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2014-08-15 00:45涂冰燕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建设

涂冰燕

一、城市社区文化的理论界定

城市社区文化是在特定地域内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步形成和创造出来的, “它既是社区生活的一部分, 又是整个社区生活的写照与反映。相对社会文化而言, 城市社区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亚文化, 通过不同的层面来反映社会文化的内容。”[1]城市社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总和。它对人民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道德情操等具有重大的影响。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起来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行为模式等文化现象。如该区域内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生活习俗等。

社区社会结构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社区文化构成的多样性,从文化主体来看,社区文化主要有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文化精神是社区文化的核心,是整个社区文化的灵魂和根基。文化精神是社区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区居民创造性开展各种活动的动力和指导思想。一旦确立了特定的社区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它们就成了居民追求的行为准则和舆论评价标准。其作用就是塑造居民精神,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境界。其次,文化行为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外显形式,是居民在交往、生活、学习、娱乐等过程中形成的,主要体现在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社区文化活动、交往方式、风俗习惯、道德风尚等具体领域,这些活动实际上反映出社区的风尚、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等文化特征。第三,文化规范是社区文化中的行为准则,是约束个体行为的有效手段。社区文化规范是社区文化精神的具体表达,使社区生活从无序走向了有序,减少了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增强了社区的文明和谐。

根据功能的区分,城市社区文化可以分为社区公益文化、社区娱乐文化、社区民俗文化、社区群体文化、社区科教文化、社区观念文化等。社区公益文化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精髓,是社区文化的核心。社区公益文化主要是依托各种公共文化和服务设施来开展的,为居民不仅建立一个相互沟通和联系的平台,而且提供了一个学习认知的平台。社区娱乐文化是以社区的娱乐设施和机构为载体开展的具有一定盈利性的社区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和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活跃社区文化氛围,提高居民社区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社区民俗文化是指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传统,并以这些风俗习惯为历史记忆而形成的社会交往与聚会等活动。发掘和延续社区民俗文化,是发展社区文化的重要途径,甚至对于社区的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社区群体文化是指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而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群体性和参与性很强的文化体育活动,能够有效打破日常生活中的界限和隔阂,创造一种亲密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居民对社区具有更加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科教文化主要包括科学知识普及和社区教育文化。向社区居民推行科学和人文知识教育,宣传和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用科学的思想引导人、丰富的知识培养人、文明的行为规范人,对于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社区观念文化主要指在社区生活的理想和生活价值观。是城市社区文化的精神内核,它不仅影响社区中的人的素质和社会生活问题,并且在无形中创造社区的整体精神风貌。在社区生活中,经常发现一些文化观念的语言,如“创建文明社区,创建美好家园”、“以邻为友、以让为先、互相帮助”等一系列关于社会、社区、家庭、邻里、健康、安全的文化宣传标语,这些就是社区的精神文明。

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涌现出了一大批环境优美、社区服务完善、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秩序稳定的新型社区,与之相应的城市社区文化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由于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时间相对较短,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相应文化建设、文化资源投入有限,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还不完善,因此,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还存在较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社区文化建设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完善的社区文化建设管理机制是社区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在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还存在不少需要完善之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科学的长期规划,制度保障缺失。社区文化运行机制上行政化倾向严重。大多数社区在举办的社区文化活动中,每组织一次活动,从设计方案到实施过程,基本上都是由街道办事处牵头进行,上面怎么安排,社区机构就怎么做。

(二)社区文化建设硬件、软件失衡。随着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代化步伐快速推进,从中央到地方对于社区文化建设更加重视,无论从软硬件建设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以郑州市为例,特别是近几年,郑州市内城市社区发展速度推进之快有目共睹。从最初的社区办公面积仅有五六十平方,各种配套设施落后等,到目前大部分社区办公面积最低达到400平方标准,甚至有些较好的社区达到了1000平方以上,并且现在的社区图书室、活动室、棋牌室、文化广场等社区文化建设场地可谓一应俱全。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社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图书室书籍有限,疏于管理,甚至只是摆设,活动室、文化广场缺乏文化活动氛围,这些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浪费。缺乏有效的管理,是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软肋。在社区文化建设管理队伍方面,管理者的专业程度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文化管理队伍是联系文化建设和广大群众之间的桥梁,其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文化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社区文化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社区所拥有的经济自给能力有限,城市社区发展的资源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的供给,社区内各类公共机构与组织以及社区居民等捐款和提供各类设施的现象很少。同时,在城市社区中由于存在许多分属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不同层级的法人团体、事业单位、企业、公司等,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关心、重视不够,不愿将自己闲散的物质性资源拿出来让社区居民共享,使得社区资源未能更好充分的开发和利用。甚至一些社区与高校一墙之隔,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没有充分利用高校里丰富的文化资源。

(四)社区文化活动表现形式不够丰富。提起社区文化建设,大多数群众都认为就是举办文艺活动,唱唱歌跳跳舞,社区欢度节日,大部分也都是文艺演出和外出游玩。对于千篇一律的社区文化老面孔,不少人提出质疑:社区文化何时能创出一些新意来?如今,大部分社区都组建了自己的文艺团队,说拉弹唱等,确实给社区带来了不少热闹的气氛。但是,社区文化具有先天性的缺欠,大部分的社区文化存在形式比较单一、内容不够丰富、特色不够浓厚的缺陷,还有相当的文化活动仍停留在纯粹的游戏之中,如双升、打麻将等。

