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远
(安徽三联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用人观念的改变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逐年有所提高,在数量上也稍占优势,但与普通本科生相比其就业质量仍然较低。为了更多地了解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本研究采用抽样法,对在校150 名三个专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进行调查。本调查全部为选择题,采取无记名形式,调查结果基本真实可靠。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 份,回收150 份,实得有效问卷136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
在学习研究相关就业调查问卷,结合想提取的调查数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内容为毕业前的择业意向、就业心理、就业目标和就业准备等方面。问卷全部问题采用匿名、封闭式作答。
通过回收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归类:
2.1.1 您对第一份工作抱有什么态度?48.4%的学生态度是积累经验,为下一份工作准备;42.8%的学生很珍惜,希望有所成就,态度都很端正;8.8%的认为工作不是很重要,态度一般。总体来看几乎没有消极态度。
2.1.2 在求职过程中,优先考虑是哪些因素?32.7%的学生选择薪酬福利,31.7%的学生认为个人发展空间更为重要,14.4%的学生关心工作地域。
2.1.3 关于就业待遇与薪酬问题,80.3%的学生对工资的期望值偏高,均选择在3000 元/月,11.5%的学生选择了2000-3000 元/月,其他均保持在2000 元左右/月的选择。由这些题的选择可见,高职高专学生较大部分对就业还是较为乐观。
2.2.1 如何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 超过70%的学生感觉压力很大,但能够制定非常合理的职业规划仅占17.7%,8.1%的学生基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就业,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在就业准备方面还是略显不足,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不够。
2.2.2 您为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做了哪些准备? 31.6%的学生只是关注招聘信息,23.7%的学生就自己专业考了相关等级证书,15.8%的学生关注相关书籍和电视等报道,只有9.8%的学生有意识关注就业指导课程,可见就业指导的重要性没有被高职高专学生群体较多关注,或是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的宣传和实施工作欠缺。
2.3.1 大学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 37%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学历处于劣势,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高,无竞争力;25%的学生认为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等,16%的学生人认为传统教育模式弊端较多,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其他的则认为高职高专毕业生不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和技术能力,与社会企业的需求相差甚远。可见他们首先还是意识到了高职高专学历在就业中不占优势的问题,同时,结果也反映出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以及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2.3.2 面对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您如何解决?45.7%的学生会向父母和朋友求助,31.4%的学生会自己独立处理,18.6%的学生选择向专业机构和人员咨询。
2.3.3 预计在择业过程中您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2.6%的学生认为缺乏社会关系,31.5%的学生选择综合素质缺乏,18.5%的学生认为就业信息不足,17.4%的学生认为社会岗位与专业对口难。从后两题可以看出,高职高专学生还是比较倾向依赖父母,对于家庭的就业期望还是占着不小的比例。
对于就业指导,您最希望获取哪些方面信息?35.5%的学生认为应聘技巧很重要,26.5%的选择了职业规划辅导,21.6%选择了就业法律政策学习,对于就业心理辅导占14.7%。这些结果表现出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就业指导和咨询的需求的多样化,学校需要根据需求坚持就业指导工作的“特色化”、“个性化”“多元化”。
从本次的调查中,我们认为,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就业中表现比较明显的几个特征有自我定位不准,就业准备不够、家庭依赖性、无创业意识等。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高专学生对就业中专业认识、就业技能储备和就业相关政策的了解仍显不足,较多部分的同学重视薪酬而几乎很少的同学考虑到社会奉献及发展规划,职业意识、综合素质等就业竞争能力有待提高。其次是对就业尚未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对自己评价过高,不善于择业,对就业岗位、薪金等要求仍存在期望值过高。另外,高职学高专毕业生还呈现出倾向于借助家庭关系找到工作的依赖性,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在就业准备期间,这些学生中较多的人不愿意主动去收集和寻找就业信息,主动关注就业信息动态和了解企业信息的意识不强,渠道不多,只是被动地依靠学校和辅导员进行信息公布,对于学校提供的就业机会不够珍惜和重视,错失不少就业机会。在创业意识方面,想过要借助国家大学生就业优惠政策进行自主创业的学生凤毛菱角,亦或者即使有了创业意识,而因为辛苦和繁琐中途放弃者也不在少数。再则,高职高专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处理能力比较弱,辨别能力不强,对于社会上的一些就业招聘陷阱不会分辨,往往盲目信任。
从本次的调查中,学生对于学校教育与就业关系的认识有高职高专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不够、课程与专业设置不够合理化、就业指导体系不够健全等。
通过此次调查可以看出,就业指导工作在高职高专学生群体中仍需深入学习指导,压力还是很大。根据调查结果,学生就业虽然已是重头工作,但是还要跟上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我们的就业观念不能沉浸和满足于既定模式,需从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中解放出来。除了日常的工作职能之外,要加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力度,不要只是重视培养学生的某一项技能,这就要求就业工作要与学校的教学、社团活动、科研创新等各项高校工作紧密联系,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更为合理的课程和教学体系、进一步充实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素质并精细化就业指导工作等。另外,我们还要积极地分析学生就业稳定性差、就业难、就业心理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从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出发,共同创造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发展的环境和就业平台。
高职高专学生对于了解国家就业政策欠缺兴趣、意识淡薄,同时由于毕业生来自不同家庭和区域,他们对就业政策的感知也会参差不齐,这些都会影响就业选择和取向。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就业政策的认识,采用形式多样的宣传办法提高政策的宣传力度、解读就业政策方向、宣传国家对大学生提供的就业优惠政策、解读区域经济发展计划和方向、普及就业劳动法律、提供学生就业的答疑解惑服务等,让学生出校门前就能充分了解就业政策的内容和政策带来的促进作用,提高学生对就业政策的认识层次,最终为学生就业提供正确引导。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要想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学校需要以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认真研究和分析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政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结构,建设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和课程,勇于淘汰不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把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当做作学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来抓。同时也要强化实践教学,做到文化知识和实践教学的有效整合,努力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技能,以顺利进入社会市场。
学校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就业模式,利用校企业合作、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校企合作中可以充分利用企业成熟的社会资源和平台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培养;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中,不仅可以让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得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还可以根据需求在校内进行有效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的调整,有的放矢,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所以,新的培养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较早地接触到就业、了解就业,使他们的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得到有效整合,实现毕业和就业的零过渡,同时也能为企业节约员工培训经费及周期,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加强就业指导研究和课程建设就是要求要注重课程设计,根据不同年级毕业生的身心特点安排适合他们的课程内容。注重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教育和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另外要重视加强就业工作队伍专业化,通过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培训、鼓励就业指导课程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就业课程指导竞赛等方式,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要重视就业信息对于学生群的传达率,这就需要学校要完善就业中心网站,实现网络信息查询,另外要通过毕业生长关注的信息途径进行信息公布。设立信息宣传栏和信息咨询室,进行最新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宣讲等,以通过多方面畅通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为毕业生搭建便捷、广阔、高效的就业信息平台,优化就业环境。
[1]蔡燕,宋静,杨珍珍.广西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
[2]谭花蓉.大学生就业问卷调查分析[J].知识经济,2010(18).
[3]张建政,张博,崔兴凯,武艳艳.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3).
[4]刘京,尹隽,程旭东,莫艳恺,王奕威.丽水非师范类高职高专生就业调查报告[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