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瑾
(西安邮电大学 自动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1)
网络舆情源于现实生活,是人们将传播渠道和表达舆情的方式拓展到了互联网上。与传统的传播媒介相比较,校园网络的发展很容易给社会和校园稳定带来消极影响,高校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的控制网络的负面效应。
与一般的社会群体相比,大学生群体具有互动性频繁,人际吸引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群体意识和目标共性强等特性。在同一动机作用下,群体组织内的某一个体产生动机时,也会引发群体内其他成员产生同样的激情。大学生群体在同一作用和动机之下,针对网络舆情包含的各种信息,容易盲从和冲动,进而会诱发不良的网络负面效应。
校园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表意见,不受任何约束。部分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道德的主体性模糊不清,责任意识淡化,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观念受到很大的影响,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准也明显下降,同时虚拟网络的发展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不可避免的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由于网络具有特殊的“匿名性”,网民一般都采用昵称、代号方式出现,无论是校园内的教学、学校管理还是社会热点都可以成为谈论和评议的话题。在虚拟身份的掩护下,人们可以不去顾虑外界因素的影响,大胆的向其余网民表达自己的态度与看法,同时网民可利用BBS 这个“泄压阀”自我宣泄。由于我国网络立法技术的滞后,对大学生一些消极的、错误的言论缺乏有效的监控,每个人都可以借助网络的虚拟性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一些潜藏内心的冲动,一旦挣脱理性缰绳的束缚,就很容易导致非理性的情绪状态,进而引发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生。
在网络论坛空间里,由于大学生的需求及其成长的环境、知识、观念十分相似,网络论坛的内容大部分与大学生自身利益有关,这也无疑是大学生群体对网络舆情越来越青睐的原因之一,他们的思想更容易被同龄人理解和接受,彼此都能找到共同的谈论话题,通过网络来交换最新的思想。一些涉及到大学生普遍关心的议题在网络论坛上一旦发表,就能很快得到大学生的关注,产生共鸣。
网络舆情所涉及的问题包罗万象,大学生群体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视角,所关注的舆情主题各不相同,即使对同一主题,也都有自己的看法,造成了网络舆情的分散化和多元化。
高校网络事件的发生可能针对社会道德伦理,腐败问题,也可能针对学校各方面的管理,比如诈骗团伙利用网络来骗取钱财;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利用网络来作弊,这些事件参与者有可能涵盖某个地区大部分公众,甚至跨越国界。从网络主体之间的互动作用出发,校园网络制造者可以是任何感兴趣的人,也有专家将校园网络界定为:师生关系世界、熟人世界、陌生人世界三类媒介场所,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参与者的开放性。
校园网络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交流平台,任何人进入网络都可借助虚拟身份畅所欲言,跟帖者“从众”现象明显,一些网民在论坛上发布煽动性、蛊惑性的消息,其真伪难以辨别,许多大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盲从与冲动,容易陷入网络暴力的涡旋之中。由于网络管理的欠缺,一些网站以盈利为目的,利用群体性特征来片面追求点击率,将假消息置于显著地位,这样加快了假消息的传播速度,出现负面效应。
校园网络舆情中潜藏危机,高校管理者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加强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督与控制,积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维护高校的稳定和发展。
“媒介素养”,就是公民应该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比较和传播各种信息的能力。网络媒介素养应包括公众对网络虚拟信息价值的认知、判断和筛选能力、解读能力等。
要加强和改善学校的网络舆情,教师队伍的网络媒介素养应该首先得到重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如果教师能够经常在论坛中发帖引导学生的话,会吸引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学生运用网络平台学习的兴趣,最终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大多数的高校论坛可以自由注册,任何人都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发表言论,这无疑是许多大学生热衷于高校论坛的直接原因。网络信息发布的便利性和不规范性也给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制造虚假消息或不良舆情提供了机会,这些不良舆情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实行实名制后,一些没有注册的师生和校外人员,只能浏览校园论坛上的内容,不能随意发贴、跟帖,学生们更加注重自己在论坛中的言行,减少了论坛中的舆情垃圾,从根源上杜绝不良网络舆情的出现。
高校论坛的管理者应针对学生关注的问题及时修正管理预案,选择一些贴近大学生真实生活的热点进行推荐,引导大学生对此话题发表意见、看法:如设置“毕业生在线交流”,缓解学生就业难题;设置“考研自习室”,学生分享考研经验;设置“后勤服务”,解决学生日常生活问题;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和学生共同在线参与热点问题的讨论等。以此让网络舆情信息自然集中有序,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对于学生在网上反应的涉及大部分学生利益的问题,高校应需要采用合理化建议和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具体解决、落实,积极营造良好健康的高校网络舆情环境。
[1]吴周强,王承高.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大学生舆情应对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7).
[2]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2008(4).
[3]金晓鸥.互联网舆情信息获取与分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4]王磊.新时期大学生重点舆情及其快速干预机制的研究[J].学术论坛,2008(5).
[5]汤力峰.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