积极的社会评价,从而获得他们的理想目标并满足个人需要。[13]同时,也有学者认为短期内的行为激发并不能完全理性考虑长期收益,而移情,即与被帮助者感知同样的情感和地位,成为了即时动员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研究概念。[14]
最后,还有一些研究从更为宏观(主要是组织)的框架下探讨了具体的亲社会行为。Organ提出了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意指组织成员自愿提供的超出指定职责之外来帮助组织发展的行为,并认为此种行为有效地加强了组织运行效率。[15]Spector在对组织公民行为动因的研究中,提出了以情感为中心的解释模型,认为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激励模式促发了成员积极的情感,从而使其自愿为组织提供帮助行为。[2]同时,对志愿者的研究也代表了宏观层次组织框架下的个体研究,Omoto&Snyder认为作为亲社会行为的一种,志愿者行为与人际交往中的帮助并不一致,它更少由个人责任感激发,提供行为本身的目的更多是奉献给相关组织并获得组织成员资格。[16]
本文主要以北京大学BBS版务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的问题是BBS版务为何会在没有直接物质激励的前提下仍自愿提供劳动促使BBS正常运行。这一问题实际是对自愿工作何以发生这一理论问题的具体化阐释。就这一研究而言,本文主要着重于回答如下几个层面的问题:1.从个体层面来说,从普通的论坛成员成为版务需要什么样的过程?2.在版务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过程中,网络身份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版务对于基于虚拟网络形成的社会关系有着什么样的看法?而社会网络对于版务又有什么样的评价?3.在BBS组织管理的角度来说,版务能在多大程度和意愿上奉献自我时间、精力与版务工作?4.最后,成为版务的个体是否会努力地寻求论坛内更高的社会位置,以及什么机制促使他们自觉地向上流动?
针对上述研究问题以及前述理论框架,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首先,宏观层次上的亲社会行为和Markus的研究都认为当个体组织成为群体后,组织本身的变量成为重要的动因。版务身份的获得、培训和控制机制、BBS内部整体的制度建设都成为促使版务提供工作的重要因素。其次,在中观层次上,BBS内部会形成基于版面的亚群体,这样的群体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并形成对于版面的高度认同从而共享某种意识形态。不仅如此,虚拟社区中发展出来的现实情境中频繁的交往也形成了相应的社会网络,网络中的位置决定了信息获得的多寡和完整程度。版面成员会源于这样的动因而自愿提供工作成为版务。最后,在微观层次上,版务个体可能会由于情感激发和口碑评定的影响,有意愿为熟知的群体做出奉献,并希冀获得朋友圈内较高的印象评价。而这样的口碑影响,不仅使得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感增加,也有益于获得更多互惠性的他人帮助和信息共享。
在上述研究问题和解释假设的基础上,本文在微观和宏观的层次上,将自愿工作的动因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组织管理意义上的外在制度激励,涉及群体成员资格的管理、版面规则以及组织层级结构,侧重于组织的变量;二是社会心理学上的内在制度激励,包括社会网络中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口碑评定和群体认同、统一文化,侧重于个人的变量。
1.群体成员资格的管理
从组织管理意义上考察北京大学BBS工作人员为何自愿提供服务,首先需要看人们如何在组织中获得成员资格,而组织又如何管理成员资格。群体成员资格是社会心理学范式的核心概念,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的集合。这些个体认为自身是同一社会范畴的成员,在对这个群体和群体成员资格的评价上有一定的社会共识,即至少有一个他者的承认。[17](P15)
要成为版务组首先需要注册成为论坛中参与讨论的成员,北京大学BBS论坛依据兴趣、地缘、内容性质分为不同版面,每个版面都有大致2-3名版务。成为版务首先需要向未名站务提出申请,申请公示后,还需进行投票连署,当然,版面活跃度不同所获得的赞成票数也会不一致,因此申请成为版务者一般为版面谈论参与活跃度较高、并为大家所熟知的账号所有人①在访谈资料中,除却版面明文规定之外,版务还提到投票过程中禁止拉票行为。。在经过投票程序以后版务并不能直接上任而需要经过BBS站务系统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版面规则书面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要求能在Telnet下对BBS进行管理②为一种登陆论坛的软件,在此软件下登陆可以进行WWW下不能进行的操作,譬如删除主题帖、封禁账号等从而方便管理。,经过考核并成功后才可成为版务。获得版务群体资格后会获得论坛中账号的一致认可,并具有封禁账号、置顶以及删除主题帖等权力。因此,在北京大学BBS论坛版务成员资格的获得过程有着严格的控制和考核机制,构造了一种高门槛的入会条件。而在相关的研究当中,经过很大努力(通过参加一次入会仪式)才加入某团体的人,比那些毫不费力就成为该团体成员的人,更加喜爱这个团体。[18]获得群体成员资格的难度正向刺激了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而同时成为版务的条件是需要获得投票连署,需要获得论坛内部成员的认可和赞成,这也反过来促进了版务对论坛组织的归属感。而这样的归属感,使得外在性的管理群体成员资格的制度在成员的心理过程中内化,促使了他们提供自愿的工作和服务。
