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

2014-08-15 00:52张春润陈世言王逸辰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战役信息系统装备

张春润,陈世言,赵 坤,王逸辰

(1.军事交通学院 装备保障系,天津300161;2.71901 部队,山东 聊城252000;3.总装备部驻上海军代室,上海200434)

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对于推进我军信息化转型和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提出,是新军事变革中理论创新、技术发展、结构优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军事高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准确把握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特征及其对战役车辆装备保障提出的新要求,对推进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提高我军战役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 研究的必要性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是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样式的基本形态,是指依托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使各种作战要素、作战单元、作战系统相互融合,将实时感知、高效指挥、协调控制、精确打击、快速机动、全维防护、综合保障集成为一体,以实现效应倍增的整体作战形态[1]。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作为保持和恢复战役车辆装备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对战役车辆装备完成战时运输保障任务乃至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起着关键性作用。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作为一种全新的作战形态,也必然要对战役车辆装备保障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对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进行研究尤为重要。

一是新形势下战役车辆装备保障理论研究的需要。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这一全新的作战形态,已经成为未来战争作战样式的必然发展趋势,对于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相关理论研究也已成为我军的研究重点。然而,当前对于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战役车辆装备保障理论研究还比较匮乏,特别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给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带来的新影响、新要求还缺乏系统的梳理,无法为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体系的建设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二是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体系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是完成战时车辆装备保障任务的主体。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我军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体系,具备了一定的数量规模。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使我军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功能不完善、任务分工不匹配、数量规模不合理等缺陷也逐渐显露,使得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已不能完全满足战时车辆装备保障任务需要。因此,加强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已成为我军提高战役车辆装备保障能力,确保使命任务完成的关键环节。

2 作战特征及保障要求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与以往的作战形态具有较大的不同,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其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成体系的一体化作战。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呈现出新的特征,这些特征无疑将对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进而影响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体系的建设[2]。

(1)高效指挥,实时控制——要求保障指挥“网络化”。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的信息化、一体化,首先体现在指挥高效、实时控制上。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依托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手段,具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指挥网络,实现了指挥力量的协调一体。战役车辆装备保障指挥体系,作为装备保障指挥体系的一部分,同样要服从和服务于作战指挥体系。这就要求战役车辆装备保障指挥体系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战役车辆装备保障体系各节点的互联互通,实现战役车辆装备保障网络化指挥。

(2)力量融合,体系对抗——要求保障体系“一体化”。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在对抗上体现出的是成体系的整体对抗[3]。通过信息的高速传输和精确处理,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各级作战力量高度融合,实现了力量层级与层级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整体联动。这就要求战役车辆装备保障要充分利用综合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手段,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按技术门类重组定岗、按作业需求模块编组、按保障任务综合编成,建立集车辆装备管理、修理、供应、训练于一体的一体化综合保障体系。

(3)多维一体,精确打击——要求保障方式“精确化”。通过高科技的信息基础设施,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够把陆、海、空、天、电多维战场有机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先进的制导技术,实现火力打击的高度精确。这就要求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在建设上,整体按照基于军队主导的军民一体化维修保障体系、动员力量和预备役力量支援保障的思路,实现战役级基于车辆专业的集约化修理和机动支援保障相结合、战术级基于装备完好的一体化维修和野战伴随保障相结合的局面。通过快速响应、高速机动、准确定位,实现战役车辆装备保障的精确化。

(4)信息主导,动态感知——要求保障资源“可视化”。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优势在于其超高的信息力,以及在信息力支撑下实现的力量与资源的通用共享。在信息化条件下,信息资源融入作战各体系之中,使作战能力各要素结构进一步优化,对作战要素和能量实现动态感知。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具有强度高、破坏大的特点,必然对装备保障资源供应提出更高的要求。为确保战役车辆装备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应构建可视化的保障资源网络,使其具备物资需求动态感知、存储供应全维可视、补给运输全程可控的能力。

(5)技术支撑,准确高效——要求保障手段“智能化”。随着高科技技术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新型装备在战场上破坏机理增多,不仅会出现常见的机械毁伤,而且还有软件和仪器等的软损伤。这些损伤仅仅靠人的感官发现或普通的检测手段,很难做到准确定位、快速修理。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应紧盯战场实际需要,积极采用数字化的检测设备、高效率的维修设备和新型化的维修工艺,促进战役车辆装备保障手段向智能化发展。

3 保障力量体系建设思路

适应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新要求,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战役车辆装备保障能力,根本在于加强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建设。而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建设能否满足实际需求,关键在于能否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体系,以及建设能够满足任务需求的高水平的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要素。

