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关于啦啦操的研究分析

2014-08-15 00:54杨继君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8期
关键词:竞赛舞蹈体育

杨继君

(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江苏南京 210014)

我国学者在21世纪初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其中以黄楚姬老师《啦啦操的概述与编排》一文打开了中国啦啦操相关内容的研究之路,从21世纪初到最近几年,不断有相关研究发表。近几年来,围绕啦啦操的研究越来越多,各年的文献数量呈现上升的态势,表明各学者、专家正在积极关注这个问题并正在逐步使研究走向深入,同时表现出紧密结合其他学科,多角度来探讨啦啦操相关问题的特点。以“啦啦操”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献466篇,其中包括硕博论文79篇,会议文章5篇。主要表现在啦啦操的现状与发展研究、文化与价值研究、三操对比研究、训练与竞赛研究、损伤与预防研究以及编排研究6个方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学者关于啦啦操的相关研究做系统的梳理与分析,旨在为我国啦啦操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理论。

1 啦啦操的起源、概念及分类

通过大量文献阅读知啦啦操的起源,如黄楚姬(2003年)[1]一文;庄培厚等(2009年);张庆如(2012年)等文献的的观点并无分歧:啦啦操是体育运动中的一个新兴项目,最早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原名cheerleading,其中cheer有振奋精神,提振士气的意思,最初是为橄榄球队加油助威的活动。张弘、鞠海涛(2010年)[2];胡娟娟(2013年)[4]以及黄楚姬在《啦啦操的概述与编排》一文中的观点是相似的,他们认为:啦啦操是在音乐伴奏下通过运动员舞蹈动作的完美完成及高超的技能技巧展示,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的运动项目。它将动作造型美、身体线条美、音乐和谐美、服装色彩美融为一体。

通过文献的查阅表明现阶段对于啦啦操的类型方面认知趋同,均表示:按啦啦操的动作内容可分为技巧啦啦操和舞蹈啦啦操;按目的可分为竞技啦啦操和大众啦啦操。

2 国内啦啦操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2.1 关于啦啦操的发展现状及推广的研究

徐中秋等《啦啦队的历史沿革综述》,孙铁民、李惠娟所著《我国啦啦操运动现状的调查研究》[3],胡娟娟(2013年)[4]等文章中可发现我国啦啦操随着CUBA的发展于1998年诞生,并于2001年在广州为九运会举办了我国第一届啦啦操比赛,成为中国啦啦操发展史上的转折点,2004年走向正规化。我国啦啦操最初是在高校开展的,随着大力推广今年来中小学参加啦啦操运动和比赛的队伍越来越多,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随着啦啦操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很多学者对啦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谭丹华、张庆如、耿红霞等人的研究中反映啦啦操走进校园、走进群众将是我们应所关注的问题。谭丹华在《我国啦啦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一文中提出如何在高校社区广泛开展啦啦操运动,使啦啦操真正成为大众所喜爱的健身项目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同样,张庆如也在《我国啦啦操项目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进行了分析:近几年,我国啦啦操发展虽然迅速,但只在竞技体育方面有所大大提升,如果能进一步加强啦啦操项目的普及,那么校园体育是必然要去做的,在校园中推广啦啦操课程不仅可以推动“阳光体育”的开展,加大啦啦操的宣传力度,又可以促进啦啦操项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耿红霞在《高校开展啦啦操课程的可行性》一文对啦啦操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开设啦啦操课程是非常有优势和价值的,优势方面主要体现于,现高校每年都有各种大小的体育赛事和活动,这些都是可以开展啦啦操的场所和条件,其次高校具有啦啦操专业的指导人员;价值方面,啦啦操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体质,有益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防止沮丧、失望、抑郁等不良心理;另一个方面啦啦操特殊的技术特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净化人们的心灵。

2.2 关于啦啦操文化与价值的研究

王慧莉《大学啦啦操体育文化研究》[5]及马敏《啦啦操文化与校园文化互动效应研究》一文对于啦啦操文化的认知趋同:啦啦操文化结构由精神文化层、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构成;其特征主要体现在项目文化的独特性、内容的时代性、个性的张扬性、技艺的一致性、团队的协作性等方面,它的文化核心价值在于引导青少年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大量啦啦操推广及可行性分析类文章表示啦啦操有益于大学生增强体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审美情趣;有益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梳理各学者研究发现,对啦啦操的健身价值之谈仅限于普遍的体育运动价值,并没有生理、生化等具体能耗指标的支撑,与生理学相结合将是对啦啦操项目进一步研究及推广的必要方向。