2.版面规则
北京大学BBS论坛的规则包括站内规则和版面规则,根据不同版面的性质和内容制定了不同类型的规则,规则包括规定如何发帖、共享特定资源的形式以及限制恶意灌水和广告等。在运行功能完善的组织中,良好规则的制定使得参与成员可以通过调整来适应他们独特的需要。版面规则促使成员自主提供自愿劳动的另一种激励机制是,成员特别是版务可以自主进行讨论和投票参与制定版面规则的过程。版面规则会不断变换以适应成员的需求,而在制定和变化过程中站务和版务对此有决定权,能够与版面成员进行讨论以获得执行,并在讨论过程中运用投票机制。这样的讨论和投票过程构造了版面平等、公正的氛围,成员会更为活跃地支持版务工作并参与版面讨论。同时,对版面规则的决定权和讨论的组织权也极大地增强了版务的自我效能感,[19]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会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项活动并采取行动。版面规则制定过程中成员的参与度和版务自我效能感的增强,促进了版务会自愿和积极地管理版面活动使得论坛得以正常运行。
良好的组织必须能够对那些违反组织规则的成员进行惩罚,并且能够以低成本的控制机制来解决组织内的冲突。在北京大学BBS论坛中,版务有版面管理的相关权力,包括封禁不符合版面规则的论坛成员、删除不合规定的主题帖等。同时也对应了相应的责任,包括整理版面、精华区设置以及对上站次数等都有严格规定,如果版务一周内都未曾上站,将会在站务版面上通报。除此之外,未名论坛对不合理运用权力以及未充分履行责任的版务也有相应的控制和惩罚机制,表现为仲裁制度,即对版面管理人员的操作提起仲裁或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弹劾。发起仲裁和弹劾需要提交书面申请和相关证据,并需要20位以上版务进行联署,由仲裁团成员进行审批,审批完成后也可对结果进行复议。根据案件状况,仲裁团会做出“维持版务管理行为”,“版务管理行为不合理,应予以改正”,以及“对版务的管理行为认定失职、严重失职等,并给与警告、免职”等处理意见,仲裁团将该处理意见交付站务委员会,并敦促站务委员会执行,版务应根据判决结果对管理行为及版规进行相应的完善①《北大未名BBS仲裁团管理办法》第一章第六条,第三章第十七条。。论坛的控制和惩罚机制则主要表现在对组织成员资格的驱逐,以及公示对版务负面评价。由于该论坛并非和大众论坛一样实行账号虚拟化,而是半封闭性的论坛,真人化的对应和频繁的线下活动会使版务的被惩罚产生强大的舆论压力,最终会使得版务为保持群体资格和获得良好评价合理使用权力和履行义务,从外在制度层面提供了激励版务自愿劳动的可能。
3.论坛内部层级结构
广义上的北京大学BBS论坛论坛是一种非典型性的组织形式,由一定成员组成为实现特定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组织内部有明确的层级结构并存在特定的晋升机制。版面普通成员通过频繁的版面发言活动、对版面操作技术的培训、版面规则制度认识的考核以及获得版面成员的认可(投票制度)而成为版务。成为版务之后,如果在担任版务期间任务完成突出、并没有遭到弹劾或仲裁,版务即可成为区务,区务可以对区内版务进行监督和管理,并进行区内建设。区务表现突出后可晋升为论坛站务。在“版务—区务—站务”的晋升技术中呈现出严格的金字塔型结构,版务人数众多、区务较少而到站务则屈指可数。这样的晋升制度展示了晋升的激励,即版务可依靠良好的完成版务义务以及恰当行使版务权力,获得稀缺的上升机会。
这样的组织层级结构构造了激励版务自愿提供良好服务的晋升组织制度,然而我们首先需要明了这样的晋升带来的并不是物质或福利上的增加,版务、区务乃至站务所提供的工作都是没有物质报酬的。我们可以认为制度上的提升带来的权力增加直接刺激了人们工作行为上的表现形式。除此之外,北京大学BBS也在制度上构造了更为直观的口碑制度促使版务为了获取更好的口碑而积极往上晋升。比如,每年该论坛都会评选出十佳版务,并会有奖品发放。除此之外,论坛组织内部还构造了生命力、发帖数等级、原创分等区分制度,表现良好的区务以及站务生命力都为最高值999,代表的是对未名发展和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普通成员的生命力大约为364。