3.1 构建合理的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体系

科学合理的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体系,是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发挥整体保障效能的依托。在我军全面建设转型的重要时期,构建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应紧紧围绕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型这一主线,按照强化两头、整合中间、突出机动、整体优化的思路,形成“紧密衔接、通专互补、攻防兼备、军民融合”的功能体系。而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体系的构建,重点是分别对战役级车辆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和战术级车辆装备保障力量体系进行建设。

(1)战役级车辆装备保障力量在战时主要执行定点和巡回2 种保障任务,其力量构成主要是战区车辆装备保障力量和基本战役军团直属车辆装备保障力量。目前,我军部分战区采取“寓编预任(平时预设、战时临时抽组)”的方式,以战区装备部所辖直属保障力量为主体,将战区装备保障力量预编为装备保障基地和装备保障旅,部分战区还预编了预备役装备保障旅(大队),为提高战区综合保障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4]。

(2)为适应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特点要求,未来我军战役级车辆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应在提高集约化程度、强化机动支援保障能力方面多下功夫。在力量构成上,要根据战役级车辆装备保障任务的特点,在现有战区直属装备保障力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的优势,建设具有较大规模的车辆装备保障中心,组建一定数量的车辆装备机动支援保障分队,以提高战区一体化综合保障能力、平战结合机动支援保障能力和军地一体联合保障能力。同时,对现有战区直属装备保障力量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分工,满足战役车辆装备保障的基地保障能力和机动支援保障能力需求。

(3)为切实适应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特点和要求,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应构建自己的指挥网络。具体做法是,以战时联合战役指挥部情报中心为依托,以战区车辆装备保障力量信息处理中心和基本战役军团车辆装备保障力量信息处理中心为基础,通过对各车辆装备保障机构增设信息处理单元,借鉴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构建战役车辆装备保障指挥网络,实现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的相互协调,整体联动。

3.2 注重提高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要素水平

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要素,是完成战役车辆装备保障任务的主体,是确保战役车辆装备保障能力提高的根本所在[5]。加强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要素建设,应以提高整体信息化保障能力为目标,重点从人才、装备、设施和信息资源4 个方面着手。

(1)保障人才队伍建设。进行战役车辆装备保障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对战役车辆装备保障需求为牵引,着重强调信息化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把培养目标从“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不断增加信息化技术知识的培训内容。继续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以军队内部培养为主,增加地方机构人才培养的规模,加大吸收地方优秀人才的力度。同时,要努力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确立保障人才正确的成长导向,并提供足够的发展舞台和成长空间。

(2)保障装备建设。将功能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各类保障装备,按照作战使命进行综合集成,形成与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车辆装备保障需求相适应的保障装备体系。这既是战役车辆保障装备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信息化战争对战役车辆装备保障的必然要求。加强战役车辆装备保障装备建设,应坚持国外引进与自我研制相结合、新装备研制与现有装备改造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注重高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保障装备的信息化水平。同时,积极借助民用力量和民用高技术,建立合作关系,按照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原则共同研发新型车辆保障装备,以充分发挥军地整体科研实力。

(3)保障设施建设。装备保障设施,是实施装备保障的基本依托。加强战役车辆装备保障设施建设,可以为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战役车辆装备保障能力提供硬件支撑。加强战役车辆装备保障设施建设,应始终坚持布局合理、综合配套、平战结合、远近兼顾的原则,重点加强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基地、车辆装备保障训练基地和移动式车辆装备保障设施的建设,以满足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战役车辆装备保障的特点和要求。

(4)保障信息资源建设。对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来讲,信息就是战略资源。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建设,要以保障信息资源建设为基础,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战役车辆装备保障任务完成提供信息保障。战役车辆装备保障信息资源建设,要在完成战役车辆装备保障信息资源规划的基础上,在战役车辆装备保障信息资源规划方案的控制、指导和协调下,重点实施通信——计算机网络工程、车辆装备保障数据库工程和车辆装备保障应用软件工程的建设。

4 结 语

随着未来战争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将会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要求。准确把握这些特点和要求,对我军战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是我军完成未来战争战役车辆装备保障任务的前提基础。

[1] 曾苏南. 一体化联合作战专题研究[M].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48-49.

[2] 林向阳,徐文华.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探要[J].兵工自动化,2010(7):28-30.

[3] 仲晶.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主要特征探析[J].装备,2010(8):47-49.

[4] 余高达,黄成林. 战役装备保障学[M].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37-40.

[5] 吴秀鹏,王骏.一体化联合作战的特征及对装备保障的影响[J].兵工自动化,2008(8):56-58.

猜你喜欢
战役信息系统装备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防晒装备折起来
战役中的你
咏湘江战役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惨烈的中条山战役
基于ADC法的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