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艳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贵阳 550004)
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教育部门对高校的体育教学愈加的重视起来,高校体育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是推动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为国家培养全方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我国现今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现状,如何发挥出体育教学应有的作用,提高高校学生的健康素质,已经成为现今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中必须重点研究的课题。高校学生在提高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锻炼,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观。为国家培养出全方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思想逐渐由以运动技术为主向增强体质为主进行转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后,大大推动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但是在高校体育的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我国体育课堂教学设置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和发展,仍然受到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严重制约了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因其课程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缺少创新,且与中小学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设置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虽然近几年高校的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也在进行着改革,但由于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高校体育教学发展非常的缓慢。这些外部因素包含场地、师资以及体育器材等多方面,并且仍有一些健身与娱乐为一体的体育活动内容无法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此外,因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及课堂内容设置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仍处于填鸭式阶段,无法体现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教学主导的教学模式,使得高校学生无法感受到体育教学的乐趣,致使体育教学成为高校学生赚取学分的一门学科。
因高校体育教学受到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导致大部分高校并没有重视体育教学,部分学校领导人在选择体育教师时也降低了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从而导致高校的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比较缺乏。我国现今的体育教学发展中,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仍停留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观念中,认为高校的体育教学就是给学生进行体育技能指导,体育教学模式也比较单一,使得体育课堂教学变得非常的枯燥和乏味,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缺少兴趣,不利于高校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此外,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是被忽视的一门学科,这样势必制约着高校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的施展,对高校的体育教学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
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部分高校由于受到教学经费的束缚,很难进行现代化多功能的体育场地建设,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也影响着高校学生日常的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根据相关调查,发现除了国家部分重点院校,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设施都比较老旧,且因学生人数的扩招,使得体育设施陈旧问题更加突出,乃至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其学校的体育教学需求了,从而使得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不能得到良好的保障,影响着体育教学的发展。
高中体育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认为体育运动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远,却忽视了体育的社会效能和健康性。大部分的高校在体育教学评价中过于注重对体育的公平性、客观性,而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以及学习过程的努力评价。高校体育教学在进行体育评价中只注重对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的评价,这种评价过于片面,且评价标准不是很科学,这种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校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从而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健康的概念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新,体育教学观也从传统的健康提升到生物—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的转变,同时从体能锻炼向以素质教育为主的健康教育观。传统的体育教学观是以体育技能为教学目标,忽视了对高校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观已经不能适应现今的高校体育教学发展需求了。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从培养高校学生的体育意识做起,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并以培养学生的健康素质为主要教学核心,重视高校学生体能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并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体育教师作为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中的重要主体,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所以,高校必须要重视并加强对体育教师的数十种的综合培养。首先,高校领导层在选择体育教师时,应根据学校体育教学发展情况,提高体育教师的选择标准。其次,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观念,同时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体育学习。再次,高校及体育教师注重对体育教学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因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所以体育教学环境的好坏也将对体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根据体育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增加高校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对高校的体育设施进行维修以及扩建,从而满足高校体育教学的需求。此外,高校的体育教学还应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例如:游泳、足球、羽毛球、篮球、健美操或是乒乓球等等,高校还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体育特点增加一些比较特殊的体育课程,例如:滑冰、冰球等。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改善,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对高校的体育教学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建立完善的体育评价体系,同时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健康档案,并将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记录下来,通过每学期的体育教学,将学生的体育考核也记录其中,从而形成个人的身体素质变化图,体育教师通过直观方式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评价。完善的体育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还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需要建立完善的体育评价体系,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高校体育的教学要求必定会不断的提高,因此,高校领导层应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并根据体育教学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从而对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全面培养,进而有效的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1]郭海生,李刚.当前大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J].价值工程,2011(18).
[2]李全德,赵福祥.浅析云南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消费导刊,2009(3).
[3]张昌.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0(19).
[4]吕吉旭,刘艳秋.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2).
[5]李晔.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商,2013(11).
[6]邓小红.从科学发展观角度谈中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7]高吟.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探微[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5).
[8]刘明,王文化.高校体育选项课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