综上所述,从组织制度层面来观察北京大学BBS论坛的成员资格制度、版务权力和义务、控制惩罚制度和组织内层级结构,论坛虽然为小范围的虚拟社区,却依然呈现出了制度明晰有效的组织架构形态。韦伯构造了理想化的组织制度模型——“科层制”,并认为科层制比其他组织形式更具有“技术上的优越性”,组织形式越接近科层制的理想模型,就越能有效地实现其目标。北京大学BBS论坛的组织制度拥有科层制的如下特征:明确的权威等级、严格缜密的规则、组织内部明晰分工、权力依附于职位而非个人。[20]而这样的科层制管理是否外在地促使了版务在没有物质激励的前提下,自愿提供劳动的行为过程?仅有晋升制度和相应口碑激励的未名BBS是否在单一维度上激励了版务,是否还存在与外在环境的互动,版务作为个体的行为模式和心理过程的影响?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考察版务作为行动个体对目前的论坛组织管理过程有着何种认知,以及他们自身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模式。
在组织框架下探讨了促使版务自愿提供工作的外在激励机制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透视版务在提供劳动过程的心理过程,即自愿工作内在的激励机制和心理回报。
1.版务的社会网络形成
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社会网络关注的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21]显然,在BBS论坛等虚拟社区中,个体的身份不仅成为某种符号的象征,它还会跟人们现实的社会身份出现重合,实现与真实社会的互动。
我们在访谈一名同时担任系版、神话传说版和科幻版三个版面的版务H同学时,她说“进入大学后最开心的就是认识了BBS上的人,大家也没有什么利益关系”。局域性的网络显示和ID申请时的实名制造成了论坛中交往极其频繁和重复,并且会发展到现实生活中来。H同学提到在初次版聚的过程中,大家都会先报自己的ID,再说明自己的院系、年级、籍贯之类的特征。这样的版聚使得网络身份和社会身份得以完全重合并发展出了一种持续、稳定的互动模式。他们会定期版聚、假期出去旅游。这样的互动行为和网络内部的交往使得H同学认为BBS是一个“有爱”的地方,并认为这样的因素支撑了她担任版务中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并形成了她的责任感。因此可见,论坛提供了不同院系、背景的同学一个网络的沟通平台,并使得网络身份和社会身份一致,形成有稳固情感联结的社会网络关系,亲社会行为理论中的情感成为了北京大学BBS内部成员自愿承担版务工作的诱发性因素。
虚拟网络内部的情感联结虽然会给予版务价值上的支持,从而为其提供自愿工作奠定基础,然而有一个问题无法回避,BBS内的个体即使不承担版务的工作也仍旧可以在社区内部发展出自身的网络关系,并且不需要提供任何无偿劳动。因此,基于论坛形成的“有爱”的社会网络显然并不能完全解释版务亲社会行为的产生。而在文献回顾中,对于采蘑菇社团的研究认为社会网络会发展出结构性的社会关系,存在相应的结构洞,结构洞联结的节点越多变就越可以获取更多资源。[22]由于版务作为网络中的个体比普通成员连接了更多个体,因为会获得更多共享性资源,包括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群内个体的帮助。然而在深入了解版务的过程中,这样的研究假设同样没有得到证实。版务都认为在BBS内部形成自己的社会网络会给自己带来相应的社会资本,从而获得各种类型的帮助。但与此同时,他们也都一致认为这与当版务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成为普通ID和什么版务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成为论坛普通成员,积极参加版面活动每个人都可以进入这样的社交网络,获得相应的社会资源,比如说course版可以有很多课堂资料,intern版有很多实习信息。
因此,在动机性考察中,原有基于社会网络发展的获得更多信息的研究假设并不能被证实;相应地,情感性支持则具有较大的效应。在论坛版面交往和版聚活动发展的社会网络给予了版务最直接的激励,但也不能完全解释为何网络内普通成员并不会主动承担版务职责而版务会自愿提供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模式。
2.口碑评定策略和荣誉机制
在我们的研究假设中,名声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概念。H同学的访谈中也曾提到“支撑BBS的不只是有爱,还有责任感”。版务是否会在社交网络中形成“有责任感的”个体并获得良好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本身是否可以激励版务自愿工作的产生?这样的评价是否可如研究假设所说获得网络内部成员互惠性的利他行为?顺着这一思路,口碑评定的概念被纳入我们的解释路径。
