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与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4-08-15 00:44黄海波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红色

黄海波

(中共徐闻县委党校 办公室,广东 徐闻 524100)

一、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关联

甲午战争以后,资产阶级革命在神州大地进行得如火如荼,经过努力和抗争,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府,不过革命的成果也很快被窃取,从此,中国深陷军阀混战。失败的原因,除了资产阶级不能够代表广大的人民群众之外,还在于缺乏先进的理论作为行动指南,找不到正确的巩固制度、建立秩序和发展生产的具体手段。就在中国人民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中苦苦挣扎时,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属于它的曙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首先被极少数先驱者接受。这就使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后,就面临着如何大众化的问题。现在看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模糊的概念、理论转换成为人民群众能够理解和掌握的具体的、清晰的过程。红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入全面、彻底的过程。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力量。文化一定具备传承的价值。马克思说:“人民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①。所谓红色文化,这里专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和从事国家建设中形成和传承着的各种文化样态。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强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独立的运动。他们的理论也应该是绝大多数人要掌握和理解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受众主体必须普遍化,而人民群众通过身边容易理解的红色文化,更加认可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每个时期的红色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结合,都会产生不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等;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了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汶川救灾精神等。在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红色文化的发扬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抛开红色文化来研究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那么,我们缺乏具体感。因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单一的理论,更不是空洞的学说,是实实在在的,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而红色文化是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历经沧桑岁月的洗礼并实践的,且依赖人民群众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通过把红色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可以提炼出它们存在的价值和具备的生命力,从而对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红色文化嵌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部价值

马克思首次揭示了社会运动的物质性,揭示了社会运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社会的活动一定要“人”作为主体来参与,而人的行为、语言自然而然又受到自身客观意志规律的影响和驱动,所以,人就具备创造能力和接受信息的能力。“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和重复性活动都是文化的物质载荷形式,它们的现实运转分别实现着文化的创造性和文化的继承性这两个基本特征。”②在红色文化的创造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无数马克思主义者和普通人民群众的脑、口、手,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的越来越紧密,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发挥越来越具体的指导作用。到此时,它已经不是一个传入品,价值在于能够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中国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毫无疑问属于中国文化的宝贵部分,应当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和热爱。但有一个问题是,过去有很多人真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有很多人是真正的热爱马克思主义,现在却有相当多的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概念、理论很模糊、缺乏牢固信仰。这不禁令人思考,既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经大众化了那么久,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我认为,也许就马克思主义而言,概念、理论依然是枯燥的,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亲身体会或者感受到的价值东西。因此,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红色文化能够提供或者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亲切感,实实在在的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作用。

1、政治价值。红色文化中的“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处革命遗址、每一个革命事件、每一种革命精神,都在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展示着中国共产党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都在以不容置疑的证据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热爱祖国、依靠群众、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思想道德境界。”③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红色文化的诞生,两者之间是紧密联系并且是存在因果关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由老一辈的哲学家艾思奇提出的,毛泽东在1938年10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也再次重申了这个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前提,反过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由此,毛泽东提出了“实事求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原则,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共产党的利益紧密相连在一起,巩固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一部红色文化史,就是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同时,红色文化蕴含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谛。马克思指出:“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④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民族的领头羊,必然要有一个思想作为自身的领导和理论基础,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恰恰满足了这样的要求,所以,我们才有了安源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才有南昌作为“八一”军旗的升起地方,才有井冈山作为革命的摇篮,才有瑞金作为人民政府诞生之地。这一切都说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政权的建设问题,马克思主义不是自始至终都是符合中国的具体情况的,它的理论必须建立在人民利益之上,反过来,人民才会支持和拥戴共产党政权。为了提高党的高级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中国分别建立了浦东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这三个干部学院都是和充满浓重的红色文化地方有关。学员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也在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尤其是对于执政党而言,若要保持旺盛的政治生命力,首先在理论上不能停顿,必须保持意识形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不断用先进文化推进理论创新,以更好地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⑤

2、精神价值。“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⑥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行为,红色文化来源于社会,也同样来源于人民。红色文化是观念形态上的一部分,它的使命就是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与人民,代表先进文化的建设方向,代表民主法制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精神。人的精神空虚,是因为缺乏一种动力,缺乏一种文化的修养。中国在革命战争中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是和红色文化的建设分不开的,那时候的人,尽管物质很匮乏,但精神很高昂,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以小米加步枪取得了一次次战争的胜利,徒步行走万里长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内涵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和其他马克思主义者,能够用它去解释、改造现实,唤起人民去追求理想,追求幸福。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让参加革命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剥削阶级,为什么要争取民族独立。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文化的途径,包括通过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红歌鼓舞着广大人民的奋斗热情和信心,比如罗宗贤的《刘胡兰》、曹火星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马可的《咱们工人有力量》、郑律成的《八路军进行曲》、以及《东方红》、《绣金匾》等;除了红色歌曲还有其他的红色文化形式进行传播,1928年组建的红色宣传队,井冈山时期的士兵委员会和游艺晚会,1929年组建的农村新戏团和红色剧团,1930年成立的俱乐部和战士业余演出队、1932年成立的八一剧团,1933年成立的蓝衫团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军旅剧团,1934年成立的中央苏维埃剧团等等。1940年初,毛泽东明确提出:“在现时,毫无疑义,应该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加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没有这种宣传和学习,不但不能引导中国革命到将来的社会主义阶段上去,而且也不能指导现时的民主革命到达胜利。”⑦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精神价值的引导显得异常的重要和紧迫。在一个某种程度上有些物质横流、道德境界模糊、理性乏力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提供的是一股清风,一弯溪水。红色文化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路径传播,能够积极的引导人民群众,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种重要力量。

