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宏
(黄淮学院体育系 河南驻马店 463000)
伴随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体育的多元功能被不断开发,体育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日趋显现[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师范类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措施,适应社会人才的要求,是当今高校和社会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对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体育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汉语大辞典》对能力的解释为:“能胜任某项任务的条件、才能、力量”。《辞海·教育心理分册》解释为: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法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2]。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实践能力进行研究。众说不一,没有统一的界定,有的学者认为实践能力本身就是创造。有的学者认为实践能力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实验、动手、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等[3]。本研究认为今天素质教育要求的实践能力,离不开“问题”。所谓实践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是实践能力的前提,“分析问题”是实践能力的重点,“解决问题”是实践能力的核心,概括讲为适应社会的需求所应储备的实际动手和应用能力。
普通高校师范类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通过四年在校的实习、实训、实践活动所获得的能力。本文研究的实践能力是指体育专业的本科学生求学期间,为适应社会需求,所应储备的能力,具体包括课堂讲授能力、带队训练能力、创新协作能力、全民健身指导能力、运动康复能力、基本专业工具能力。其中课堂讲授能力和带队训练能力是重中之重。
就师范类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实践能力所包含的几个方面,拟定了《师范类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实践能力构成因素重要程度》调查表,经专家反馈,进行了排序。得出师范类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因素为七个方面,分别为课堂讲授能力、带队训练能力、思想道德能力、全民健身指导能力、创新写作能力、基本专业工具能力和运动康复能力。对于以上七各方面的实践能力,可细化为34个具体指标,构成实践能力结构体系。
在培养全民健身指导能力、基本专业工具能力和运动康复能力方面是有明显效果的,但在其他方面也存在不平衡性。探析原因,主要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与社会的需求脱轨,应根据行业需求,完善教学大纲,优化培养方案。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堂讲授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讲解、师范、教学组织、教法运用的能力。体育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包含教学备课、课的教学过程及教后评价,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学生为中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调查可以看出,毕业生的示范、纠错及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还需加强。结果表明,授课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贯穿教学始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正确的动作示范会给学生建立跃跃一试的感觉,有助于正确的动作技能,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的形成。纠正错误能力是对能否发现错误后及时有效的进行纠正的一种能力;另外,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如何应对也是体育教师在实践中必须具备的能力。
带队训练能力是体育教师带领队员训练,完成技术及训练任务的一种特殊能力,制定和实施训练计划、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组织和管理运动队的能力,具体包含制定训练文件、专项技术能力、运用训练方法、观察分析技、战术、比赛指挥、训练评价等方面。带队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据研究显示:近几年普通高校师范类体育专业学生主要在比赛指挥能力、观察分析技战术、训练评价等几个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思想道德能力在师范类体育本科生中是很重要的因素,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真正的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然后才能更好的做学问,从现代大教育观来看,体育教育是为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服务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调查显示,在管理育人和为人师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4]。
体育教师在在不同的层面承担不同的角色,除了承担学校的体育教学以外,在社会中也会做一些社区体育指导的任务,比如承担对一些体育基本知识的咨询、组织竞赛、裁判工作等,调查中显示,师范类体育专业的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技术都不错,能基本胜任基层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但裁判执法能力还有些欠缺,表现在临场经验不足、裁判技能掌握比较单一。对裁判的工作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创新写作能力是运用体育的规律,对已知和未知的体育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的过程,通过形成新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它主要体现在科学选题、文献检索、运用科研方法、撰写论文等方面。从分析中发现,科学选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选好题是事情成功的一半,选题应体现出创新性,应与实践结合起来,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当今社会信息纷繁复杂,面对大量信息作为体育教师必须要掌握运用工具的能力,包括课堂中使用普通话能力、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板书能力和运用体育专业术语能力,调查显示,与其他专业相比,必须加强培养体育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体育促进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需要了解怎样去锻炼、如何锻炼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健身效果,对一些赛场突发事件的处理知识,如一般医务监督、制定运动处方、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等方面比较关注[5]。
据调查可知:运动康复能力需要提高。一般医务监督是指根据体育保健学和运动医学的知识原理,对运动者的健康和机能进行监护,可以防止各种不利因素对身体的影响并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对于比赛活动中产生的突发事件,怎样有效合理的处理非常重要。
师范类体育专业学生个体的实践能力由“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三大要素构成,具体可分为文中论述的七个方面的实践能力,可细化为34个具体指标,构成实践能力结构体系。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学生、教师、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对师范类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检测,能够简单地描述和反映师范类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状况,同时也能描述和反映体育本科教育的发展水平,找出制约师范类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的瓶颈因素,从而揭示师范类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的空间和未来的培养方向。
[1]陈小蓉.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1-23.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87-88.
[3]万茹,毛振明.论体育实践能力的类型与结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8):73-76.
[4]马苗.创新教育视野下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优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30-32
[5]付哲敏.辽宁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5):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