在社会心理学的框架中,口碑评定是间接互惠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认为每个个体有被量化的口碑分数,在生命起始时s=0。当两个个体互动时,若助人者提供帮助其s增加一个单位,若拒绝提供帮助则s减少一个单位,辨别者依靠口碑评定策略决定是否提供帮助:每个个体有不同的策略(计为K),当受助者的口碑分数s大于等于k时才提供帮助,否则拒绝提供帮助。[5]但口碑评定策略有其局限性,真实互动中除非在规模很小、互动异常频繁的群体中,个体的口碑分数不太可能被所有群体成员感知。而在北京大学BBS论坛中,虽然同质性的背景互动较为频繁,但是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特征,也造成了口碑评定策略在促使版务提供自愿服务中发挥复杂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探究口碑信息不完整以及评定虚拟化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X同学曾经作为七区的区务,同时也是“水车”①水车即是经常在版上发表主题帖或回帖的ID,大部分回帖量都上万,并且极度活跃。。她说:“并不是因为当版务大家才认识我,而是我平常就喜欢在版上聊天啊,经常发帖,大家才认识我,所以我也乐意当版务了”。由于北京大学BBS论坛对版务进行口碑评定的成员并非是论坛内所有参与者,仅为较活跃而频繁互动的成员,这既使得虚拟社区内的口碑评定信息完全公开,同时也使得口碑评定策略在互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个体较高的信息暴露程度会使得人们对个体的评价也会较高。[18]同时X同学也说到“大部分人还是觉得版务很靠谱的,比如说我当区务是因为之前的区务认为我当版务时很靠谱,所以想培养我当区务”。在访谈中被访谈者肯定了口碑评定的重要性,在互动频繁的群体当中每个人都为获得良好的口碑而努力。良好的口碑不仅造成了成员高度满足的心理回报——对自我正面的肯定,同时也使得互惠行为产生——人们仅会帮助评定分数较高者。如一名系版版务G同学提到她将一个快要“旱”①旱的意思是说版面没有人灌水,没有人发表帖子,未名BBS站务会对相关版面针对具体情况封版。的版建立起来了,会有很多同学过来交流,大家都说这是她的“政绩”。实际上,北京大学BBS论坛组织自身构造的荣誉机制也融入了口碑评定的策略,“生命力”“原创分”“十佳版务”“政绩”等组织内部主动评定版务的机制,通过将网络内部版务和版面活动成员区隔开来,强化了口碑评定的策略,既实现了间接互惠过程的可能,也实现了虚拟社区内部版务自愿提供劳动的现实。
3.群体认同及共享的意识形态
在对于外在动因的讨论中,对群体成员资格管理、版面规则和控制惩罚机制的探究和内在动因一起,呈现了北京大学 BBS论坛另一个重要的特征——论坛内成员构成了一个有着共享意识的群体。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结构,彼此之间能够相互识别、交流、影响。成员有共同的目标,成员对群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且群体内有结构和共同的价值观等。[23]
鉴于BBS自身的性质和划分机制,每个版面由地缘、同系或同样兴趣的人群组成,这自然造成了群体内部稳固的结构和形态。如在对一名曾经任职于某系版版务T的访谈中,他说到:“我觉得大家都挺喜欢在版上交流的,我对系版的感情挺深的,在卸任之后也常会在版上和大家聊天。我始终觉得在系版上有种归属感,我也会尽力帮助那些来系版上问问题的人。”与论坛内部普通注册人员并非单独属于某个版面不一致,版务对自身所任职的版面有特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群体认同是个人拥有关于其所从属的群体,以及这个群体身份所伴随而来在情感上与价值观上的重要性知识,[24]这也成为版务自愿担任版面管理工作心理上强大的动因。而在问及对整个未名论坛而非版面的看法时,M版务说:“我觉得未名(北大BBS论坛)其实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我为什么愿意当版务是因为真的喜欢这个地方,我觉得它真的体现了北大很自由的氛围,而且里面也很体现各种北大人的个性。”由此可见,北京大学BBS这个虚拟社区实质上共享了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上的文化,群体内成员共享同样的知识体系和价值取向。整个论坛共享的文化意识形态使得成员获得高度的群体认同感,而版务作为更加深入的群体参与者和奉献者,则更乐意和自愿为未名论坛的发展和建设做出自我的贡献。
在对版面组织制度的考察和版务的访谈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首先,在北大BBS论坛中,获得成员资格的准入门槛的设计加强了版务的认同感,版面规则和控制惩罚机制都从外在层面刺激和约束了版务的行为,增加了版务的自我效能感,实现了论坛内个体自主承担版务工作的可能;其次,论坛内部组织似乎形成了某种类型上的“准科层制”,虽然没有组织管理中明显的物质薪酬激励,但是职位上金字塔型的晋升结构、组织内部明晰分工以及其他无形的荣誉和奖励机制都直接刺激了组织内部成员自主地进行职位的向上流动,从而承担版务工作并希冀获得组织上的晋升以及其他指标性嘉奖;再次,仅有晋升制度的科层制并不能完全解释版务亲社会行为的产生,透视版务作为行为个体的内在心理过程可以发现,版务在基于BBS这个虚拟社区中发展出来的现实社会关系网络极为重要,这样的社交网络直接提供了版务采取亲社会行为的情感支持;此外,社会网络中的口碑评定成为刺激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较高的口碑分数会促使版务维护自身形象并藉此获得互惠性帮助,而组织内部本身的荣誉机制进一步强化了此种机制;最后,群体内部共享的意识形态和版务强烈的认同感激发了亲社会行为的产生,群体的情感支持和社会联结模式成为支持组织内自愿行为的重要力量。
