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位移与祛魅得失:当下艺术文化现象透视

2014-08-15 00:54周星
文艺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大众受众时代

○周星

艺术是人类对于物质存在之上的精神情感创造的对象,艺术的形而上性质,决定了其在社会物质世界中的独特精神特性,以及双方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借用关乎艺术对象的“对牛弹琴”说法来比拟,“对牛弹琴”既是说明艺术对于非艺术对象的难以同构关系,也是艺术难以成为物质社会的共融现象。但其实还可以强调的是:无论世事变迁如何,那“琴”之艺术质地一定存在,但不能不考虑这“牛”——物质环境的适应关系。于是微妙的认知就改变着艺术的判断景观。而不容回避的网络时代,对于艺术文化的当代表达和传播景观需要开阔的眼光。

近年艺术适应时代而不断延展自身影响力的努力得失互见。以电影现象为例:马年春节档电影的独特收获,是创造新的春节档新高票房,是依赖3D版的《大闹天宫》和2D版的《爸爸去哪儿》两部创作。前者的3D景象是中国电影技术收获超越内容收获的一个代表,将流传甚广而熟稔的西游故事第一次以花费巨大的3D技术加以视觉新表现,无疑是一种电影与时俱进的当代表达,当《阿凡达》开启了这一新鲜景观表现人类梦幻时,我们自己的3D电影开始有了比较跃进的创造步伐。在贺岁档前期不尽如人意的票房面前,《大闹天宫》的时代视听感受的认真使之得到超7亿高票房的回报也是顺理成章的。而《爸爸去哪儿》复杂性更值得分析。一个据说只拍摄了5天投资几百万就大举掠夺受众眼光的电视类片子,竟然高攀上6亿票房,而显然非我们习惯的电影视听表现,让众多电影研究者非议其电影性质一定都不奇怪。问题在于,传统电影视听规则让研究者对《爸爸去哪儿》不以为然,但“亲子电影”的现代观念却让大众趋之若鹜,况且电视版的热火温度还在,接续的电影扩展了受众的期望,这似乎也是打破正宗电影的质疑而产生受众罔顾其性质而赶赴影院接续心理接受。打破影视界域的传播显然是成功的,电影的专业恐慌的确难以避免,却似乎无法阻挡。电影专业性遭遇现代表达的困惑也许影响深远。

艺术的传统认知不能无视现实社会的悄悄改变需要,无论这改变是不是令人吃惊。但显然,最大的问题是审美为核心的创作认知遭遇挑战。按照电影审美习惯,上述两个创作都不是经典的艺术电影,却在技术跟进时代接受,和心理上俯就受众观赏而获益。我们的审美认知如何适应时代是文化的时代难题。

2013年一个曾经被历史鄙视的“土豪”话语,却堂而皇之的成为大众津津乐道的词语令人深思,“祛魅”时代变异认识匪夷所思。同样在艺术上也有不少奇怪的适应时代的改变现象。以电视艺术现象为例,作为最适应大众收视心理的媒介,近年电视跟随时代演进现象值得思考,2013年上半年众多的“抗战剧神”,是一种被动娱乐胡闹现象,为了市场收视予夺,不约而同的拍摄一个比一个更神奇出格的生造抗日故事,诸如三箭齐发居然分别射死三个日本兵、一掌从上到下劈开敌人躯体之类匪夷所思的反常理表现,以奇险古怪为特征的荒唐表现,试图满足低劣的收视心理。显然,艺术的质地根本的极大歪曲,被主管机构叫停而得到大众首肯是在情理中的。电视剧无疑是电视中的艺术品类,如此走火入魔的反审美屈就低俗显然无法进行当代性传播。相反的案例是近年选秀的艺术回归。以2012-2013浙江台《中国好声音》和2014中央台《中国好歌曲》为标志,改变了其若干年风行的所谓参与而罔顾艺术水准的表现,扭转了失却艺术标准的歪瓜裂枣充斥的屏幕表现,转向为从高端导师到出色歌手为标志的艺术展示,艺术精神的回归让受众尤其是青年受众返回荧屏,艺术的转椅拨回艺术质地的原点。实践证明,无论是艺术追求还是艺术原创鼓励,都依然具有魅力,而适应时代心理的艺术传播还是具有当代魅力。

艺术文化现状自然比较复杂,而判断得失也未必一致。“春晚”作为符号性艺术现象,被认为是国家形态的艺术最高呈现。2014马年的央视春晚无论作何评价,却至少显示了几个趋向,包括注重音乐歌舞的偏向,显然是突出了音乐舞蹈的艺术分量,多少改变了以往歌曲表现日渐薄弱的走向,艺术氛围的得失也许难免,但注重音乐艺术的一种尝试却也是艺术传播的某种试探。同时,春晚小品减弱和依然上春晚的小品的无聊,是娱乐文化未必具有长效生命力的一种暗示,艺术肤浅的娱乐传播在疏离艺术的时候,短暂和厌倦的问题也难以避免。然而,春晚遭遇的巨大难题是网络时代的接受传播,青年一代越来越强烈地走向网络,乃至网络春晚就艺术内容而言显然比不上央视春晚,却在传播接受上获得意外的好评。而央视也要把全媒体收视作为自身成功的数据!艺术传播的转向无疑不能忽视。

