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志 袁佩球
2013年夏季,我国东北大部出现降雨过程,局部地区暴雨,松花江流域、嫩江上游、黑龙江干流遭遇了自1998年以来的最大洪水,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严重。其灾情主要有以下特点:
8月份,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我国松花江流域发生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嫩江上游发生超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黑龙江发生1987年以来最大洪水,黑龙江、嫩江和松花江干流800多处堤防发生渗漏、冲刷、管涌等险情,东三省111个县(区、市)受灾。俄罗斯远东地区同时受灾。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相关数据显示,5月26日至8月1日,松花江流域累积面平均降雨量325毫米,较历史同期多四成,为1961年以来的最高峰。8月2日8时,嫩江上游尼尔基水库(内蒙古莫力达瓦)水位214.64米,超过汛限水位(213.37米)1.27米;嫩江干流同盟站(黑龙江甘南)水位169.64米,超过警戒水位(169.60米)0.04米。8月12日-18日,黑龙江、吉林、辽宁降雨天气频繁,经历了2次大范围降雨过程。强降雨导致黑龙江全省河流超警戒水位,吉林和辽宁多地遭遇历史极端强降雨,洪涝灾害迅速升级。8月28日至29日,黑龙江省东南部仍有中雨、局部大雨过程。
9月20日,黑龙江下游干流抚远站水位退至87.49米,低于警戒水位0.01米。至此,嫩江、松花江、黑龙江干流均全线退至警戒水位以下,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终止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持续两个多月的东北特大洪水防御战正式告一段落。
截至2013年8月19日16时,洪灾造成东三省111个县(区、市)373.7万人受灾,85人死亡,105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36万人,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6万余间,农作物受灾面积787.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61.4亿元。
2013年7月下旬以来,俄罗斯境内的结雅河与布列亚河流域发生持续性强降雨。与此同时,中国松花江流域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黑龙江中下游发生超30年一遇大洪水。
中俄双方媒体曾互指对方水库泄洪,加剧水患。中央电视台报导,因上游频繁降雨、上游水库开闸放水,黑龙江嘉荫段水位持续上涨。报道称,除上游来水多,俄罗斯境内几条大江大河的水库在泄洪,加剧来水量。俄罗斯媒体称,连日暴雨导致远东地区洪水肆虐,形势仍在恶化,当前最大威胁来自中国大陆,倘若中方继续向阿穆尔河(即黑龙江)泄洪,水位还将上涨百分之五十。
基于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我国水利部与俄罗斯紧急情况事务部开展了密切有效的合作,建立了应急信息沟通机制。我国李克强总理与俄罗斯梅德韦杰夫总理于8月19日、26日两次通电话,共同商讨中俄抵御黑龙江地区洪涝灾害。在协调两国的水库运作之外,中俄双方在救灾援助上也同样展开了合作。为帮助俄方应对洪水灾害,我国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水利部表示,愿尽最大努力,向俄方提供帐篷、饮用水、防汛用编织袋等抗洪所需的物资紧急援助。俄方也表示充分理解下游中方的受灾情况,除及时通报上游水库实时水情和应急调度等信息外,还通过结雅水库拦蓄70%的洪峰。俄副总理罗戈津指示俄紧急情况事务部部长,如黑龙江中方一侧的城市和乡村因洪灾需要帮助,该部不用上报即可提供救援。
2013年7月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明显偏北,副高外围西侧为水汽输送通道,源源不断地将西南暖湿气流输送到我国,且东亚夏季风较常年同期偏强,偏强的季风水汽与副热带高压西侧的西南气流汇合后,向我国东北地区输入了异常偏多的暖湿水汽,中高纬的弱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西侧暖湿气流交汇,造成东北地区降水持续偏多。鄂霍次克海存在一个阻塞高压,影响了西风带东移,也是强降水不断的主要原因。此外,2013年黑龙江冬春两季雨雪较多,“囤积”在江中,没有及时向外排放,造成江河水位较高。
