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枝 孙运强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5)
中国高尔夫球运动以1984年广东中山温泉高尔夫俱乐部成立标志其开始,至今已有30个年头,其发展总体态势良好。据2013年度朝向白皮书公布,2013年我国共有高尔夫设施总数521家,共11497个球洞,折合约639个18洞高尔夫球场。中国高尔夫设施分布十分不均衡,广东、北京、山东、上海、江苏、海南6地高尔夫设施占全国设施总数的54.9%,所产生的打球轮次占全国总打球轮次的69.4%。[1]从2012年朝向白皮书发布的我国高尔夫设施发展走势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球场多沿海分布,集中分布在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另外海南、云南也分布较多,而西部地区球场设施极少。[2]我国高尔夫球场分布为什么如此分布不均衡,这是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毫无疑问,众多因素促成了我国高尔夫球场分布不均衡。
经济发展水平被我国众多学者认为是影响我国高尔夫球场地域分布的主要因素。纵观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有目共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GDP总值是519470.10亿元,长江三角洲GDP总值为108905.27亿元,占全国GDP总值的20.96%;环渤海湾地区GDP总值为132207.96亿元,占全国GDP总值的25.45%,泛珠江三角洲地区GDP总值为168797.92亿元,占全国GDP总值的32.49%。上述三个地区GDP总值占据了全国GDP总值的78.90%。[3]从美国及其它国家高尔夫球运动发展的经验总结来看,高尔夫球运动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郁小平认为在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上时,高尔夫球运动进入起步发展阶段,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时,高尔夫球运动进入加速发展期,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时,高尔夫球运动进入快速发展期。[4]毫无疑问环渤海湾地区、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体现了经济越发达,高尔夫球场分布越集中的特征,同时也从经济角度解释了我国球场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
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高尔夫球场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城市争相对外开放,为了招商引资,政府支持并鼓励建造高尔夫球场设施吸引大批外企入驻,这些地区的高尔夫球场设施逐渐发展起来。此外,自2009年高尔夫重返奥运会之后,制约高尔夫球场发展的高额营业税首次出现松动,由原来超过营业收入的20%降至10%或5%。2011年以来,更多的省市加入到为高尔夫球场降低税收标准的行列中。目前,全国各地高尔夫球场税收标准不尽相同,标准最低的是云南、广东5%,其次是河南7%,天津、浙江、上海、北京等地10%。如此便刺激了上述地区球场数量的激增。而海南高尔夫球场数量由2008年20多家猛增至2013年近50家,海南省政府高尔夫发展政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海南省政府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高尔夫休闲业,培育发展一批定时定址的体育赛事。此外,海南省政府相继推出降低高尔夫球场城镇土地使用税减税额等相关优惠政府,大力扶持本省高尔夫企业发展。
不可否认,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受地方区域文化的影响,其思想观念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沿海地区人民思想观念较为开放;内陆地区人民思想观念较保守。两种截然不然的思想观念在高尔夫球运动发展方面表现极为明显。沿海地区人民更愿意接受高尔夫球运动这个舶来品,这从我国高尔夫球场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可见一斑。此外,环渤海湾地区、长三角、泛珠三角地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优质教育资源,这些优质教育资源对转变当地人思想观念尤其是对高尔夫球运动看法起了直接作用,以北京、上海为例,这些城市高校林立,尤其以985工程和211院校为甚,高校思想的先进性和对外国际化交流无疑影响和改变当地人对高尔夫球运动的态度,培育了众多高尔夫爱好者,促进了当地球场的增多。
高尔夫球运动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高尔夫球场的建造对一个地区的降水、气温和日照等有严格的要求。根据高尔夫球俱乐部用水需求和全国平均降水情况,经高尔夫球俱乐部球场维护用水初步估算,月平均降水量低于50mm时,高尔夫球场存在用水危机,高尔夫球场用水紧张,成本上升,不仅会限制高尔夫球俱乐部的发展,同时加剧城镇水资源利用的矛盾。根据高尔夫球运动条件的要求,温度在24℃左右的气温最适合高尔夫球场草木生长,最适宜高尔夫球运动。当月平均气温低于摄氏10℃时,高尔夫球运动受到限制,当月平均气温低于4℃时,基本不可以进行高尔夫球运动。而当月平均气温高于30℃时,对高尔夫球运动也不利。根据高尔夫球运动条件的要求和高尔夫球俱乐部必要的营业时间,一般说来,如果一个地区月平均日照时数低于90h时,不利于草、木生长。[5]高尔夫球场密集分布的沿海地区在降水、气温和日照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珠江三角洲、云南、海南优势明显,反之,东北、西部地区尤其缺乏高尔夫球场建造的优越的自然环境。