2.3 关于三操对比的研究

通过对王之春[7]、张丽娟、何云、张月娥、王力锋、杨惠、任秀琪等人对三操的对比研究发现,其差异和共同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三操的起源不同,希腊人把锻炼身体的一切活动统称为体操;健美操最早是美国医生Kennthcooper博士为太空人设计的体能有氧训练(Aerobic)项目,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锻炼心肺机能;啦啦操是为运动队加油助威和烘托赛场气氛而出现的。其次,其项目分类以及要求不同,如竞技健美操比赛有单人、混双、三人等,有动力性力量、静力性力量、跳与跃、平衡与柔韧四组难度;然而啦啦操主要以集体项目为主,技巧啦啦成套动作中包含翻腾类、抛接类、托举类和金字塔组合等。

从3个项目的动作形式和特点来看,又具有相同规范性、艺术性、节奏性和高难性,他们具有共同的项目竞赛组成要素和项目美学要素。纵观体操、健美操和啦啦操竞赛规则的不断演变,不难发现其对项目技术的要求相同,都趋向于高难性、创新性、完美性和观赏性。

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查阅以及ICU国际规则的学习,发现我国学者对啦啦操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与国际接轨,做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2.4 关于啦啦操训练与竞赛的研究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发现1998年大学生啦啦操表演伴随着CUBA诞生,2001年第1版啦啦操竞赛评分规则《中国学生啦啦队竞赛评则(第1版)》的问世及首届中国学生啦啦操比赛开展使我国啦啦操在发展史上有了巨大的转折并于2004年走向正规化。2006年4月在美国奥兰多举行的世界啦啦操大赛,第一次登上啦啦操的世界舞台并得到了世界同行的关注和认可。2008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体育展示现场表演啦啦操选拔比赛”,在奥运会的推动下,啦啦操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现啦啦操各级别的竞赛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受到各水平阶段学生的喜爱和参与,全国啦啦操锦标赛和冠军赛是我国啦啦操领域的最高赛事。

啦啦操运动员以女性为主,教练员主要以健美操和体育舞蹈专业方向的教师,王暗、朱兴中等通过研究得出:啦啦操运动员应具备优美的基本形态、良好的身体素质、协调能力、舞蹈基本功、音乐理解能力以及艺术表演能力等素质。张艳枚(2011年)、万群飞分析了我国啦啦操与国外强队的差距,建议训练应打牢基础,注重加强队员的身体素质练习;加强专项技术,加大平衡、转体和跳跃类的训练;增加不同风格舞蹈的训练,提高队员的艺术表现力。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发现,对啦啦操训练方面的研究仅限于理论上的梳理和相关训练理论的套用,研究内容较为普遍,独立的、有深度的分析较为缺乏。

2.5 关于啦啦操编排的研究

黄楚姬在《啦啦操的概述与编排》[1]一文中,形象的将啦啦操编排的结构比喻为“凤头”、“猪肚”、“豹尾”。安宁的《基于竞赛规则讨论舞蹈啦啦操的编排》[8],许琛的《啦啦操编排理论研究》[11],张雅珍的《福建省高校花球舞蹈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研究——以福建省第十四届大运会为例》[12]及闫晓在《从竞赛规则变化看我国技巧啦啦操运动的发展与编排》中均研究发现:啦啦操的编排依据应以目的任务、队员特征、场地环境设施以及竞赛规则为依据;其应具有统一性、创新性、安全性、艺术性、技术性等原则;其中也均对啦啦操的编排要素、编排程序做了细致的阐述。啦啦操的编排要素主要包括时间要素、动作要素、音乐要素、空间要素、服装要素和道具要素六方面。

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对啦啦操编排方面的研究仅在理论上有所发展,而作为实用方面,对其规范的素材库的建立尚未有人涉及。

3 结语

通过众学者对啦啦操各方面的研究,发现啦啦操在我国迅速发展,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青睐,然而对啦啦操的研究仅限于基础理论、训练、教学、社会学等方面,缺乏与生理学相结合的基础能耗指标及其深入研究,啦啦操项目运动损伤特点与预防的深入研究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规范素材库的建立,基于此研究提出建议,望促进我国啦啦操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1]黄楚姬.啦啦操的概述与编排[J].体育科技,2003(2):40-43.

[2]张弘,鞠海涛.啦啦操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31-33.

[3]孙铁民,李惠娟.我国啦啦操运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4):85-87.

[4]胡娟娟.啦啦操在北京市普通高校开展情况及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5]王慧莉.大学啦啦操体育文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3):96-100.

[6]张敬敬.成都市普通高校啦啦操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

[7]王之春,骆意,苏晓敏.论体操、健美操与啦啦操的衍生与回归[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155-158.

[8]安宁.基于竞赛规则讨论舞蹈啦啦操的编排[D].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2.

[9]常秀娟.福建省普通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不均衡态势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10]王丽.安徽省普通高校舞蹈啦啦操开展现状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11]许琛.啦啦操编排理论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0.

[12]张雅珍.福建省高校花球舞蹈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研究——以福建省第十四届大运会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竞赛舞蹈体育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创新思维竞赛(3)
我们的“体育梦”
创新思维竞赛(6)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