我们将此研究结论与之前的研究假设进行比较,可以明显发现,利用更高的网络结构位置从而来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以及他者的帮助行为的动机假设并没有被证实,反而社会交往意义的情感机制和口碑名声成为了解释性变量。而在基于个案的访谈和资料的分析中,在这一BBS论坛中,版务自愿承担工作实质上有着两重动因:外在制度上的激励和内在心理过程的支持模式,这二者最终实现了在没有直接物质激励的前提下版务亲社会行为的产生。
在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中,“组织公民行为”通常被定义为未被正常报酬体系所明确直接规定的、员工的一种自觉的个体行为。这种行为有助于提高组织功能的有效性;这些行为一般超出了员工的工作描述,完全出于个人意愿,既与正式奖励制度无任何联系,又非角色内所要求的行为。[15]而北大BBS版务提供自愿服务的行为,一方面呈现出和组织公民行为相似的地方,如都为员工的自觉个体行为,并最终促进了组织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又和组织公民行为存在明显不同,组织公民行为理论中的行动个体通常受组织薪酬制度的激励,而BBS内部版务的自愿工作则没有任何物质报酬的激励,完全出于行动者的个人意愿。因此,考察北大BBS版务组为何会自愿提供服务给组织,对于促进组织中公民行为的产生从而保持组织绩效有着重要意义。
在以往有关为BBS论坛提供自愿工作的动因研究中,组织制度通常被视为重要的激励因素。职权明晰、良好的晋升制度以及荣誉机制等都是刺激版务志愿工作的重要因素,并成为组织内成员自觉执行职务外利他行为以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然而,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显然更强调了个体行为的心理过程本身。在传统的科层制组织理论中,组织内部成员发展出的社会关系网络成为非正式关系,阻碍了组织的正常运行和公私分离;而在本文的考察中,作为“准科层制”的北大BBS所发展出的与科层制相背离的非正式关系,不仅未成为组织正常运行的滞阻因素;反而由于网络身份和社会身份的高度重叠,发展出了频繁互动和有稳固情感联结的社会关系网络。这样的社会关系网络不仅提供了内部成员自愿奉献自我精力和时间的情感支持,也使得内部的口碑评定极为有效,从而促进了组织内部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使得组织公民行为能够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
顺着上述结论,对于北大BBS版务组的考察实际还可以提供一种促进组织公民行为的新思路,从而实现组织在依靠制度运行之外促进组织效度的可能。回到亲社会行为自身的理论框架下,北大BBS版务组这个特殊群体的考察似乎可以让我们从更为全面的角度来阐释亲社会行为的动机过程。进化心理学主要从个体心理的角度对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全面阐释,然而在对北大BBS版务个体的考察中,我们可以发现从进化适应性或互惠的角度并不能完全解释版务自愿工作产生的原因,反而凸显出了群体因素的重要作用。在对版务进行深入访谈的过程中,依靠帮助他人获得回报(信息、资源等)的逻辑并没有被证实;在该论坛内部,版务提供的公共资源完全开放给所有成员共享,反而让社会网络的心理回报显得极为重要。版务与论坛中活跃的个体形成了极为稳固的交往模式,并对此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共享的意识形态。而口碑评定也并非成为实现间接互惠的主要策略,版务追求高口碑的评定分数主要基于在群体内部较好的印象、评价。除此之外,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也与外在制度环境极为相关,制度本身的设计也成为促进亲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群体资格获取的制度安排、对群体内个体的约束和控制制度以及权力职责的晋升制度,都成为了以往在解释亲社会行为理论中没有被涵盖的新因素。因此,我们在考察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和后果的过程中,从个体心理过程和机制出发,拓展到宏观的群体过程以及外在环境的影响极为必要。
[1][美]弗里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马风才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Paul E.Spector,Suzy Fox.“An emotion - centered model of voluntary wok behavior:some parallels between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2(12).