高尔夫球运动以其“绿色、氧气、阳光、友谊”特征和“自律、诚信、公平、礼让”等文化内涵深受现代人的喜爱,热爱高尔夫运动的球迷总爱挑战不同类型的球场,所以高尔夫球场在国内外都被当成一项旅游资源。我国高尔夫球场东西南北差异较大,地域特色明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沿海地区结合其地理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高尔夫球场作为一项旅游资源,也被深度开发,如此便促进了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和发展。以海南为例,作为热带滨海度假胜地,旅游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是最具特色与潜力的外向型产业。据海南省统计局统计,2013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3672.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8.56亿元,全年全省旅游及旅游相关产业完成增加值229.9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7.3%,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的发展。[6]海南旅游业的发达促进了当地高尔夫球场数量的增加。
地理因素是影响我国高尔夫球场分布的重要因素。我国高尔夫球场多分布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东部沿海城市。海陆空交通发达是沿海城市的地理优势,这些优势又恰恰是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条件,于是大批的外企驻足于此,成就了沿海城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外商云集,对外贸易开放度不断加大,高尔夫球运动作为商务交际的重要沟通工具,使这些地区高尔夫球场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此外,沿海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吸引了大量的邻国高尔夫爱好者涌入,促进了当地高尔夫球场的发展。如环渤海湾地区每年都要接待大批的日韩高尔夫爱好者,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国内高尔夫球场打球成本相对较低,加之与之毗邻,交通便利,于是沿海城市就成为邻国高尔夫爱好者的首选。
我国高尔夫球场多分布在人口密集的东部、南部地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高,西部人口较少,这意味着高尔夫球场潜在的客流量沿海地区优势突出;另一方面是由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使大批人士迁移至此,其潜在客流量更加丰富,如此便刺激着高尔夫球场的发展。
从上述影响我国高尔夫球场发展的众多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高尔夫球运动的发展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相辅相成,但又相互制约,试图改变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影响高尔夫球运动的发展。由此可知,一个地区发展高尔夫球运动要满足上述多个因素条件才具备可行性。
从我国高尔夫球场集中分布中可以看出,不同地区高尔夫球场的发展得益于不同地区区域差异,资源差异,因此,各地要根据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高尔夫区域特色之路。如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应大力发展高尔夫旅游业;北方、西部自然条件较差不适合高尔夫球运动发展的地区,应发展室内高尔夫、模拟高尔夫等,最大限度地满足当地人消费需求。
由高尔夫球运动发展较好地区的经验可知,不同省市地区发展高尔夫球运动要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一方面是整合高尔夫行业之内的资源,如不同地区高尔夫球场的联盟与加盟,突破地域界限,最大化整合高尔夫球场资源,提升高尔夫球场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是整合高尔夫行业之外的资源,与金融证券、房地产、奢侈品、会展、旅游、酒店、航空等行业联合,达到多赢目的,在与各个行业交流与合作中发展高尔夫球运动。
[1]朝向集团.朝向白皮书——中国高尔夫行业报告(简本)[R].2013:2-5.
[2]国家统计局.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EB/OL].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m=fsnd.
[3]郁小平.高尔夫球经济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96-200.
[4]海南省统计局.2013年全年我省旅游业增加值增长11.3%[EB/OL].http://www.hi.stats.gov.cn/tjyw/jjxx/201401/t20140126_114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