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国 李晓婵 宋晓玲
(大连海洋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3)
现代社会是个快节奏生活、高强度工作的生活方式,人们已经开始厌倦这种快速发展的社会节奏,希望自己能够平静下来,欣赏一下自己身边的美好事物。这就需要锻炼和培养人的一种心境和活动方式。瑜伽作为一种呼吸柔和、动作缓慢的运动方式,恰好弥补了人们由于工作、生活中的快节奏所缺少的轻松和快乐心境。因此高校设置瑜伽课程有助于学生后期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学习中调整自己的身体、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能够轻松对待。
本研究主要抽取12所高校大学生、相关专业的教师、专家为调查对象。
根据论文研究的需要,系统检索与查阅等有关瑜伽相关学术著作方面的文献资料。
在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目前高校瑜伽开展基础上,分别设计了高校瑜伽课程开展现状的调查问卷和相应的专家调查问卷,对高校开展瑜伽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常规数理统计处理。
在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本研究内容的需要,分别对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社会瑜伽教练等23位资深人士对本课题中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访问调查。
采用分析、综合等逻辑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探讨。
虽然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提倡,减压、放松并且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是处于转型阶段的社会,做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每当社会变革之时都会引发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等根本性的变化,所以这个时期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让烦躁的心平静下来的活动方式来调节。瑜伽作为一种呼吸柔和、动作缓慢的运动方式,将人的心理、生理和精神集于一体,通过运动身体和调控呼吸,可以完全控制心智和情感,以及保持永远健康的身体,避免对社会环境产生不好的后果,减少人们的压抑情绪,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理所当然开设瑜伽课程是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
现代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压力较大。当然,适度的压力也是必要的,因为压力可以激发兴趣,振奋精神,使人精力充沛。但是,如果这种压力超过我们所能承受的限度,身体就会感到紧张不适,自我免疫力下降,体力不支,有时还包括心理上的挫败感、肌肉紧张(可导致脊椎疼痛)、疲累不堪、呼吸短促甚至神志不清等。
瑜伽包含伸展、力量、耐力和强化心肺功能的练习,促进身体健康,有协调整个机体的功能,学习如何使身体健康运作的同时也增加了身体的活力。此外,培养心灵和谐和情感稳定的状态也引导你改善自身的生理、感情、心理和精神状态,使身体协调平衡,保持健康。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腺体和主要器官的状况决定着一个人的健康程度。有规律的瑜伽练习有助于消除心理紧张,以及由于疏忽身体健康或提早衰老而造成的体能下降。因此练习瑜伽能保持活力,令思路清晰。
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是当今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由于国家体制的不同、社会文化的差异,致使在选拔人才方面上有很大的区别。中国人比较看重学习成绩,也就是所谓的分数,从每年的中考、高考、研究生选拔上不难看出;而西方国家看中的是能力和你的身体、心理等多方面的健康程度,这就造成了中国青少年时期的身体状况有些欠佳。中国学生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是比较繁重的,而且由于经济上的落后使国家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阶段,这就造成重视文化,形成知识是成就一切的思想根源,而忽略了体质的发展。其次,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相对学生学习状态比较轻松,就业压力比较大,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一种能够使自己身心全部放松的体育项目。瑜伽课程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能够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并且它并不是女生的特权而是男女生皆宜的一个项目。因为瑜伽课程更是一种陶冶人的性情的过程,只不过是通过身体这个媒介进行传递和学习。
具体地说,高校大学生通过对瑜伽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改善学生们的精神状态,使他们能够有一种泄压的方式,从而对学生们心理健康的发展、社会的适应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瑜伽就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瑜伽姿势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瑜伽的函义为“结合”,“平衡”,“统一”,不仅是知性的、感性的,而且要理性的去实践“它”,瑜珈是让我们去身体力行的运动。
21世纪是教育和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是知识密集、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教育更加人性化、社会化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高等教育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它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再大学教育中,学校相对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学生有关身体健康、精神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而学校的体育教学也主要通过运动技术的学习,掌握一些运动技巧并使其发展成终身体育价值观。所以说体育教学一般停留在第一层关注身体的锻炼与健康,而关于学生的精神、内心世界却很少涉及。而瑜伽课程的展开能够弥补一些人文精神上的缺失。因为瑜伽是生理上的动态运动及心灵上的练习,也是应用在每天的生活哲学。瑜伽的最终目标就是能控制自己,能驾御肉身感官,以及能驯服似乎永无休止的内心。通过把感官、身体与有意识的呼吸相配合来实现对身体的控制。这些技巧不但对肌肉和骨骼的锻炼有益,也能强化神经系统、内分泌腺体和主要器官的功能,通过激发人体潜在能量来促进身体健康。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刚要》(以下简称《纲要》)为高校开展瑜伽教学提供了政策支持。新《纲要》是国家对高校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校制定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是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新《纲要》从八个方面共提出二十三条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做出了全面的要求和诠释。包括课程的设置、目标的设置、教学的内容于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对高等学校设置体育课程的实用性非常强。在这种有力的支持下,开设瑜伽课程是非常可行的。
高校体育资源是高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实施技术条件,也是保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正常实施和有效开展的基础保障。高校的体育资源可分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种。就普通高等学校有形资源而言,需要拥有相对完备的体育教学器材、场地、场馆和各类的体育设施。相关资料表明,高等院校的体育设施是相对较好的,其设施基本可以满足高等学校不同体育项目的设置和开展。为研究普通高校顺利开展瑜伽课程,我们就其普通高校开展瑜伽课程的硬件条件设施进行了可行性调查。
首先就高等学校整体条件是否满足瑜伽课程开展的需要设置问卷进行调查,分很满足、较满足、一般、不太满足和不满足五项。根据调查结果显示,67.6%的学生认为高校能较好的满足瑜伽课程的开展,高校开展瑜伽课程的条件涉及到“师资”、“教学设备”、“课程教材”三个方面。从师资力量上来看,每所高校都具备了大量的艺术体操和健美操老师,由于艺术体操课程和健美操课程的开展比较早,发展比较成熟,老师具备的相关素质和能力也颇高,所以能够很顺利的转换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有效的教学;教学设备上瑜伽课的环境要求基本上与艺术体操课程和健美操课程的环境要求是一致的,也可以在多增添一些瑜伽垫就可以了,所以在不重复浪费资源的基础上还丰富了课程的多样行,可谓是一举多得;关于课程教材方面的调查:虽然目前没有正规的瑜伽教学教材,但是社会上流传了很多种瑜伽流派和动作,这位瑜伽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可选择的资料也较为多样化。
这与瑜伽本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瑜伽是一种非常古老、神秘的运动方法,集哲学、科学和艺术于一身。瑜伽的基础建筑在古印度哲学上,数千年来,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戒律已经成为印度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瑜伽信徒发展了瑜伽体系,因为他们深信通过运动身体和调控呼吸,可以完全控制心智和情感,以及保持永远健康的身体。国人最早认识瑜伽,应该是1985年中央电视台连播的张蕙兰瑜伽术教学片,这是很多人认识瑜伽的开始。
(1)瑜伽课程的设置,丰富了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并能按照《纲要》的指导进行有效的实施。(2)瑜伽课程的设置能够满足了学生们对瑜伽学习的现实需要,并能有效的帮助学生们调整心态,处理好人际关系。(3)异国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正确对待各国的文化特点。
[1]室利·阿罗频多.瑜伽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20.
[2]艾扬格.瑜伽之光[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2005:1-40.
[3]毛振明.中国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果、若干理论建树及课题[C].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2007:307-311.
[4]刘海元.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原因及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08(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