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众生,成就慈悲

2014-08-14 14:16何映宇
新民周刊 2014年31期
关键词:修学济公自性

何映宇

云水禅心。

在这浮躁的世界中,安心,成了一件多么奢侈的事?压力越大,越驱使我们去寻找人生的出路。这出路,可以是投入到更残酷的竞争中去,去追求更大的个人成功,也可以是静下来,想一想,活着的意义。

各种思潮之中,一种传统的修行方式正回归到大众的视线中来。佛教,或者说佛学,以一种以退为进的方式,越来越在当下中国表现出它的巨大影响力。然而,当佛学被一种时尚简化为心灵鸡汤时,我们对于博大精深的佛学,是不是多了一些轻慢?多了一些误读?

沩仰宗第十代传人、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济群法师是声誉日隆的佛教学者,在微博上也是拥有粉丝最多的几位僧人之一。趁他的5卷本作品系列出版之机,和济群法师畅谈佛学,也是一个解惑的过程。在佛教神秘的面纱下,那“人间佛教”积极入世的一面,济群希望为更多的人所熟悉和了解,人人都可以亲近佛教。

对于济群来说,利益众生,成就慈悲,是他现在最重要在完成的功课。

出家与修行

《新民周刊》:你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县一个佛教家庭,家庭对你皈依佛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你出家之后,你父母也相继出家了?

济群:福安民风淳朴,有深厚的佛教信仰基础。虽然在“文革”期间受到冲击,把寺院变成工厂或生产队,但在人们内心,还多少保留着对佛教的好感。我们家从祖母开始,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家中经常有出家人来往。这样的环境下,我从皈依到出家,似乎是水到渠成的,没有受到任何来自家庭的违缘。在我出家后,全家人六人都先后出家了。

《新民周刊》:现在很多人学佛信佛,不喜欢一级级修行阶梯,而追求顿悟成佛。禅宗在佛教历史上,有其激进的一面,现在在佛门,修习禅宗是否就能摆脱戒律的束缚?如果一个佛教徒,像济公一样酒肉穿肠过,你认为是否也是可以修行得道的?

济群:用“激进”来形容禅宗是不恰当的。佛陀说法是应机设教,即现代所说的因材施教。因为人有钝根和利根之分,所以依此建立了顿、渐两套系统的修行。顿悟是直接立足于真心,故能“一超直入如来地”,但这只适合上根利智,属于精英教育。或者说,是针对特殊人才实施的特殊教育,不具有普遍性,更不能因此否定传统的修学次第。

此外,禅宗也不否定戒律的修行。虽然禅宗提倡“搬柴运水无非是道”,似乎不讲究形式。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更为严格的修行。因为它直接立足于起心动念,要时时保持觉知,这种用心是绵绵密密的,贯穿于一切时、一切处,可以说,比重点落在身口上的持戒更微妙,要求更高。

至于我们现在对济公的印象,更多是来自各种文艺作品的演绎,其中有不少以讹传讹的误读。事实上,这样一个成就者的游戏神通,并不在常人理解的范畴。要知道,济公的行为不是一种修行,而是一个成就者的示现。对于没有证量的凡夫来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不过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借口罢了。济公也特别告诫说:学我是要下地狱的。最保险的,还是按戒定慧的常规理路修行。

《心经》与《坛经》

《新民周刊》:《心经》是《西游记》中唯一全文引用的经文,从《西游记》中“心猿意马”的隐喻关系来看,心与孙悟空是对应的,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也就是一个克服心魔的过程,但是其中有著名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论断,如果一切都是空,那么存在还有什么意义?会不会走向一种虚无主义?

济群:魔由心生,降妖伏魔其实就是降服心魔的过程。从《西游记》中唐僧遇到问题就念《心经》的描述,我们也可以把《心经》理解为一部降魔的宝典。

《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髓,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正是其中的核心思想。这句话并不像常人理解的,一切都是空的,是什么没有的。这种思想在佛教中称为顽空、断灭空,是佛教所批判的。

佛教所说的空,是要否定对“自性”的认识。所谓自性,即认为客观上有一个独存的、不变的、不可分割的实体。众生因为无明和我执,自性见可谓与生俱来。《心经》所要空的不是其他,正是这个自性见,告诉我们:有的当下都是无自性的,但这种无自性并不否定缘起现象的存在,也不否定因缘因果的存在。

《新民周刊》:在佛教历史上,不同的版本、不同的经书又会有不同的解释和争议,像《坛经》中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句,按照最早的敦煌本,应为“佛性常清静,何处惹尘埃”,差别这么大,理解上自然会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如何去伪存真、正确地理解和阅读佛教典籍?

济群:佛法博大精深,如果对修学缺乏正见和整体认识,除了不同版本和翻译带来的困扰,还会面临不同经论和修行体系带来的困扰。我经常说,有些人没学佛前一大堆人生问题,学佛之后,人生问题没解决,又增加了一大堆佛法的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关键是在一个什么高度来看待。如果我们对佛法的根本精神有充分了解,并具备一宗正见,那么,版本的差异也好,宗派的分歧也好,其实都不是问题。因为这些只是代表不同的角度,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矛盾。

那么,对尚未具备正见的人来说,又该怎么办?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在善知识的指导下,有次第地深入修学。因为我们现在能力有限,所见所闻所思都是片面的,很容易迷失方向,南辕北辙。亲近善知识,就是让我们借助善知识的高度来看问题,避免弯路和陷阱。等你达到一定高度,再回望来时路,就尽览无余了。所以佛陀在《阿含经》中,将善知识的作用称为“全梵行”,即修行的一切成就都取决于善知识。

保持内心的平静

《新民周刊》:在这样一个非常浮躁,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现代社会里,现代人面对各种压力,你觉得他们如何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济群:我觉得主要有三点,一是保持简单自然的生活,凡夫心随境转,环境简单了,心就容易安住;二是学习佛法智慧,对人生有了正确认识,才能看清内心是怎么回事,知道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三是通过禅修,学会觉知、观照和调整心行的方法,即调心之道。这三点,也符合佛教的戒定慧三学。其中,戒是营造心灵环境,慧是确立生命方向,定是掌握实战技术。

《新民周刊》:印光法师在自己的卧室里挂着一个“死”字,了悟生死,你如何看待死亡?莫言受到佛教轮回概念的启发,写出了长篇小说《生死疲劳》,在这部小说里,我们看到,死亡不是解脱,而是另一个痛苦现实的开始,如果真有轮回,你认为一定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吗?

济群:佛教是从生命来看生死,在生命海洋中,我们这一期的生死,不过是一个泡沫的形成和消失而已。所以,死亡的确不是结束,而是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个中转站。到了这个站点,你就需要转车。但会转到哪里去?下一站的车票,就取决于我们的业力,也就是身体、语言、思想行为形成的心理力量。

很多人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存疑甚至否定,因为从局部现象来看,似乎不见得是这样的结果。要知道,佛教的因果观是立足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境。当我们行善的时候,会因此增长爱心和慈悲,会立刻收获喜乐和安详,这是当下就感得的回报。至于未来的果报,其实只是这个善行带来的副产品。事实上,对人生来说,没有什么比改善生命品质更重要的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修学济公自性
重思慧能的“自性”
——从体、相、用出发
如何读《坛经》
济公
日本的修学旅行:举社会之力打造安全行走中的“必修课”
济公传
济公传
六祖《坛经》开示语新解
韩国的修学旅行是什么活动
曲阜修学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浅析青少年修学旅游产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