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木明
据《第3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快速传播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人们借助于网络获取信息。其中,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25.5%[1]。当前,随着社会转型的推进、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潜伏着的隐性矛盾不断爆发,使得高校突发事件频发,而网络舆情对于事件走向具有强大的影响作用。如何做好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2007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是这样定义的:“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因而,“高校突发事件”可定义为:在高校内突然发生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
高校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危害性特征,按高校突发事件的性质可划分为以下五类:(1)政治类突发事件: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名义参与非法集会、罢课、绝食、游行等活动;(2)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如重大治安灾害案件、校园暴力、师生人身意外伤害、校园踩踏事故、校园交通事故等;(3)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如饭堂食物中毒、流行病和传染病等事件;(4)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指地震、雪灾、洪灾等引起的突发事件;(5)学校管理类突发事件:因高校自身管理的缺失引发的学生对抗性行为,如群体性考试作弊事件、学籍管理问题事件等[2]。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可定义为: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价值标准及情感状态的人们通过互联网媒介对具体高校突发事件所持有的情绪、态度、意见和行为倾向的总和。相比其他网络舆情,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表现为:
1.2.1 传播扩散速度快,影响广泛
高校师生是社会中的精英群体,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能满足广大网民的猎奇心理,尤其是高校学生群体,擅于利用微博、微信、QQ、BBS、MSN等网络载体,即时分享、评论和转载事件,以彰显自己所谓的“独立性”思考,博得眼球,使得舆情信息快速扩展到网络社会的各个角落,并迅速在网上形成舆论,产生广泛影响。
1.2.2 破坏杀伤性强
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暴露高校管理上的缺位,这有违高校作为社会“精神坐标”的身份,故大部分网民会高度关注与事件相关的信息[3]。网民的“好奇”心理特征及网络社会特质带来的放大效应使得高校突发事件的负面信息被不断丰富和发展,容易把事件衍化成各种不同版本,造成误读。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学生群体更喜欢对其“评头论足”,再加上学生思考问题的简单性及冲动性,容易采取极端化行为,扰乱高校正常秩序,影响学校稳定,对事发高校的声誉造成极大的破坏杀伤。
1.2.3 舆情主体同质性强
根据《第3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约1/3的网民为学生。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虽然是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学生群体大规模的关注通常成为推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展的重要力量。学生群体在突发事件中往往扮演双重角色。对高校认同度高的学生会客观完整的报道发布事件相关信息;而对高校认同度低的学生则喜欢断章取义,借机宣泄对学校的不满。
不少高校管理者往往重视硬件的建设而忽视“软实力”的培育,在突发事件面前,缺乏危机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性。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往往采取封锁隐瞒信息的手段,把公众舆论“舆情”当“敌情”,把重视突发事件的“舆情监控”变成了“重视控制舆情”[4]。殊不知,此应对处理的做法会让事发高校陷入被动地位。网民可通过各种网络媒介平台不加限制、肆无忌惮地立刻发布关于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和个人观点,容易造成负面网络舆情,使得事件负面影响越闹越大,此时事发高校已丧失网络舆情的引导权。
新形势下对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但近年来由于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方式的不科学而导致的恶果事件时有发生。舆情引导方式的不科学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没有第一时间直面突发事件,错过了舆情引导最重要的黄金时间;另一方面,面对突发事件时过分依赖传统的宣传模式,不擅于利用各种网络媒介平台,喜欢控制媒体,信息发布单一死板,对宣传力度和节奏把握不准,未能形成较强的宣传舆论态势。
当前,在高校网络监管的规章制度建设方面是比较薄弱的,大多数高校都没有正式出台有关高校学生网络言论和行为的规章制度[5]。正是由于网络监管制度的缺位,导致突发事件一经发生,学生在没有约束和监管之下通过微博、微信、QQ、BBS等网络载体肆意发布传播相关言论,此时各种流言、谎言在没有经过筛查和过滤的情况下四处传播扩散,容易发展形成网络舆情危机,进而影响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置。
大多数高校目前尚未建立校园网络舆情监控部门,也没有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校园网络舆情的监测、分析、引导和应急工作。不少高校负责网络舆情的工作队伍是由校宣传部门和现代技术教育中心的工作人员临时兼任的。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工作队伍的素质不高、能力不足。在突发事件面前,往往显得慌乱无措,不能深入了解和分析网络舆情,对网络舆情引导的时机把握不准,容易使事发高校陷入被动。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队伍建设的滞后必定会影响到网络舆情的有效应对。
建立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危机预警机制可有效降低突发事件舆论风险,降低损失和不良影响。高校要树立危机意识,要结合实际,建立机构合理、反应灵活、协调有序的突发事件舆情危机应急体系,健全舆情预警机制。高校应利用现代技术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及时对突发事件的各种舆情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准确地发现校园网络不良信息,提前预警,增强舆情引导和调控力度,最大限度地缩小因突发事件所导致的不良影响。
在舆情危机处置过程中,高校要注意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资源优势,包括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公共关系资源等,充分发挥联动机制作用,才能达到网络舆情引导效果。高校要最大限度地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在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危机处理中的重要作用,搭建由政府、学校、非政府组织、企业、志愿者、公民个体等构成的舆情引导管理网络[6],发挥各界联动,形成保障校园安定序的合力,才能更有效地应对处理高校突发事件,提升学校舆情危机管理水平。
要想做好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打造一支专业队伍是重中之重。各高校要根据突发事件舆情特征及本校实际,成立舆情监督员、网络评论员等舆情信息员队伍,加强培训,不断完善学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专业队伍建设。针对新时期舆情新特征,首先要提高队伍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其次要加强培养队伍使用现代舆情监控技术的能力以及运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舆情引导。另外,学校要提供经费保障,设立学校突发事件应急专项基金,要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并严格执行。
由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影响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针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提出的挑战,应广泛吸取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经验教训,加快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方面的立法,加强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制度建设,尽快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完整法律体系,最终形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局面,高效妥当地处理好舆情引导工作。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t20140 305_46240.htm.
[2]李佐卫,陈庆华,张学忠.论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特征及成因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4(2):11-15.
[3]陈强,王雅蕾,王国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现象研究[J].情报杂志,2011(5):6-9.
[4]彭世良.高校突发事件舆论引导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5]程蓉.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3.
[6]刘新强,陈群,何文鼎.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8):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