三、发挥红色文化的积极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过巨大的促进作用。当代社会更加需要红色文化,这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利益所需,是社会文明、民主、富强的表征。因此,我们应把红色文化发扬光大,激活出有生命力的因子,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并指引人民行动。

1、回归人性关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所彰显出来的是实践本性,强调理性要回归生活世界。那么,人就会成为生活世界的主人。马克思曾经论述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认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的特性,在《共产党宣言》中已经明确告诉我们,“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第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指向是为“人”而服务,是它的光辉点、是它生命力的归宿。也只有这样,它的理论才具备基本的人民性、先进性、时代性。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说:“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⑧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⑨第二,民生问题是人性关怀的转化。目前,许多革命博物馆、革命遗址等都是免费参观,也是爱国教育基地。必须通过这些载体弘扬革命精神,努力振奋当代人开拓创新、勇于直前的的精神。如重庆市,曾经是国民党的陪都,那里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有红岩村、渣滓洞、白公馆等历史的实体财富,也有国家级的全国爱国教育基地的“红岩魂”。每一年,大量的政府官员从四面八方到红岩魂来缅怀革命英烈。如果做得好,广大干部党员通过“红岩精神”熏陶,在工作中就会或多或少地促使他们形成求真务实之风,以扎实高效的良好作风和雷厉风行的执行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就是要真正抓住人心、赢得群众,这样,才有生命力,才是时代的要求。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通俗易懂的红色文字、语言、音乐等的传播途径,使广大的人民群众普遍能够接受,从而真正的大众“化”。也只有人民普遍接受“红色文化”的价值观念,民生问题才会得到全面的解决。

2、保持党的理论生机和活力。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人民利益的维护者,是时代发展的推动力。党的先进性必须要有先进的理论作为基础,理论不是从课本到课本,不是本本主义,它要扎根于实践的土壤,才能够焕发生机和活力。毛泽东同志说:“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⑩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躲藏在高高的庙堂里,它必须要回归现实,置身于人民群众中。马克思早就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⑪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而红色文化是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载体。宣传党的理论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首先是一支马克思主义队伍,它的指导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现实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领导人民从事实践,因此,必须通过学习,及时了解马克思主义与实践、与人民大众的结合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⑫胡锦涛强调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时说到:“各级党委和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都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来谋划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和改进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⑬红色文化不仅仅是中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而且与革命精神、爱国精神、集体精神、奉献精神等融合一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归根结底,就是要使老百姓能够普遍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而党的生命和活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因此,他们之间存在逻辑的关系。红色文化更多的是一种价值,是历史需要传承的“善”精神,红色文化不是独立存在,是伴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从而进一步的升华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是人民利益的政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红色文化的价值挖掘,自然为党的理论提供更多生机和活力。

3、保护与开发红色文化遗产。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界定,红色文化遗产是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解放28年的历史阶段内,包括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馆、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因此,红色文化可以大致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指的是遗物、遗迹、遗址等,精神文化主要指的是革命精神、爱国精神、集体精神、民族精神等,其中精神文化是“国家经济、政治的反映,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同时又具有重大的价值导向、思想阐释、道德规范及平衡社会等作用。精神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⑭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理论话语和生活话语两种方式,理论话语具有晦涩、不透明、模糊的特征,生活话语具有平实、朴素、鲜活的特征。红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能提供生活话语,每一个遗物、遗迹、遗址,每一个红色歌曲、红色故事,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保护好、开发好红色文化遗产,就是一次大规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一种文化教育、爱国教育等多方面的结合体。比如说苏区文化,它承载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甘于奉献、甘于斗争的革命人的品格。通过保护红色文化,促进红色文化经济的发展和良性互动,不仅是一种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很好途径,也是发展革命老区经济的重要举措,是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归宿。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这个“自由”必然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行和演化,本质就在于使人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人民群众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最大化的诉求,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讨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红色文化得以传播,又实现经济价值,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深化,是一种共赢的最佳临界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毫无疑问,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①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7版,第 603、292 页。

②蔡俊生:《文化和文化的社会价值》,《社会学》,1992年第1期。

③李康平、李正兴:《红色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1期。

⑤熊扬勇:《论中国红色文化软实力及其提升战略路径》,《理论导刊》,2010年第2期。

⑥⑦⑧《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694、706、1004 页。

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第373页。

⑩《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05页。

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⑫《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9年9月28日。

⑬《十六人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版,第648页。

⑭曾丽雅:《中国共产党精神文化发展历程论略》,《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红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红色是什么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红色在哪里?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追忆红色浪漫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