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徐娜(1981—),女,汉族,江苏邳州人,本科,江苏省邳州市议堂镇中心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
摘要: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在精彩的故事情境中他们会由于好奇而情不自禁地质疑故事人物的行为,讨论出现的矛盾,探究故事情节可能发展的方向……我们一线体育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小学生天生好奇这一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利用体育课环节的过渡、重难点的突破、学生评课等方面巧妙设置故事情境,并引导学生充分进入角色,融入故事情境,使他们体会主人翁的形象,激发他们对学习内容的质疑、讨论、评议,促其积极主动地探究,进而使他们的探究热情被充分激发起来。
关键词:故事情境;激发;探究意识
小学生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属于童年期,其主要特点是好奇、淘气、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干扰。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会被一个简洁生动的小故事所吸引、打动,并且还会不断地追问故事情节的发展,总有打破砂锅问到底、不弄明白不罢休的劲头。故事不仅提供了情节,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放松自我,演绎崭新角色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他们交流、互动、探索……营造和谐的氛围。可见,故事和孩子之间体现了一种浑然天成的亲缘关系。它比别的方法更容易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这已成事实,也正是探究学习的关键。我们一线小学体育教师如何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巧妙地设置故事情境,并从此引导、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几点浅见:
一、利用体育课的环节过渡,设置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在体育课堂教学环节的过渡上巧妙设置故事情境不光有利于各环节过渡自然、和谐,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意愿,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之前就有强烈的探究意愿,这也是探究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小学生,由于他们年龄小,生理、心理发育得很不完备,生活经验匮乏,这就给小学体育教师在课程的导入方面提出了挑战。虽然学生身心发育发展得不成熟,社会经验少,然而他们却对故事情节情有独钟。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我们可以设计一定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去。
例如:在水平一教学跑的内容时,我们可以用小学生都爱听的故事“龟兔赛跑”来导入。听完故事后,学生们蠢蠢欲动,迫不及待地想一试身手。这样的导入热烈而自然,充满探究激情,充分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
体育课由一个环节向另一个环节过渡的关键处也可以设置故事情境。例如,在水平二复习跑的练习后进入跳(各种向上跳)的内容学习时,我们可以设置《猴子下山》的童话故事情境,问学生猴子下山摘桃子时是怎样跳起的,你能想到几种跳法?学生很快知道猴子下山摘桃子要跳起,有很多孩子在老师没有教怎样跳时就已经跃跃欲试了。在故事情境中他们把自己当成了可爱的小猴子,积极主动地思考,并模仿着跳。这样就轻松地由一个环节过渡到另一个环节,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可见,在体育课的环节上巧妙设置故事情境不仅有利于环节过渡自然,而且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抓住重难点的突破,设置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意识重难点突破是衡量一节体育课教学成果的关键。故事往往能凭借主人公的慷慨激昂的情感体现以及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故事情境中,学生会被故事中主人公高尚的品质和光辉的形象所感染,不由自主地彻底融入到故事中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热情被瞬间激发,就会全身心地以故事中某一角色的身份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去。这种探究学习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主动探究。这正是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所期望的。例如在水平三教学“掷实心球”时,由于这是一个田径项目,学生没有积极性,更不要说掌握“掷实心球”的技巧。可见课的重难点突破有一定困难。笔者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故事情境:“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爆发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人们子弟兵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铜墙铁壁挡住了洪水的袭击,他们搬运石块、运送物资,参加抗洪抢险,保卫国家。”然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模仿解放军叔叔在抗洪抢险时的情境:他们是怎样投沙袋、投石头的等。每组分配好角色,看谁抢得快,看谁投得准,投得远。学生在激动人心的故事情境中被解放军那种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
身的光辉形象所感染,并融入主人公的角色中,为完成任务交流、讨论、整合意见……他们的探究热情在故事情境中被充分激发,课的重难点的突破在学生的主动探究中迎刃而解。
三、设置故事情境,让学生在主动评价中激发探究意识故事情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审美水平,陶冶其情操,而且更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交流并表达自己的看法。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历来就是学生喜欢争论、评价的主题。如果我们体育教师能把学生这种兴趣引导到对体育课内容的评价上来,将对培养、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水平二“合作跑”的教学过程中,我设置了“小动物合作过险滩”的童话故事情境。让这一群“小动物”们协作过险滩,看哪组小动物过得快。有的组完成得好,有的组完成得相对慢一些。我就此引导他们开展评价活动,小学生一听是给别人挑毛病、想办法,顿时来了精神,讨论、探究的热情立即被激发起来。他们不光找到了别人没有成功的原因,而且毫不犹豫地主动进行模仿、试做,甚至提出自己的方案,尝试如何帮助别人改进。这样,学生的探究意识被充分激发了起来。
体育课的结束部分通常是由教师进行一个简单的总评,学生没有发言权。他们只有大眼瞪小眼,欲说还休,想做动作又不敢。这样心里总有想法无处宣泄,打消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不利于探究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最有发言权。课上得如何应该听一听学生的意见。体育课结束部分的评价本来就应该由学生来进行,教师适当总结。体育教师要主动把课后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心里那种想发表意见与看法的意识。学生评课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好机会。我们可以设置他们喜闻乐见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草原运动会”的故事情境,把我们的体育课上成“草原运动会”,给每一个同学都安排一个角色,并让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评价一下课上得如何,并提出建议。他们会立即投入到激烈的讨论中去,并且主动地做动作,进而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提出建议。在故事情境中没有老师、同学,只有故事中的角色,所以他们发表意见是无拘无束的、真诚的,探究热情更是高涨的。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故事主人翁的光辉形象,对感人的故事情节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和谈不完的话题。我们体育教师要立足教学实践,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根据课堂内容的特点巧妙设置故事情境,切实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充分融入故事情境,进入角色,这样他们探究学习的意识就一定能被充分激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