来自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入汛以来,黑龙江全省共发生13次高强度降雨过程,全省平均降雨441.4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28%;吉林省共出现14次强降雨过程,平均降雨量51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27%。在东北西部部分地区,全年降雨量不过400余毫米,而2013年主汛期一天之内的降雨量就超过200毫米,有人这样比喻:“一天之内下了半年的雨”。
防洪观念淡漠。由于多年降水少,我国北方缺乏防洪意识,加之生态环境脆弱,且防御经验有限,因此一旦成灾,损失较为严重。
综合预警水平较低。我国主要以发布气象预警为主,究竟哪些部门该采取行动,没有统一标准,部门之间也缺乏综合协调。
缺乏专业化装备和救援队伍。俄罗斯目前有50万人的紧急救援队伍,配有专业装备,如直升飞机等,就像准军事部队。中亚一些国家也有几万人。而我国主要靠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等,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救援训练就“一块儿上”,一旦险情发生反而会导致救援人员伤亡。
存在病险水库隐患。水库虽然有拦蓄洪水的作用,但如果是存在危险因素的“病险水库”,不仅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可能因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更大的灾难。
边远地区防洪能力低。此次东北洪灾中,人员伤亡多发生在山区、偏僻农村,山沟里一场山洪就能摧毁一个村庄。东北某县重灾区几条小支流决堤数公里,山洪暴发,一个镇的死亡和失踪人数就达数十人。这种现象提醒我们,防洪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忽视“毛细血管”。要加强中小河流、小流域治理,加强“家门口”防洪工程建设。
缺乏必要的洪灾风险评估。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房地产市场上的“水景房”是一大卖点,围绕水建设住宅本无可厚非,但住宅选址缺乏安全考虑,过度侵占防洪堤岸、过度近水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灾区一些群众反映,河滩地上违规建设的房屋越来越多,无人监管,洪水一来,损失惨重。
缺乏紧急疏散和逃生技能。近年来,各地针对地震、防火的逃生救援演练不少,但几乎没有应对暴雨洪水的逃生和救援演练。一些村民在洪水袭来时爬到房顶,殊不知民房抗御洪水冲击力非常有限。一名男子眼睁睁看着自家房屋在洪水冲击下倒塌,爬上房顶的妻子、两个女儿被吞噬。在城乡规划中,往往有广场一类的应急避难场所,但无洪水袭来之时的逃生高地。
缺乏常态化的国际协同应对机制。气象部门此前并没有俄罗斯方面的气象预判信息,因此在黑龙江沿线,不光要承受黑龙江省境内的超大降雨量,还有俄罗斯方面的降雨及俄境内两个大型水库的不定期泄洪。我国松花江流域的持续降雨无疑也加重了此次洪灾的压力。
灾害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入汛以来,东北三省特别是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辽宁省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地党委政府、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广大干部群众迅速行动起来,积极组织开展抗洪抢险工作,力避洪灾造成更大危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指示,要求国家防总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和积极帮助地方进一步加强抗灾抢险工作,全力做好搜救失踪人员、及时转移受威胁地区群众、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和相关善后工作。
根据国家领导指示要求,国务院紧急派出以民政部副部长姜力为组长,水利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卫生计生委等有关部门同志组成的国务院工作组,赶赴辽宁抚顺洪涝灾区,指导帮助开展抗洪救灾和抢险救援工作。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派出多个工作组、专家组赴嫩江、松花江、黑龙江防汛抗洪一线检查指导,并及时调拨抢险物资予以支持。