自然,艺术的表达受制于时代趣味却依然具有本真性需要,这一微妙的把握正是时代传播的技巧。近年纪录片的兴旺可以作为思辨的对象。以《舌尖上的中国》跃上高峰的记录浪潮是什么缘由?“吃”这一和物质生存与文化行为交互联系的对象,在纪录片的舌尖意味上交叠具有特别意味。在中国纪录片未必景气的时候,找到关乎人本的饮食文化切中国人的生活感受,接受和传播的可能性显然具有基础,正如同春节电影《西游记大闹天宫》起因于世界最为知晓中国的形象这一认知,设计创作最初就已经取得海外版权大半成本收回一样。注重当下受众的本能需要至少是创作接受不可忽视的一维标尺。《舌尖1》成功后《舌尖2》的硬广告就有8900万,而2011年央视记录频道一年的广告才3600万。但显然不仅于此,舌尖纪录片的电影化精细制作的艺术感染力,保证了对于大众感官享受的艺术需要。我们也许还可以反观中国记录世界对于现实生活的记录缺失,是不是没有抓住大众关切的现实严峻问题?人本需要的热火未必都是物质性的,与人生思辨性的丢失其实是记录世界需要反思的问题。

同理,作为百年余历史的现代奇观的中国电影,在制造梦幻的时候是不是到位显然是一个问题,在与好莱坞抗衡显然还在技术炫耀和夺目上不足。但中国电影适应现代生活接受的皮相性,最典型的是一味屈就大众潮流。近年市场热闹冲顶票房新高的创作,似乎是适应时代潮流需要但多半没有文化价值和艺术蕴含,其断无长远留存价值一目了然。传播的一时性成功难以保证文化的建设性,是中国电影甚为人忧虑的事情,而对于文化人而言,叹息电影现实主义精神缺失,保持自身的文艺范,补救在世界上的反响是迫切的问题。我们不能为了满足利益的追求而屈就低俗,也不能为了传播的小时代而不顾文化大时代的召唤,从根本上说,电影的艺术文化精神是长远价值所在。

音乐艺术无疑是最不能忽略的对象。古老历史的音乐从来都不会失落于时代,从古典音乐到爵士音乐到波普艺术,现代音乐时代性无须担心,但表现形态变化却不能丢弃音乐旋律节奏等等要素的要求。只是在现代媒介变化上如何适应是问题所在。比如,作为听觉艺术,适应视觉表现舞台的变化,诸如表演性的夸张拉琴艺术表现,依赖选秀来显示特长,为影视剧配唱而创造声音艺术等等,都是音乐表现的传播必要性。但音乐脱离民间时代的滋养而浮躁问题显然突显,模仿西方音乐而丢弃本土音乐风格也是音乐创作存在的问题。诸如强化音乐表现上了缴费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表现舞台,就以此炫耀和加强门面意识,和仅仅为了在春晚露脸而已;断句联唱等等的表现形态一样,都将音乐作为外在性追求放大取代了音乐表现实质,显然也是过于倚重传播效应而无助于音乐艺术创造性的表现。

其实时代的复杂性在艺术浮躁的适应时代上最值得警惕。近年为了政绩需要的博物馆热,并没有扩大美术的大众影响力,因为不是以艺术表现内涵为基础的外在抬高,建设博物馆不以公益为目标却以房地产的投资建设为目的,显然无助于美术艺术的传播普及。近年虚高的美术作品价格,是单一的市场化标准取舍,艺术的功利性凸显,依赖拍卖会来抬高价格,为了利益的赝品横行,和艺术品评价建立在承担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职位上的价格,未必名实相符的推高了作品价格,使得一些地方出现书法家居然有几十位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的惊愕现象。书法创作大家的缺乏和争名夺利的注重职位,是艺术品市场畸形判断传播的表现。追逐名利和创造之间差距万里,导致大众对于艺术的判断也偏移到炒作者所引导到的市场价格高低上。

戏剧艺术在当代的被冷落和自身适应时代表达上值得肯定。一方面以开心麻花般的群众效应为目标的戏剧演出,让凋零的话剧艺术有了城市受众群的吸引可能,尽管传统戏剧语言的讲究略有丢失,但在话剧小剧场观众培育的价值上值得肯定。大都市的白领们逐渐有了小剧场实验话剧的欣赏趣味,因为多样的原创和个性探索给予他们审美艺术的满足。音乐与戏剧结合的音乐剧的尝试也为现代大众接受多样性给予了满足。

关于艺术文化的当下表达和传播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实践话题。但时间是一个可以改变一切的锋利的刀,在时间的利刃面前,切割改变的可以是任何物质的东西,但精神文化的时间改变,才是令人惊讶的,文化顽强的把握自己的承传密码,也会在时间长河中慢慢改变自己的样态和面貌。我们曾经在舞台上看到交响乐演奏的戏剧作品,那种迫切的适应时代观众的意图,是文化艺术一种适应时代的尝试。而当我们看到电影《阿凡达》的3D影像呈现时,我们十分惊讶看到艺术表现带来的异于常态的效果。实际上,艺术文化的当代变化已经在许多方面改变了以往的形态,而艺术观念的变化更为值得关注,至于审美认知的文化传播改变,在悄悄地转移对于艺术的文化大众认识,则是最为核心的难题,祛魅的时代如何保持传统艺术文化,审美特质如何适应当代受众,新媒体所改变的环境能不能造就新的审美感受,都有待于实践的验证。我们可以相信,艺术在许多方面适应时代文化改变的努力是新一代人的心理期望。

猜你喜欢
大众受众时代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