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刘辉
(浙江商业技师学院 浙江宁波 315000)
素质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并且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重视人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学科特点,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对于推动学校素质教学有着重要作用。
体育课程在教学形式上以实际应用和技能练习为主,理论教学为辅,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和学生的反复练习完成课程教学。学生在体育课上,通过肌肉感觉,把信息传递到中枢,经过分析、综合,去达到对体育技术、技能的认识和掌握,是对思维和身体协调性的综合锻炼,强调身体力行。学生在体育课上获得的实践意识、实践能力通过迁移对其它课程产生正面影响,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内容的伸缩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是体育课的一大特点。体育课的教学目标、课程教材、内容深广度、学生学习进度都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体育内容包括篮球、足球、田径、游泳、舞蹈等多项活动,可根据学校的师资、场地等情况有选择的开展,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项目的训练,统一项目也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条件实行不同要求。体育活动可以个人单独进行,小组进行,群体进行,形式灵活多样。另外活动的实施场所灵活多变,像篮球、足球等运动即可在室内举办,也可露天举行。体育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课程计划、课程内容,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爱好、特长和学习水平因材施教,便于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总之,其灵活性是推进素质教学的重要途径。
当代体育教育强调教师职能的转变,要求教师在处理与学生学习的关系时向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转变,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而体育活动是以学生为主题的活动,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多情况下,由学生自己担任组织者、设计者,然后由学生亲自付诸于行动,自主地获取体育知识、习得体育技能、增强身体素质、锻炼思维、磨练学生意志,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
体育运动有公平、平等、竞争、合作的执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意志上可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长跑项目可以激发学生坚持、忍耐的精神,跳跃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不畏艰难的品质,篮球、足球项目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等。平时举行的体育竞赛可促进学生公平竞争、勇于拼搏精神的形成。比赛规则要求学生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服从指挥的品质。小组或群体活动可增强学生的团结友谊,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体育教学对学生品德和意志力的培养,是别的学科不能取代的。
开设体育选项课和含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俱乐部教学模式。体育选项课可使学生通过选择感兴趣的运动进行技能学习,才能发挥其主体作用,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并掌握一项或几项受益一生的运动项目。俱乐部教学模式为具有一定体育基础和运动技术水平的学生组建运动俱乐部,组织全体在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俱乐部进行自主体育锻炼。开展拓展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改进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中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首先需要教师树立以终身体育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现现代体育发展特色。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以娱乐体育、健身体育、传统体育以及家庭体育等为主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采用科学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导向性和艺术性,增强教学过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注意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熟练地运用运动技能和科学的锻炼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动能力,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的本领。另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各种形式培养、保护和充分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处理好完成教学任务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之间的矛盾,并使学生从体育教学和业余体育锻炼中得到充分的生理满足以及感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好处,从而养成锻炼的习惯,自觉地坚持体育锻炼。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指标。体育教育素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学生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创造快乐教学。与学生形成平等的关系,注重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成功与愉悦中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不断自觉主动的完善自我,能够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使个人的气质、智能、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无论是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应当注重对教职工潜在能力的开发,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
提高师资力量建设的措施:(1)推进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加强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通过培训造就一批专业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组建一支教师骨干力量。(2)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相结合。目前教师培训有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两种主要形式,校内培训可定期聘请教育专家来校讲学研讨,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素质,提升教育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全方位提升教师的学习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校外培训是教师培训的辅助力量,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课程计划,合理安排校外培训事宜,对体育教师进行轮流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3)鼓励教研活动,提升教研水平。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学比赛,举行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的活动,鼓励教师撰写专著和学术论文,支持学术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的举办。(4)在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同时,加强师德建设。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师德、师风教育,使教师树立从事教育工作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师的职业言行,建立师德师风培训制度,通过规章制度和理论学习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当今社会发展节奏越来越快,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健康发展的要求,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体育课本身的特点在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体育项目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的品质,克服胆怯心理、自卑意识、保守观念、封闭思想、社交恐怖症等不健康心理。
体育教育要实行素质教学,需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道德是人们调整人、社会、自然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具体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和法律意识等。体育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中实行素质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性,锻炼学生的意志,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各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优势,通过课程计划、课程内容等的改革,提高教师的师资队伍,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刘嘉.主体教育、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在高职体育中的整合[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
[2]顾季青,徐建荣,屠丽芳.我国体育教育人才素质教育改革现状的调查性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