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歌曲 解读文本

2014-08-14 23:59葛文艺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8期
关键词:流行歌曲意境心灵

葛文艺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影响青年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据着重要地位。流行歌曲是最能让学生接受的音乐形式,作为教育工作者就不能漠然视之。其实流行歌曲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审美特征,正确认识并深入研究流行歌曲,充分挖掘其有益成分,合理利用歌曲,发挥其在语文教学中积极作用,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歌曲导入,为教学文本张本

新课导入的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理解文本内容。课前播放乐曲、引用歌词导入,能为学习文本创设美妙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例如上《诗经三首》时,播放《一个人的精彩》作为《氓》的导入,表现女子在爱情上的清醒和坚强。也可以播放《美酒加咖啡》《爱情的骗子》等歌曲与之比较,这样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上发挥多媒体震撼心灵、吸引注意力的优势,流行歌曲是一个重要的“软件”。又如讲韦庄的《菩萨蛮》,可先让学生听歌曲《江南情思》,歌词“白鹭上青天,紫燕绕花台,小楼听春雨,绿草绣长街,条条乌篷船,轻轻摇摆……”有声有色,配上优美的旋律,让学生走进这如诗如画般的江南,如痴如醉,再学习课文,一同徜徉在这美妙的意境中,简直是种艺术享受。如教课文《纪念刘和珍君》时,可以播放反映民族危难的歌曲《松花江上》,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当歌曲播放到人们发出愤怒的呼声“九·一八”时,抓住这个情境导入新课,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配乐朗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文本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欢快的乐曲应与喜剧性的内容相配,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如朗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时,可配以刘天华创作的哀乐《病中吟》。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描绘了一幅春景图,展现了大地回春,大自然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天带给人的新的希望和力量。语言优美,形象逼真,节奏感强,且充满生活气息的散文,其蕴含的美感与节奏通过配乐朗读更能体会得真真切切。在教学中,我用施特劳斯的《春之圆舞曲》配乐朗读,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图画美、语言美、音乐美、情感美,以此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和鉴赏情趣。

三、学唱歌曲,深入体会文本内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敢于“拿来”,用开放的思维方式,巧妙运用歌曲,辅助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孔子说:“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引入音乐,让学生乐在其中,忘乎所以,那么,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诗歌教学强调教学目标的核心是品味诗中意境,而意境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一种感性形象,需要的是感性观照和情绪体验。而借助音乐这一手段,以声传情,情随乐动,便能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走入诗人的情感世界,诱发美感,探求诗中的意境美,从而成为再现意境的手段。“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诗经蒹葭》中的名句。这首诗表现伊人的朦胧美感以及对伊人的执着追求的精神。教此诗时,我让学生简单了解其写作背景后开始学唱邓丽君的《在水一方》。学生很快便融入这种情境当中。诗中的意境在歌声中再现,在歌唱中被领悟。缺少音乐课的学生自然兴奋万分,在这种热情的牵引下,对意境的鉴赏便水到渠成,易如反掌。“才上眉头,却上心头”是南宋词人李清照《一剪梅》中的名句。这首词是写给她丈夫赵明诚的,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是一首“爱情诗”。唱惯了千篇一律的现代流行的直白抒情的爱情歌的学生,对这样含蓄抒发委婉优美的情感感到耳目一新。教温庭筠的《梦江南》时,播放《一剪梅》歌曲,凄清婉转的乐曲在教室里飘扬,学生们跟唱后,清脆的歌喉在教室里回荡。在反复的歌唱中,学生们唱出了眼泪,唱出了悲愁。虽与诗人相隔几百年,但歌声却让彼此心灵相通。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去体味诗人的孤寂凄凉和缠绵相思。古代诗词如一位美丽脱俗的女子,学生被其特有的魅力所吸引,所陶醉。

四、运用歌曲,升华文本

流行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浅浅的歌词使得许多学生如痴如醉,借助于日益发达的现代传媒,它渐渐占据人的心灵,成为影响精神的武器。但不少歌曲也表现出了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人生,关注现实,它们不仅仅是旋律和文字的简单堆积,而是一种心灵的震撼,一种灵魂的升华,一种对生命和现实的反思,在被深深吸引的同时,它们也可以让学生主动接受教育。

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作者写到了他的敢于承担苦难,坚强地生活的伟大母亲。深沉的叙述里学生也能感受到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歉疚之情,通过课文学习学生的心目中已矗立了一位慈爱高大的母亲形象。这时再一起来欣赏歌曲《懂你》,回荡的旋律,深情的歌词必会触动每个人的心,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也更能激发他们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在教学杨绛《老王》时通过对老王人物的分析,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同情心和爱心。这时我点击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播放中激趣说:同学们,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热情,应该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幸福的道路,请大家以下面的形式,把你的心愿表达出来。

仿句:爱心是一片洒落在旱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尝到情感的甜美。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间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心是

爱心是

我设计的这个仿句练习是一个灵活机动的题目,让学生把内心的情感再现出来,把祝福送出来,进一步把握了文本的内涵,又拓展了文本内涵的外延。最后小结,同学们,跟周围这些不幸的人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呀!今天,我们能坐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们又是多么的幸运呀!那么,幸运者应该怎样对待不幸的人呢?我们应该用我们的爱心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而不应该去歧视他们。同学们,请记住不要放弃每一次帮助别人的机会,因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以《爱的奉献》结束,让学生一起高唱,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由此,我们可以体味到流行歌曲那巨大的煽情魅力,它对知识迁移,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鉴赏水平的提高有良好的作用。

语文与音乐有着天然的、广泛的联系,语文教学只有广采博取,才能深入浅出,妙趣横生。让语文教学走近歌曲,让歌曲走进语文教学,课堂将会是另一番天地,学生会因此有一个愉快的学习情境,语文学习会在愉悦的情境中得以升华。

猜你喜欢
流行歌曲意境心灵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唤醒心灵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打支山歌过横排》——“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五
《摘葡萄》——“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四
《刨洋芋》——“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二