(五)社区认同意识薄弱,群众参与意识不强。“目前我国大部分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是由政府推动, 社区居民参与仍是以动员性参与为主, 社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2]社区认同意识是凝聚社区居民人心的基础性前提。然而,由于历史以及传统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城市社区居民彼此之间存在一种严重的疏离感,部分居民甚至有一种不屑与社区其他居民来往的优越心态,对社区共同事物和利益关心程度十分淡漠,造成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牢固的文化心理基础。目前,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是由政府推动,这就使得城市社区的居民参与仍是以动员性参与为主。这种动员性参与导致社区居民要么随大流,要么被迫参与,加之许多社区文化建设形式老套,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要求,社区文化建设与群众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普遍存在参与者老年人和青少年较多、中青年人少的现象。

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进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我们应当以十八大报告为主线,积极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的突破口,抓关键环节,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一)用机制激活社区文化推动力。社区文化建设内容广泛,涉及到政府多数部门和许多社会组织以及社区内的各个单位,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参与,研究组建科学系统的工作机制,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确立健全的社区文化建设机制,以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整体协调、有序运作、资源优化和长效发展,这既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同时,通过“改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管理体制,以便在客观上提升居民参与认知水平。”[3]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社区文化建设在组织运作、资金运作、资源管理、参与主体和实施范畴等方面都面临新的历史机遇,社区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社会转型期社区建设的现实,积极探索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运作协调化、资金运作多元化、制度运作规范化。文化资源是综合实力,积极扩大文化资源的储备,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作用,可以使社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协调发展,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对社区文化建设作用重大,要充分发挥社区文化资源的效能,就必须具有整体性意识和前沿性眼光,建立完善的文化资源发展规划,形成引入和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要确立长效发展机制。推动社区文化间的长效发展,就必须实现社区文化建设规划的可持续化,实现社区文化建设队伍的高素质化。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社区文化事业,必须要通过制度创新,形成完善的发展机制。

(二)用整合资源增强社区文化创造力。所谓整合,就是优化,是按照最优的、最新的、最具有竞争力的标杆来对资源进行组合,不断实现优势资源的重组,不断实现组织竞争能力的提高。整合文化资源要充分发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打破地区、部门、行业的界限,对文化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充分实现社区文化的价值。整合文化资源,推动公共文化多元化。社区公共文化资源整合是整个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环节,完善面向社区的丰富高效的公共文化资源整合,是切实解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抓手。对于文化资源的整合,必须遵循创新的原则。整合的实质就是创新,必须有制度创新、环境创新、文化创新的思路,不断赋予资源整合以新的内涵。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促进社区文化繁荣。文化载体,即承载文化内涵的一切有形要素,是文化赖以表现的基础,社区文化载体则是指纯物质方面和设施方面的因素,作为文化载体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开展文艺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提高社区文化内涵和品位的主要阵地。

(三)以品牌提升社区文化发展力。文化发展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了公益形态的文化,也包括产业形态的文化。以社区公益文化为基础的产业文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就是要形成社区文化品牌。在各地社区文化建设运行过程中,会不断涌现出先进经验、成果做法以及为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和文化团队。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优秀的活动和团队,是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基础。品牌建设多元化,有助于提升社区文化发展力。以服务居民群众为重点,创建“党群连心型”品牌社区。坚持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变“行政管理”为“便民服务”,在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实施便民、为民、安民、乐民、育民“五民”工程和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党员挂牌、党员示范岗、党员志愿者行动等,为困难居民排忧解难,在党员和居民群众之间建起连心桥。

(四)以改革提升文化创新力。文化的繁荣兴盛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个动力源泉,一是改革,二是创新。只有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除阻碍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焕发文化发展的勃勃生机;只有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不断创新文化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才能激发文化发展的旺盛活力。要转变观念,以自立、自养、自兴为发展策略,发展社区文化产业,如茶室、棋牌室、影剧院等,可以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或企业经营,也可以通过政府的鼓励和政策扶持,吸引社会团队或个人参与。推行社区教育新形式和新内容,明确社区教育目标是面向社区成员的大教育、终身教育。要突破过去传统的教育只以青少年为对象的观念,只有把每一个居民培养成有知识、有德行的个体,才能激发居民的参与欲望,才能将不同背景下的居民融为一体,才能实现社区教育和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

(五)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升文化影响力。社区文化是国家和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发展水平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能够反映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能够反映该地区的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进行社区文化建设,有必要了解国外社区文化发展情况,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西方国家十分重视文化,保护和发展文化已经成为基本国策,文化实力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素质已经成为国民的基本素质。各国政府普遍认为,文化和教育一样,是每个公民所应享受的基本权利。西方国家社区文化组织机构,不论是政府办还是非政府办,都较具有权威性、代表性,都能较好地履行协调组织的职能。西方国家把社区文化的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并且社区文化建设的长、中、短期目标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配套。西方国家十分注重塑造社区文化的整体形象。社区政府、慈善机构、社区企业等为居民兴办的公益文化活动;社区内设有歌厅、舞厅等娱乐活动;西方国家的社区文化十分关注社区人际关系,社区以文化形式使社区居民接触、交往,非利益驱使的社区文化活动增进了社区人际了解。西方国家注重在社区人群各类文化背景与价值目标相近的基础上建立文化目标,使社区个人与组织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追求个体价值实现时,在文化行为上趋于大同。西方国家社区文化既注重开发利用本社区的人文资源,也注重使传统与现代的、民族与国际的、本土与外来的文化相融合,形成新型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社区文化特色。

[1]查志强.试论中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变迁与创新[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1(1).

[2]殷小青.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9).

[3]宋文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认知的困境及其排解[J].行政论坛,2013(4).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建设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高台居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