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纵观《猪业科学》2014年第2期,编辑工作者花费了很多精力,为养猪生产者组织了大量有关养猪行业资讯和猪病疫情流行趋势分析的文章,这些资讯和疫病流行趋势分析,对于养猪生产者正确认识当前养猪产业发展大势,及时调整2014年的发展方向和做好猪病疫情综合防治,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最近几年,猪价走势总是出人意料!当人们按既往经验预期要涨时,它偏偏下跌;当人们普遍预期要跌时,它偏偏上涨。市场背后,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牢牢地把控着猪价的涨跌。《2013年全球生猪市场分析》和《2013年我国养猪行业总体概况》2篇文章,似乎向我们透露了“无形的手”在哪?2013年,我国猪肉产量5481万t,同比增加2.7%;猪肉进口58.3万t,同比增长11.69%,进口均价1 894.2美元/t。按1美元对6.10元人民币的汇率计算,仅相当于人民币11.55元/kg。进口猪肉价竟比国内生猪价还便宜,好家伙!
也许有人会说区区几十万吨的进口量,不可能会对国内猪价造成什么实质性影响!但有一点要记住:猪肉和粮食一样,是一种严重缺乏消费弹性的消费品,市场供应量减少5%,猪价很可能上涨50%。2013年5月,商务部启动第2批冻猪肉收储,仅仅挂牌收购93 700 t(相当于当年猪肉产量的0.17%),即有效推动猪价上涨22.5%,从5月1日的12.40元/kg上升至10月1日的15.20元/kg(以“中国猪价网”前后均有记录可查的广东省阳春市猪价计算)。
《盘点2013年养猪重磅新闻》一文的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案,似乎又在告诉我们:养猪产业狼来了!猪肉进口和史密斯菲尔德,将是未来长期悬在整个养猪产业头顶的两把利剑!如果有人至今仍看不清这两把利剑的杀伤力,恐怕迟早有一天要被这两把利剑所伤!
最后,谈谈这几年我与《猪业科学》的互动:我曾经投稿的一些论文,有的词汇采用了英文简称,编辑们出于让不同层次阅读者都能读懂的考虑,都不厌其烦地逐个改成了中文。一些与主流观点相左,但我个人认为对产业发展应该有所帮助的技术论文,《猪业科学》都勇于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大胆刊载!一本以推动产业发展为已任,处处为读者着想,敢于为了产业健康发展而直言的技术期刊,必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祝《猪业科学》未来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