3.2.1 辽宁省党委、政府积极主动应对强降雨,主要领导亲自部署,赶赴一线检查指导防汛抗洪工作。辽宁省防指及时启动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派出8个工作组赴各地督查指导,科学调度浑河大伙房水库。控制泄洪流量为22立方米每秒,削峰率达99.7%,充分发挥水库拦洪削峰作用,确保了浑河下游抚顺至沈阳河段水位均未超过警戒水位,保障了浑河下游防洪安全。铁岭、抚顺、辽阳等受影响地区及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紧急转移危险地区群众11万人。国家防总派出工作组赶赴辽宁,协助地方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3.2.2 从松花江流域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松花江有南北两源,南源第二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主要流经吉林境内,北源嫩江从大兴安岭启程,沿黑龙江、吉林两省边界蜿蜒前行,在黑龙江省肇源县三岔河汇成松花江干流。2013年内的流域性强降雨过程使得松花江南北两源洪水齐发,地处两江汇合处的黑龙江省肇源县堤防压力陡然加大。肇源县全民动员, 165.68公里两江堤防全县设防,30多名县处级干部全部驻堤分段值守,乡村干部全部坚守一线,机关干部组成应急抢险、安全转移、物资调配、卫生防疫等14个推进组,1.3万名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日夜坚守。8月25日8时,松花江干流最高洪峰顺利通过肇源江段。洪水沿着松花江干流一路奔向东北方向,在中俄边境附近的同江市汇入黑龙江干流。此时此刻,同江大堤不仅承泄着松花江上游所有来水,俄罗斯境内洪水也汇入黑龙江,两江汇流的同江大堤遭遇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随时有溃口可能。广大干部群众和解放军指战员昼夜奋战在莲花河回水堤、三江口至街津口等险工弱段,与汹涌的洪水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搏斗,排除了一处又一处险情,在岌岌可危的泥土坝上硬是又筑起了一道近百公里长的白色长堤。
面对特大洪水,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抢险救灾有序有力,军民团结齐力战斗,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确保了流域干流、重要支流、大型水库、大中城市、主要交通干线和重点工矿企业的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黑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Ⅰ级防汛应急响应后,黑龙江省军区动员调动6000余名官兵和民兵预备人员增援,并派出多支机关指导联络组。武警黑龙江总队、黑龙江森林总队共出动7880名官兵,日夜奋战在齐齐哈尔、黑河、伊春、佳木斯、大庆、绥化等地抗洪抢险一线,共加固堤坝142.2公里,装填沙袋66.4万袋,打桩2920根,封堵决口3处、管涌243处,累计解救被困人员430人,转移群众5530人。武警辽宁总队、黄金一总队共700名官兵,奋战铁岭、抚顺、锦州等地抗洪抢险一线,累计转移群众2100余人,清理民房120间,抢修道路1000余米,抢运物资50余吨。武警吉林总队、吉林森林总队共610名官兵,在白山、白城、延边等地抗洪抢险,累计转移群众510余人,装填沙袋1.3万余袋,清理淤泥150余立方米。
哈尔滨市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哈尔滨市加强、加密会商,全面研判雨情、水情、工情和险情,科学分析、果断决策、精心调度,切实做好洪水险情防范工作。组建由现役军人和民兵预备役为主的,包含机械运输队、水利施工队在内的18000人的抗洪抢险专业队伍,成立由80名省市水利专家组成的决策和技术支持专家组,分赴各区县(市)协助做好防洪抗灾工作。哈尔滨全市上下万余名干部群众、部队官兵立足防大汛、抗大洪、除大涝,高度警惕、全力以赴、严阵以待,积极迎战1998年以来松花江最大洪水。
沈阳军区部队按照抗洪抢险预案,第一时间组织各省驻地部队投入抗洪抢险,相继出动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5000余人次、车辆229台次、冲锋舟26艘次,协助地方转移、解救群众6000余人,加固堤坝2万余米,封堵管涌20余处。
洪灾发生后,总参气象部门每天与中国气象局、水利部、民政部等多部门进行会商,每日发布1次短期天气预报,滚动发布临近天气预报,为组织抢险救灾、群众安置和物资运输提供了及时的气象水文信息。军队气象专家还实时发布汛情及未来趋势预测专报,在预报准确率和保障效率等方面均达到了较高水平。
松花江、黑龙江、嫩江接连出现多次洪峰,多处超过警戒水位,有大小江河同时出现罕见的特大洪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分主次,势必造成手足无措,或忙于应付。在具体指挥协调中,各级指挥员需要抓住关键问题,组织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采取行动,使抗洪抢险行动始终围绕关键环节展开。必须找准关节布好兵,要根据汛情和区域人文、地理等情况,找出关键环节,保住重点目标。由于到处都是洪水,到处都有险情,因此,到处都请兵、调兵、用兵。各个指挥所根据汛情的发展,严格控制兵力的调动,不为人情、说情所动,坚决贯彻上级首长的指示,把兵用在关键环节。抗洪抢险中,指挥员指挥协调整个抗洪抢险行动,在保持其高效运转的同时,应牢牢把握住整个抗洪抢险工作的特点,正确处理好救人与救物、救人与排险、军事目标安全与民用目标安全等关系,找准整个抗洪抢险工作的关键点,把主要兵力集中于重点区域、关键时段和事关全局的关键工作上,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个抗洪抢险工作的整体推进。