[3][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王磊、王甦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4]Trivers RL.Natural Selection and Social Theory.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5]杜月.进化视角下的间接互惠行为:评《道德体系生物学》及其开启的间接互惠行为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3).
[6][美]D.M.巴斯.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M].熊哲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Trivers,R.“The Evolution of Reciprocal Altruism”.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1971(46).
[8]Wilson J.“Volunteering”.Annu.Rev.Sociol.2000(26).
[9]Buck R.“The genetics and biology of truelove:prosocial biological affects and the left hemisphere.”Psychol.Rev.2002(109):739.
[10]Latan'e B,Darley JM.The Unresponsive Bystander:Why Doesn’t He Help?New York:Appleton-Century -Crofts.1970.
[11]Dovidio JF,Piliavin JA,Gaertner SL,SchroederDA,Clark RD III.“The Arousal:Cost - Reward Model and the process of intervention:a review of the evidence”.See Clark 1991.
[12]Louis A.Penner,John F.Dovidio,Jane A.Piliavin,David A.Schroeder,“Prosocial behavior:multilevel perspective”,Annu.Rev.Psychol.2005(56).
[13]Dovidio JF.“Helping behavior and altruism:an empirical and[17]conceptual overview”.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ed.L Berkowitz,vol.17,pp.361 – 427.New York:Academic.1984.
[14]Frans B.M.de Waal,“Putting the Altruism back into Altruism:the evolution of empathy”,Annu.Rev.Psychol,2008(59).
[15]Organ D W,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The good soldier syndrome,M.Lexington,MA:Lexington Books,1988.
[16]Omoto AM,Snyder M.“Sustained helping without obligation:motivation,longevity of service,and perceived attitude change among AIDS volunteers”.J.Personal.Soc.Psychol.1995(68).
[17]H.Tajfel,J.C.Turner,“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in S.Worchel ,et al.,eds.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icago:Nelson - Hall.1986,
[18][美]艾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M].刑占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7.
[19][美]A·班杜拉.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缪小春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3.
[20][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1][美]林南.社会资源和关系的力量:职业地位获得中的结构性因素[J].国外社会科学,1999(4).
[22][美]罗纳德·伯特.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M].任敏等译.北京:格致出版社,2008.
[23][英]布朗.群体过程[M].胡鑫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4][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