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语互动背景下蒙古族学生日语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

2014-08-15 00:54孙宏博
科技视界 2014年30期
关键词:三语蒙语蒙古族

孙宏博

(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70)

三语教育广义上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对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借助民语、汉语和外语等三种语言和文字所开展的教科教育,是民族地区一种特殊的多元文化教育形式。狭义上指以民语或汉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进行的外语语言教学,单纯以掌握外语作为教学目标。本文所讨论的是以汉语为主要媒介语言,针对以蒙古语为母语的蒙古族学生进行的日语教学。教学过程教师用汉语授课,学生用蒙语理解,教学目标又是外语日语,涉及蒙语、汉语、日语三种语言,是为“三语互动”。

本文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通过对当前民族班日语教学现状分析研究,探讨蒙汉日三语互动背景下提高蒙古族学生日语教学效果的优化策略。

1 蒙古族学生学习日语的动机

随着中日往来的日益频繁,日语人材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日语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据谷晓璇,郭天翔(2011)关于“学过外语的人群学习不同语种的比例”调查显示:全国学过日语的人群全国占2.54%,内蒙古占8.42%,内蒙古自治区比全国高5.88个百分点,说明在内蒙古日语教学受众较多,处于优势。据本人调查,蒙古族学生学习日语大致基于以下原因:

1.1 日语易学

由于日语和蒙语同属阿尔泰语系,语法接近,蒙古族学生容易理解日语语法。日语音素少,易掌握发音。蒙古族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汉语基础,记忆日语单词较为容易。由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普遍外语基础较差,对这部分外语基础为零或者英语基础薄弱需要改学另一门外语的蒙古族学生而言,日语是最易于学习且实用的外语。

1.2 掌握日语利于就业

日本经济发达,学生普遍认为掌握日语可以从事对日贸易工作、或供职于日资企业,收入高,待遇好。就内蒙古地区而言,蒙汉兼通又有一定日语特长的人才需求非常大。

1.3 有志于赴日深造

日本经济发达,科技先进,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的内蒙古财经大学,学生学习日语为了学习其先进的经济管理知识。我区和日本部分高校建立有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可以把品学兼优的学生送到日本深造,学好日语为那些立志赴日留学的学生创造了便利条件。

1.4 兴趣爱好

由日本动漫伴随长大的当代大学生中,日本动漫迷或日本流行音乐迷所占比例相当高。很多学生出于对日本动漫和文艺的喜爱而学日语。

2 蒙古族学生日语学习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内蒙古财经大学针对蒙古族学生开设的日语课程及课程性质有:(1)国贸专业(蒙授)第二外语,专业选修课,开设时间1学期,周3学时。(2)混合蒙班大学日语:抽选中学时外语是日语、部分外语基础为零或者英语基础薄弱需要改学另一门外语的蒙古族学生开班,公共必修课,开设4学期,周4学时。蒙古族学生普遍没有日语基础,少部分人虽然学过日语但基础较差,因此以上日语课程均为零起点教学。开课时间短、涉及语言多样、学生专业杂、学习日语的目和兴趣不同、以及蒙古族学生自身外语基础较为薄弱等是蒙生日语课程的主要特点。

与英语相比,日语属于小众课程,在教学设施,课程设置方面很多高校对于日语课的重视不足,容易使学生产生孤立感。对于日语这门新的外语,学生往往有陌生感。这都导致很多蒙古族学生对日语学习重视不足和信心缺乏,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影响了日语教学效果。

由于教学对象均来自蒙语授课专业,即第一语言为蒙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水平有限,而从事日语教学的教师的母语普遍非蒙语,只能依靠汉语授课,形成了日语教学中教师用汉语讲授,学生用蒙语理解的三语互动局面,教师讲述和学生理解之间容易产生偏差,增加了教学难度。教材方面,没有针对蒙古族学生特点编写的日语教材,内容实用性差,教学资源贫乏。由于课时较少、内容偏多,多数教师采用重点讲授语法的传统教学模式,对文化背景、听、说等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较少,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导致蒙古族学生学习日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低。

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使很多学生意识到日语的重要性,对日语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蒙汉日三语互动背景下如何针对蒙古族学生的特点,有效提高日语教学效果,增加日语在学生就业中的实用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3 优化策略

3.1 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将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有机结合

教学课时紧、任务重是当前蒙生日语教学的窘境之一。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将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MOOC时代,大规模网络公开课冲击着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日语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日语学习的网上课程,鼓励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并且合理布置预习和复习作业量,积极拓展作业类型,丰富作业形式。如:引入调查式作业,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完成。经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就能适当减少语法、句型的讲解时间,从而给学生更多进行会话、听力练习的时间,逐步将课堂模式由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练习为主。学生的自学能力,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均能得以提升。

3.2 教师要加强民语学习,灵活应用三语习得理论

蒙古族学生在使用日语遣词造句时,容易受到蒙汉语思维的影响,存在语言表达不准确、连贯性差、语法错误多的现象。结局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学习一定的蒙语知识。在给蒙生讲授日语时使用蒙语进行补充,能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认同感。在对蒙汉日三种语言有基本了解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三语习得理论分析蒙语和汉语分别对蒙古族学生日语学习产生了哪些正负迁移。运用三语习得理论的正负迁移规律和母语的元认知理论,引导学生在学的过程发挥蒙语和汉语对日语学习的正迁移优势,规避负迁移影响,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3.3 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学方法的革新是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语言教学内容枯燥,部分教师上课缺乏激情,加上教学方法过分呆板,往往造成学生厌恶外语课堂。日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采取民主教学法、研讨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通过日语词语接龙考察学生词汇记忆情况;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会话练习;亦可鼓励学生利用学过的句型创作日语短剧进行表演,能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

3.4 注重文化导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语学习不该局限于语言文字的学习,应同时注重文化内涵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果只掌握了日语词汇句型却不了解日本的文化,就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日语,在交际中产生误会。因此,教师要注重日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交礼仪等国情文化的传授。对于三语互动背景下的蒙古族学生日语教学,更应该从中蒙日三种文化的语言特征、生活习惯、民族心理等方面加以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三种文化的异同点及其根源,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际中将语言应用自如,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一专多能的少数民族多语人才。

探索既符合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又符合少数民族日语教育自身特点和规律的教学优化策略,培养出具有优秀日语素养的少数民族人才,任重而道远。希望笔者的拙见能为多元文化下的少数民族日语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姚晓静.少数民族地区日语教学改革与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5).

[2]谷晓璇,郭天翔.内蒙古自治区“双语”、“三语”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

[3]张贞爱.少数民族多语人才资源开发与三种语言教育体系构建[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猜你喜欢
三语蒙语蒙古族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御制满株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与《蒙语老乞大》中的蒙古语第一音节母音比较研究
试析如何在小学蒙语课堂中锻炼学生口语交际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哈萨克斯坦“三语政策”及其影响分析
印尼三语学校华文教学考察探析
影响三语写作成绩的学习者可控因素研究
有关德语专业教学三语习得的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