要根据上级任务要求,结合本地实际,依托本级军事机关与地方政府专业部门,有效整合军地情报信息,加强对任务区域灾情情报信息的收集掌握力度。同时,积极与地方主管部门沟通联系,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灾情预警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掌握可能发生重特大灾害事件的情报信息。要充分发挥地方业务部门基础数据丰富、专业力量雄厚、技术装备先进、信息网络健全等资源优势,通过会议、简报、要情通报等形式,建立军地互通和信息共享机制,根据国际、国内灾害事件形势和任务区域及周边灾情动态,定期交流研判相关情报信息,为指挥决策提供依据,确保行动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重点掌握影响救援行动效能的情报信息,切实做到对承灾体干预效果的监测监控,对行动过程中地方通报或部队收集的重点情报要即时核查研判、即时上传下达、即时处置反馈,为及时稳妥处置各类突发情况赢得先机。
由于军队具有战备程度高、组织严密、反应迅速、突击力强的优点,而抗洪抢险是多部门、多军兵种、多行业、多专业的整体联动,参与力量和单位具有明显的多元性和广泛性。军队参加抗洪抢险行动的联合性,主要体现在军队与国家或地方其他力量的联合,以及军队内部诸军兵种之间、各建制单位之间的联合两个方面。军队参加抗洪抢险,不但要保持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协同关系,而且要处理好军队内部诸军兵种、各建制单位的协同关系。如果不加协调或协调不好,就会造成令出多门,自行其事、力量分散、效率低下的现象。抗洪行动持续时间长,保障难度大,必须以超常的办法,采取联合保障与建制保障配合、军内保障与地方保障共用、定点保障与伴随保障相伴、就地筹措与后勤输送互补、陆地运输与空中投送并用、部队自带与后方补充相联、标准供应与加大调拨结合等多层次、多渠道、多手段、立体性保障,才能高效、灵活、及时地保障抗洪前线急需。
1998年以来,国家共安排松花江流域水利建设投资约450亿元,建成了尼尔基等一批流域控制性工程,完成了规划内124座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新建和加固了大江大河干流堤防3000多公里,重要防洪保护区、重点防洪城市堤防工程初具规模,松花江流域现已初步形成以堤防为基础,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为骨干,与支流水库调蓄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体系。这次东北抗洪行动,中俄双方合作抗洪已经上升到首脑级别的协调层面,通过水库调蓄做到了拦洪削峰。这些工程措施和调控手段是军地应急抢险行动的有效依托。
2013年东北汛情是在98年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之后,东北地区迎来的又一次流域性大洪水。15年之后再遇洪魔,东北地区防汛抗洪的基础设施更加健全,雨情水情预测预警和江河水库综合调度能力显著提高。抗击洪水,并不是一味硬扛,而要“能进能退”:进就是搞好巡查巡护、加固堤防、抗洪到底,把专业部队作为攻坚力量,必须充分发挥工兵舟桥部队和武警水电部队等的技术装备效能,如在98抗洪行动中,在九江堵口的初期决战时,抗洪大军就地取材,砍伐树木、取粮堵口,推车入水、沉船土堵,结果都不甚顶用,最后还是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出动堵口作战的专业化部队,采取“框架结构土石组合坝技术”等科学的抢险堵口方法和专用器材,才得以将决口封堵起来;退就是做好军地预案体系对接,能守则守、绝不盲守,遇到险情能够依托移动通信等多种手段及时有效组织撤离,确保参加抢险的官兵和干部群众安全。要及时组织官兵学习抗洪抢险安全防范常识,特别要强调打桩时系好安全绳、熟悉救生衣各部位功能、部队到达现地后第一时间选好紧急情况下的撤离路线、驾驶员使车头向外人不离车等细小环节。要运用先勘察路线水域、后组成小组巡堤、再分兵加固打桩、最后检验工作质量的“四步法”,做到知险有数、寻险定位、排险及时、查险认真,确保抗洪抢险行动的安全顺利。
这次东北抗洪,俄紧急情况事务部受命,如黑龙江中方一侧的城市和乡村因洪灾需要帮助,该部不用上报即可提供救援。反思我方是否做好对俄施救的准备?所以我们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与外军在边境地区的联合抢险救援综合演练,通过开展务实合作之举,对于维护边境稳定、把握政治主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